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通用5篇)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通用5篇)

轉眼間充滿意義的實習生活就已結束了,相信大家這段時間來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實習總結了。那麼好的實習總結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通用5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通用5篇)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1

在藥房的一週過得很忙碌很充實,每天早上穿梭於各個藥櫃之間,抓藥、稱藥、裝藥,下午稍比早上空閒點,我就會一個個抽屜去看每味藥,嗅一嗅它們各自獨特的氣味,回憶課本上關於它們的“簡介”。

記得來中藥房的第一天,看到熟悉的藥材名,聞到濃濃的藥香,我就喜歡上這裏了。我的帶教老師是李曉玲老師,她很耐心地教我如何使用藥戥,怎麼看藥戥上面的刻度。她告訴我每個藥戥有兩個稱量範圍,分為頭毫和後毫,頭毫的稱量範圍為0至50克,而後毫的範圍為50至250克,所以每個藥戥最多隻能稱250克,超過就得分多次稱取。並且藥戥的拿法也是有講究的,姿勢不對容易使藥杆斷。接下來她就讓我試着和她一起抓藥,很温柔的和我説:“如果不知道藥在哪,就問我。”一張處方,她從第一味藥正着往下抓,我從最後一味藥倒上去抓,不過剛開始我才稱好一味藥,老師已經抓好前面所有藥了。我有點沮喪,老師安慰我説:“沒事,剛開始慢慢來,不求速度,只要抓準量就好。”一週下來,我從剛開始老師抓一副藥我稱出一味藥的沮喪到現在慢慢跟上老師的速度,我感到很開心,很有成就感。除此之外,我還學會了辨識藥材,如:川芎像蝴蝶片,防風像蚯蚓頭,檳榔猶如大理石紋等。

我很喜歡藥房這種充實的日子,一週的時間太短了,我想最後自選周的時候我還會回到這裏,置身於藥香中感受中藥的魅力。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2

在兒科三週的實習期就這樣結束了,彷佛距離第一天剛到兒科報道就在幾日前。那時候的我真的很緊張!只因還未到兒科就聽説了兒科教祕的嚴厲,只怕自己在每週二開小講課的時候要是被提問到不會怎麼辦!該來的總歸是要面對的。在第一次的小講課裏,葉薇老師就對我進行了摸底考核。在那些問題我含糊支吾的答不上來時候,我以為我要完蛋了。其實是我想太多,原來葉薇老師是在為我制定之後的學習計劃呢!由於我的基礎不紮實,特地給我安排了一個規培學姐讓我跟着她一同學習,還給我制定了每週的學習任務。

三週時間裏,讓我從一個問現病史都問不清楚的狀態變成現在的可以整個系統清楚的問下來。門診病例改了又改,終於大致把門診病例書寫的誤區給糾正過來了。最後的辯證需嚴謹,辨是這個病的時候心中要有數,如果是確診要符合哪些條件,如果是排它要排除哪些因素,方方條條不可大概。不然很容易發生漏診,甚至誤診!真的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讓我懂得在以後的行醫路上心中需拉起一根弦。很感謝葉薇老師的悉心教導和學姐的耐心講解。受宜頗多,永掛心頭!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3

結束了實習的第五站,心電圖室。來得匆忙,走得也快。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因為突然的科室調整來到了心電圖室,雖然在診斷學裏學習了心電圖相關的內容也做了如何接心電圖的相關訓練,但是一直沒有運用到過這方面的知識,對於我來説心電圖是非常抽象而且難以理解的。

進入科室後周娟姐給我用機關槍似連綿不絕的語速講述了科室的大體概況並且演示了一遍儀器使用的操作方法後,還沒有回過神來便開始了我的心電圖之旅。起初開始做心電圖的過程是手忙腳亂的,經常將線纏繞得讓自己根本不方便去做,慢慢的找到了技巧,讓導聯線不會把我困住,可是還是會對屏幕上跳動的線條感到困惑。因為在這方面知識的匱乏,以至於做出了正常的'心電圖我都要喊姐姐來看看是不是我做的不對,在沒有病人的時候趕緊翻書惡補了一番。在兩週的學習後,我收穫得到的收穫便是能夠看懂一張心電圖是否為正常的心電圖,異常的心電圖會去注意P波是否高尖,P-R間期是否延長,是否出現顫動波,是否有出現ST段的改變以及每一個相同的波形之間的距離,儘管學習得還不夠全面,但讓我對心電圖有了新的認識。

此外,在心電圖的苦差事便是去“送外賣”了,第一天下午在規培小姐姐的帶領下去做牀邊心電圖,路上遇到同學都會笑説“你來送外賣啦”。在第二天孤立無援的時候,自己一個人走向了“送外賣”的路。確實做牀邊心電圖是一個技術活也是一個體力活,通常都是些高齡的病人且有的還是被動體位的病人,一些老人家瘦骨嶙峋,導聯都無法吸附在身體上,一個人的時候不僅自己要一隻手將導聯牢牢的按在病人的身體上還要一隻手去操作心電圖機,一趟下來十個病人便要花去兩個小時的時間,衣衫也都是濕透透的。

在醫技科室裏感受到了更多的是機器帶來的便捷和精細,對於醫生的診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在短時間的檢查裏能夠便於醫生的下一步治療。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4

還沒來得及説再見便要離開科室了,但記憶是永久存在的。冰冷的檢查室(機器的環境維護和保養)、帥帥的老鄉師兄、熱情活潑的桑老師、細心教導的陳老師,一切都還歷歷在目。

剛到科室時便與往常一般先辦理轉科手續,隨後陳老師便帶着我轉了轉各個檢查室,分別是DR室、CT室、MRI室等,還特別強調了防輻射意識跟MRI的安全隱患。印象深刻的是科室裏各位老師的分工很明確,需要時互幫互助,這樣的團隊精神讓人倍感親切與温暖。

隨即迎來的是一張張既熟悉又陌生的片子,頸椎的、腰椎的、顱腦的等等,而此刻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不懂。理論知識再好,久而不練定是荒廢。老師見我一臉迷茫,細心且耐心了給我講起了片子。偶爾下班以後還會聽他講起他的學醫經歷,他説:“路要怎麼走在於自己,而他所能做的就是讓我們少走彎路,今天你多學一點,明天病人就好的快一點”。治病救人是醫生的使命也是責任,作為一名臨牀醫生,在影像方面又該怎麼做?

一、需正確的選擇病人所需的檢查項目。

如病人今日咳嗽、咳痰,則首選DR檢查其肺部是否炎症感染,而CT檢查用於鑑別診斷或進一步診斷。

二、申請檢查單需簡要描述重點病史。

如摔倒哪個部位先着地、摔傷時間等等這些重要的病史信息,這樣一來,便有利於影像科醫生更快、更準確的判斷。

三、掌握各個影像的特點及診斷。

在醫院,時間就是生命,讀懂影像知識,掌握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及時診斷,及時用藥。

兩週的生活接近尾聲了,同時也迎來了首屆“8·19醫師節”,陳老師將自己的節目安排在了最後一個,説道“等我寫完報告再去”,舞台上的他熱情奔放,電腦前的他一絲不苟,這就是醫生。

鋪路者的路儘管艱辛,但初心不變,願我們每一個人都能成為鋪路者。

醫院實習生檢查總結5

不知不覺在ICU已經呆了兩週了,雖然時間短暫,但是還是學到了很多知識。

ICU雖然只有五張牀五個病人,但是每個病人的病情都很複雜且多變。每天早上陳偉科主任查房的時候都會分析病人目前的病情,然後給出下一步的診療思路。因為有我們這些實習生在,陳偉科主任都會以一個病人目前症狀來教我們臨牀該如何診斷。這兩週查房中我學到了少尿、出血、發熱、休克等臨牀診療思路。就拿少尿來説,如果遇到少尿的患者,我們應該從腎臟入手,分為腎前性(低血壓、各種原因休克等)、腎後性(結石、梗阻、尿瀦留等)、腎性(腎小球、腎小管等)來考慮,逐一排除,這樣不會遺漏任何一個病因。陳偉科主任還告訴我們當你臨牀中對病人的診療毫無思路的時候就要回歸原始,從各個系統開始逐一思考。

在ICU我還學會了抽血氣和看血氣分析。我的帶教吳瑩輝老師先是口頭和我講解抽血氣的步驟,然後讓我第二天早點來試着抽血氣,他在一旁指導我。第一次抽,我有點緊張,針扎進去後,不敢進得太深,深怕穿破了血管,老是小心翼翼,一點一點往裏進,進到血管後我感受到老師所説的針進入動脈後的搏動感。慢慢的再往裏進,我就看到了血湧進針管。抽好後用棉籤壓住進鍼口,拔針,將針尖迅速插入橡皮帽,然後拿去做血氣分析。這次血氣抽成功後我有些小興奮,更有很多感觸,很多東西是需要自己動手體驗後才會知道應該注意哪些細節。

雖然現在我學的還是很少,還不曾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但我相信隨着慢慢的積累,我一定可以掌握的更多,總有一天會建立屬於我自己的思維模式。

標籤: 通用 實習生 醫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rlj2g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