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總結 >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5篇)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5篇)

快樂有趣的活動已經告一段落了,相信你會有不少的收穫吧,不如來好好的做個總結。一起來參考活動總結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範文(精選5篇)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1

今年六月五日,是第xx個世界環境日,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森林:大自然為您效勞”,中國主題是“共建生態文明,共享綠色未來”,我們緊緊圍繞以上兩個主題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充分地調動和鼓勵社會各界瞭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為了本次活動,局領導高度重視,年初就在局辦公會上反覆強調,就如何搞好本年度的六五宣傳活動進行了動員部署。要求各科室、站隊認真籌劃,精心組織,把今年的宣傳工作做成一次特色鮮明,效果顯著的一項活動。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出動環保宣傳車。

為了擴大本次活動的影響範圍,我們組織人員出動了環保宣傳車,沿鎮內主要街路進行沿途宣傳,利用擴音設備向廣大市民和過往羣眾播放當前環保的嚴峻形勢,形成環保理念迅速傳播的濃厚氛圍,倡導節能減排、綠色生活。

二、設立環保諮詢台。

為了方便羣眾更加深入的瞭解環保,參與環保,我們在鎮內的商業繁華地段設立了環保諮詢台。派出專業人員對過往羣眾提出的各種環境問題進行現場解答,使人們更加深入的瞭解環保、關注環保,使環境保護深入人心。

三、發放環保宣傳手冊、宣傳單。

我們印製了大量的環保宣傳手冊、宣傳單,內容均是與人民羣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環保小知識,在鎮內的商業繁華地段由身披綬帶的工作人員向過往行人發放,講解環保知識。本次活動共發放環保手冊二百餘份,宣傳單千餘張。

通過深入開展環保宣傳活動,提高了公眾環境意識,努力使現代生態文明理念成為人們共同的價值取向,營造保護環境、熱愛家園的良好社會風尚。我相信,只要我們人人都能投身到環境保護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中來,就一定能把我縣建設成為環境清潔優美、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綠色家園。營造出“人人關注環保,人人蔘與環保”的良好氛圍,為我縣的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2

6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的世界環境日,我校根據縣教育局的活動要求,以爭創“綠色學校”為契機,不斷優化校園環境,並把環境教育融入到學生的人格教育之中,對學生進行“綠色教育”。為了增強師生的環境意識,促進愛護環境的自覺行為,營造人人講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我校開展了環保宣傳系列教育活動。現將活動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管理,增強環保意識。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環境教育工作,把環境教育作為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保證教育的實效,我校成立了由校長任組長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學校環境教育工作。重視陣地建設,學校有宣傳櫥窗,各班有宣傳板報,結合活動宣傳內容,營造了濃郁的宣傳氣氛。

二、開展各類活動,注重教育效果。

1、在國旗下講話中,結合5月30日世界環境日進行環境保護重要性的教育,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2、通過開展課外學習讓學生知道了什麼是環境問題,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以及水資源、大氣資源的重要性,如大氣資源、水資源被破壞,人類將面臨的災難等,培養了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

3、通過舉辦徵文活動比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讓學生在讀書寫作的氛圍內受到薰陶,從而自覺的加入到保護環境的隊伍當中來。

4、充分利用校園廣播站進行環保知識宣傳,利用校園宣傳欄,張貼學生們的環保主題手工作品。讓學生們在動手活動中體驗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的重大意義。

5、利用班會課教育學生進行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益鳥益蟲等野生動物的教育。教育學生不亂塗亂寫,不追逐狂奔,不大聲喧譁,自覺維護校園正常的教學秩序。

此次活動讓廣大學生關心世界、關愛家園,使其從小對資源環境樹立起憂患意識和低碳生活的理念,培養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和道德品質,主動積極參與節能減排活動,營造關愛地球、珍愛生命的環境文化氛圍。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3

為紀念六月五日世界環境日,提高師生環境保護意識,響應縣環境保護局、縣教育局提出的以中國主題“xx”為內容的紀念活動,我園結合日常教育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的環保教育活動,現將活動情況作以下彙報:

一、環境教育內容貼近幼兒生活。

幼兒園的環境教育不同於其他年齡段的學生,我們從幼兒周圍熟悉的事物入手,立足於幼兒的生活經驗,選擇適宜的教育內容。如主題活動“春天來了”等,通過對季節特徵的認識及人們活動的變化,瞭解人與自然的關係;“可愛的小動物”、“神奇的海底世界”等主題,讓幼兒瞭解與探索人與動物的關係;“我的家鄉玉林”“我愛我的幼兒園”等主題,則讓幼兒瞭解了我們的生活環境。

二、一日生活中滲透環境教育

幼兒良好的環保意識和行為不是依靠幾次主題活動、幾節教育活動就能養成的,從幼兒入園的第一天起,我們就將環保教育滲透到一日生活中,在日常活動中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如進餐時教給幼兒正確的進餐姿勢,愛惜糧食,知道糧食來之不易,儘量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保持桌面清潔。洗手時要求幼兒注意水流不能開得太大,洗完後關緊水龍頭。保護園內教室內的清潔,看到紙屑能撿起來。在課間播放輕柔的音樂,提醒幼兒做到輕聲説話、走路,物品輕拿輕放,減少噪音。

在教學活動中設計了一系列活動來加強幼兒的環保教育。如在《清潔工具》的活動設計中幼兒知道了一些清潔的名稱,瞭解了一些清潔工具的基本用途;我們還利用一些廢舊物品:塑料袋、廣告紙、吸管、紙杯等製作了小風車、飛碟組織幼兒進行體育遊戲《袋鼠跳》、《小風車》《飛碟》等;在各個區域裏面可以看到我們利用幼兒收集回來的廢舊物品製作的教玩具。幼兒對自己帶回來的物品非常感興趣,這樣不僅加強幼兒的環保意識還促使幼兒更多動手操作的機會、

三、環境教育方法豐富多彩

幼兒的認知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的,幼兒知識與經驗的缺乏,使其很難理解自然界中的因果關係,這就決定了幼兒園環境教育的方法應該是綜合化的,既要堅持探索、發現的科學認識方法,又要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社會性的成分。我們將自然科學知識編入到故事、兒歌、歌曲中去,讓幼兒在説説、唱唱、跳跳中獲得知識;春天來了,我們組織幼兒觀賞園內的桃花、柳樹,帶領幼兒到公園尋找春天,到小池塘裏抓來小蝌蚪飼養,在幼兒園種植園裏種上葫蘆、絲瓜、蘿蔔、黃豆、葱、蒜、花生,帶幼兒觀察植物的生長,使幼兒獲得動植物生長的感性經驗。

大班的幼兒在花壇裏,插上自己繪製的環保警示牌,告訴大家要愛護花草樹木,中班幼兒撿拾草地上的廢紙果皮,小班孩子給小草小花澆水,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大人“我是環保小衞士”,號召大家一起來愛護我們的家園;學前班兩位教師還根據教育內容和重大環境紀念日,確定環境教育主題,如:植樹節、愛鳥周,帶領幼兒種植花草和為小鳥搭建温暖的家,組織了“我愛綠色”畫展,學前班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和想象,畫出了一幅幅生動逼真的圖畫,有《美麗的樹林》、《我和小樹同長大》、《小鳥哭了》、《美麗的'家園》等,啟發幼兒用童真的智慧拯救受傷的地球和我們人類的朋友。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4

今年6月5日是第xx個世界環境日,為了紀念這一節日,我校按照《金塔縣教育局關於開展“六五”世界環保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開展了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一直以來,學校一邊推行素質教育,一邊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環境教育系列活動,並不時尋找二者相互融合的“切入點”,為環保教育工作做出了積極而有益的嘗試與探索。

一、建立領導體制,構築保障體系。

建立合理的領導體制,是抓好環境教育的基礎和關鍵,是保證環境教育實施的前提和條件。因此,學校“多管齊下”,建立了了良性運行機制:

1、成立了以校長石玉東擔任組長,教導處副主任陸宗祥為副組長,班主任為成員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

2、制定了學校環境教育工作計劃和活動主題,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環境教育活動。

3、利用教師學習和教研活動時間,進行環境教育等專題講座和學習,使教師受到環境教育的啟發,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明確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從而調動教師參與環境教育的積極性、自覺性。

4、設計一系列的環境教育活動,在不同層面的活動中,使學生樹立環境意識,理解和鞏固環境知識,培養、提高環境技能。

5、協調各部門工作不定期召開創建環境教育活動的動員宣傳會,研討會,及時掌握校內外動態,使環境教育落到實處。如此務實而廣泛的舉措,為形成上下一起抓,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工作網絡奠定了基礎,為開展創建特色學校提供必要的組織保證。

二、抓住主渠道,強化學科滲透。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任何一項教育活動只有與課堂教學相融合,才能收到顯著的成效。因此,我校狠抓課堂教學這一主渠道,落實每學期的環保教育課程,強調語文、數學、思品、科學、音樂、美術、體育、綜合實踐等各學科在教學時要把環境教育進行有機地“嫁接”和“滲透”,要求教師們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教學內容制訂出詳實的環保教學計劃,精心設計教案,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恰當進行“環保”滲透,從而使環保教育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潛移默化。

三、開展多彩活動,規範環保行為。

在開展環保活動中我們嘗試做到“六個結合”,以多種實踐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環保責任感,逐漸規範學生的行為。

1、環保教育與衞生習慣養成相結合。

學校對學生提出了明確的環境衞生要求,即“潔、齊、美”,杜絕“髒、亂、差”。校園裏所有衞生區“劃片負責,包乾到户,責任到人”,衞生清掃做到“一日三小掃,每週一大掃”,並結合每天一日常規工作,對班級環境衞生、個人衞生加大檢查評比力度,力促整個校園全天候保持乾淨、整潔。校園環境衞生的淨化,也培養了學生們的衞生觀念和勞動觀念,促使了學生良好衞生習慣的養成。

2、環保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學校開展活動課,組織3—6年級的學生走出校園,對學校周邊的環境如水資源、土壤、綠化、白色污染等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獲得第一手材料,增強環境保護的感性認識。此外,我校大力鼓勵學生參加農村勞動,瞭解農作物的生長條件和種植技術,體驗種植、種豆、種菜、除草、剪枝等綠色勞動的快樂。

3、環保教育與藝術活動相結合。

學校將環保教育融入到歌舞、課本劇、書法、繪畫作品中,以此增強學生環保意識,激發學生對自然的喜愛之情,均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學校還舉行“環保繪畫”、“環保手抄報”、“環保徵文”、“環保黑板報”等比賽和展覽,參加各級各類環保藝術活動,促進了環保教育的開展。

4、環保教育與教科研相結合。

學校在制定教科研工作計劃時,考慮到環境教育的因素,力求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要求教師人人蔘與,獲得較好收益。

5、環保教育與班隊主題活動相結合。

學校會組織開展“水是生命之源”、“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等主題班隊會,並通過社會宣傳、書畫作品、演講徵文、環保標語徵集、簽字儀式等多種形式,使學生在活動中增強環保意識。為將建設節約型社會這一環保理念落到實處,學校號召全體師生大力開展節水、節電、節紙活動,各班級將日常垃圾進行分類,廢品變賣,積極節能增效。據此,學校開展“變廢為寶”模範班級評選活動。此外,學校還號召全校同學把回收的廢舊材料利用起來,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製作成一件件精緻美觀、新穎獨特的手工作品,在校園科技活動中展出,此舉不僅增強了學生的節約意識,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

6、環保教育與社會教育相結合。

學校環保小隊隊員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學校附近的小區內,開展拾撿白色垃圾、清除亂粘貼的廣告紙等活動,用實際行動使周圍的環境變得更美;在老師的帶領下,環保小衞士走上街頭進行環保宣傳,呼籲居民拒絕使用塑料方便袋,不浪費一滴水、一度電,讓環保行為與每個人相伴;並通過“小手拉大手”活動,共建環保家庭、環保社區,競相為綠化環保作貢獻。這些活動受到辦事處、社居委和學生家長們的普遍讚譽。

四、美化校園環境,營造濃厚的環保教育氛圍。

學校十分重視校園環境建設,着力讓校園的每一處都能體現出濃濃的環保教育氛圍。

首先,為綠化、美化校園,學校重視植樹、栽花種草,使整個學校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都給師生們創設了一個清新整潔、舒適高雅的學習工作環境。

再次,創設校園文化氛圍。懸掛在牆壁上的環保標語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節約用水、自覺養成衞生好習慣”等無聲的宣傳標牌影響、規範着每個人的行為;走進教室,更是給人一種整潔清新的感受,物品都擺放有序,班級佈置各具特色。同學們親自動手裝點的教室顯得格外温馨。一盆盆鮮花、一件件繪畫作品都烘托了濃濃的校園文化氛圍,給人一種和諧之美。

在開展“六五”世界環保日宣傳教育系列活動工作中,我校已取得一定的成績,但還有大量艱辛的工作等待着我們去完成,因為“環保”是時展的永恆主題。對此,我們將一如既往,繼續加強環保教育課題的學習和研究,積極實踐,大膽探索,為培養出更多的環保小衞士而努力奮鬥。

我們還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的情感。幼兒天生具有保護小動物的情感,在自然角里飼養小魚、小蝌蚪,種植小花、小草、蔬菜,讓幼兒經常給小魚、小蝌蚪等小動物換換水,給小花澆澆水,以培養幼兒愛護動植物的情感。

通過一系列的觀察、體驗、遊戲等活動,幼兒瞭解了人的生存需要陽光、空氣、食物和水,而這些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來自大自然,進一步激發了幼兒探究自然的興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讓孩子們在認識自然的同時,學會生存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環保意識在孩子幼小的心靈紮下了根。

四、親子活動創環保教育新路

“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是我園環境教育的目標。孩子年齡雖小,但在家庭中的影響力不小,孩子的一言一行,牽動着千萬名家長的心,幼兒園的環境教育活動雖然直接面對的是孩子,但是,我們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讓家長們也參與到環保活動中來。我們請大班、學前班的家長利用廢舊材料製做環保時裝,家長各施其能,用舊掛曆紙、塑料袋、舊光盤、麥杆、玉米衣、舊布料、一次性筷子等材料製做出帽子、裙子、背心等時裝,孩子們穿上爸爸媽媽親手為自己縫製的漂亮時裝,自信地在台上表演。中班的家長和孩子一起用廢紙盒、舊電線、舊鈕釦等製作成一件件精美的玩具,展示在教學樓的走廊中。使孩子們知道原來我們手中的“垃圾”還有這麼多的用處。

親子環保教育活動,既教育了孩子,也影響了家長。既增進了孩子與家長的親情,也密切了幼兒園與家庭的關係。既豐富了孩子的知識經驗,也讓家長感受到教師為此付出的艱辛,從而更理解和支持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工作。

五、教師以身作則,做好幼兒的表率。

幼兒年齡小,他們許多生活經驗都是從教師、家長那裏,潛移默化模仿來的。幼兒喜歡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因此我們教育孩子要愛護環境,就從自己做起,從幼兒身邊的人做起。我們做模範帶頭作用,與家長配合,讓家長做好幼兒的榜樣。如:李佳欣小朋友的奶奶在休息日與孫女一起製作環保衣架星期一帶回園讓小朋友一起欣賞,我們老師就隨機又給小朋友上了一節精彩的環保活動,加深了幼兒的環保意識。讓幼兒在一種人人都來愛環境、保護生命的環境中理解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總的來説我園環保教育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結合幼兒日常生活和滲透於各科教學中,和專題的教育活動中,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進行,在進行中注意發揮幼兒自身的積極性,引導幼兒通過直接觀察,注意並去發現身邊所發生的環境問題。注重培養幼兒對保護環境的興趣。經過環保教育後,師生以及廣大家長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及其做法有一定認識,逐步學會調節自己的行為習慣

世界環境日的活動總結5

根據團公交建商科《關於做好環境日宣傳活動的通知》的要求,為做好我連世界環境日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堅守生態環保底線,營造全社會共同支持、參與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濃厚氛圍,緊緊圍繞踐行綠色生活的主題,我連組織開展系列宣傳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專題研究,落實到人

為籌劃好我連環境保護宣傳系列活動,領導高度重視,認真研究探討,結合連隊實際和文件精神,制定切合實際的活動方案,提前進行周密的安排部署。宣傳以秸稈禁燒和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等切合實際生活的內容為主。工作具體細分,責任落實到人頭,確保踐行綠色生活為主題的世界環境日宣傳系列活動紮實開展。

二、結合禁燒,廣泛宣傳

通過材料積極宣傳焚燒秸稈對大氣的污染和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引導職工羣眾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的行列中,轉變落後的環境保護觀念,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提高保護環境的自覺性。通過宣傳機械粉碎還田、秸稈加工飼料、秸稈銷售、轉化沼氣、田邊地角堆肥等綜合利用方式,改良土壤質量,少用化學肥料,切實做到無污染、零排放,極大改善了周邊環境質量。

三、集中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行動

1、引導職工羣眾利用舊籮筐、舊水桶等垃圾收集容器具,實施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

2、現連隊已建有垃圾箱、垃圾收集池等集中設施,要求垃圾入箱入池。

3、廚餘垃圾採用堆肥或就近就地填埋等符合環保要求的方式處理,禁止露天焚燒。

4、發揮自治組織作用,制定民約,或通過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的形式,發動職工羣眾參與生活垃圾治理,增強職工羣眾保護環境衞生的意識,提升連風文明程度,提高生活垃圾治理的綜合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zongjie/07o09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