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精選小班教育工作計劃3篇

精選小班教育工作計劃3篇

日子如同白駒過隙,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寫一份工作計劃,為接下來的工作做準備吧!好的工作計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育工作計劃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小班教育工作計劃3篇

小班教育工作計劃 篇1

新的學年又將開始,本學年我們小班年級組共有5個班級,其中四個班上過一個月新生適應班,共有幼兒182名,保教人員15位,其中新教師3名,新保育員3名,新上任班主任1名。新教師、新保育員,剛來幼兒園,對幼兒園的工作制度不瞭解,缺乏管理經驗和教育經驗,需要老教師的幫助和指引,但是他們有極大地工作熱情,所以,我們要激勵老教師指引、幫助、包容新教師,為新教師做好榜樣。同時也讓新教師虛心好學,勤學苦練,儘快成長,獨擋一面,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集體,保證各項工作圓滿完成。具體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面對社會、家長、園領導的高度期望和信任,小班組全體教師自加壓力,將在園長室的領導下,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為指導,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實際發展水平,以正確的教育觀、兒童觀為指導,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全面發展,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讓家長滿意。重視保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同時,嚴格執行和完成園領導下發的各項任務,遵守工作紀律,形成健康、團結、向上的小班組教學團隊。

二、具體措施

(一) 以身示範,吃苦在前,做好領導和教師的助手。 作為年級組長,要勤學好問,認真對待各項工作,腿腳快、口眼勤,發現問題,及時督查糾正,做到有佈置、有檢查,第一時間傳達處理上級任務,以最快速度完成各項工作,而且要經常深入年級組,瞭解教師所需,及時提供幫助,反映給領導,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二) 加強老教師的引領作用與責任,創建良好的班集體。

1. 要充分發揮年級組長內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從幫帶的目標、重點、計劃着手,具體在教學業務能力、工作實踐能力、班級管理能力等方面對新教師進行互幫互助。

2. 作為新教師要虛心好學,不恥下問,不斷加強理論學習,逐漸提高自己的理論與實踐能力。鼓勵新教師主動拜園內骨幹教師、助理級教師為師,積極參與園內開展的師徒結對活動

(三)重視新生入園工作,愛心、細心關注每位幼兒。

1.穩定幼兒情緒。開學初,小班組教師將進行全面家訪和電訪,通過遊戲、故事和小朋友親近,讓孩子對老師、幼兒園產生信賴與親近。

(四)開展豐富的活動,注重幼兒個性發展及能力的培養

1. 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要求各班結合班級特點開展適合自己的區域活動,將區域活動的設置與幼兒園的主題活動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區域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達到共存和相融。

2.遊戲與教學整合,教師通過在“遊戲中學,在學中游戲”為教育方法,注重幼兒個性的發展,通過教師的用遊戲方式的引導,讓幼兒自己思考、自己操作、自己創新,使孩子在遊戲中不知不覺的接受知識。

3.幼兒常規教育。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因此幼兒的一日常規的培養是相當重要的的,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由於是新生,幼兒對任何事物都不熟悉,幼兒沒有紀律意識,自控能力低,行為散慢,針對這問題,本學期我們將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如利用餐前、離園前,以故事或談話方式讓幼兒明白到在幼兒園要有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1)培養幼兒有良好的進餐習慣。幼兒年齡小,部分幼兒在家習慣家長喂,且吃得慢,針對此問題,我們將逐步養成幼兒自己吃飯的習慣,且要求幼兒能一口一口地吃,鼓勵幼兒用愉快的心情進餐。

(2)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懂得進入睡室時要安靜,會自己換鞋,能找到自己的枕頭,蓋好被子後能安靜入睡,不帶玩具進入睡室,知道睡覺時閉上眼睛不説話。

(3)培養幼兒良好的衞生習慣。創設衞生清潔的環境,使幼兒感受清潔環境的美好,讓幼兒協助保持環境清潔,初步形成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願意剪指甲、洗頭、洗澡,知道飯前便後要洗手。教師通過講故事、談話等方式使幼兒瞭解到不講衞生的危害性。

(4)培養幼兒良好的課堂常規。採用聽音樂和有趣的“拉拉鍊”方式讓幼兒安靜地坐入座位準備上課,以表揚個別幼兒坐得好的方式,鼓勵其他坐不好的小朋友學習正確的坐姿。

(5)培養幼兒收拾東西的好習慣。以送“玩具回家”的遊戲方式,讓幼兒知道玩完玩具或用完其他玩具後要放回原處,不把玩具放進書包。學習基本的分類,按玩具的特徵進行分類.

(6)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由於幼兒新入園,年齡較小,對於學習知識的興趣不夠濃厚,為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在教學上儘可能採用活動的教具,吸

引幼兒的注意力,鼓勵幼兒多提為什麼。對幼兒進行普通話教學,針對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們將初步向幼兒灌輸一些基本的日常用語,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隨機教學,鼓勵説普通話的幼兒多與別的小朋友溝通,讓他們在遊戲中能相互學習。培養幼兒的自信心,鼓勵幼兒大膽去嘗試做自己能做的事,以鼓勵為主,幫助為輔的方式,引導幼兒參加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讓一些膽小不説話的幼兒多參加集體活動。

(7)加強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在日常活動中多加入一些培養動手能力的遊戲以及教學活動,喜歡跟老師、小朋友玩手指遊戲,會正確使用剪刀,會耐心的進行塗色遊戲等等。

(五)注重家園聯繫,開展家長工作,辦家長滿意的班級。

家長工作至關重要,家庭與幼兒園好比一車兩輪,缺一不可。本學期小班組將開展多種形式家長工作。如:重視入園、離園接待工作,做好家訪、隨訪、電訪工作。利用家校通、幼兒園網站、展板、微信等,讓家長了解孩子的在園情況,瞭解教師的工作,以達到家園同步教育的有效性。

三、 本學期各個月份安排表

九月份

1.幼兒入園,穩定幼兒情緒。

2.建立各班幼兒個人檔案,更新確定班級花名冊。

3.新生家訪工作。

4.制訂年級組計劃、班務計劃、主題計劃等各類計劃。

5.班級環境創設,區角的建立和材料的添加。

6.配合幼兒園召開小班年段家長會。

7.小班教師編排新早操。

8.組織幼兒舉行“快樂過中秋”系列活動。

9.開展每月幸福列車良好行為習慣之星評選活動。

十月份

1.國慶節活動:慶國慶小班幼兒遊園活動。

2.重陽節活動——孝,從身邊小事做起。

3. 萬聖節活動。

4.區域材料評比。

5.開展每月幸福列車良好行為習慣之星評選活動。

十一月份

1.成立新一屆班委會,並推選新一屆幼兒園家委會成員。

2. 組織開展親子游活動。

3.幼兒早操評比活動。

4. 家長開放日活動。

5.開展每月幸福列車良好行為習慣之星評選活動。 十二月份

1.慶聖誕、迎元旦系列活動。

2.做好幼兒常規教育工作。

3.做好班級安全檢查工作。

4.開展每月幸福列車良好行為習慣之星評選活動。

一、二月份

1.開展迎新年活動。

2. 繼續開展每月幸福列車良好行為習慣之星評選活動。

3. 各班制定複習計劃,做好幼兒能力測評工作

4.各班教師寫好學期工作總結、資料歸檔工作

5.各班教師寫好幼兒評語、評選獎狀

小班教育工作計劃 篇2

小班學期,我們小班開展了“加強幼兒環境保護意識”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經驗、需要,制定了環保教育計劃和活動的內容。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孩子們開始學會關注自己身邊的環境,掌握了許多初淺的環保知識,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環保行為和環保的情感態度。他們對水是怎麼被污染的?水有什麼用?垃圾放在什麼地方?公園裏的花能摘嗎?等問題和現象都有了基本正確的回答和認識。而對應該怎樣保持空氣的清新?如何保護野生動物等問題的認識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並結合幼兒園的計劃,圍繞認知、行為習慣、情感等方面來制定本學期的環保教育計劃:

1.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主題活動,調整班級玩具的擺放,根據玩具的'用途進行分類,儘量便於孩子自由取放。幼兒知道玩具放好後要放回原處,愛護玩具。

2.結合主題活動的內容,與幼兒一起佈置主題活動牆面,真正發揮牆飾的互動作用。

3.結合季節的特徵豐富自然角內容,幼兒通過參與自然角的管理,感受大自然的美,發展幼兒的觀察力。

4.結合幼兒園的環保計劃內容,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環保習慣為主,知道基本的有關環境、噪音、動物保護的常識。參加幼兒園的環保社區活動。

5.堅持每週進行1-2次的環保活動,充分利用在散步、餐前等時間開展環保小知識活動,培養幼兒不浪費水、愛護動物、不製造噪音等行為。

6.從小事做起,珍惜資源,不浪費糧食、紙張等。

7.家長的環境保護意識和行為對幼兒的影響是顯而異見的,為了使家庭環境教育和幼兒園的環境教育取得一致,我們準備開展以下工作:召開家長會、利用家園橋等形式,向家長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和加強幼兒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小班教育工作計劃 篇3

 一、現狀分析:

小班幼兒入園一個多月以來,已初步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能在成人的引導下向老師問好、説再見;初步學會使用餐具,大部分幼兒能夠獨立進餐。餐後在老師的提醒下會擦嘴、漱口,基本能保持儀表整潔。經家庭調查,大部分幼兒在家裏基本上也能做到講究衞生、講文明懂禮貌,但部分幼兒在家任性、驕橫,表現出“一個小寶兩個樣”。需要家長配合老師,家園一致進行教育。

 二、階段目標:

1、幼兒在教師或成人的引導下,逐步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養成習慣。

2、同伴一起活動時,學習有禮貌的求助和會感謝他人的幫助。

三、採取措施:

1、重視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環境因素對幼兒成長有巨大的教育潛力。在實施生態體驗下的幼兒禮儀教育時,我們會充分挖掘和利用環境中的教育因素,營造良好的禮儀教育氛圍。

2、文明禮儀教育滲透於幼兒的一日生活。生態體驗下的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園各領域教育教學之中,將幼兒文明禮儀教育作為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教育的一種手段。

 四、研究內容:

(一)交往禮儀

1.在成人的提醒下能向家長老師問早問好説再見。

2.學着主動向成人、同伴問早問好説再見。

3.學講禮貌用語。

(二)就餐禮儀

1.學習正確使用餐具。

2.學習餐後擦嘴漱口。

(三)儀表儀態禮儀

1.在老師的幫助下,保持儀表整潔。

2.在老師的提醒下,不做不雅的動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m00d2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