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精選8篇)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精選8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就算追也追不到,回顧過去的教學,我們的收穫和感動是彌足珍貴的,讓我們一起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相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教學總結的開頭該怎麼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精選8篇)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轉眼,一學期又即將結束,在對教學工作總結之時,我寫下自己教學過程中的點滴反思。

新課程語文教學標準要求老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而學生則處於教學的主體地位。於是,教師在課堂中恰到好處的運用點撥教學,優化教學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通過幾年的課改教學實踐,我總結出點撥教學的三個方面。

一、適量點撥

課堂上緊扣教學目標篩選有價值的,又容易被忽視的詞句、重點語段進行點撥。因為這些詞句“不僅有顯隱題旨之功,更有聚光、凝神之能,而且能起到制約全文各部分的作用”。學生搞懂了這些詞句,對理解文章有重要作用。如教小説《孔乙己》,我就從課文中找出可以把學生引到深處的東西,選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個句子進行點撥,立片言以居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孔乙己是一個可憐可笑可悲,迂腐寒酸而又正直善良的舊時代的小知識分子。

另外,我會在每一課選擇一個重點段進行點撥教學,引導學生反覆閲讀、多方訓練綜合分析。這樣做意義很多,抓住了重點段落,就抓住了主題,就突出了重點,就突破了難點,也就能帶來牽一髮動全身,以少勝多的效果。

二、適度點撥

課堂點撥力求點撥出語文味來,即真正使學生嚼出一點味道來或者把學生引向語文審美閲讀的軌道,使學生得到美的享受。

教朱自清的《春》,老師推敲那句“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咬文嚼字,深究一番,嚼出了一些味道來:春天來了,春日融融,春水渙渙,山也變得明朗潤澤了。還有的老師緊扣“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一句設疑點析:春天來了,太陽給人什麼感覺?“紅”字變動詞有何含義?這句話的弦外之音是什麼?由生活經驗入手,啟動學生的審美想象,比較自如地把學聯想到春天的色彩,欣賞了桃杏豔紅、百花爭妍的美,產生了明媚春光的那種温暖、欣悦的感受。

三、適時點撥

課堂點撥關鍵是教師能明察學生思維的火花,及時加一把火。適時點撥一方面是在學生遇到疑難時,採用藝術化的點撥,及時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另一方面是學生在遇到疑難、把握不準時,教師及時指點思考分析的途徑,撥通知識理解上的關卡,撥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的研討活動得以繼續進行。適時點撥還包括在學生思維誤入歧途時,教師迅速捕捉,作為新的教學內容,憑機智的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

總之,實施點撥教學的經驗告訴我:點撥是一把火,促使學生的思維放出火花。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藝術化點撥,能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造,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語文素質對學生的影響是終身的,也是巨大的。然而,長期以來,語文學科並沒有得到學生應有的重視,其地位甚至已被列在主課之外,這一點在許多學校都已是不爭的事實,非重點學校尤其如此。分析下來,語文課缺乏吸引力是原因之一,語文考試成績難以拉開差距,並且往往成績與實際程度不符,導致學生不願花力氣是更主要的原因。改革考試方案是上級有關部門的工作,作為一線語文教師,我們則一直致力於尋找一條能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較好地結合的道路,在幫助學生提初其考試分數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奠定其文學素養的根基。應該説,我們還沒有找到最佳的道路,只是在摸索中積累了一些做法,介紹出來,以期拋磚引玉。

一、 夯實基礎。

(一)早下手,抓反覆。

語文是一門積累的學問,靠短期強化往往毫無效果,況且從初一到初三,學生的各科學業難度逐漸加深,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年級越初就越難在語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學生初一剛入學時就抓緊其語文的學習。

初一剛開學,我們就分發了一套文學、文化常識和古詩詞名句名篇摘錄的材料,讓學生在空餘時間背誦。為了克服遺忘,我們將這部分內容定為每學期開學摸底測驗的必考內容,讓學生在反覆不斷的複習中加強記憶。

在文言文語法知識上,我們採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學策略。即在初一一開始就讓學生徹底弄清楚文言語法規則,第一篇文言文課文就讓學生自己歸納文中的各種語法現象,這樣做雖然在一開始佔用了較多課時,但幾篇課文下來老師就再不必進行文言語法方面的教學,學生的文言文學習便有了較快的初始速度,為後來的大量閲讀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二)用足教材,以“本”為本。

針對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非常重視利用教材,按照北師大版教材的體例,我有步驟有計劃地提初學生的能力。

在本冊教材的教學上,我總體上採取先慢後快、重點篇目慢非重點篇目快的原則,有變化有側重地實施教學。

課內現代文中的必讀篇目是篇篇必上,但教學重點不是讓學生記住對課文本身理解的結論,而是使其瞭解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並將這種思維過程中所用的方法遷移到課外文章的閲讀中去。泛讀課文則是選擇某一側面,以學生討論為主,運用所學方法自主解讀文本。

(三)分步前進,學寫作文

在作文教學上,我沒有一蹴而就,而是從夾敍夾議的記敍文開始,逐步訓練記敍文,説明文,材料作文、話題作文。讓學生先列並列式、層進式結構提綱,再連綴成文。每一篇作文都認真批改,詳細講評,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步步提初起來。

二、 廣泛拓展

(一)擴展閲讀課外文言語段。這是我非常重視的一個方面,僅初一階段,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儘量選擇一些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文章,鼓勵學生將有些故事作為論據寫入作文,並配套自編測試題,檢測學生掌握情況。

(二)印發課文相關資料,如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同一題材或體裁的不同作品等,引導學生課外自讀。

(三)堅持以剪報的形式擴大學生閲讀量,把握時代脈搏。

(四)堅持寫隨筆,抽時間做評講,優秀作文印發給全年級。

三、 最後衝刺

(一)初三第一學期,我們沒有急於進入複習,課堂時間全部用來上新課,家庭作業以複習前四冊書的內容為主,然後分四次進行測試,檢查複習效果,不合格者單獨輔導。這樣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做到了人人過關。

(二)專項複習。包括文言虛詞、實詞,古文化常識,詩詞鑑賞等,每項複習結束都有自編配套試卷加以檢測鞏固。

在作文方面,抽出課堂時間寫限時作文,提初學生臨場作文能力。根據各班不同情況,從審題、結構、材料、語言等方面專項突破。

(三)時事話題討論。近年來的初考越來越注重考察學生的思辯能力,為此我們常常將報刊中的社會討論熱點拿到課堂上加以討論,並讓學生在討論後整理成文。初三階段我們先後討論了“上海城市精神”、“十八歲了,還該不該由父母負擔生活”、“科學家和明星”、“新時代下雷鋒精神”、“非典帶來的思考”等等。這種討論看似與應試無關,佔用了不少課堂時間,實則大大提初了學生的思維品質,在本來程度較好的班級效果尤佳。

(四)適度訓練綜合性試卷。為避免重複操練,我們對眾多綜合性試卷作了挑選,選擇難度不同的試卷,全年級統一測試,重在訓練考生考試的感覺。

四、 多説兩句

應該指出的是,2003屆徐匯中學的語文初考取得較好成績,除了以上這些具體做法以外,也和整個年級組乃至整所學校的良好風氣分不開,正是因為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使得我們這些智商並不見得初的同學在初考中取得了較初的成績。

而之所以能夠摸索出這樣一條道路並堅持走下來,則要歸功於我們團結一致的備課組。三年來,我們一直步調一致,不僅進度相同,而且分工協作,資源共享。老帶新,新促老,在統一的教學方案下,各具特色地開展各班的教學,使得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提初。

我們的老師不計名利,兢兢業業,認真塌實,任勞任怨。不僅解答學生的質疑,而且常常與學生談心,進行心理疏導。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把對老師的感情轉移到學科學習上來,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

我們的做法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各個學校又有很大區別,我們真誠希望能得到同仁們的不吝指正,也希望這些做法中能有一兩點對大家有所啟發。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轉眼間,又一個學期過去了,針對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1、深入鑽研教材,備好每一堂課。能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擬定教學方法,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編寫比較實用性的教案,教案中體現學法的指導。

2、努力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上,運用“兩疑三讀”的模式,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引入課堂,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互動,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3、做好培優補潛工作,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對於學習能力相對好的學生注重他們在更深層次上的學習和探究;對於學習能力相對困難的學生,從基礎知識方面着手對其進行再一次針對性的教育教學,促使他們可以逐漸跟上其他同學的腳步。

4、認真做好教學反思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授課後及時記載本課教學的成功和失誤,能夠比較真實地從教法的選擇、教師的備課、教學目標的要求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及教材的編寫等方面加以分析,尋找問題出在哪裏,並能提出今後的改革措施。從而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進教法,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

5、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在備課組教研中積極發言,在教學目標,教材處理,規劃教學流程,創設問題情境,化解教學疑問,促進學生心智發展上,善於提出自己的意見與建議。在學校的教研中,敢於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和發表自己的意見。

最後,存在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

回顧一學期的工作,發現存在一些問題與困惑。如:平時的學習還不夠,自身的教學理論還比較缺乏;在教學經驗論文的撰寫方面比較少動筆;課題的實驗上摸不着邊;備課有時尚抓不準等等問題。還如,課堂上:1、教師在課堂中如何處理好放與收的關係?2、如何處理好個性發展與全面提高的關係?如何做到既尊重學生又達到語文教學優化的問題? 3、教師對課堂教學中如何做到關注三個維度目標、如何有效進行整合?這些有待於,在今後的工作努力進。

今後努力方向:

加強自身的學習,主動地進行知識的更新和"充電",自覺拓寬知識領域,將最新的、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加強對課堂教學的研究,爭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今後的工作與事業中,自己將再接再勵,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迎接全新的挑戰。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初三(5)(6)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經過上個學期的磨合,本學期的教學工作輕鬆順利了許多,本學期我堅持兩手抓:一是堅持打基礎,抓閲讀,促作文,取得一些成效。二是抓培優輔差,令外對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改進。

一、夯實基礎,穩中求升

因為這兩個班的語文底子較薄,我在這學期依然重抓基礎,讓學生在語文積累上多下功夫,這樣底子厚實了,就便於閲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開展。

具體作法有:

1、從初三上學期開始就讓學生抄錄和背誦名人名言以及古詩佳句。這些名言佳句富含豐富的課外知識、深厚的人文底藴和情感教育。以此擴大他們的知識面,提高其文學修養。因為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名著泛讀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只能如此。對於語文尖子生,還要求他們學以致用,多寫多練,教師面批面改。

2、每星期的閲讀訓練,讓學生觀其文而行其道,在欣賞美文中提高解題技巧。我的講解也儘量做到有針對性,並總結歷年中考閲讀題的考點規律,使學生心中有數。

3、讓學生儘早接觸中考題型。因為去年教初四多少有了些的經驗,如果再等到中考前夕讓學生訓練綜合試卷和模擬考題已為時過晚。因此,從初三年級的上學期開始,每次月考我都依照中考題型來出題,本學期我更多的選擇了中考題對學生進行訓練,便於學生的應試。

4、 作文積累。增加作文的訓練量,每星期一次作文。採用教師全批全改,或學生互批互改的`方式,並保證在一週內反饋給學生,以幫助幫助學生形成樂寫的習慣.

通過以上方法,全方位對學生進行語文素養、語文能力的薰陶和強化,使學生在聽、説、讀、寫等方面得一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從而為中考準備了實力。.

二、培優輔差常抓不懈

因為明年就升入初四面臨中考,所以這學期我重點培養尖子生,同時也不放棄差生。對尖子生,除了課堂上所學的知識以外,我還額外留些提高題,滿足他們求知的慾望,併為明年的中考打下基礎。比如,八年(5)班的施旭同學,是班級的前三名,但作文一直不太理想,我就在每次作文訓練後都單獨找她談作文,給她講如何寫好作文,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她的作文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對於差生,我不放棄他們,常抓不懈,例如就有很多差生的作文有問題,行文不夠流暢,語病太多,很多錯別字,甚至寫不夠字數,這些我都一一訂正,經過長時間努力,這些情況有所改觀。

三、變換教學方法

本學期我嘗試了很多教學方法,例如我在案例中寫到的利用多媒體,激活語文課堂,本學期我做了這方面的嘗試,雖然條件有限,但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下學期我還會繼續努力做下去。

四、複習課≠“百家講壇”

我覺得本學期,我的期未總複習做的有些失誤,時間分配不夠合理,前面總以為時間很充足,所以講的有些慢,結果導致前鬆後緊,文言文部分複習的就有些倉促了。還有方法上也過於單一。經過反思我覺得,隨着複習過程的深入,有些學生可能會出現越複習越糊塗的症狀。究其原因,除了學生的基礎不紮實外,與教師沒有系統梳理複習內容、不循序漸進教學也有很大關係。一段時間的複習後,學生暴露出知識的缺陷,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這些“缺陷”,如果不經過梳理、整理就統統被提交到課堂上解決,複習課就變成了“百家講壇”,雜亂無章了。因此,課堂上覆習方法不能太單一,必須帶有普遍性、具有針對性。複習內容也必須有側重點:生疏的知識點重點複習,熟悉的快速複習;常用的知識點重點複習,不常用的次要複習;易混淆的知識點重點複習,單純的簡單複習。通過今年的複習我明白了,其實,複習課也需要我們去精心設計,精心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的情景,精心設計能夠增進學生對重點問題識記的教學環節,精心佈局能夠把各複習要點相互串聯的知識體系,這樣複習效果才會事半功倍。

以上是我對本學期工作的總結,有成功也有失敗,我想不管最後結果如何,我又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這些對我以後的工作一定會有一個借鑑作用的。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學期我擔任初二(三)班語文及初一(三)、(四)兩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由於學校對教學質量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前輩學習。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獲取了很多寶貴的教學經驗。以下是我在本學期的教學情況總結。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瞭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學生易接受。

一方面,農村的學生聽,説的能力相對較弱,授課採用較深的普通話教學,同學們還不能適應。而用宜都方言教學,又削弱語文語感教學的功能。另一方面,這三個班的同學比較活躍,上課氣氛積極,但中等生、差生佔較大多數,尖子生相對較少。因此,講得太深,沒有照顧到整體,我備課時也沒有注意到這點,因此教學效果不如理想。從此可以看出,瞭解及分析學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對授課效果有直接影響。這就是教育學中提到的“備教法的同時要備學生”。這一理論在我的教學實踐中得到了驗證。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學生,又要備教法。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説:“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不滿意就不收工。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一堂準備充分的課,會令學生和老師都獲益不淺。例如我在講授《死海不死》的時候,這課的主題是“介紹死海不死的原因及其發展前景”,教學難度比較大。如果照本宣科地講授,學生會感到困難和沉悶。為了上好這堂課,我認真研究了課文,找出了重點,難點,準備有針對性地講。為了令教學生動,不沉悶,我還為此準備了大量的教具,授課時就胸有成竹了。當講到一半的時候,我拿出準備好的投影片,讓學生觀摩學習,學生特別用功,教學效果十分理想。相反,我沒有認真備課的時候,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好,與此相比可見,認真備課對教學十分重要。

備課充分,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課效果就好。但同時又要有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都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因此上課一定要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這就很講究方法了。上課內容豐富,現實。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就自然能夠吸引住學生。所以,老師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這樣,授課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課,我感到有點愧疚,因為有時我並不能很好地做到這點。當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就受到影響,並且把這帶到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發揮不到應有的水平,以致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努力克服,研究方法,採取有利方法解決當中困難。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6

回顧幾年的教學工作,做為一名教師能刻苦鑽研教材,吃透大綱,瞭解學生,精心施教,工作中不斷學習,勇於創新,面向全體熱心輔導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積極進取,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發展,為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所教語文在安下地區統考及xx年兵團抽考中及格率100%,且名列前2名,量化考核均為優,連續幾年被評為先進教師和優秀班主任,xx年被評為師市先進教師,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點成績,都是靠黨的教育,領導的關懷,同志們的支持,為便於今後更好地發揮優點,努力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努力學習政治思想教育不放鬆。

在教書育人中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為人師表,行為文明,處處以黨員的高標準來約束自己,光明正大,品德言行堪為學生楷模,始終把羣眾利益放在首位,勇挑重擔,不計個人得失,見榮譽讓,見困難讓,所幹的工作得到大家的好評,連續多年被評為先進教師。

二、履行職責,努力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做為一名教師,帶兩個班語文兼班主任,教學中愛護學生,潛心教學,熱心施教,牢固樹立正確的民主觀、方法觀、主體觀,堅持業餘自修,努力提高教學水平,幾年來成績顯着,總結起來主要是:

1、依綱扣本,以學生為中心。

加裏寧説:教育不僅是科學,而且更是一門藝術,只有在教學實踐中,在教學甘苦中去尋找,自我教學以來能依綱扣本,吃透教材,備學生,備教材,以學生的發展,學生的需要實施教學,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針對學生智力層次,知識能力的分佈,設計不同的教案,採用不同的教法,上課時尊重每一位學生,巧設情景,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氛圍,力爭使全體學生動口、動手、動眼、動腦,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良好的心理品質都得到了發展。

2、面向全體,推進素質教育。

為貫徹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教學中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發展學生個性。優秀學生能培養學生“自學、理解、討論、感悟、運用”,使語文創新意識得到提高;普通學生通過“自學、點撥、理解、運用”,培養良好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學中貫穿愛國主義教育、美育教育,學生身心健康得到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三、教書育人,做好班級工作。

自己是一位語文教師,又是一位班主任,我能將班級當做自己的家,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班級管理中實行分層管

理,自主發展,幹部實行競爭上崗,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小組實行合作建立,共同發展培養學生協作精神,幾年來班級管理逐步規範化、科學化,所帶班級1999年度、xx年度兩次被評為師市先進班級,為使學生健康發展,我有效利用家長、學校、社會共同教育孩子,將家長請進來座談、聯誼,尋求適合孩子發展的道路,帶領學生走向社會,走近生活,培養學生辨別是非能力,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我帶班級茁壯成長,自己因此受到師生、家長的好評,上級領導的嘉獎。

四、教改與教研

向教科研要質量,向教科研要素質,幾年中我努力推行素質教育,堅持教改代教研,推動“演練教學”,參加語文“單元整合”教學教改,教研同時不忘帶領青年教師搞科研,青年教師在我的指導下教學水平提高較快,教改教研的實踐中,努力探索素質教育的新方法,探索學法指導,教改教研筆記和記錄十餘萬,撰寫論文十餘篇,《演練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等在校好評,《拓寬思路,改進語文教法》將在兵團教育發表。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7

為了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我們學校採用了操作性強、見效快的分層教學法,為了適應這種教學方法,我對初中語文也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嘗試、研究。分層教學法就是把一個班級的學生按基礎和能力把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對相同的教材、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採用不同的方法實施教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研究,我總結出如下幾點研究成果。

一、實施分層教學的舉措

(一)全面瞭解學生,初次分層

對教學對象的瞭解程度如何,是分層教學成敗的關鍵。在接手初二兩個班級時,對班級的學生逐一摸底瞭解,其中包括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平時學習語文所化的時間、父母親關心、支持學習的情況,學生的性格、愛好等,採用側面瞭解、家訪、調查問卷等方式。

其次在班級中向學生提出分層教學的設想,經過一次次摸底考試,並根據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從智力因素,心理素質,學習態度和環境等方面分析個體間差異狀況,把學生分成A、B、C三組,人數各佔33%。A組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濃厚,語文基礎知識紮實,對語文學習有較強的自主、創造意識;B組學生應達到義務教育大綱中的基本要求,這些學生智力因素好,但在學習上缺乏刻苦精神,語文成績中等;C組是那些智力或非智力因素相對差,語文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或方法不當,作業效果不那麼好的學生。

(二)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1、備課分層

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在備課的過程中,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時間、教學步驟、教學方式到教具準備都堅持與A、B、C各類學生的實際相適應,把教材中統一的教學目標按不同層面學生的不同情況,設計好相對的教學目的。或提高難度,或降低要求。再將學習中的重點、難點實施分解,設計學習難度,設計好層次的練習要求。例如在教《音樂巨人貝多芬》閲讀訓練時,提出分層要求。A類:重點在於閲讀中體會能力的培養,根據文章的內容,讀出感情;B類:重點訓練閲讀中的理解能力,能讀懂課文內容,説出基本含義;C類:重點訓練閲讀中的感知能力,能朗讀和默讀,做到正確清楚,自然流暢,傳情達意。這樣,因為目標要求不同,難度有異,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自己原有的知識水平上有所提高。

2、教學分層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強化目標意識,做到課前揭示各層次的學習目標,課終檢驗是否達標。另一方面又要把握課堂提問策略,讓各類學生有輸出信息的均等機會。通常在講授知識時提問中等生,利用認識上的不完善,把問題展開,進行知識的研究;在突破重點、難點或概括知識時,發揮優生的優勢,啟發學生深刻理解;在鞏固學習時,檢查差生的理解程度,及時查漏補缺,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知識。

在新授課中,巧妙利用時間差分層施教。一個新知識的引進,對A、B層學生來説能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但對C層學生來説要多次重複。分層施教中巧妙利用這個時間差進行有效施教,對C層學生進行反覆講解,往往效果較好。例如在教學《社戲》一課時,A、B層學生對課文內容、主題思想能較快理解和掌握,在初步閲讀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利用A、B層學生興趣盎然,積極主動開展討論的時間,教師對C層學生給予閲讀指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3、作業分層

佈置的作業分為三個層次,即複習檢查型、辨析簡答型、綜合點評型。一種題型為C層學生設計,目的在於讓該層次學習鞏固課內所學的基礎知識,舉一反三;第二種題型為B層學生設計,目的在於培養該層學生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種題型則為A層學生設計,目的是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分析能力、表述能力。根據三種題型的題目,採取不同的要求及批改方式:C層:複習檢查型+辨析簡答型,教師當天面批,學生當天糾正;B層:辨析簡答型+綜合點評型,教師全部批改;A層:綜合點評型+課外拔尖題。這樣的分層佈置作業,意在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突破,從而調動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如以《孫權勸學》為例,設計三種題型:a,在讀懂(翻譯)文章的同時,概述課文內容;b,發揮想象、聯想,進行擴寫或續寫,運用適當的描寫方法;c,對課文的寫作手法作評析。這樣的作業貼近學生的實際水平,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與實效性,而且能滿足不同的求知慾望,尤其是為學有餘力的A層學生創造、發揮潛力的餘地。

(三)考核分層,變換梯隊

考核包括單元檢測和階段性檢測。教師依照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命題。每份題包括上面所述的三種題,採用同樣的方法。C層:複習檢查型+辨析簡答型,B層:辨析簡答型+綜合點評型,A層:綜合點評型+課外撥尖型。考核後,對已達標學生提出“鞏固性”或“擴展性”的目標;對未達標學生,通過教師輔導,互助小組進行幫助,以確保各類學生都達到預定的階段目標。

通過階段考核,對每個學生進行各次綜合分析,並進行必要的層次調整。對進步明顯的提高一個層次;對後退的,第一次可提醒、鼓勵,以後仍跟不上的則降低一個層次。這樣做,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調整適應自身發展的教學起點,而且有利於學生看到自身的進步和不足。而對降一層的學生,不要冷嘲熱諷,應熱情關心、幫助分析原因,樹立信心,以確保學生積極進取的學習熱情。

二、實驗結果分析

經過一年年多的實踐,從幾次考試中,初步表明實驗基本達到預想效果。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調整和改善。訪問調查、抽樣調查表明,通過“分層教學”實驗後,全班有85%的學生喜歡語文課,有45%的學生對語文課感興趣;有76%的學生有了端正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有23%學生具有一定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水平;班級的學習語文的整體面貌有了明顯的改觀。取得這些成績的主要原因:

1.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老師的輔導下愉快學習,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從而激發每個學生的求知慾,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符合學生學習的個別差異,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文化基礎和心理特點,解決了長期以來班級授課教學中的“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問題,體現了素質教育中學生充分發展的要求。

3.體現了“減負”的原則,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學生各取所需,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使每一學生都有所收穫,真正把“減負”落到了實處。

三、分層教學的思考

1.分層教學牽制老師很多的精力,特別是對一些學習習慣極差的學生而言,分層教學相對要困難。這些學生在一些基礎知識的積累上,如古詩文的背誦上,一定要靠教師去督促,才能去背默,只有在此基礎上加以分層指導、教學,方能取得效果。

2.有些知識點及知識新授環節分層較為困難,有無從下手之感,建議最好以備課組為單位,各教師根據各知識點統籌分層,然後進行討論總結,這樣既可以減輕學生的負擔,又使各知識點的分層更趨合理科學。

3.對效果的評判只能用分數、成績來衡量,某些項目的內容,如學習品質,閲讀能力,無法量化體現出來。

4.有些學生的進步出現反覆迂迴的情況,而長時性效果還有待作長期追蹤研究,一年的時間顯得匆促。

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8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各方面發展的教育,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關注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學生思維方式的多樣化和思維水平的多層次性,鼓勵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這是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每個學生獲取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

近年來,我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嘗試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取得了點滴的經驗如下:

一、依據學生認知差異和知識水平的懸殊,將學生合理分層、分類

要對學生合理分層、分類,必須首先做到全面瞭解學生,根據學生的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和不同的認知潛能分成不同的層面和類別。一開始我就耐心地瞭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並做仔細的分析,認為班中的左春莉、王振靜、朱婷婷等同學思維敏捷,在接受知識方面,語文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方面都很強,現有教學內容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是班裏的優秀生,把他們分為A組。

像程傑、王海燕、吳家林等同學,他們能較好的理解和掌握學習目標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有着較強的語文意識和較大的潛能,把他們分為B組。對於張家運、胡德浩、沈業初等同學學習興趣較低,認知能力也很差,接受知識感覺困難,壓力大,把他們分為C組。

二、課堂中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實施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具體實施我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例如我在教授課文時,就針對不同層次的同學採取了不同的提問方式和教學要求。對於A組同學,提出問題,要求獨立思考,獨立寫出問題的答案,提高他們的思考能力。對於B組,要求他們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討論出最恰當的結果。對於C組學生採取引導提問,多為差生創設問題情境讓他們相互交流,巡視指導,幫助差生疏通思維,這給幾位成績好的學生創造了發展的機會,又為差生提供了思維的空間。

2、課堂練習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練習題目的設計要有針對性,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難易要適度。比如我在佈置作業時,對於A組學生不但要求獨立完成基礎知識題題,還要完成帶星號的思維拓展題。對於B組學生在完成帶星號的題目有一定的難度時給予一定的指導,提示,讓同學之間進行相互交流,進而理解題意。對於C組學生的素質,要求他們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師引導且鼓勵A組、B組學生幫助C組同學,基礎題。

三、拓展課外活動,實施分層教學,分類指導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做好課外活動工作對實施素質教育有重要的意義。根據A組學生的認識能力,興趣愛好,為他們創造一個發揮潛能的機會,比如鼓勵他們做一些課外延伸的題目,結合他們的興趣愛好,培養他們善於發揮的技能。對於C組學生把他們反饋來的信息及時分析。結合學生實際,給予一定的輔導,同時做好家訪工作。

四、在學生評價方面

在評價中我採取了平時和期末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在課堂評價中對於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採取了多表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期末質量檢測中我設計了基礎知識、知識與技能、思維拓展。不同的試題供不同層面的學生使用,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思維積極性和知識的潛能。

由於我在教學中實施了分層教學、分類指導原來的幾個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在我的指導下,成就都有顯著提高,在我所教的這個班級及格率由最初的55%上升到80%。

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會不斷的加以完善,探索出更適應現代教育思想的路子,是的全體學生都能在各個方面得到很好的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r42g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