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通用5篇)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通用5篇)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説到寫工作計劃相信很多人都是毫無頭緒、內心崩潰的狀態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通用5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通用5篇)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1

xx年,縣體育局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把握新常態,搶抓新機遇,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力促體育工作再上新台階。

一是積極開展羣眾體育活動。將把提高人民的身體素質作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大力開展以全民健身為主的各項體育競賽活動,使全縣羣眾體育工作蓬勃發展,廣大羣眾的體育健身意識普遍增強,人民羣眾的身體素質明顯提高。今年將繼續開展各級各類球賽、健身操、廣場舞、棋類、田徑運動會等賽事,做到週週有活動,月月有比賽。今年還將協辦全省殘疾人田徑運動會,以及承辦省級其它單項賽事。

二是提高競技項目水平。今年將在原有三大傳統項目基礎上,增加兩個項目,創新工作機制,外聘乒乓球和游泳教練,進一步擴大我縣競技體育在全省仍至全國的知名度,為改善體育設施增資增項良好的奠定基礎。

 三是大力發展體育產業。將在縣城已有25台終端機的基礎上,與電信等部門合作,在全縣各鄉鎮設立銷售點,力爭銷量實現新的突破。

四是不斷完善體育場館建設。進一步加大向上爭資力度,今年將完成温水游泳館的建設,並啟動全民健身館建設。繼續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努力改善鄉鎮、村體育健身場地條件。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2

(一)進一步提升全民健身服務能力

1、健全區、鄉鎮、村三級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推進體育協會“社會化建設、規範化管理、規模化發展、市場化運營”,以羣眾的需求為方向,以市場化運營的方式推動各類資源合理配製,打造品牌項目,實現體育社團資源的效益最大化。

2、大力發展區級體育協會組織的同時,為滿足基層羣眾健身的需要,協會成立工作將向鄉鎮、社區延伸,通過整合各鄉鎮的體育資源,大力推進鄉鎮體育分會的建設,為基層羣眾開展健身活動提供組織保障。通過鄉鎮體育分會的組織發展,真正將羣眾喜聞樂見的賽事活動帶到鄉鎮、送到村口。

3.繼續完善房山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師資庫,開展二、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工作,計劃培訓二級和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共計500人,全區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3000人,通過培訓和健身項目推廣,擴大骨幹隊伍規模,開展健身指導服務活動,形成組織落實、結構合理、覆蓋全面、服務到位的師資隊伍。

4. 發揮區級國民體質監測中心作用,將區、鄉鎮(辦事處)、村(社區)三級國民體質監測站點統一管理,形成監測管理、數據傳輸、指導服務為議題的網絡管理平台,為羣眾提供體質測試評估、體質綜合評價和運動處方等服務。按照《十二五時期體育發展規劃》建立萬人健康檔案的要求,面向鄉鎮、街道辦事處、機關廠礦、特定人羣等開展國民體質監測活動,為指導羣眾科學健身提供依據。

5.積極開展體育生活化社區爭創活動和市、區專項球類場地設施申報工作,以舉辦社區運動會、開展樓宇體育文化試點等形式推進體育生活化社區建設、提高社區居民的健身品味,使體育真正成為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提高我區羣眾體育整體水平。

(二)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1.組織舉辦20××年元旦越野賽、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定向穿越挑戰賽、20×ד爭霸·天下第一坡”汽車集結賽、中國業餘高爾夫球冠軍賽、北京市登山大會(房山分會場)登山比賽、20××年全民健身中式枱球大聯歡暨中國中式枱球錦標賽、全國“百城千村”健身氣功交流展示活動暨房山區健身氣功大賽等市區級賽事。

2.開展羣眾體育品牌活動,全力對大眾體育健身項目進行推廣與培訓,不斷改善羣眾健身環境,豐富羣眾體育活動。

(三)打造新一屆北京房山國際體育文化節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重點支持利用山地等自然資源,因地制宜發展體育產業,根據這一政策優勢,計劃將越野挑戰賽列為我區“一區一品”暨北京房山國際體育文化節的支撐全民參與的品牌賽事,將枱球、自行車、跑步等一些列高端項目打包作為文化節系列賽事,打造新一屆北京房山國際體育文化節。建設穿越步道建立步行體驗走廊及休息站,露營地,接站,報警點等相關設施,舉辦徒步穿越挑戰賽,為遊參賽者提供休閒健身、自然體驗、環境教育、景觀觀賞體驗。

(四)進一步加快體育健身設施建設

1.按照設計、運營、維護一體化理念,推動良鄉高教園區體育用地項目。項目地塊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高教園區北側,東至規劃藝林北街,南至多寶路,西至規劃學園北街,共85.65畝。規劃設計建設良鄉高教園區體育中心,項目包括綜合體育館、體育產業大廈等、運動休閒文化街等設施。

2.力爭20××年4月底前良鄉體育中心二期工程竣工。20××年2月份之前完成體育場、大眾健身館玻璃幕牆及穿孔鋁板安裝工作,4月中旬前完成室外綠化種植工程、道路鋪油工程及相關工程收尾工作,同時達到使用條件,20××年北京市第八屆農民運動會開幕前投入使用。

3.推動新一輪體育器材更新,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09年、10年兩年我區共建設242套全民建設工程健身器材,根據國家室外健身器材安全標準,已經超過5年使用期限,為防止超過質保期的健身器材造成人身傷害,20××年應予以淘汰更新。目前,已經向市局申報市對區縣專項補助項目,審批通過後,將於20××年啟動新一輪體育健身器材更新工作。

4.做好良鄉體育中心一期游泳館、訓練館管理和服務工作,確保運營安全、有序。

(五)積極籌備舉辦20××年“北京市第八屆農民運動會”

20××年,北京市第八屆農民運動會將如期在房山區召開,屆時將有來自全市13個郊區縣的千餘名運動員在象棋、武術、風箏、拔河、健身秧歌等10個京郊農民傳統體育項目進行角逐。房山區體育局將協調好全區各單項運動協會充分發揮作用,服務各項目的賽事活動,確保一屆安全、隆重、熱烈、高水平的農民運動會。

(六)落實四舉措夯實競技體育基礎、鞏固十四運成果

一是進一步加強“三支隊伍”的建設,強化培訓,提高全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二是進一步調整重點運動項目佈局,增設新項。三是進一步完善體教結合,保證後備人才隊伍的穩定。四是積極組織參加北京市競技系列業餘體校各單項比賽,鍛鍊提高運動員參賽的能力。

繼續抓好體育傳統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和青少年户外體育活動營地工作,加快三大球項目在校園的推廣和發展,積極推動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

(七)積極落實國家政策,助推體育產業發展

1.結合北京市“一區一品”羣眾體育品牌活動和我區打造“一區一城”功能定位,創建我區體育活動品牌。加強與各協會溝通協作,引進包裝高端賽事,運用商業模式包裝一至兩個比賽活動。學習國內、外成功賽事運營方式,吸引投資,擴大影響力,積累商業運營模式經驗。在滿足各層次人羣的休閒健身需要的同時,發展我區體育產業。

2.利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加快我區體育產業發展,打造“兩帶一區”體育產業發展格局,加快推動以大安山Fun Dashing 國家全山地運動度假公園和張坊汽車小鎮為代表的汽摩運動項目,以長陽鎮高博園項目為代表的高爾夫產業項目,以貫穿山區各鄉鎮景區、景點、民俗村、民俗户、登山步道等為代表的户外運動休閒產業項目。

3.做好體育彩票銷售工作,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完成10家實體單機店的申請上報、審批、培訓工作。

(八)切實抓好體育市場監管

廣泛開展體育法制宣傳教育,進一步強化體育系統安全意識。不斷完善體育市場監管體系。加大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監管力度, 推進體育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作。規範我區體育運動項目經營單位管理, 積極做好經營高危險性體育項目行政許可工作。做好體育經營單位的安全標準化達標工作。加大體育安全檢查力度,確保全年安全生產無事故。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3

XX-XX學年上學期教體工作指導思想和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創建教育強市為目標,以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重點,以課堂教學改革為抓手,以促進全民健身為根本,加強學校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素質,深化教學改革,強化學校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努力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相適應的教育體育體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縣域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一、加強學校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

1、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切實完善和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推進教育資源整合,努力實現“初中城區化”、“小學鎮區化”,加強農村寄宿制中小學配套設施建設,積極創建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

2、繼續實施校舍安全工程,對9個項目學校的校舍進行加固、改造、擴建和新建;根據校園維修改造計劃推動全市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工作,完成維修、改造任務。

3、加強學校網絡建設,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加強學校圖書室建設,為全市中小學配置優質圖書,加強圖書室效益;完善中小學、幼兒園監控、防盜等安全防範設施,切實保障師生在校安全。

4、改善農村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採取有力措施,制定有效的傾斜政策,更新完善實驗設施、儀器,提高實驗裝備水平。

5、加快城區學校建設,推進滎陽新區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和教師進修學校建設,促進“大班額”問題的解決。

二、狠抓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1、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教育,大力弘揚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的敬業精神,善於學習、勇於創新的鑽研精神,立足本職、樂為人師的奉獻精神。

2、繼續開展“名校長帶徒”活動、“校長進課堂”活動,提高學校領導管理水平,充分發揮名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模範引領與輻射帶動作用。

3、進一步深化以新課程、新理念為主體的教師全員培訓,深入開展教師“崗位培養”工程;繼續實施“三名”工程,推進“梯級名師培養工程”,全力打造優秀教師隊伍。

4、完善教師成長檔案制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建立和完善教師成長檔案制度,記錄教師成長軌跡,營造教師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三、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課堂

1、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課堂教學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晉級達標活動為平台,以學科組建設和學科特色建設為支撐,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深入開展“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題的校本教研活動;繼續推行單元主題集體備課制度和學校領導觀課制度,充分發揮教研室、教科室等部門職能作用,積極協助教師進行新課程改革。

3、加強課程和教學過程監控與評價,改革教學評價制度;推出一批課堂改革示範校和教改新秀,推廣校本教研典型範例,以點帶面,全面深入的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四、加強城鄉交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1、完善落實城區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制度,加大非教學單位支教教師人數比例,強化支教管理,加強支援單位和受援學校的交流,促進農村學校教師成長與教學質量的提高。

2、充分發揮城鄉教育協作區作用,通過“名校下鄉”、“區域結對”等多種途徑,採取“支持引領”、“指導合作”、“對口幫扶”等多種方式,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

3、深入開展“名師”送課下鄉活動,組織城區學校的特級教師、名教師、名校長、學科帶頭人到農村學校上示範課、指導課或開辦講座,加強農村中小學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訓和校本課程資源開發,提高農村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

3、傳承民族文化,保護文化遺產,開發、推進地方課程,加快萇家拳、中國象棋在全市中小學普及推廣。加強體校管理,抓好隊員訓練,提高競技水平,為國家培養優秀體育人才。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4

為貫徹落實區九屆六次dangdaihui精神,實施《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計劃,加強對全區文化體育事業期間的具體規劃和宏觀指導,制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

今後五年我區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大及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文化創新和體制改革為推動器,以建設現代化綠色城區為核心,形成比較完善的文化創新體系和全民健身體系,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明顯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為城市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體力保證,打造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一流文化建設軟環境,推進我區現代化建設進程。

 (二)發展目標

1、今後五年我區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發展多元化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法制化規範化公共文化體育事業,保障普通大眾和弱勢羣體享有最基本的公共服務,有效地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文化健身需求,保障社會公共事業的健康發展,建設具有特色的現代化新型文化體育名城。

 2、今後五年我區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場地設施目標:構建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範管理、不同層次、形式多樣、點面結合、普及全區的場地設施體系。區級在機場新區建設文化中心和體育中心,並積極爭取市政府將市的'文體中心向我區轉移,在梭魚灣建設森林公園。鎮街建設兩室兩場。在公園、廣場和樓間空地完善健身路徑、健身苑、健身角的建設,在七大城市組團加強城市生態林的建設,在小區加強休閒會館和休閒廣場的建設。

羣眾活動目標:形成政府引導、全民參與、城鄉一體、中外結合、內容豐富、各具特色、健康向上的羣眾文化體育活動體系。以山海林等自然資源和綠色屏障、城市綠地系統和城市生態林為依託,開展登山、游泳、徒步走、全民健身工程器材鍛鍊等綠色健身活動,以古蹟、民俗村等歷史資源和網吧、圖書室為基礎,開展休閒文化活動。加強場館文化、廣場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的建設。

組織機構目標:建立以三級管理為主線、以社團為紐帶、以指導站為基礎、以社區為重點、以多元服務為特色、以社會自治為方向的網絡化組織體系。提高社會指導員的數量和質量,加強社團和指導站的建設,開展體質測定和活動指導等系列服務,把文藝體育教師納入社區指導員當中。

今後五年我區文化體育事業發展的階段目標是:

第一階段:爭取用兩年的時間,建成新的文體中心,區級建成集會議、演出、排練、展覽、學習、圖書、娛樂、健身、訓練、比賽於一體的文化活動中心和體育活動中心。籌建營城子漢墓展覽館,年舉辦羣眾文體活動不少於300場次,鎮街專職圖書管理員達到30%,人均購書經費達到7角,體育人口達到50%以上,建立500個文體指導站。2006年舉辦第二屆地區文化體育節。

第二階段:再用兩年時間使鎮街、村和社區居委會全部達到兩場兩室標準,鎮街專職圖書管理員達到70%,人均購書經費達到8角,羣眾文體活動400場次以上,體育人口達到60%以上,建立800個文化體育指導站。

第三階段:再用一年時間鞏固發展已有文體成果,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豐富綠色城區的文化內涵。建設區少兒圖書館,積極爭取市文體中心向我區轉移。鎮街專職圖書管理員達到100%,人均購書經費達到1元,年羣眾文體活動達500場次,體育人口達70%。

 (三)、保障措施

 1、加強對文化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

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深刻認識文化建設的戰略意義,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切實加強對文化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保障社會公共文化體育事業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1)、加大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將基本建設資金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和基本建設投資計劃,確保文化體育事業經費的增長不低於當年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的來源和使用進行系統的管理。規劃轄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兩個文明考核指標,確保兩室兩場的建設。加強地方性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建設,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興建文體場館,保證新建居民小區配套建設相應的文體設施,保證學校場館等公共場地設施業餘時間向社會開放,保證依法行政,將文體場館建設成為健康、科學、文明的陣地。

(2)、整合轄區資源。堅持多元化、社會化發展戰略,統籌規劃、政策引導、組織協調,建立靈活高效的調控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發揮區域文化體育優勢,發揮大中小學文體教育的基礎優勢,發揮工會、婦聯、教育局、共青團等的組織優勢,發揮社會對文化體育的投入優勢,發揮社團和隊伍的主力優勢。互相滲透、互為因果,實現全社會文化體育資源共享,配置達到最佳狀態。

(3)、建設高素質的文體隊伍

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全面進步,建設高素質的文體隊伍是文體事業發展的根本。確定以人為本和科學化發展戰略,建立學習型文體系統,加大培訓力度,造就三支高素質、業務精湛的管理幹部隊伍、社會服務隊伍和科技人才隊伍,提高文化品味,提升工作質量,發展先進文化。

2、堅持用文化創新統領新時期的文化體育工作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就要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文化創新在整個文化事業發展中起到一個導向的功能、激勵的功能、媒介的功能和催化的功能,是新時期文化體育工作實現突破性進展的根本。要從文化觀念上、從制度和機制上、從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以文化創新帶動文化體制創新,以文化體制創新促進整個文化事業創新。

3、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轉變觀念,割斷路徑依賴。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轉變,政府在社會事業領域出現了失靈現象。我們必須轉變全能政府的觀念,割斷對計劃體制的路徑依賴,站在市場體制下的社會自治和市場調節的角度,深化我們的管理體制、投資體制、人事制度、經營機制等一系列的文化體制改革。逐步建立以政府為主、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文體事業管理體制;逐步建立政府主導下的國家與社會共同興辦、人民羣眾廣泛參與的文體事業運行機制;逐步形成政府為社會提供基本文體公共產品和服務、社會提供滿足人們多樣化文體需求條件的格局。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的資源,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體育局新年工作計劃5

一、強規劃,統籌今後五年體育事業和產業發展方向

編制完善xx縣體育“十三五”規劃,創建“國家體育公園”,以整個xx縣域為謀劃和規劃的對象,依託xx歷史、文化、生態、山水等資源優勢,結合全縣產業發展規劃,以體育消費、品牌賽事、精品線路為紐帶,以重大休閒體育項目佈局為支撐,“水、陸、空”立體發展,打造運動休閒、健康養生、生態旅遊為特點的綜合性國家體育公園。將體育產業規劃納入全縣經濟社會十三五發展規劃;將城市規劃、舊城改造與新農村建設統盤考慮、統一規劃、整合資源、協調發展。以品牌賽事和節會為支撐,規劃全縣傳統優勢項目,佈局汽車運動、高山滑雪、休閒垂釣三大特色項目核心集聚區。以城市為核心,認真規劃打造旅客集散中心、精品旅遊線和鄉村休閒旅遊配套服務功能區,確定項目規劃選址,劃定“紅線”。積極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明確項目建設個數、時序,條件成熟時及時啟動,通過五年至十年左右的努力,項目實施到位,市場培育到位,創建“國家體育公園”體系到位。

二、重民生,積極推進城鄉公共體育服務一體化

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為目標,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制訂xx縣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實施方案,對公共體育服務和“美麗鄉村”健身設施建設進行了頂層設計、立項規劃,形成各方共同推動全民健身活動的大羣體工作機制。加大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力度,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體育設施。xx縣全民健身活動中心、全民户外拓展基地、榮昌廣場體育場等公共體育設施全面建成並對公眾開放,新建20個籃球場、2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活動中心、1個城市社區多功能公共運動場、10條健身路徑,結合鄉村旅遊啟動特色觀光登山健身步道建設2條。農民體育健身點在全縣行政村實現100%覆蓋。同時,逐步完善基層公共體育設施面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服務的功能,推動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優惠開放。加強和完善各級各類羣眾體育組織建設,新成立體育協會和俱樂部2家。新培訓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100名。廣泛開展形式多樣全民健身活動,組織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羣眾團體和各體育協會共同開展籃球、羽毛球、乒乓球、氣排球、門球、拔河、登山、龍舟、圍棋、象棋、武術、健身氣功、健身秧歌、廣場舞、休閒垂釣比賽等羣眾性體育活動開展,扶持舞龍、舞獅、竹竿舞等傳統特色體育發展,形成人人蔘與體育,個個熱心運動的健身氛圍。

三、增特色,積極謀劃提升體育產業

堅持“文化休閒、運動體驗、康體養生”產業定位,運用“互聯網+體育”,以我縣傳統優勢的汽車運動、户外拓展、登山、自行車為特色打造體驗型體育休閒項目,利用我縣豐富的生態水資源打造垂釣、龍舟、漂流等水上運動項目,利用我縣優良的山地生態自然資源,發展高山滑雪、攀巖、空中滑翔、航模、直升機空中休閒瀏覽等較時尚的空中體育項目。着力謀劃打造年年紅“龍天”養生小鎮、新加坡康體小鎮、中國汽車拉力小鎮、高山滑雪風情小鎮、龍和休閒垂釣小鎮(市級)、官潭户外拓展(市級)六大體育特色小鎮,加大對中國(xx)汽車拉力運動中心(汽車運動自駕遊營地)、六春湖高山滑雪、龍和國際垂釣中心、xx縣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全民健身拓展基地等重大項目招商和建設力度。積極籌辦好20xx亞太汽車拉力錦標賽、20xx全國休閒垂釣大賽、中華龍舟大賽等大型體育品牌賽事。

四、添亮點,營造創業創新新氛圍

加大招商力度,引進市場化運營資本,進一步推動賽事活動向賽事經濟轉型。努力構建體育多元化融資體制,走出一條“政府協調、社會承辦、市場化運作”的新路子。探索民間資本和社會資金投資體育休閒產業,採取PPP等多種模式,出台一系列優惠政策,吸收民營資金建設縣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公園)及加快縣全民健身中心等產業與民生高度融合發展的項目建設。積極探索體育產業運營管理新模式,籌建縣體育產業發展公司,統籌全縣體育產業開發、體育營銷和賽事推廣、體育傳媒經營。管理在建的中國(xx)汽車拉力運動中心(汽車運動自駕遊營地),縣全民健身拓展基地等項目,提高國有資產的運營質量。利用縣體育產業發展公司平台,不斷舉辦各種有特色的奧運與非奧項目的比賽,開發與培育體育競賽表演業,提高國有資產的運營質量。

研究制定“xx縣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相關辦法草案,落實對體育事業特別是體育產業扶持資金,尋找政府與民營資金有機結合的平台,發展全民健身事業,促進體育消費,使體育產業成為我縣社會經濟的重要支撐和新的增長點。精心策劃,科學設計,提出創建“國家體育公園”的標準體系、規範藍本的方案與實施意見,加強國家、省、市的項目及標準評價體系的對接,特別要全面、科學、重點地研究量化體系,規範操作實踐版本。充分利用十三五規劃對欠發達地區全民健身設施、大型體育場館建設的政策扶持和體育特色小鎮的扶持政策。對精品工程,重大體育項目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品位設計、高質量建設,充分體現時代特徵和地方特色,將其建成城市的精品工程,經得起時間和歷史的檢驗,充分彰顯城市的個性和魅力。

標籤: 體育局 通用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8xj3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