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特教學校的教學的工作計劃

特教學校的教學的工作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奔赴下一階段的教學,寫一份教學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如何把教學計劃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特教學校的教學的工作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特教學校的教學的工作計劃

特教學校的教學的工作計劃1

一、 指導思想

以區教育特教中心的工作指南作為工作精神,以提高特殊學生的各項能力為教育教學的工作中心,以服務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宗旨,以管理規範為依託,繼續遵循“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以課堂為突破口,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全力提升新灣的特殊教育質量。進一步細化學校內部的特殊教育區塊管理,圍繞“和諧、發展、共享”的主題,結合輔讀班教學和隨便就讀教學,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工作目標

(一)提供校內特殊需求學生轉介、鑑定,並作妥善的安置。

(二)提供特殊學生適合的教學與輔導、診斷和評量。

(三)保障特殊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提供學校力所能及的社會福利。

(四)推動融合教育,積極發展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融合,提升對特殊學生的瞭解、接納與關懷。

(五)提供學校師生和學生家長的相關諮詢。

三、具體工作

(一)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

1、堅持每學期兩次的的教研學習時間,做到時間、內容、人員三落實,並組織好學習心得交流,切實提高師德素養與業務修養。

2、積極參加區級各級各類培訓活動及市組織的資源教室工作培訓,進一步增強指導、服務技能,提升工作水平。

(二)加強管理,保障工作有序開展

1、編制隨班就讀工作手冊,為從事一線隨班就讀工作的領導、教師提供指導性的、可操作性的信息,提高隨班就讀工作效率。

2、完善以特教中心為核心的特殊教育管理體制和服務機制,加強過程化管理,有效地組織學校特殊教育教學,促進隨班就讀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3、加強在資源教室接受服務的隨班就讀學生雙學籍管理工作,嚴格執行學校有關文件精神,規範操作過程和方法,做好特殊學生入籍與撤銷的鑑定審批工作,建立正確明晰的學生檔案。

4、加強資源教師團隊和隨班就讀師資隊伍的建設,逐步培養隨班就讀教學骨幹教師。

(三)加強研究,努力提升工作實效

1、以課題“資源教室中的感覺統合康復訓練研究”為引領,通過對普通學校中資源教室內的訓練內容、訓練對策的研究,建立並完善小學階段資源教室的訓練內容,形成資源教室訓練內容的有機鏈,為隨班就讀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2、本學期特殊教育教研工作將圍繞“為資源教室學生提供有效教學內容”為切入點,對資源教室內教學內容實施進行有效的指導,促進隨班就讀學生的學業發展。

3、深入瞭解並參與學校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為學科教研的重要方面,幫助學校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學校教研組發展。

(四)加強培訓,提升教師業務能力

1、開展現場指導式培訓。經常深入學校,與教師作面對面交流、溝通。通過指導備課、診斷課堂教學、與教師一起研究隨班就讀學生個別化教學計劃制定,不斷促使教師形成特教專業化技能。同時以資源教室建設為切入點,蹲點新成路小學,對學校開展有關資源教室的指導、服務工作。

2、開展資源共享式培訓,依託特殊學校資源優勢,為特殊兒童、家長、教師提供特殊教育諮詢、康復服務,充分發揮學校在隨班就讀工作中的優勢點。

(五)搭建平台,提供學習交流機會

1、開展特殊教育案例評比,為鼓勵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反思,提高特殊教育教學的實效,進一步鞏固特殊教育成果,推廣特殊教育教學經驗,更好地推動學校特殊教育的發展。

2、進一步管好、用好特殊教育這一信息平台,為學校、教師搭建研究、溝通、交流的平台,做好平台的管理、維護工作,提高信息的時效性和實效性。

(六)上半年工作安排

3月份:

擬定新學期特教工作計劃。

召開個案修訂會,擬定輔讀班、資源教室舊生的個別化教育計劃。

資源班新生報名轉介。

確立資源班新學期具體工作計劃。

4月份:

召開特教評估會議,商討特殊學生安置形式。

特殊學生小升初轉銜工作。

5月份:

資源班學期中度學生能力評估。

校特殊教育學期課程、教學、輔導研討活動。

資源教室團隊服務會議。

6月份:

資源班學生學期學業評估。

輔讀班學生學年IEP結果評估及總結。

特教工作組期末會議。

特教學校的教學的工作計劃2

本學期,由我們繼續擔任學前班的班主任。班內現有十三名聾兒(其中包括一名融合教育聾兒魏馳航),年齡從三歲至六歲,由於年齡參差不齊,家庭環境不同,人數多,導致平時上課、活動時班裏顯得非常鬧騰,特別是集訓課時,更是亂成了一鍋粥。我們班主任老師不參與集訓課的教學,因此,很多孩子的課上表現無法第一時間瞭解,大部分情況僅能靠任課教師課後的反饋來教育、管理班級事務,這讓我們錯過了很多教育的最佳時機,更給集訓課老師的組織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針對以上實際情況,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班級管理

普通聾班,10人都算不少,何況這些小豆豆。鑑於此,這學期,在班級管理上,我們準備這樣做:在學習和生活上,按照年齡大小分別定目標,分步去做。具體情況如下:

1、按年齡分類,養成不同的學習習慣。

①四歲、五歲組:

要求養成以下習慣就可:

上學期,班內孩子都已知曉了上下課禮儀,本學期,響應政教處的班級管理計劃,以養成教育為突破口,將“五個一”活動貫徹到學前康復班。具體內容為:進教室、辦公室要先敲門、輕敲門;同伴之間相處要友好;見到老師要問好,告別時要説“再見”等。

②六歲組:

張慧琳、李敬君、嶽相樺、裴奧軒這四個孩子九月份即將升入一年級,因此,在學習習慣上儘量要求達到一年級小學生的標準:

上課認真聽講,坐姿端正,配合老師完成教學工作;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能夠書寫規範的拼音、數字等;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2、按年齡分類,養成不同的行為習慣。

①王思珂、陳怡婷、陳皓軒等年齡較小,沒有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性格都有些倔強。因此本學期要求其達到以下基本的行為習慣即可:

能夠正確向老師表達便意並辨識男、女廁,且能獨立如廁,養成餐前便後洗手的衞生習慣。會自己穿脱外衣、背書包,並將衣物整理好;能夠愉快安靜的就餐;能和同學友好相處。

②其他孩子除以上基本要求外,要能夠做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能夠自己整理自己的課桌椅、學習用品等;會使用“你好!謝謝!”等簡單禮貌用語;建立幫助他人的意識。

另外,由於學前班聾兒平均年齡才五歲,且大都來自農村,孩子們好奇心很強,且知識面很受限。因此,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晨跑、課間、放學前的時間段,對聾兒進行揚善矯錯的現場教育,幫助聾兒形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利用聾兒年齡小的特點,見到好的行為及時鼓勵、表揚,且多以物質獎勵和代幣獎勵為主。見到不良行為要在集體中進行現場教育,以幫助聾兒樹立清晰的善惡和是非觀念。

二、衞生保健工作

1、制定符合幼兒生理特點的生活制度:注意動靜結合,本學期,天氣轉暖,每天仍要堅持晨間跑操,每天保證讓聾兒有充足的户外活動時間和日照時間。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2、加強晨間檢查,做好常見病的預防,同時檢查幼兒有無攜帶不安全物品,如:小刀、玻璃片、小球、珠子等,發現後及時妥善處理。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和疾病傳染隱患。

3、聾兒處於生長髮育階段,每日在校安排一餐兩點,為他們的身體補充充足的營養。

4、加強自我保護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不動帶電、高温、尖鋭的物品。減少教室危險因素:如電源、熱水、門窗等。有意外情況發生時,第一時間告知老師,

三、家長工作

幼兒教育是多層面、多元化的系統工程,是家庭、學校、社會密切結合的'綜合整體,尤其是語訓工作中家庭教育尤為重要。家庭對聾兒的發展,尤其是個性方面的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體工作如下:

1、利用每天來接、送孩子的時間段,經常相互溝通,共同教育聾兒。家校溝通是雙向的,教師根據班級的教育目標,結合每個孩子的需要,經常及時地將孩子在校的表現、進步、問題與家長互相交流、溝通,共同研究,彼此配合教育,以促進每個孩子的發展。

2、向家長宣傳幼兒期是人生奠基時期,是身體、智力迅速發展與性格、品德、行為習慣形成的重要時期,是進行教育的黃金時期,而家長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應盡到自身的責任。

3、堅持學前康復班的亮點工作——《家校聯繫手冊》。定期記錄、反饋聾兒在校、在家的表現。

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 聾兒適應、基本禮儀教育月

3月21日 家長會內容:聾兒養成教育

四月 運動 親子月

4月18日 親子運動會

五月“我愛勞動”月:在家為爸爸、媽媽做件力所能及的家務

5月23日 家庭康復培訓

六月 期末總結月

6月16日 期末彙報

特教學校的教學的工作計劃3

班主任是全班學生的組織者、管理者、領導者及教育者,是學校領導進行管理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骨幹力量,是智力落後兒童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同時也是聯繫班級授課教師的紐帶和溝通學校與智力落後兒童家庭及社會教育力量的橋樑。因此,班主任工作尤為重要。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班共有六名智力落後兒童,男生四人,女生兩人(後又增加兩人)。在這八個孩子中,他們都患有多重殘疾:有一人存在智障、聽障,有五人存在智障、言語障礙,其中一人還存在多動症。

這六個孩子,有的原來就有一些言語基礎,有的人根本還不會發音;有的較乖巧,有的較為頑皮。這都給班主任工作帶來不小的困難。再因為培智班是我校初次招生、創班,諸多工作對我來説還是一片空白。但我想憑藉我對學生的熱情,對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關心,在學校領導的指導下,特制定此計劃。

二、常規教育方面

剛踏入一年級的這批新入學的智障殘疾孩子,對於學校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還很陌生,每一項規章制度對於這批新入學的智障殘疾孩子來説是極其陌生的。為了使這批新生能及早進入角色,適應學校的生活,這就要我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導,並且內容要近一點、小一點、實一點,時時處處有針對性地進行常規教育。因此,我決定從以下幾點入手:

1、充分利用時間學習《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並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讓他們知道什麼行為是對的,什麼行為是錯的,使新入學的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2、合理利用我國重大節日,加強這批新入學的智障孩子的德育教育。這學期,利用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活動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培養新入學的智障殘疾孩子愛國主義情感。

3、充分發揮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的教育陣地的作用,增強新入學的智障殘疾孩子的榮譽感,使他們的心中有他人,有集體。

三、班級紀律方面

1、課堂紀律

我們班的宗旨是“説到就要做到”。

2、課間紀律

我將針對新入學的孩子的年齡特點,採用師生共同參與的方式,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即健體又受教育,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感情,擴大交流的空間。同時,隨時提醒學生要注意的危險活動和場地,寓教於樂。

四、衞生方面

講究衞生很重要。俗話説,病從口入,收拾好衞生,即能使身體健康,又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能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1、個人衞生:要求衣着整潔,做好“五勤”:勤剪指甲、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服、勤刷牙。

2、班級衞生:每天早、中分派值日生清掃,進行檢查與監督,對於主動、及時打掃衞生的同學或小組進行獎勵。

五、班幹部培養方面

班級管理光靠我一人來管理是不夠的,而班幹部卻是班級管理的小助手,讓每個新入學的孩子的潛能都的到充分的挖掘,使新入學的孩子們學會學習和學習管理。

這學期,我將會蹲下身子和新入學的智障殘疾孩子説話,用心去交流,努力去尋找孩子身上的每一處閃光點。我相信,只要關愛智障殘疾孩子,尊重智障殘疾孩子,寬容智障殘疾孩子,我們就能找到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講加以改進,若有不足之處,敬請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n9pne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