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通用6篇)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通用6篇)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讓我們對過去的工作做個梳理,再寫一份工作總結。那麼寫工作總結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通用6篇)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1

1、學生信息:沉默寡語,有時還忘掉當天的作業。

數學成績較好,對英語一點興趣也沒有。

2、家訪目的:瞭解父母對他的教育方法,改進學習習慣,增強學習興趣和信心。讓學生儘快的融入初三學習生活,發揮自己的潛力,取得好的成績。

家訪時間:

家訪情況:這個學生,家訪之前我已經有過一次面對面的交流。三年級剛開學時,因為孩子上課總坐不住,也坐不正。我每次上課幾乎都要提醒好幾次,而且每次都是慢慢走到他身邊,或敲一敲他的背,或敲一敲他的桌子。這樣做效果還不錯,可是沒過幾天,這着居然不頂用了。我知道如果孩子不意識到坐不住的危害的話,光有老師的督促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機會找到他,與他談了關於坐姿的問題以及他需要改正的一些缺點,談話時間不長,但他當時的態度卻出乎我的意料:他認真聽了我的談話後,他説老師我會改的,請您相信我。説完將頭深深的埋下了,當時的我幾乎是呆住了。幾秒鐘後,我説:我相信你,我一直都相信你。我們的談話在一分鐘的沉默後結束了。他回了教室。

之後的幾天裏,我上課幾乎再沒有提醒過他,我就在心裏琢磨了,這孩子難道真的改過了?能不能就着這個機會鼓勵鼓勵他,調動一下他的學習積極性呢?帶着期待我走進了他的家門。那天是週日,我去的有些早,他媽媽正在做早飯。一聽説我的來意,立刻將我拉進屋,讓我坐下,然後有連忙叫起還在睡覺的孩子。孩子見了我,又是驚喜又是緊張。我一見這情形,我説:“許毅,你放心,老師不是來告狀的。”這時的他,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他媽媽聽我這麼一説,她倒有些急了説:“老師,這麼早不知您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沒有?該不是他犯錯了吧?”我讓他們都坐下。我説:“孩子這段時間進步可大了。”接着我一五一十地將孩子在校的好表現説了一遍。可以想象他媽媽心裏一定美滋滋,因為整個談話過程她就給我斟了五杯茶。

談話終於告一段落,問了問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説,這段時間他挺高興的,因為他真的感受到了進步的滋味。

看着孩子快樂的笑容,媽媽説:“老師,今天孩子能説出這番話,還真要感謝您了。”我説:“怎麼就感謝我了。”他媽媽説:“不知您還記不記得開學那會在班上説的那番話。”我想了想沒有做聲。他媽媽接着説:“這孩子,開學第一個星期回來就有變化,我沒敢問,可是到了晚上,他倒耐不住了,主動找我説,媽媽,我們這個班主任可好了:她不像從前的老師那樣,一進班就給我們定規則,提要求,講道理,而是給我們講了很多生動的故事,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傳説,有的是她的親身經歷,那節課雖然講的都是故事,可是我們卻比平常的收穫都要大,因為每一個故事我們都聽的特別認真。特別是講到您第一次帶三年級的時候居然一下子瘦了十幾斤,還説您相信您的學生都是聽話懂事的,不管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都會心疼自己的老師,這讓那些平常不太尊敬老師的學生一下子都緊張起來了,明白了,做學生就是應該尊敬老師,尊敬父母。她常常還會不動聲色地提醒我,讓我坐端正了聽課。”

之後的談話,大都是對我的感激了。其實我這次去家訪的目的主要是想通過彙報孩子近期的進步來激勵他一下,就在媽媽高興的時候,我想開口給孩子提提要求,可還沒有等我開口,孩子倒先説了,他説:“老師,我知道您今天來了目的,您是想讓我加強英語科的學習,爭取讓成績有較大進步。”我一聽,就問他:“你怎麼知道的呀?”他説:“在班上您不常常鼓勵我們要有信心將薄弱科目趕上來嗎?”聽孩子這麼一説,我還説什麼呢,什麼也不必説了。只有不住的點頭了……

當天,他和家長硬是留我吃飯,不過我沒有,登上自行車回了學校。

孩子後來的學習狀態可想而知,更可貴的是他學會了學習,學會了自信。

通過一段時間的走訪,我收效很大,至少孩子們知道了,老師和家長對他們都是有期望的,都會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去努力,去發揮。

總之,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方式。十一年來,我儘管在這一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讓更多的孩子在我給的機會的天空下不斷進步,快樂成長。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2

根據xxx市教育局和xxx鎮教育辦公室的有關文件精神,今年暑假繼續開展《千名教師訪萬家,師生情誼傳萬家》活動,搞好暑假家訪。密切師生溝通在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學生放假時間很長,我們學校又地處農村,學生居住地分散,學習環境較差。為了真正瞭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狀況、學習實踐活動的效果,我們提出了暑假搞好家訪的工作思路,加強學校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以更有利於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老師進行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現將我校進行家訪的'相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統一思想,明確家訪的主要任務

1、瞭解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家訪前,我們首先對所訪學生家庭情況進行儘可能深入的瞭解。因為,家庭情況直接影響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教師只有對學生家庭的具體情況做全面瞭解,才有助於提高教育工作的針對性。

2、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多報喜,少報憂。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的主要教育活動,在學校與家庭間形成有效溝通。

3、與家長共同研究,明確要求,統一思想,找出學生內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加深對學生的瞭解,在未來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長提出建議,為其實施家庭教育提供幫助指導,必要時還要向家長介紹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並共同商量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二、通過切實開展工作,家訪成果顯著

1、通過本次家訪,我們全面瞭解了受訪學生及其家庭,為在未來教育工作中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家訪,我們與學生家長之間建立起溝通渠道,第一時間瞭解家長的想法,解除家長對學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訪為平台,以學生和家長為渠道,我們對學校進行全面宣傳,擴大了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

4、通過家訪,廣泛聽取社會對我校教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並及時反饋。

三、家訪體會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學習方法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進步。

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又過於溺愛。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裏各方面表現都良好,但在家裏卻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後,不學習,不寫作業,整天看電視、錄像,整宿上網,什麼家務都不幹。這些學生既不關心家事,更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

3、家長對學校和老師普遍抱着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穫,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計劃、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3

這學期,我是班主任,家訪的任務自然輕鬆不少,所以我選擇幾個比較特殊的孩子進行家訪。

週六,我騎着電瓶車去了龍洲花園和昌安東村的兩個孩子家中。龍洲花園的孩子是因為家裏只有爺爺奶奶在家,爸爸媽媽都去外地打工了,隔代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所以我跟孩子的爺爺奶奶深入的交流,溝通教育孩子的一些方法,讓孩子儘量不要根據教育的方法問題,讓孩子掉隊。東村的孩子是外地人,家裏在紹興開了個小餐館,所以舉家都搬到了紹興,家裏的父母都不重視教育,有一個親哥哥讀到小學畢業就挫學了,13歲的孩子在家裏的餐館幫忙,我深入跟他的父母交流,讓他父母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未來的社會只有有知識的人才能夠生存,在意識中改變他們的初衷。

剩餘的時間也碌碌絮絮的家訪了幾個學生。整體的感受是:

首先是大多數家長對於“學習習慣養成”知之甚少,甚至是毫無概念。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家長的受教育程度較低。在被訪的近十位學生家長中,只有一位家長是高中畢業,其餘均是初中或小學畢業,還有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他們不知該如何教育孩子,當然對於孩子的學習習慣養成更是一竅不通。因此不能正確指導孩子如何學習。另一方面,一些家長對於孩子的學習根本不夠重視。雖然他們嘴上也説希望孩子好,將來有出息,但對於孩子的學習卻從來不管不問,只是考試結束後,問一下考了多少分而已。這樣的家庭教育管理的缺失和不到位,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質量。

其次,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是很少的,家長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歡什麼,在校學了什麼,會什麼、不會什麼,學習、生活有無困難,更有甚者連孩子的好友是誰都不知道等等。有的家長是不擅長和孩子溝通,有的認為“和不和孩子溝通,對學習沒什麼的影響”。這恰恰看出,家長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

我們還發現,現在的大部分家庭已經配備了電腦。但是,電腦在這些家庭中的作用卻僅僅是玩遊戲或是聊天,並且家長對於孩子的管理也是不到位的。孩子迷戀電腦遊戲,我們建議家長,一方面要控制孩子的打遊戲時間,另一方面也要正確引導孩子利用網絡資源來學習和擴大知識面。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通過家訪才發現自己對學生的瞭解很少。這次家訪有效地拉近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師生間的心靈交流對於教學的幫助是潛移默化的,我們應該多與學生溝通,並且如有可能,應多對學生進行家訪。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4

家訪是班主任主動到學生家裏,就孩子的學習、心理等方面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從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行為。有的班主任以時間緊、教務重;還有的班主任認為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家訪大可不必挨家挨户一一到位,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問題……其實這有違於一個優秀班主任的準則。家訪是班主任同家長交流情況,統一認識,以便共同教育好學生的一條有效途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我總結出了班主任家訪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轉變觀念

家訪不是在學生表現不佳或出現問題時,班主任作出的被動應對,更不是班主任對學生無計可施而通過上門告狀以獲得家長的配合的無奈選擇。現代家訪要徹底轉變家訪等於告狀的觀念,班主任要深入細緻地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個性特徵、行為習慣、內心感情等等,進而“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斷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趣味性和感染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

作為家校聯繫的主要方式,通過加強班主任與家長的聯繫,相互瞭解各自的教育方法,在交流和互動中達到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家訪是班主任發揮自己專業優勢與影響教育行為指導家庭教育的一種實踐,通過這一實踐,班主任不僅可以加深對學生的瞭解,溝通班主任與家長的情感,更重要的是班主任可以藉此向家長傳達正確的教育觀念,傳播科學的教育方法,幫助家長形成良好的教養態度,進而從根本上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實現教育的最佳效應。

二、家訪忌諷刺挖苦,不等於告狀

學生在校偶爾犯了錯誤或出現點問題,這都是正常現象,無須大驚小怪。不要學生有了一點毛病,就急於找家長。這時班主任應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幫助,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給他們認識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又有助於在學生中樹立老師的威信。特別是學生與科任老師發生矛盾,或者與班主任直接發生衝突後,班主任一定要用理智控制感情,不要一氣之下,去家訪告學生狀,出一口氣。那樣學生會遭到家長的“懲罰”,從而加劇師生之間的矛盾,從而嚴重影響和抵消了教育效果。

大多被家訪的學生是犯了錯誤的學生或是班裏的差生,家長本來對他們就“恨鐵不成鋼”。如果班主任去家訪連諷刺帶挖苦,則是火上澆油,班主任家訪應該講究語言的藝術,既不諷刺,又不挖苦,不能只提短處,不講長處,更不能一見家長面就講學生的缺點,也不要把話説絕,以免挫傷家長教育孩子的信心和積極性。班主任家訪要把嚴格的要求和良好的願望圓滿地結合起來,從對學生關心、愛護、負責、教育的角度出發,對學生做出客觀而公正的評價,使學生與家長都感到老師的批評不僅有合乎情理的嚴格要求,也有富於人情味的熱情關懷。這樣,才能使家長切實感到老師一片誠摯的愛心,喚起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家訪不是“電訪”

隨着信息時代的飛速發展,有的班主任為了圖省事,喜歡通過電話、手機、網絡來代替家訪。嚴格意義上講,家訪的途徑只有一條,那就是班主任與家長或學生面對面的交流。至於班主任與家長、學生之間通過手機、電話、電子郵件、QQ網際等方式溝通並不能稱為家訪,只能看作和家訪一樣的一種家校聯繫的方式。家訪要具有現代理念,必須與這些省時、快捷的家校聯繫方式相區別。

四、注重實際,加強自我約束,做到言出必行。

家訪時的內容必須要體現在實際的工作中,讓實踐去檢驗自己的言行。在實踐中實現許下的諾言,確保家訪的真實性,切實可行性,真正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使兩者得以配合協調。同時,教師要及時總結,善於總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樹立榜樣,真正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

今天的學生在學校之外所接觸的信息和事物更加複雜,誘導學生的“變數”更多,老師通過家訪,深入瞭解學生校外活動情況,實現家校溝通,優化家庭與學校教育,達到“雙贏”目的。班主任要逐步認識到家訪的重要性,轉變觀念,將家訪進行到底。班主任要主動出擊,體現“教育即服務”的宗旨,是家庭與學校搭建“心連心彩虹之橋”,挖掘學生的心理潛力,提升孩子個體認知的需求層次,共同構築家校優質教育平台的合作、互動、和諧的教育行為。

班主任家訪是一種很重要的隱性勞動,它完全憑班主任老師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而為,只要我們班主任老師在家訪時注意以上幾點,這種特殊性的勞動就會得到家長的支持,發揮良好的教育功效。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5

作為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家訪。本學期我利用了週末和休息的時間對班級的6名學生進行家訪。本來我對於和有的問題孩子的家長溝通是茫然的,不知道該如何和那樣對孩子放任自流的家長溝通。但是經過家訪我知道了,只要你讓家長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被你關心的;你是愛孩子的;你也在關注孩子的任何舉動等等。你的一切行為都是着眼於孩子的持續發展的。這樣即使你沒有華麗的詞語,即使你對他們的放手態度表達出不滿,家長也不會生氣,反而會覺得不好意思,他們對你所説的其他話也會很很信服很感興趣的,同時也會更理解你。下面我就我的家訪工作進行總結。

一、家訪中取得的成績

首先獲得了許多育人資料。通過與學生、與家長交流,瞭解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學生的個性,在家的表現,瞭解到家長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並做好詳細的記載,為今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解決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這就增強了家長的責任意識和信任度,使家長也主動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中來,更有信心地和學校攜手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二、家訪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現在孩子的家長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普遍較多,無暇顧及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導致有些家長無法參與到我們的家訪活動中來,

我們教師也無法得到部分學生具體的信息反饋。二是很多孩子日常生活都由爺爺、奶奶照料,老人大多比較溺愛孩子,無法適應學校有規章制度的教育生活。三是部分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忽視了行為習慣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在校紀律差、不會做值日、書寫姿勢不正確,長期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不良習慣,使老師在日後的矯正過程比較困難。

三、家訪後的思考

第一,全面的家訪,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校的聯繫,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的家庭情況,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第二,要注重訪談方式。隨着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着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閲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第三,要學會體會家長的心情。也許一個學生在班上是很不起眼得,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通過交談,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第四,要深刻了解家訪的重要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我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這樣和家長近距離溝通的機會。同時我也感到很幸運,我們班大部分家長都是明事理的人,這樣我們溝通起來就不會有那麼多難纏的問題了。同時我也會繼續和家長保持這樣一種和諧的溝通氛圍,來傳達我的教育理念,也把我對孩子的愛傳遞給家長。只要你是真誠的,只要我們和家長的目標是一致的,家長永遠會接納你會理解你,從而才能更好的支持你!

總之,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作為班主任,要本着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奉獻自己的愛心,努力做到關心每一位學生、瞭解每一位學生。

小學班主任家訪工作總結6

今年寒假,我校的家訪又重新熱了起來,學校將家訪作為寒假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一杯清茶結下彼此情誼。經過半個月的寒假家訪工作,可謂感受頗深。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不僅在第一時間看到了將要與自己相處的學生們,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子教育的關心和重視。

家訪結束了,但工作卻還剛剛開始,存在的疑問和困難也將隨之而來。如何管理好這個班級,如何辦出班級的特色等等,這些都是眼前的問題。對於我不僅是個挑戰,也是又一次的鍛鍊,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斷推敲以外,更要向別的老師請教,積累經驗,對班級負責,對自己負責,爭取開一個好頭,做一個稱職的班主任。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協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經常性的工作。我班學生進行了一次全面家訪,現將有關情況作如下簡要小結:

一、基本情況

1、半個月內對我班的學生進行一次全面家訪,我的足跡踏遍了小區的每一個角落,我的家訪深入到了每一個學生的家庭,無一遺漏,忠誠地與學生、與家長交流,瞭解情況,並做好了詳細的記載。

2、半個月的家訪我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地瞭解了每一個學生地家庭狀況,同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家的表現,為開學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

3、半個月的家訪,向社會,家長講述了學校半學年來取得的非凡成績,獲得了家長的高度讚揚和信任,也給學生鼓勵、加油。

二、家訪的幾點感想

1、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繫,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3、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

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多年的經驗,讓我認識到,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繫,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

4、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着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着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閲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類型。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5、家訪也給了我們新教師上了一課。平時對我來説,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幾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裏,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總之,家訪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把家訪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本次家訪我體會最深的就是:瞭解了很多檔案上看不出來的東西,認識了更真實、更全面的學生。比如有些學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裏卻很活潑,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個性的學生,本來覺得很難管。但走進他的家庭後,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經歷,便覺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們的心理,有助於今後的教育工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77xrw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