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範文(精選5篇)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範文(精選5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現在這個時候,你會有怎樣的計劃呢?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範文(精選5篇)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1

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根本保證。結合我校工作實際,特擬訂本計劃:

一、 指導思想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行為習慣和節儉習慣,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通過“禮儀習慣”教育,使學生逐步養成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優秀品質,提高分清是非、美醜、善惡、真假的能力。

2、通過“生活習慣”教育,使學生養成講秩序、講效率、講公德、有理智的好習慣,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3、通過“學習習慣”教育,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

4、通過“節儉習慣”教育,培養學生在節儉意識的前提下,較好地發揮人力物力效能,使學生養成艱苦樸素的良好習慣。

四、教育內容

1、禮儀習慣

①尊重長輩,聽父母教導,不頂嘴,講話態度誠懇;

②接受長輩物品時要起立雙手接,受到讚揚時説“謝謝”;

③上學或外出回家見到父母、長輩有禮貌地問候,外出時向父母道別,説明去向;

④吃飯不獨佔獨吃,先讓長輩就座,吃完飯要對同桌吃飯的長輩或客人説“請慢用”;

⑤關心父母等長輩的身體,父母生病要問候,端水送藥,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⑥有客人來訪,接待熱情、周到,要使用“歡迎光臨”、“再見”、“下次再來”等禮貌用語;

⑦進校第一次見到老師,早上問早、中午問好,放學見到老師説“再見”,進出校門、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讓老師先行;

⑧上課回答問題先舉手,跟老師説話要起立,進辦公室前喊“報告”;

⑨同學要互助,不以強欺弱,不叫同學綽號;

⑩參加升降國旗,要嚴肅、莊重、衣着整潔。

2、學習習慣

①課前要預習,學會帶着問題聽課;

②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靜待老師上課;

③上課座姿端正,書寫時握筆姿勢正確。手握筆的地方離筆尖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體離桌一拳;

④上課專心聽講,不亂説亂動,勇於提問,積極回答,抓重點,積極思考;

⑤作業要字體端正,紙面清潔,格式正確,不邊做邊玩;

⑥按時完成作業,做到獨立、耐心、細緻;

⑦學會先複習後完成作業,先審題再解答的習慣;

⑧考試答題要細心、準確、書寫規範;

⑨培養自覺學習的習慣。

3、生活習慣

①早晨早起,不睡懶覺——做勤快人;

②起牀、穿衣、洗涮、整理房間、整理書包、吃飯行動快速——當利索人;

③吃飽飯、吃好飯、不挑食——做健康人;

④不過早到校,上學不遲到,放學及時回家,不繞路,不貪玩,不在路上打鬧——做守時人;

⑤早晚涮牙,天天洗腳,經常洗澡,經常剪指甲,穿戴整潔——講衞生;

⑥出入教室,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打鬧。有秩序上(下)操,站隊不擠、不搶、不拖、聽口令,動作快——守紀律;

⑦積極主動打掃教室,不帶零食入校,校園不亂扔碎紙,不亂塗亂畫,不隨地大小便——講公德;

⑧星期天、節假日有活動時間表,學習、休息、玩樂有條不紊——講條理;

⑨看電視按照家長和老師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講理智;

⑩在家幫助家長做力所能及的事——愛勞動;

4、節儉習慣

①利用水、電及時關閉開關,節約一度電、一滴水;

②愛護書本,節約一張紙、一塊橡皮、一支鉛筆;

③愛護桌椅、門窗、板擦等物;

④愛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⑤愛惜糧食,不隨便丟棄飯菜,不剩飯,節約一粒糧食;

⑥不隨便丟棄粉筆、掃帚、簸箕等教室用具;

⑦正確支配零用錢,不吃零嘴;

⑧不向父母提出過高的物質要求;

⑨學習、辦事講效率,學會能用不同辦法解決同一問題。

五、實施途徑與措施:

(一)、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的教育。

知”即提高學生道德認識,使他們懂得“是、非、善、惡、美、醜”。

1、健全學校德育管理網絡,加強學生常規管理的力度。

2、充分利用班會、晨會等時間段,加強學生文明禮貌、安全衞生等常規教育宣傳,引導學生做到:向粗魯告別、向陋習告別、向壞事告別;把禮儀帶進校園、把微笑帶給同學、把孝敬帶給長輩、把謙讓帶向社會;做到地面無痰跡、室內無紙屑、桌凳無刻畫、牆壁無腳印、出言無髒話。

3、把行為規範教育貫穿在品德課教學始終,滲透在文化課教學之中,做到全員參與德育管理。

(二)開展主題班會,落實“行”的要求。

1、通過知、比、糾、行教育系列開展行為養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週召開一次主題班會,教會學生什麼是良好的行為習慣,什麼是不良的行為習慣,哪些應該改正,哪些應該表揚,從思想上明確認識。

“比”:對照養成教育內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習慣,強化訓練。

“糾”:發揮同學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幫助的作用,糾正不良行為。

“行”:堅持長期恪守正確的行為習慣,始終如一。

2、結合“月主題”活動,根據德育處下發的學生每週目標問題,利用晨會、班會課提問學生進行考核

3、在同一年級中開展主題班會交流,確保教育效果

(三)開闢社會教育途徑,突出“情”的培養。

通過正面的家庭、社會教育,使學生自覺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正確引導和教育,使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得到培養和強化。

1、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家訪等多種形式,使家長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學習和表現,並配合學校進行教育。

2、組織學生參加社會上有益的義務勞動,提高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與實踐能力。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2

指導思想:

以《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為教育內容,結合我校辦住宿實驗班的特色繼續把"以少先隊活動為載體,以爭創優秀班集體活動為導向"科研課題作為科研內容更加深入的開展下去。結合我校實際制定的《精神文明班級評比標準》為檢查的準繩,全方位對我校青少年的文明行為、衞生習慣、良好的環保意識進行培養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工作措施:

一、明確教育目標,加大力度,確保落實到位。

二、加強領導,提高認識,形成校長全面負責,其它領導教師齊抓共管。

三、強化養成教育隊伍建設

四、做好三個目標的評比檢查,確保公平公開。

五、以少先隊基礎陣地開展豐富多采的活動,鞏固養成教育成果。

六、切實實施目標管理與崗位責任制掛色,定期評比兑現獎罰。

具體工作途徑:

1、主管領導及教師召開養成教育研討會,逐步完善《養成教育要求與評比標準》的各項內容。

2、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召開養成教育擴大會,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結合班級實際及所教學科內容,制定出工作計劃,並邀請學生代表參加,強提參考意見。

3、利用班隊會形式,對《守則》、《規範》、《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學習,逐條落實,使學生能背誦在口,實踐在行。

4、各班教師都應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思想動向,明確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有針對性的做好學生思想的輸導工作,訓練學生養成自覺的習慣。

5、各班設立養成教育評比園地及好人好事記錄,《規範》、《守則》、《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上牆。

6、切實做好三個目標評比及檢查情況。建立領導、教師、學生三級督查小組。每小組由一位值班領導,一名教師及一名學生代表組成,檢查措施:

(1)值周領導全面負責隨時抽查。

(2)值周教師和值周學生定時檢查,每日由一名科任教師,一名值周學生定時檢查,一同進行扣分,由值周同學執筆記錄,記錄冊由教師負責保管。

(3)其它值周學生定點上崗檢查,在校門、大廳、二、三樓值勤處配合領導、教師檢查。

7、領導隨時抽查《守則》《規範》《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的掌握情況,熟知率至少達到95%。

8、對值周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增強他們的思想意識,提高工作質量,使檢查工作有條不紊,公平公正地開展。

9、負責的領導教師必須嚴格進行檢查,做好成績累計工作排出名次與本週檢查的總結、記錄一起於每週五下午第一節課前上交到少先隊。少先隊將檢查記錄累加,評選出本週的紀律、衞生、好人好事流動紅旗獲得者。每月由紀律、衞生流動紅旗次數評選出精神文明班級。

10、對檢查中的問題及時反饋。

每週五定為例會日,安排養成教育工作階段性總結,各班主任應明確扣分原因,確定今後努力的重點特別應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教育。

11、少先隊是小學生的先進組織,充分利用少先隊這塊陣地,開展“三個一”活動,組織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學雷鋒樹新風,尊老愛幼等教育,鞏固與完善養成教育成果。

12、充分利用每週一次的升旗活動將它延伸成為學生的宣誓活動,在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同時,使他們更明確自己的現今任務。

1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將養成教育推向更高層次,各中隊要做好養成教育的自評活動,及時對錶現突出的學生進行鼓勵,對一再不遵守《規範》、《守則》、《養成教育要求及評比標準》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使隊員能分清優劣,在趕、幫、超中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校在每學年末都開展表彰活動,鼓勵先進,創建人人爭上進的良好氛圍。

1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開展“養成教育經驗交流會,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共同促進養成教育的發展不斷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學年養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進展。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3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髮育的重要階段。搞好學生的養成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使他們“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是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項重點工程。多年來,我校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為重點,把貫徹道德規範同進一步落實《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結合起來,在以下幾方面做了堅持不懈的努力:

一、建立班規,樹立正氣,形成良好的班風

班集體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也是培養良好習慣的苗圃。新組建的班級,集體成員的行為習慣畢竟會不同,勢必不利於班主任的協調與管理。為此,學校在每學年開始都責令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根據《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以及學校的有關規章制度,提煉出適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內容,制定班規。班規的內容不要求過多,但一定要可行,符合本班學生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製定出班訓,以此約束班級的整體行為,初步使班級形成目標明確、奮發向上的氛圍。制定完成後,班主任將班訓、班規及時下發到學生手中,在熟記的.基礎上,不斷對照自己的言行反省自己。班主任以班規為標尺,時時處處、方方面面監督學生、警示學生,遵守得好的,及時表揚。故意違反班規校紀的,嚴厲批評,指出其危害,以樹立正氣,形成良好的開端。

二、重視小事,防微杜漸,促良好習慣的養成

一些所謂的小事,既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渠道,又是檢驗學生是否有良好習慣的試金石。抓住身邊的一些小事。不失時機的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是我校長期以來重視、研究和實驗的一個課題。

1、警句的鞭策作用

名言、警句具有鼓舞人、教育人的作用,能發揮良好的警策作用,教育效果不可低估。如何使學生在感悟中明白甚至於接受“從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從政治、語文課本中搜集了一些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古語、名言、警句,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千里大堤,潰於蟻穴”、“針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風”等,把他們請到德育教育的課堂,引導學生把握它們的意旨,領悟其中的內涵,牢記它們説明的道理,實踐其中的真理。

2、發揮教師的示範作用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着重要的示範作用。教師無小節,處處是楷模。學校從抓教師的行為習慣入手,促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學校積極貫徹並認真落實縣局提出的“衞生就是形象,衞生就是作風”的口號,建立教師輪流值日製,值日教師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辦公室的衞生,領導每天檢查,並抽查衞生保持情況。通過表揚和批評、量化公佈等手段,大大增強了教師講衞生、爭文明、樹形象的積極性。在學生中廣泛開展的“伸伸手、貓貓腰”活動,教師也積極參加,教室講台前的粉筆頭及時撿到粉筆盒裏,校園、操場的廢紙、髒物及時撿到垃圾箱中。由於教師注意了身邊小事的示範作用,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不論在教室、辦公室還是校園都受到良好的影響。

3、發揮班主任的督導作用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這一特殊職能就決定了與學生的廣泛接觸與相處,正確發揮班主任的督導作用,是促使學生良好習慣形成的推動力。為了達到利用小事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目的,學校向班主任提出了“四勤”的原則:一是“腿勤”班主任上班堅持“車棚——清潔區——教室——辦公室”這條路線,及時發現各區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勤到班級,多與學生在一起,掌握第一手材料,做到工作有的放矢;二是“眼勤”,勤觀察並善於觀察,捕捉苗頭性的東西,使一些小事變成教育引導學生的素材;三是“嘴勤”經常召開有班委會成員和值日干部參加的會議,讓他們將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掌握第二手材料,共商管理的策略。四是“腦勤”,就是經常想問題,從自己掌握的大量材料中概括出共性的東西,抽象出規律性的東西,更好地指導自己以後的工作。可以説,這“四勤”是提高學生良好的習慣實效的良方。

三、廣開渠道,多方面施教

都説: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育管理也是如此,要堅持軟、硬兼施的原則,既要“硬落實”又得“軟管理”。為此,我們寓養成教育與豐富的活動之中,通過開展多種活動,促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比如:通過組織“談理想”和“小法庭”班會、知識競賽、手抄報比賽、讀書報告會等活動,將初中生活潑好動,好奇心、競爭意識強的特點引導到有意義的活動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精神;利用五四青年節、教師節、國慶、新年等重大節日組織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明確意義,受到教育;針對學生中存在的不良現象:不講衞生、不愛護公物、不按時完成作業、不按時到校、偷看不健康讀物等開展“獨立作業的好處有那些?從校園內撿起一片廢紙與隨時丟下一片廢紙有何不同?遲到,會給同學帶來什麼影響?怎樣正確評價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等討論活動。這樣既解決了問題,又增強了預防效果,昇華了學生的認識,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有力地促進養成教育。

四、發動家長,共同教育

學生學習、生活的空間主要是學校和家庭,為此在養成教育的開展中,我們還注意了家庭、家長的作用,以家訪、召開家長座談會等形式適時、及時地與家長溝通,主要圍繞三方面進行:一是在在尊重家長前提下,認真聽取家長對孩子在家中學習、生活等情況的介紹和家長的意見與要求;二是客觀地向家長介紹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並向家長宣傳學校、年級、班級在近一個學期內的工作要求,增強透明度,為雙方更好地配合打基礎;三是熱情地和家長商定下一步對學生的教育方法。對一些教育方法欠妥的家長,給予指導,努力達到在教育學生方面的學校與家長的“互聯網“效果。

初中階段的學生,可塑性大,我們不能指望通過幾次有意義的活動就能完成養成教育任務,必須樹立持之以恆、常抓不懈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收到實效、長效,才能逐步實現養成教育的目的。在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方面,我們只是邁出了一小步,在實踐中,有許多的'方法、途徑還需要不斷的探索、更新,為此,我們還將不斷地努力,力爭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為我縣的素質教育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我校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以培養學生[此文轉於]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及文明行為習慣為出發點,以有利於指導小學生健康成長為目的,堅持教育與管理、自律與他律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完善學生日常學習與生活的準則,建立富有生機和活力的教育與管理機制,以教育為先導,以制度為保證,以檢查督促為抓手,以行為訓練為基礎,以習慣的內化與養成為目標,從基礎小事抓起,注意點滴積累,切實提高我校學生的基礎文明水平。

二、工作目標

1、健全各種管理制度,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管理能力,使學生在自我檢查各項常規的落實、學習時間的.安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有一個更大的提高。

2、重視學生良好思想品格培養,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導。

3、重視環境薰陶,努力建設樓層良好的風氣,使每一個學生在温馨的大家庭裏健康、活潑、和諧、快樂地成長。

三、主要工作要求與措施

1、隨時做好家校聯繫工作,贏得家長的信任與支持,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進行及時處理和反饋。

2、加強班小組教師的溝通與交流,形成教育合力,提高對學生的服務意識,共同做好學生的情感溝通工作。深入學生的心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與教育引導。

3、本年度主要工作安排:

制定活動方案,組織實施。

第二階段:實施操作階段

(一)制定實施計劃

指導隊員們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公民道德建設計劃》等文件,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自己的計劃(克服這些陋習的具體措施)

(二)、引導隊員以實際行動向這些陋習發起挑戰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寓教於樂。各班以點帶面開設好習慣養成示範課,各年級從中挑選一節優質課參加學校《向生活陋習開戰——好習慣養成教育》示範課,可以有演示、競賽、評比、演講、故事、兒歌、小品、經驗交流等形式,引導隊員熟記自己當前最應當克服的陋習和最急於養成的10條好習慣。

(三):檢查督導,進一步鞏固成果

1、成立"告別陋習養成好習慣"小隊,在學校、家庭中爭做小宣傳員,宣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時監督同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以小隊為單位,進行"克服陋習好辦法對對碰"活動。

3、以"好習慣成就好人生"為主題,進行徵文比賽。

4、少先隊負責調查,低年級學生進行口頭、情境設置的抽查。

5、學校設立督導崗,及時糾正學生違反好習慣的行為。

6、少先隊“三個常規”(一日常規、紀律常規、衞生常規)一天一檢查,“四個規範”(語言、行為、儀表、環境)一起抓,“三股力量”(班主任、思品老師、科任老師)共同目標,“三條渠道”(學校、家庭、社會)相溝通。

第三階段:進行總結,評選表彰

中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計劃5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學生時期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時期。這一階段養成的良好習慣對人的一生有積極影響。班主任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方面有着不可忽視的責任。本學期我就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 、注重良好習慣培養的時機

1.時間上越早越好。

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從開學的第一天開始,我就要着重觀察學生的衣着打扮、言行舉止;打掃衞生時,我要細心觀察學生打掃衞生是否積極,誰在無動於衷;全體同學做好後,我要認真觀察誰最專心致志......讓學生們認識到,班主任從一開始就在關注他們的言行。“良好的開端等於成功的一半”。從一開始趁壞習慣還立足未穩,及時進行糾正,有利於良好習慣的培養。

2.注意順序上的遞進。

良好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於學生習慣的培養,要有耐心,有條理,有思路;循序漸進,循循善誘,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一定不能囫圇吞棗,半途而廢。

二、注重多方面習慣的培養

1.行為習慣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在要求學生做好行為規範之前,我要先為他們起到榜樣示範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學生。然後再強調學生注意平時的言行舉止要得體,要適宜。對於長輩和老師,要報以尊敬和善的態度;對於同輩,要友善親切,團結互助。例如,上下樓梯靠右行;進辦公樓要輕聲慢走,不能大聲喧譁;進辦公室要先敲門,得到老師的允許再進去;上學放學要遵守交通規則;升旗集會時保持安靜等。

“細節決定成敗,”我要堅持從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着手,讓學生從小事中明白“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從而漸漸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2.生活習慣

“好的生活習慣有利於一生的身體健康。”對於學生,在學校裏就必須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潔,頭髮、指甲不要過長,不要在衣着上與他人攀比。自己的學習用品也要擺得整整齊齊。另外,生活在集體中,除了保持好個人衞生,還要愛護班級的衞生。做到積極做值日,不亂扔雜物。

3.學習習慣

(1)制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漫長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應定期樹立目標,確立自己的趕超對象,給自己的前方豎一面紅旗。這樣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就不會再感到無所事事,沒有壓迫感,而成績也在追趕目標的過程中提高了。

(2)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辦事要講究效率,學習也是一樣。學生學習的主要時間在課堂上,而利用好課堂40分鐘就顯得尤其重要。認真聽講,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是提高學習效率、成績優異的必備條件。為了讓整個班級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爭先恐後,積極發言的良好氛圍,要積極做好班級幹部和頭20名同學的思想工作,讓他們起好的帶頭作用。

(3)積極完成作業的習慣。作業是對新知識鞏固複習的一個過程,是檢查自己一天的知識是否掌握了的過程,也是一個預習第二天功課的過程。我每天都佈置讀的作業,並且讓家長簽名,以便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的情況,並且及時檢查,查漏補缺。

(4)養成正確書寫的習慣。現在的孩子也許是嬌生慣養,上課寫字時總喜歡趴在桌子上,儘管總是提醒,可還是堅持不了幾分鐘,於是我在開學初就強調寫字的“三個一”每節課嚴格把關,並分了小組進行比賽,定時對優勝小組進行表揚,鼓勵好的帶動差的。

三、注重學校與家庭的有機結合

一個人成長過程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只有這三方面的教育一致互相配合,保持教育影響的一致性、連續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也是如此,單靠學校教育是難以收到滿意的效果。而學生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學校和家庭,所以學校教育更應與家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不能只依靠學校一個陣地,要隨時和家長取得聯繫,做好家長工作,請求家長在家裏也要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培養,把家庭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的軌道上,成為學校教育的得力助手。例如,每天作業、課堂訂證讓家長簽名,這既能讓學生重視作業,按時訂正,也能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學生在家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也需要家長的及時監督、培養。相信只要學校和家庭達成共識,學生一定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育苗有志閒逸少,潤物無聲辛勞多。教師教育學生是非常辛苦的,但教師默默的奉獻也是有意義的。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養成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生。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養教育學生,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對他們的一生,乃至於對整個人類社會,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jx30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