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班級心理健康工作總結

班級心理健康工作總結

忙碌而又充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堅強走過的這段時間,取得的成績實則來之不易,這也意味着,又要準備開始寫工作總結了。那麼如何把工作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級心理健康工作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班級心理健康工作總結

班級心理健康工作總結1

本學期班級心理健康工作主要在建立學生心理動態信息庫,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以及班級心理委員隊伍建設這兩方面進行。圍繞這兩個中心我班進行了以下工作。

為建立學生心理健康動態信息庫,班級輔導員在軍訓期間就開始組織各類型班級活動,如中秋節聯誼,班級集體遊戲等,這些活動使同們更好的融入集體,擺脱離家的不適應心理,也為輔導員瞭解同學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

為進一步瞭解同學們內心深處的情感與思想動態,在班主任劉娛老師的要求下,每位同學都寫了一份自我剖析。自我剖析更利於同學們正確認識自己、悦納自己,增進身心健康,獲得良好適應能力。同時老師可以從中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加以調正,避免不良後果發生。

每週心理健康工作報表是動態信息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動態”二字有力保證。每週五心理委員將本班本週舉行的各項活動,以及班級同學對活動的參與度及反響填入此表用來了解班級整體心理狀況。班級整體心理狀況對班級同學個人心理狀態有重要影響。對於本班有情緒不穩定,發生特殊狀況的同學也有較詳細的記錄。在學生心理問題暴露時還有利於班主任老師與心理諮詢員進行會診,探討有針對性的輔導措施。

班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以課堂教育與各類班級活動相結合的方式展開。

心理教育課程主要是利用課堂,在老師的指導下針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大學生戀愛心理,自殺心理干預等話題進行了探討,並在所有課程結束後每個同學寫了一份20子左右的有關心理健康教程的課後感。

在軍訓結束後,在我班心理輔導員與心理系學長學姐的協助下開展了一次班級團訓。這次團訓以增強班級凝聚力,與個人歸屬感為主線以松鼠搬家,奧地利女王圈,解千手結三個遊戲詮釋交流溝通的重要性,團結就是力量,每個人都是集體的重要一部分等有利於集體與個人發展的思想。遊戲後班上很多同學發表了自己的活動感想,以及班級建設的意見。這次團訓有明顯成效,同學們參加班級活動的積極性有明顯提高,如觀看班級籃球賽的人數明顯增多等。

班級部分同學更是積極參加心康部舉辦的各類有利於心理健康的活動,如新生心理健康大賽,“我眼中的幸福”徵文比賽、“心舟報”手繪大賽、“手手相連心心感恩”手語大賽等活動。

在本學期,學院通過學生心理動態檔案的建立,與班級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活動加強了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度與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引導,而我們11級臨牀四班的同學在積極的參與下,很大程度上對心理健康有了一定的意識,而且大家在學習、生活中都抱着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還有一年的大學生活,大家都表示要好好的珍惜,努力的為未來而奮鬥,去擁有美好的人生

班級心理健康工作總結2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礎,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如果缺少心理健康教育,那麼這個素質教育就是不完整的。心理學家認為:小學階段是社會化的關鍵階段,現實證明人的許多心理素質都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從小學階段就重視起來。依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的指導思想、方法等,結合陽光小學實際情況,先總結如下:

1、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師。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在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組織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無時無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教師的作用是無處不在、不可取代的。教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着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影響着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因此,首先要求教師閲讀了什麼是心理健康、如何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如何保護學生的心理資源、如何對學生進行一般性的心理輔導等方面的書籍。並時時、事事、處處為學生做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2、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對學生進行學習心理輔導。會學習的人輕鬆愉快富有成效。進行學習心理輔導,能幫助學生學會學習,這既是當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效益的需要,也是使學生將來能有效地進行終身學習、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的需要。學習心理輔導通過包括學習智能輔導,輔導,學習態度、動機、興趣和習慣的輔導,預防學生學習疲勞,減緩學生考試心理壓力等。不當是學生較突出的心理問題,應加以輔導。

3、課堂教學方面,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通過教學中的創造性教育,發展學生的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通過文學欣賞、藝術欣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4、以發展學生個性、尊重學生為基礎,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和團結、協作、競爭的同學關係,營造創造教育氛圍,創設創造性人格形成的有益的外部環境,促進學生創造性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組織創造性實踐活動,通過組織主題活動、校外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參加創造性活動的機會,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品質。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在班主任與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為班級工作的開展、良好班集體的形成,創設了和諧、融洽的心理氛圍。

5、努力營造有利於學生創造性人格形成的文化氛圍,通過組織參加藝術節、黑板報、課外活動、各種競賽等,營造發展個性、師生平等的創造教育氛圍,教育學生敢想、敢説、敢做,敢於向權威挑戰,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心理。

6、在學校與社會結合方面,通過與家長及時的溝通,隨時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取得家長的有效配合。

7、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心理健康培訓,並上交心得體會

總之,只要教師要真正融入學生當中,成為他們的知己,在師生和諧的互動中,正確引導、矯治學生的不良傾向,最終會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這也就達到了心理健康課開設目的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82x9ow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