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通用5篇)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通用5篇)

總結是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況,包括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加以回顧和分析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你想知道總結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中班保教總結(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通用5篇)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1

當今世界,環保已被提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國家的一系列環保措施,足見環保工作已是刻不容緩的了。環保教育,從我做起,從孩子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園為了爭創綠色環保幼兒園,做了大量的工作,現總結如下。為了更好的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我們綜合利用包括教師、園內環境及當地環境,採取多種形式開展環保教育工作,豐富幼兒環保知識,提高環保意識。針對中班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環保教育實踐與探索。

一、積極投入校園改造

在園領導的帶領下,積極從改造校園、改善環境、美化教室入手,投入了大筆資金和精力,進行校園建設。如今走進校園,便能看到藍白相間的花壇,錯落有致的花木,在優美舒暢的花園裏,全園上下積極參與美化、綠化工作,環境保護的意識已在教師和幼兒心中紮下了根。

二、宣環保知識,培養環保意識

我們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對幼兒和家長進行環保知識的宣傳。如:在家長開放日結合“環境日”、“植樹節”等,對幼兒及家長進行環保教育講座,宣傳環保的意義,讓幼兒和家長了解我國的環境狀況,明確我們做到什麼,可以做些什麼。

同時與社區、家長攜手,擴展幼兒環保教育的空間,幼兒園雖然是孩子所生活的主要陣地,但是周圍環境及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成長同樣不容忽視,所以我們利用垃圾分類、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廢舊物品製作玩具等活動,讓家長也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以此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但是我們也發現有部分幼兒園內園外兩個樣,園內能看到紙屑就撿,園外卻隨便亂扔。我們意識到做好幼兒的教育工作還遠遠不夠,對廣大家長的宣傳也是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把德育工作與環保教育相結合,在幼兒中展開大討論,並給爸爸媽媽們發出了倡議書。在家長學校的活動中,環保宣傳也成了一項重要內容,讓環保教育從課堂延伸到了社會。

三、開展環保實踐活動,培養能力

環保實踐活動在我們中班開展得有聲有色。

1、一開學,我們便開展了“愛護草坪,從我做起”為主題的一系列活動。首先,組織幼兒到户外觀察花草樹木的變化,讓幼兒知道花草樹木對人類的益處,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其次,利用兒歌、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兒養成愛護花草樹木的習慣。

2、利用故事《垃圾到哪裏去了》、簡單的垃圾分類,回收的煙盒、塑料袋、瓶子等物品自制玩具等形式,讓幼兒養成不隨地亂扔垃圾的好習慣。

3、通過討論“沒有電、沒有水,世界會怎麼樣”,讓幼兒養成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並利用兒歌、故事加深對幼兒的教育。

4、開展“我是環保小衞士”的討論與比賽活動,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5、“綠色班級”創建活動。我們結合幼兒園自身實際,開展了“綠色班級”創建活動,積極對照創建要求,從組織管理,環境創設,教育過程、教育效果四方面入手,以點帶面。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2

時間飛逝,轉眼間一個學期又落下了帷幕。在這個學年中,我們段的人員沒有變動,我們仍是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良好風氣。我們在每週一次的段務會上一起商討工作、尋求辦法。共同做好段內的各項工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教育教學工作

1、認真備課,提前做好備課工作

備課是確保教育活動能順利完成的前提。我段的老師每次備課前都會先討論,確保目標的一致性。每次的教案大家都會認真寫,做到目標明確、條理清晰。

2。共同製作教具,提前準備課堂教具

我們段的老師,狠抓教育教學,把每節課都上好,把每節課都上活。教具共同製作,提前準備。

二、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

1、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每週星期一為幼兒園全體教師會,加強學習,並開展了“假如我是媽媽”的教育活動,倡導老師以媽媽的姿態與孩子交流,提高了教師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認識。

2、加強了教育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明確方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創新。每週三為幼兒園集體備課與業務學習時間,老師們互相探討、相互指導,教育教學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3、加強教師技能技巧訓練,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本學期繼續進行了技能技巧分項過關考核,十月份的教師公開課比賽,學期末考核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使老師們的業務能力得到了提高,為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4、堅持以德為首,制定園德育目標及日常工作中教師的行為規範,提高了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由他律轉為自律。

三、家長工作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完成教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不容忽視的一項工作。上學期,我園十分重視家長工作,教師們在與家長的交往中,倡導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最大限度的獲取家長的理解、支持與參與。

1、我們經常利用多種途徑,如:家訪、電話交流、面對面交談等方式與家長交流,隨時與家長溝通孩子的情況,聽取家長的意見和要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不斷改進工作,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與幫助,真正成為合作伙伴。

2、家園聯繫欄是孩子園與家長聯繫的橋樑,我們教師充分發揮這塊園地的橋樑作用,各班根據實際情況,設置不同的、形式新穎的欄目,並經常更換欄目內容,讓家長們從家園聯繫欄內就可以知道孩子園的教學動態、信息情況以及孩子在園的表現。

3、各班定期更換“家教園地”內容,為家長宣傳本月的教育教學內容及家教文章,以及家長心得,讓家長也關心班裏的教學情況,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資源。

4、通過各種好活動讓家長參與並瞭解幼兒園的教育,讓家長更加重視幼兒教育。

九月我們開展了《我運動,我健康》親子運動會,邀請了幼兒園所有的家長與我們同樂,爭強了親子之間的感情。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3

幼兒是21世紀的主人,對幼兒進行環保意識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環保教育旨在培養幼兒關心周圍環境,珍惜自然資源,愛護自然界生物的意識。所以,利用自然環境、因地制宜地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是每個教育工作者都應重視的。針對幼兒的特點和工作實踐中的摸索,我覺得培養幼兒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幼兒自然就會萌發保護自然及身邊環境的意識,使幼兒成為一個環境的保護者。我從下面幾個方面嘗試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一、充分利用優美的環境教育幼兒愛護環境。

一個優美的生活環境就是一種適宜的環保教育,幼兒園生活環境首先要做好綠化工作,從碧綠的小草到美麗的花朵,從纏繞的綠藤到參天的大樹,創設良好的自然環境,設立提示牌佈置有關環保內容。如:小草是我們的朋友,請愛護它;美麗的環境我們的家;在垃圾桶上標有:你不要的都給我。還可以利用遠足活動、散步、户外活動等形式,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拉近孩子與大自然的距離,增強孩子們對自然界認識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萬物生長離不開好的環境。

在種植區,讓孩子把青菜或花籽的種子種下去。安排好值日生,經常澆水、施肥,並組織幼兒認真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瞭解植物的生長離不開空氣、陽光、水,從而更直觀地瞭解生物與環境的關係。這樣充分利用環境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教育作用,使幼兒感受到美和和諧的教育。

二、環保教育貫穿於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

在幼兒一日生活環節中,藴含着不少環境教育的內容,也是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界最好時機。如盥洗時常發現不少孩子喜歡玩水、浪費水,可以水為話題,啟發幼兒討論“水有哪些用處。”“沙漠上為什麼沒有水。”“什麼是污水?”等,向幼兒説明我們人類的水資源越來越貧乏,工廠和生活用的污水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到江湖海洋中,會造成許多河流、湖泊的污染,以至於有水也不能用,好多小魚、小蝦會毒死……通過活動中的議論激發幼兒節約用水、節約用水、愛護水資源、愛護環境的意識。

進餐時,鼓勵孩子不挑食,不浪費飯菜,並通過故事等形式教育幼兒拒食野生動物,知道保護動物也是愛護環境,初步瞭解人與植物、動物之間的關係,萌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潛在意識。

三、多開展幼兒的環保實踐活動,使幼兒的環保成為習慣。

環保行動的開展,可以使幼兒的環保意識,環保觀念得以實現,在實踐中,更加強了幼兒的環保決心。通過開展“撿垃圾”活動,並將撿到的東西歸類,可利用的'做成各種玩教具,或賣掉;無法利用的就處理掉。通過和幼兒一起收集木工所不要的小木塊、木屑、刨花,開展木工活動;還利用做東西剩下的小紙片開展碎紙粘貼活動等,廢物的再循環使用,不僅減少了垃圾和物資的浪費,而且還會使幼兒感悟到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是寶,不應隨手拋棄,而應用心珍藏。還常常幫助幼兒把喝完飲料的空罐壓扁,放到指定的地方;指導幼兒將垃圾分類置放。老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認領小樹苗,關心愛護小樹,冬天給小樹穿上棉衣,讓小樹安全過冬,還可開展“和小樹一起成長”等活動。

四、把握教育契機,與生活中的季節、節日相結合。

環境教育活動的時間與季節性也很強,我們可利用節日,時令的可資利用的課程資源,注意把握教育契機,開展系列主題活動,爭取多樣化形式進一步落實環境教育的良好作用,培養幼兒環保意識,如結合春季的植樹節,瞭解樹對土壤、動物、人類的用處,知道樹可以淨化空氣,讓我們乘涼,是小動物的家。又如結合4月份的愛鳥節開展“我們的朋友——小鳥”主題活動,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鳥後,再認識小鳥的家在哪兒,它幫人類做了哪些事情等。再如,秋季開展“給樹葉找家”冬天來了一起玩耍,參與“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等大型綜合活動,做環境小衞士……藉助生活環境及氛圍的影響,使幼兒進一步瞭解大自然,投身到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瞭解環境保護與人類生存的關係,樹立良好的環保意識。

五、充分利用家庭資源,組織家長積極參與,把環保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區生活之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句話指出了家長這一資源不可忽視的力量。提高環保意識,參與環保活動,也是每個家庭應盡的責任與義務,我們引導幼兒從生活小事做起,與家長共同做一些環保小事,如:與孩子一起製作環保標誌;到田園裏統計樹木種類;指導孩子設計未來農村綠化,又如在外就餐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收集廢舊掛曆紙做手工材料或用反面畫畫;外出遊玩時不亂丟廢物棄物;節約水電,養成洗衣、洗菜水二次使用的生活習慣……從小事做起為環保盡力。這樣一來,家長不僅瞭解到幼兒在園內的活動,能及時的提供一些材料,支持、參與、幫助教師完成教學計劃,而且可以隨時隨地的對幼兒進行正確引導,對樹立幼兒環保意識大有幫助。通過爸爸媽媽們的身體力行,讓孩子有了良好的學習榜樣,意識到環保行為其實就在我們的周圍,人人都可以為環境保護貢獻一點力量。同時,幼兒的發展、感受,可以與親人分享,得到親人的鼓勵、讚美、幫助,從而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

六、教師自身的環保行為是幼兒的環保教育典範。

幼兒具有模仿性強和易暗示的特點,教師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着他們。往往教師喜愛的幼兒也都喜愛。因此教師的榜樣作用是無窮的。例如:在平時的活動中,無論是在盥洗室,還是泥工室,看見有的小朋友或阿姨用完水忘了關好水龍頭,我就趕快把水龍頭擰緊,並教育幼兒不能浪費水。小朋友門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久而久之他們也學會了節約用水。

總之,我覺得教師要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做個有心人。保護環境,教育為本,從小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我們生存的地球會變得更加美好,讓我們一起為保護人類共存的唯一的地球環境而共同努力。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4

伴着炎炎夏日的到來,我們即將結束本學期的工作。回顧這一學期所做的工作,在我們老師和全班幼兒及家長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進步和提高。現就半學期班級工作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教育教學方面

我們認真對照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整體課程,學習了語言、數學、科學、社會、健康、音樂、美術。幼兒掌握良好。特別是數學方面,比以前有了明顯的進步,幼兒基本上能夠正確的點數。語言發展的也很好,動手能力也比以前有了提高,簡單的圖畫幼兒基本能完成。

二、生活護理及常規教育

1、生活管理在幼兒園工作中,教育孩子的工作固然重要,但保育工作也不能忽視。我們兩位教師在注意了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更注意了保育工作的落實,嚴格按照安全、衞生制度,每天堅持教室的通風及室內外環境的清潔。六月份,因為我班個別幼兒的腮腺炎,我們每天都對教師消毒,仔細觀察班上幼兒情況,及時隔離,腮腺炎傳染得到了較好的控制。

2、常規管理幼兒升入中班後覺得自己長大了,我們培養了幼兒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習慣,積極鼓勵幼兒學做自己的事。大多數幼兒會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地有序地穿脱衣服,鞋子,獨立能力提高了。

三、家長工作

本學期我們通過家園聯繫手冊,家園共育欄等形式與家長進行交流。這樣拉近了我們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在慶六一活動中,在家長的大力支持與配合下,使我班的活動得以順利的發展,拉近了家長與老師的距離,真正做到讓家長滿意。

四、個別幼兒的培養

每個班級都會有特殊的幼兒,我班也不例外。樊勁琥小朋友是個衞生、行為習慣都很差的孩子。因為他總是喜歡打別人,在學習時影響他人,所以小朋友都不願和他玩,他也不喜歡小朋友,總是攻擊他人。剛開始,我們總是採取批評教育的方法,並與家長聯繫,將幼兒這種壞習慣告訴家長,希望家長多多教育。可是這種方法收效甚微。我們幼兒園每天入園時都要配合保育員晨檢,他是不願意的。有一次,他是十分主動地配合晨檢。保育員告訴我後,我在全班面前表揚了他,我發現他那天表現非常棒。以後我就以表揚的方式鼓勵他,他現在比以前進步多了,我對小朋友的教育方式也改變了。

五、存在不足與努力方向

雖然我們的教育方式做得很努力,但他存在不足,需要我們進一步努力。

1、個別幼兒有挑食現象,一些幼兒進餐注意力不集中,速度慢,進餐習慣有待改善。

2、要加強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幼兒大膽發言,認真傾聽,培養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

3、多數幼兒動作協調能力差,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多開展體育活動,訓練動作的協調性。

在新的學期中,我班兩位老師將認真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確定努力方向,繼續發揚團結合作精神。加強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全心全意的投入工作,使班級工作更加出色!

幼兒中班保教總結5

轉眼間孩子升入中班已經半年了,看一年來孩子們的變化:個兒長高了,身體強壯了,來幼兒園不再哭哭啼啼了,對待老師、長輩更加有禮貌了。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積極參與集體活動學習新知識,並且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以及發生在幼兒園裏有趣的事情……與此同時,我們感受着孩子們成長的快樂,體會着教育工作的樂趣。隨着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支持,使得各項活動錦上添花。

本學期在小班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主要從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教學常規,大膽、清楚地進行語言表達並在日常活動中學會更好地與同伴相處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着重培養,綜合開展五大領域的各項內容,收到較好的效果。現將本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常規方面

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常規及習慣,我們採用了日常培養與教育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引導幼兒將懂得的道理與實踐結合起來。日常活動常規方面,我們在培養全體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注重了對個別有不良行為習慣幼兒的矯正和培養;教學常規方面,我們引導幼兒在教學活動中聽清楚教師的活動規則和要求然後有目的地進行活動,逐步做到活而不亂;進餐常規方面,在安靜進餐的基礎上培養多數幼兒能基本做到專注吃飯,並能基本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潔,培養了幼兒健康的進餐習慣;午睡常規方面,全體幼兒能自覺入睡,並能知道根據天氣變化穿衣服,基本學會了獨立穿脱簡單的衣物、鞋子,並會獨立疊毛巾被。間隙活動常規方面,幼兒能自覺、安靜地進行自我服務活動,不在盥洗室長時間逗留,並不從事不安全的活動。

二、知識技能方面

本學期健康領域主要從身體保健、身體鍛鍊和心理健康三個方面開展各項教育教學活動。身體鍛鍊是根本,進一步的培養幼兒身體的協調性,採用多種形式的活動使孩子們積極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開展豐富多彩的户外體育活動,主要以綜合遊戲的形式發展孩子們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心理健康活動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活潑、樂觀的優良品質。針對個別有攻擊性行為,説謊、吃手等行為我們都做了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幫助。

培養中班幼兒的社會性,最根本的是讓幼兒知道如何與同伴相處,在這一方面我們進行了着重培養。在集體活動中鼓勵幼兒主動與他人交流,通過語言活動和周圍的人和事激發幼兒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教幼兒如何處理同伴間時常發生的矛盾和問題,讓幼兒明白協商、語言溝通是解決交往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法。

音樂是孩子們感受美、陶冶美、表現美的一個重要表現途徑。教學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特別的需要,分別從幼兒的興趣、情感、感受出發,運用遊戲法、練習法等多種方法,初步培養幼兒的音樂傾聽能力、音樂感受力、音樂表現力及創新能力。從多方面培養孩子們樂於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並創造機會讓孩子們都來當小演員在大家面前唱歌、表演,孩子們更加大方了、自然的表演也越來越有進步了!

根據中班上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幼兒的實際水平,主要從繪畫簡單事物、印畫、泥工、粘貼以及簡單手工製作等這些豐富的美術活動入手,培養幼兒正確的審美觀。美術活動主要是圍繞着季節變化和節日結合主題活動進行的,同時也考慮了幼兒自身的發展水平,選擇趣味性強、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在美術評價活動中,幼兒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發表自己的見解,並客觀地評價自己和別人的作品。

在語言發展方面,我們這學期主要培養幼兒能大膽、清楚、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意思。現在我班全體幼兒能流利地講普通話,並已形成習慣。在日常生活和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注意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語言氛圍,鼓勵幼兒勇於表達。為幼兒提供與他人交流的機會,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時表揚、鼓勵幼兒,樹立幼兒大膽表達的自信心。鼓勵幼兒大膽的想、大膽的説,引導幼兒形成積極的良好的語言習慣。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孩子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而我們看到孩子在變化,在成長,更有信心把教學工作做好,爭取更好的成績,使每個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kqxv2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