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中心校教研工作計劃

中心校教研工作計劃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工作計劃怎麼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心校教研工作計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心校教研工作計劃

中心校教研工作計劃1

為了深化素質教育,加強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研力度,全面促進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努力做到教學管理規範化、教學研究多元化,特制定學校教研計劃如下:

一、基本情況分析

全校有7個教學班,共有學生241名,教師30名。全體教師均取得中師以上學歷,其中80%以上的教師取得了大專以上學歷,教師隊伍年輕化,所有這些為我們教學提供了較好的條件。但也清醒地認識到,由於多種原因,也給我們的教學教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些都有待於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克服。

二、教研活動的目標

1、擔負全處小學的教學研究和實驗任務,真正起到示範作用。

2、深化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幫助他們在各自的基礎上獲得充分的發展和提高。

3、加強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研力度,全面促進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教研活動要點

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育人,全面發展的質量觀,深化課程改革,強化責任意識,研究意識,服務意識,努力促進學校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確保我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穩步實施。

各科的具體要求:

1、語文學科:在抓好低年級“學、積、用”識字法和中高年級《感悟、合作、創新》兩個課題的實驗與研究,使其更加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

2、數學學科:重點抓突破,以創新學習為主題,加強和諧教學的探討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題的研究。

3、英語學科:加強英語《小學、初中知識銜接》的教學實驗與研究。

4、其他學科:加強音、體、美、科技實驗教學,進行兒童創造力開發實驗與研究。

5、加強開展課外活動的研究,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增加知識,培養能力。

四、具體措施

1、努力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業務素質,幫助教師探索掌握教學規律,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加強教學管理,對教師的備課、上課,學生的作業都做具體的要求。學校對教師的備課,學生的作業每學期檢查兩次,並將檢查情況記入學校的教學檔案。

3、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以名師培養工程為契機,分學科推出校級、處級、縣級以上名師人選,讓優秀教師發揮更大潛能,突出教師學習、思考、行動相融合。同時堅持教師聽課制度,規定每個學期教師聽所任學科教師課不得少於十節,合計聽課不少於20節。

4、進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動,搭建教師發展平台:走出去、請進來、同發展,參加集體備課、進行聽、評、研、説課活動,教師基本功大賽,開展中心中學倡導的“六個一”活動,加強教研平台的利用,加大教室的專業考核力度,促進教研活動的順利進行。

5、繼續抓好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力爭開出特色,突出實用性。

中心校教研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xx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的精神,積極貫徹落實xx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xx市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十二五”規劃》,根據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圍繞“有效教學”這個核心,突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兩大重點,以強化教學過程的精細化管理為突破口,鞏固“農村小學四項教學規範達標”成果,堅持和鞏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訓”,提升教師把握教材、駕馭課堂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

二、主要工作

(一)課程計劃管理

1.嚴格執行課程計劃,規範課程名稱,開齊、開足課程,確保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勞動與技術、音樂、體育和美術等課程的真正落實,開設學校特色課程。

2.嚴格執行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切實減輕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精神,杜絕“四超”規定,落實“六嚴格”要求。

3.繼續深化誦讀“國學經典”活動,搞好第二輪《弟子規》學習成果展示,爭取開發學校課程,並印製成冊。

(二)教學研究管理

1.繼續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各教研組要圍繞校本教研主要形式積極開展活動,落實好集體備課,每次教研活動,要做到三定五有:定時間、定內容、定研究主題;有活動計劃,有活動記錄,有活動原始資料積累,有效果,有教研組活動總結。教研組長必須在每學期開學後一週內擬訂出詳細的教研活動計劃,並帶領組內教師紮實認真地開展教研活動,做好活動記錄和資料收集整理工作。通過新教師上見面課、青年教師上彙報課、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舉行觀摩課、課後點評等活動形式,開展多層次、多學科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廣泛、深入、持久地開展教學研究。

2.開展“走出去,請進來”活動,積極參加上級部門舉辦的各項教學教研培訓活動,參培教師在認真學習的基礎上,要積極進行反思,回校後以講座或觀摩課、示範課等形式做好再培訓工作。

3.繼續開展與場橋二小的聯誼活動,為青年教師搭建平台,通過互動交流、專家引領,不斷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技能。

4.組成與潮基學校、鹿木學校、鹿木二小聯合的教研共同體,配合開展好相關教研活動。

5.舉辦名師大講堂視頻學習會,努力提升教師駕馭新課堂教學的能力。

(三)教學常規管理

1.鞏固“四項教學規範達標”成果,備課、上課、作業佈置與批改、質量檢測與評價活動要有新的起色。

2.不斷完善教育教學常規檢查機制,推行月查制度、突擊檢查制度,並撰寫月查總結,及時發現問題,研究補救措施。每學期檢查至少4次或以上。

3.重視教學常規管理工作,教學計劃要更加詳實,手稿備課要更加精細,電子備課要更加規範,上課狀態要全程跟蹤監督,二次作業批改要有明顯痕跡,輔導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

(四)教學質量管理

1.加強中小學教學質量監控,對成績突出的教師和學生給予表彰,對教學質量特差的任教教師在一定範圍內給予批評教育。

2.強化教學質量的分析,召開期中、期末教學質量分析會或論壇。

3.關注前30%學生和後20%學生的發展。針對基礎差的學生,立足課堂,低起點,嚴要求,從基礎抓起,從學習行為習慣抓起,使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進。針對前30%學生,為他們開“小灶”,讓他們吃飽,還要吃好。對“夾心層”學生給予足夠重視,因材施教,兼顧兩頭,帶動中間,力促生生髮展。

4.加強六年級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尤其是對六年級市監控學科(英語、數學)的教學指導要排除困難,全力以赴,保質保量。

標籤: 中心校 教研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p8p8v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