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5篇)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5篇)

一個熱烈的活動已經結束,在這段活動中,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體會吧,需要好好地寫一份活動總結總結一下了。一起來參考活動總結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範文(通用15篇)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1

20xx年5月19日,南交院。勵志菁英學校10名同學去往雨花台社區敬老院進行志願者活動。活動內容主要陪老人聊天。對於敬老院之行感受總結如下:

在同老人的交流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的老人由於子女工作無暇時間來照顧老人或子女不孝等種種複雜原因,使得老人不得不居住在敬老院。

我們同老人聊天,聊聊他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們的食宿情況。據老人反映,在敬老院居住的生活不錯,食宿情況也很樂觀。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百無聊賴,很需要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得到精神慰藉。大部分老人都對於志願者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老人很熱情的同我們交流,回答我們的問題。我們各一個同學都發揮自己的特長,來逗老人們開心。他們認為我們的到來並沒有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不便,而是帶來了很多快樂。臨走時,老人們依依不捨的同我們道別,從他們的眼神中看出希望我們下次的到來。

經過此次敬老院之行,我對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瞭解。此行使我們知道社會生還有許多老人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幫助。每位志願者在這次活動中都表現得很好,我們不僅僅給老人帶去了歡聲笑語,也給我們自己帶來了一次不同的經歷。我們衷心的祝願老人們能夠愉快的度過晚年。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2

今天陽光燦爛,天空就像我們的心情一樣開朗。下午2:20我們準時在x站集合,5分鐘後,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登上我們出發的公車。x老人院是我們義工一直關注的對象同時也是我們學院定點義工點,在這裏居住的老人年齡多數在70歲與80歲之間,他們的子女也很少能陪伴他們,“牽手夕陽,温暖老人心,有你,也有我!”是我們這次義工活動的主題,雖然我們不能一直陪伴他們,但我們希望我們這短暫的活動能帶給他們快樂和温暖。

2:50我們來到x老人院,我們可以看見枯藤纏繞着這棟四層樓高的建築,古韻的外牆更顯寧靜,推開古老的大門,屋裏坐着幾位白髮老人,歲月已把他們的黑髮渲染成銀絲,但他們看到我們的到來,就露出燦爛的笑容,多麼和藹可親。我們派了2個人進去與院長進行溝通,得知還有部分老人在午睡,因此,我們都在門口等候,我們在等待之餘還一起用綵帶和氣球對老人院佈置了一番,這是我們這團隊第一次來到這裏,但大家都表現得非常輕鬆和熱情。

3:00我們的活動正式開始,我們按照原定分好的小組到各層與老人聊天,我們對老人們噓寒問暖,聊聊家常,還會幫他們捶捶背,得知有些老人是比較樂觀的,當聊到興奮時還會高歌一曲;有些老人的想法卻顯得比較悲觀,或話很少,但我們都獻出我們的真誠和熱情,使老人們在聊天的過程中保持快樂的微笑,這也使我們感到非常開心和欣慰。

4:00的時候,我們把老人們都請到一樓的花園空地前圍成一個半圓,來觀看我們為他們精心準備的節目。首先是由5個同學表演太極,雖然他們不是專業的,但也是一起訓練了好幾個晚上,所以大家的動作還是有模有樣的,而且都非常認真地完成每個動作,表演結束後,老人們都給予了熱烈的掌聲。然後8位同學先後演唱了《朋友》、《千千闕歌》和《萬水千山總是情》3首歌曲,儘管其中有人忘詞了;儘管有些歌曲唱得太小聲了,老人們聽不清;儘管歌詞不能打動每個老人,但老人們都會在我們唱完每首歌后給予熱烈的掌聲。此時,不單是表演隊員,我們大家都覺得很幸福。不知道為什麼,也許我們表演得不怎麼樣,只知道我們的努力得到了認可,這就夠了。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3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學生,更應該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我校少先隊、團委小幹部,高舉着隊旗,排着整齊的隊伍,在少先隊輔導員及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泉塘子敬老院舉行慰問活動,孩子們不僅自帶着衞生工具,準備了精彩的節目,還給老人們準備了很多的餅乾、糖果、蛋糕等慰問品呢!

進到敬老院便看到了二十多張慈祥的臉龐,孩子們熱情的和爺爺奶奶打完招呼,孩子們把老人一個一個攙扶到一起圍成個圈坐下來,孩子們要給老人表演節目了,唱歌、吹笛子、拉小提琴、彈吉他……看到孩子們精心準備的節目,爺爺奶奶們激動不已,也加入到了孩子們的行列,唱起了動聽的歌,有個老爺爺還教同學們吹口琴呢!老人們的掌聲不斷,笑聲不斷。看到老人們臉上洋溢的笑容,同學們也笑了,整個敬老院充滿了歡聲笑語。敬老院的領導也給同學們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同學們這次關愛老人的活動,高度評價了這次活動的意義。

表演完節目後,學生們拿着自備的衞生工具,進入一個個房間勞動起來,掃地、擦窗户、撿垃圾、疊被子、幫老人捶背,給癱瘓的老人翻身,向老人們噓寒問暖,瞭解老人們的生活狀況,給老人們講故事、講笑話……此次活動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圓滿的結束了,同學們都紛紛表示很願意參加這類活動。

同學們都覺得通過這次活動,既鍛鍊了自己,奉獻了愛心,履行了少先隊員、團員的義務,也為母校爭了光,是一件很有意義、很光榮的事情。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4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青年,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瞭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一些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送上一點温暖,我們班開展了敬老院慰問獻愛心活動。本次活動進行得非常成功下午一點之前在學校門口集合,由於這次是本學期第一次校外活動,大家熱情高漲。

當天天氣很好,萬里晴空,不久我們就到了敬老院,積極地幫助老人改善生活條件和生活需要。一,幫老人搞衞生,我們班的同學在慰問老人的時候發現老人由於年紀較大腿腳不方便和較差的衞生觀念,就特地買了些清洗用品,如洗潔精,毛刷。去幫老人打掃房間,並且還幫他們打掃大院落葉,給他們改善居住條件;二,我班同學去敬老院與老人聊天,一起交流彼此生活狀況,聆聽他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恩。還有一些同學也會和老人一起打牌、唱歌給他們聽,給他們增添一些樂趣;三,我們去敬老院的時候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帶給他們,例如水果、掛麪。四,下午時分,我們班全體同學和老人一起去地裏除草。

鄧關敬老院為我們提供奉獻愛心的場所,讓我們參與到社會工作中去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都有了很深的感觸,感覺到了愛的力量,我們要用小小的愛去號召大家,讓人人獻出愛。雖然養老院設施很完善,老人衣食不愁,但看到老人的神情,感覺到老人們最需要的還是還是親人的關愛。我們體會到了老一輩的孤獨,處於這個時代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但想想身邊有多少人在無微不至的關心着父母。我們要秉承中華美德,敬老院的老人最需要的是心理上的安慰,但我們能夠做到的就儘可能多的讓老人們的生活得開心點。

活動大家感受到了作為一名志願者的光榮,感受到了獻出愛心後的那份快樂,從中我們學到了與人溝通,學會了與人合作,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奉獻愛心!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5

為老人獻愛心,對學生進行德孝文化教育,將德孝文化落到實處,特別是為經濟困難農村留守少年兒童等有特殊困難的羣體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弘揚團結友愛、扶貧幫困的道德風尚,把温暖送到敬老院,我校組織開展了“送温暖、獻愛心”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在學校的組織下以及廣大同學的積極參與下,我們到x村老年活動中心進行走訪慰問活動,開展“送温暖、獻愛心”的活動,與老人們度過快樂的一天,同時讓廣大同學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學習,獻出了愛心,調動了同學們的熱情,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

我們的前往,受到了老人們的熱烈歡迎,不大的院子裏坐滿了老人。看着頭髮花白的爺爺奶奶們,大家都有種説不出的激動。大家都盡心為老人們表演節目,有些沒節目的同學,就在台下為老人們捶背按摩,有的還給老人剪指甲。

或許是我們的熱情點燃了老人們的激情,一位老爺爺也上台為我們表演了他的拿手節目,還有位老奶奶講了對我們的寄語,她希望我們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做貢獻。我們大家都牢牢記下老人的話,心裏很是感動。

在活動過程中,不斷有老人給我們提出意見與建議,例如,節目應該多些與老人有關的,老人愛好的,還有就是不太濃的方言節目老人無法聽懂等等。總之,就是活動應多位老人考慮,這樣才不失活動的意義。並且老人們希望我們可以經常來這和他們互動,拉拉家常,不要因活動而活動。

通過這次活動,給老人帶去快樂和慰問的同時,也讓我們同學們更加懂得如何去照顧老人,關心老人,如何儘自己的能力去讓老人開心;也讓我們明白當代學生不僅僅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繼承傳統美德,積極參與到實踐之中,獻出愛心温暖社會,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和關心他人。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6

翠湖老年莊園是我到過的第二個敬老院,這裏乾淨,整潔,開闊。我驚訝於它完善的條件與祥和的氛圍,還有老人們的快樂感。這一切都與我想象中的敬老院有着太大的差別。

曾經,我去過一個鄉下的老年福利院,在進院門的一剎那,心裏的酸楚幾乎就要化成眼淚奪眶而出。我從未想過敬老院會是這個樣子。不禦寒的房子,擁擠的房間,難以入口更無營養可言的素食,還有打掃房間時不讓人靠近的脾氣古怪的失明老人。在他摸索着我臉部的輪廓時,我想起了爸媽之前用近乎玩笑的口氣説過的話——等我們老了,就把我們送到敬老院去哈,我們跟老頭老太太們一起玩。那一刻我在想爸媽以後的樣子,想他們會不會難受,會不會淒涼。也是那時起,我做出了一個從未對他們説過的承諾——無論怎樣,我都不會送他們到養老院,到我步入垂暮之年,若他們還在,我便和他們一起去。這個想法即使在去過翠湖老年莊園之後,依舊沒有變。因為即使條件很好,即使工作人員很熱心,我依舊能夠感受到老人們的孤單。那是一種無論外界環境是怎樣,都無法掩蓋的離開子女後的情緒。我不想他們孤單。

爺爺奶奶們像一羣孩子,渴望關懷、新鮮感和活力的小孩子,讓我有一種替他們的子女去愛他們的衝動。如果每天都有滿懷愛心的志願者給他們的生活帶去祝福與歡樂,我相信這裏會少一些孤單與落寞。其實有誰願意離開子女,又有誰是真心地喜歡敬老院的生活,老人們都是抱着不願拖累孩子的想法來的。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會變得越來越豁達,越來越寬容。他們大多數經歷了戰火,經過了建國後的種種混亂,一輩子沒有享受什麼,卻一直在感恩,一直在為別人考慮,我忽然覺得自己的心是多麼的浮躁和狹隘。賴奶奶會在回憶過去時幾度哽咽,會熱淚盈眶地説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那些話比任何政客説得都要動人,都要觸人心絃。那是屬於她的時代印記,是一種以我們的閲歷無法瞭解的苦難所帶來的感慨。

只要我有時間,我會去看他們。陪他們説説笑笑,陪他們度過一些快樂的時光。這也將會是一種心靈的淨化與積澱。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7

20xx年10月21日上午9時,我們一行共計六十餘人,來到了重慶市江北區大石壩九村,開始了今天的敬老院之行。

這次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有綠葉義工組織的義工、單位和市八中的初一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前往江北區石馬河街道敬老院,看望住在那兒的老人們,奉獻愛心。

一路上,小朋友們討論着、想象着、嚮往着。到了敬老院,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綠樹成蔭,安靜整潔的小院。首先看到的,是一幢已有些陳舊的老房子。這幢房子由四組兩層的長過道及其房間組合起來,中間的空餘地帶則當作一個小花園。花園的正中有一棵巨大的黃桷樹,估計年齡比這房子的年齡還大。在大樹周圍,一些老人正在削土豆,樹上的一隻鳥籠裏的鸚鵡與他們相伴。

這裏有位老人雖然已有九十五歲高齡,但白髮卻還不多,耳聰目明的,十分健談。當我們坐定後,這位老奶奶便開始滔滔不絕地説起來。老奶奶説自己本是一大户人家的千金,後來被嫁到一鄉下姓黃的人家。老人記性很好,也十分開朗。一説到自己的丈夫,她就不住的大笑,説當初她一巴掌就把丈夫打成了“耙耳朵”。

同時,老人也十分精明能幹,她總是用自豪的語氣説自己當了十五年的地方幹部,幫別人打了很多官司,鄰里鄉親有困難都來找她,同時,她還打過地豪,鬥過地主等等。真是一個能幹的老人。當我們問起老人有多少兒女時,老人一邊哈哈大笑一邊説到:“我的兒女?多!你們都是我的兒女啊……”但談話過程中,老人還是不停地叨叨着:“你們以後一定還要來看我喲!”可見,老人其實十分渴望有人時常去看看她,和她説説話。

與這位老人聊完不久,同學們開始集合起來,準備為老人們表演節目,而老人們則滿臉期待。義工們認真的表演,老人們也看得津津有味,看到高興處,還跟着節奏打起了拍子。在這一刻,每個人的臉上都掛着微笑,幸福不知不覺在我們中間流淌。和我一起來到敬老院的同事也被這情景感動,只見奶奶唱歌時眼睛裏閃動着淚花,台下的老人們或和着節拍擊掌,或一起唱着這首歌曲。台上台下連成一片,這場景真的很感人!最後丹丹還教了老人們一段預防便祕和感冒的手指健身操……。時間過得很快,當我們再次集合準備離開時,老人都不捨地與我們告別,二樓的窗台上,看見有一雙雙不停揮動的手。所有人也十分捨不得這個温馨的小院,紛紛揮手告別。每個人都會老的!有人説善待別人的今天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

參加了這次活動後,我深深的明白: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他們都有護工照顧,都能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他們最需要的是兒孫繞膝的歡樂。我們到敬老院去看他們,不是要為他們做多少事情,而是為他們當一回兒孫子女,陪他們聊聊天,解解悶。我從小就被幸福包裹着,從來都是別人愛我,我應該學會去愛別人,懂得奉獻。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8

今天第一天和老人院的病人接觸,結束後心情很悵然。

以前工作的時候,我的主管醫生有一次對我説“我很討厭去老人院做視力檢查,因為那裏充滿了尿氣”。起初我想:“就算你多討厭那裏,但是那是美國甚至整個西方世界大部分老人的最終歸宿。不管多不情願,不管他們有多少子女,在他們生活不能自立之後,大部分的人還是毫無選擇的在那裏度過自己的餘生。除非你很有錢,可以請私人看護,那是另當別論”。

今天看的這位老人年紀很大了,具體的年齡不清楚。兩個兒子,兩個孫子,其中一個自己已經去世,剩下的一個兒子和兩個孫子住的很近,但是也不經常來探望。四位老人住在一個大約五六十平米的房間。剛走進那家養老院,的確尿氣沖天,我是早有心理準備的。房間裏,瑪麗不在,剛好在洗手間,另外的三位老人躺在牀上,一個在看電視,另外一個無聊的看着天花板。瑪麗出來了,瘦骨嶙峋,躺在輪椅上,身上蓋着毛毯,意識或有或無,不能進行正常的對話。

美國因為近年來的經濟不景氣,很多行業收到影響,醫療業也同樣,大幅度裁員,尤其護工。所以護理人員緊缺,很多病人大小便失禁不能及時更換,甚至要等15—20分鐘的時間才能輪到值班護士進來更換,天長日久,房間裏自然充滿了難聞的味道。

這種居住的環境讓我心裏為他們感到難過。想來這些人裏,大部分是有子女的。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也都層盡心盡力的把孩子養大,而老了,卻順理成章的落到如此田地。那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辛辛苦苦的養孩子?難道就是為了所説的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悦麼?加入你知道在你辛苦的把孩子養大成人之後,你年老時的境遇竟是如此,你真的會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悦嗎?

人類社會,因為有愛,才更顯和諧融洽。中國的傳統孝道固然有精神枷鎖的一面,但是大部分的父母生兒育女,難道僅僅就是為了老有所依?撫養一個孩子所花費的`經歷和金錢,難道不能在自己年老的時候請一個看護照顧自己麼?在一些人崇尚所謂的西方文明的時候,卻忽略掉一個事實,任何文化都有積極和消極的一面。中國的孝道有愚孝的消極,更多的卻是其相互之間自我犧牲而為他人的積極的無私的一面。西人説“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才會愛別人“。這話是沒錯,但是一個無論什麼時候都先愛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的人,是不會知道如何愛別人的。

我一直在糾結是否再要一個孩子。有時候問兒子“如果你可以選擇再多一個兄弟姐妹,你喜歡妹妹還是弟弟”?兒子總是很天真的回答:“我兩個都要”。聽着兒子的話,心裏頗為感傷。其實父母的本意想兄弟姊妹之間互親互愛互相幫助,而不是讓你們長大了各自獨立,各憑本事。人生誰沒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親人之所以為親人,就是在彼此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尤其兄弟姐妹之間,但是生活在美國7年,卻讓我動搖了要二胎的念頭。我不是想製造出一個生命而幫助另外一個生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不是這麼簡單的一加一等於二。

義工的經歷,讓我對中國所謂的“糟粕”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慶幸我是一個華人,在華人的文化薰陶中長大。我的兒子也將接收華人的教育,他有權利選擇喜歡或者摒棄哪種文化,但是作為母親,我有義務讓他了解,在他的身上有着一半的華人血統。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9

在這個晴朗的天氣裏,趁着五一假期,我們自發組織了一次志願者活動,看望關心敬老院的老人們。此次敬老院一行感慨很多。

到了目的地,並沒有想象中華麗的院落,那只是一座年數已久的老樓,寂靜的院落平平無奇。然而,我慶幸我們來了,我們要給這裏的老人帶來歡樂。我們開始分工合作,幫他們洗洗頭、拖拖地,陪他們説會兒話、下象棋、打打牌…在和爺爺奶奶們的相處中我看到了他們對兒女的思念與牽掛,以及在敬老院中的孤單。我們僅僅去了這麼一會兒,老人們的臉上就浮現出了幸福的笑容,簡單的説幾句家常噓寒問暖,我就能感受到了他們因為我們的到來而非常快樂。

俗話説:“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可在今天,大多的子女因為工作忙,沒時間照顧老人,便將老人送去敬老院,有時間才去看一眼。其實我們知道,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幫助,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世界上有那麼多的空巢老人,敬老院的老人數量每年都在增長,我們能做的微乎其微,不可能每個敬老院都去,每個老人都照顧到,但我們可以竭盡全力去照顧我們眼前看到的老人,用自己的力量呼籲社會上的年輕人多關心自己的父母,抽時間多回家看看。老人所期待的並不是孩子回家幫他們做多少事,他們想要的只是孩子們多回來看看,陪他們説説話,哪怕是幾分鐘,我想他們也會非常開心的。

這次志願活動讓我感觸頗深,所以在結束活動之後就趕緊給自己家人打了個電話,陪他們聊聊天。我希望我們大家都貢獻出自己微薄之力去關心每一位老人,不要讓他們在僅剩的歲月裏充滿孤獨與遺憾。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10

現在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從小形成了自私自利,只懂索取不懂回報等不良的習慣,要把他們培養成優秀的接班人,祖國未來的希望,就應該讓學生堅定為人民服務的理想,具備一顆感恩的心,懂得尊重長輩。

但枯燥的理論知識難以達到這一目標,因此我校於x月x日組織學生去xx敬老院慰問,讓學生自己動手,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幫助孤寡老人中,體會助人的快樂,勞動的快樂,把課堂知識和社會實踐聯繫起來。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需要社會給予一定的幫助,例如,孤兒,貧困學生,貧困家庭等,但有一類人更需要社會的幫助,那就是孤寡老人。

孤寡老人曾辛辛苦苦拉扯大五六個孩子,用盡自己一生的力量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的老伴,直到他的離去。但面對老伴的離去,孩子們為了自己的家庭忙碌工作以至於無暇顧忌自己的父母。但對於身居農村的孤寡老人,他們有的兒女在身邊或離自己很近,當然也有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卻仍然得不到他們的呵護,甚至他的兒女們希望他早日去逝。可見,孤寡老人們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承受着巨大的意識折磨。因此我們更應該關注一些孤寡老人的生活,以減少他們一些心理和精神上的壓力。而這也能讓學生真正的懂的感恩,懂得尊敬在長輩,懂得為人民服務的意義。

在這次活動中,學生紛紛動手幫助敬老院老人打掃衞生、擦玻璃、聊天,並帶去了舞蹈、合唱、遊戲等各種娛樂節目,給老人帶去歡樂。同時,也讓學生體會了老人常年獨自一人居住,屋子裏和身邊沒有親人,伴隨她度過幾十年艱苦歲月的只有一間卧室和一張長椅、幾件破舊的衣裳和一牀被子。

孤寡老人的孤單寂寞不僅輕輕拂過學生小小的心靈,也讓老師們得到了深深的感觸,讓我們想到這世上不幸的人有很多,他們不能跟正常人一樣享受正常的生活,每當見到別人的笑容,積在他們心底深層的憂鬱又會湧上心頭。我們四肢健全,天資聰明,這已經是上蒼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禮物”,讓這份“禮物”得以發揮,展示出它最耀眼的一面!通過這次活動,讓愛把孩子們、老師們和老人融合在一起。更讓那些在家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們學會感恩、瞭解社會、親身去感身去感受社會,為孩子們抱着一顆感恩的心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11

為了迎接12。5世界志願者日的到來,同時響應學院的號召,我們建工系先鋒隊圍繞這一號召,積極籌備開展相應活動。這次我們依據尊老愛幼這一優良傳統的美德。我們先鋒隊選擇了敬老院,以“關愛老人,奉獻愛心”這一主題,開展相關活動。

12。5日,這一天,我們滿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壽星園敬老院,來到敬老院後,我們受到了敬老院的李院長的熱烈歡迎。與李院長進行一番交談並瞭解敬老院相關事項之後。我們便很快的投入活動之中。當我們系的志願者戴上我們系的志願者小紅帽之後,大家都有一份責任感。由於敬老院裏面由於場地比較大,我們人員不夠多,所以我們的任務就相對而言比較重。由於各個志願者都樂於奉獻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我們很快就完成了工作,之後受到敬老院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的一致肯定,我們也感到很高興。當我們打掃完敬老院裏面的衞生之後,我們又與敬老院的老人進行了聊天,我們都聊的很高興。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要離開敬老院了,李院長親自出來歡送我們,並再次感謝我們的。我們內心都感到美滋滋的。李院長並與我們合影留念,並希望我們以後可以多來,我們也欣然同意。回去的路上大家都鬆了一口氣,並露出笑容,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本次活動充分的展現了我係學生的素質和風采,同學們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温暖;通過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將愛心傳遞到每個角落,營造了尊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了自身的社會公德意識,為全校同學樹立了榜樣。老吾老及人之老,希望全體同學,在關懷自己的老人的同時,能夠關注社會上更多的孤寡老人,讓這個世界到處充滿愛,讓老人不在孤獨。

雖然這次活動總體上比較成功,但其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些志願者集合太晚,將近出發時才趕到。有些志願者工作比較馬虎,沒有很好的完成工作。我會從這次活動總結其中的不足之處,並吸取經驗教訓,爭取下次活動辦的更加成功!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12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小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時期,肩負成為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為了加強對自身的思想培養,在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我們特地參與了學院要求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前往敬老院開展關於杭州敬老院情況調查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我眼裏,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棲息之所。但通過這次的調研,我改變了總結的看法。現在,許多子女成羣的老人主動走進了敬老院。他們有的以前是教師、工程師、幹部,也有藝術工作者。選擇敬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裏樓層高、沒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為在這裏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更能讓他們感到夕陽無限好。

通過這次調研我們走了好些敬老院,感悟很多!這些經過了歲月滄桑的老人們,毫無疑問,面臨着工作能力喪失、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生活貧乏等一系列問題,從而成為了弱勢羣體。從一個社會對弱勢羣體的態度中,也可以瞥見其文明程度。一個健全的社會,該為一切成員提供健全的空間,提供維護。

作為當代小學生,傳達社會對弱勢羣體進行人文關懷的理念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本着“關愛弱勢羣體,弘揚志願精神”的活動主題,瞭解敬老院運營的問題及困難,瞭解敬老院內老人的生活現狀及心理,並對空巢老人社區進行走訪,從而達到對弱勢羣體的關懷,是我們實踐的主旨。

總體來説老人們的生活條件還是差不多的。這次的活動很好的展現了當代小學生的風采。一方面培養當代小學生關心他人,敬老愛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鍛鍊自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關心他們,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老人,是需要我們關心的一個弱羣體,我們應該不懈努力的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以報答他們曾經為社會做出的貢獻!也將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繼續更好的傳承下來!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誰能逃得過呢?每個人都會老,但老了也不應該被社會遺棄。老人們在年輕的時候用他們的辛勤和汗水為社會作出了貢獻,或大或小,可能僅僅是養育自己的子女,但無論如何,他們付出了。雖然他們不求回報,但作為子女,我們決不能忘了他們的養育之恩,我們應該孝敬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朝歷代都有這方面的楷模,如《二十四孝》裏孝感動天的虞舜,卧冰求鯉的王祥,嘗糞憂心的庚黔婁等。

其實作父母的,他們並沒有什麼大的希望、高的要求,也不在乎什麼金山銀山,他們只希望兒女生活美滿,能常伴在他們左右,一家人有説有笑,和和睦睦的,這樣,他們就滿足了。敬老院的老人們雖然沒有兒女,但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給與了他們極大的關懷。他們沒有家庭,幸福指數也許會低一點,但他們應該覺得滿足了,因為在他們的背後,是殷勤的工作人員,是仁愛的政府,是團結強大的中華民族。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13

陽春三月,春意濃濃,充滿了生命的氣息,為了讓春天的“温暖”傳播得更遠,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青年志願者協會本着“春暖夕陽紅,關愛情更濃”的主題於3月12日來到xx敬老院看望老人。

同學們一到敬老院便受到親切的歡迎,得知敬老院的小院的衞生需要打掃,同學們一刻也沒有停歇,男生拿起掃帚,簸磯把冬天積在角落裏的落葉清理出來,女生拿着抹布將玻璃,椅子擦拭一新,在我們忙碌的時候一位慈祥的古稀老人笑着拿出收音機給我們播放音樂,為我們增添了幾分動力,我們也從老人身上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樂觀與熱愛。

大家忙碌了一個小時後小院煥然一新,同學們來到屋裏繼續陪老人聊天,瞭解他們的生活起居,聽他們講故事,同時也講述我們大學生在校園的生活,心靈上的溝通以及細微的動作是最能夠讓爺爺奶奶感受到此刻我們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關心!老人臉上不時浮現欣慰的笑容,誰又能説夕陽不美呢?

通過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培養了青年學生的仁愛之心感恩之心,展示了青年志願者的風采,提高了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給老人帶去了温暖的問候,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關愛鑄造温暖,世界因關愛而温暖。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14

韶華匆匆,不覺大學第一學期已經過去大半。在經歷過從法政義工隊的一名新成員轉變成一名老隊員後,對於義工活動我有了更深的理解。

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裏,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願者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在義工隊的xx護理院等敬老院活動中,義工隊成員們努力用自己的一份力來承擔起這份社會責任。

九九重陽,法政義工隊與建工義工隊結伴一行xx人赴護理院開展活動。在護理院活動室裏我們與老人歡聚一堂,為老人們帶去歌舞,邀請許多老人與我們一起唱歌跳舞。將所帶禮物分發給老人們後,我們再分別到兩棟樓裏去找老人聊天

在前幾個月的的週日裏,義工隊也組織xx人左右赴護理院開展活動。在與老人的接觸中,我們慢慢與他們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一位有50年黨齡的老爺爺總是非常樂觀,還給我們講了許多他們年代的故事;一位曾經在xx旅專任教的老爺爺總是非常詳細的詢問現在學校的情況;一位總是坐在樓道走廊裏等待她家人的老奶……許多義工隊成員們都積極地反映希望下次再去。

其實我們都知道,老人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需要一種內心精神上的陪伴,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

所以我們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時間去護理院,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在我們法政義工隊這個有愛的組織裏,有無數的有愛的大好青年。希望法政義工隊能夠再接再礪,把我們的愛散發到各處,在奉獻和付出中,讓自己體會到自己的真正價值追求,讓自己的大學生活過得更加豐富多彩!

敬老院公益的活動總結15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為了提高和培養小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響應尊老敬老精神,瞭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南汶西聯小大隊部帶着“服務之心,關愛之心”於10月16日走進了敬老院,進行了本次敬老院獻愛心活動。

10月16日,在大隊部的帶領下,我校一行四十餘人乘車前往敬老院,一路上同學們熱情洋溢,激動萬分。

在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對敬老院進行了清掃勞動,對敬老院的老人們進行慰問。萬事開頭難,這是學生們第一次來到這裏活動,還沒有與老人們熟識,所以剛開始幾位同學還有些手足無措。但是老人們卻是和藹可親,主動邀請我們一起坐。隨後在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溝通下,在同學們互相的鼓勵下,不多久,大家就各自找到了聊天的老人。本以為聊天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那時學生們才意識到原來同老人聊天也是要有技巧的。福利院的老人們大都是歲數比較大的,他們有的語速很慢,有的聽力很差,這都需要同學們有足夠的耐心。同老人聊天的內容也是很有講究的,畢竟是相差了大半個世紀的人了,於是同學們盡力去想一些我們所知道的老人那個年代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同老人聊子女的工作,聊最近的天氣或是聊老人的身體近況等等。在聊天的過程中,老人們精神狀態越來越好,到後來學

生們不用想話題,老人自己就侃侃而談,同學們的熱情也隨之高漲,不多久,孩子與老人之間就少了份隔閡,多了份親熱。直到4點半老人們準備吃飯了,我們才依依不捨的告別,老人們希望我們學生們有時間一定再去看他們。

此次活動得到了我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也體現了我校對社會福利事業的積極支持與關注,校裏各級同學的踴躍參與,不但對福利院的老人們奉獻了我們的一片愛心,還使同學們的內心得到了觸動和洗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g3w0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