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工作計劃 >

【實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

【實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好好計劃一下接下來的工作了!工作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以學校工作計劃為指導,依託課改的深入推進,積極探索教育質量的內涵發展,以促進教師、學生的可持續成長。

二、工作重點

1、常抓學習不鬆懈

深入課堂研究,提高學生課堂知識的鞏固率和信息交流率。培訓資料學了以後組內老師都受益匪淺,但由於時間緊迫沒有多討論和深入的學習,本學期的理論學習就是回顧培訓的學習資料。做到認真學習領會新標準、新理念,學習優秀的經驗,不斷充實自己,提高組內教師的業務素質和教研能力。

組織開展“走出去請進來”的教學業務指導活動和教師間的相互交流活動,適當機會組織教師到校外聽課、學習。教師也要堅持參加市區教研活動,虛心向同行請教學習。積極倡導組內教師資源共享的同時,更提倡教師間的相互探討和相互啟發,及時交流和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學習要和反思相結合,多寫學習心得和反思記錄。

繼續開展“以課改理念看課堂”為主題的評課活動。採取即時對話和網上交流的形式,用課標要求審視課堂實踐的現狀,用課標理念評價課堂中教與學的行為。

2、常規工作的落實

(1)備課:

教師要深鑽教材,體現課改理念,強化"三維目標"意識,體現學法指導,有自己的特點。有針對性地作好課後隨筆、反思札記,並能結合教材注意備課資料的收集,合理有效的運用教學輔助手段。促進教師關注自己工作的實際效率,而不是流於形式。

(2)扶優補差

教師要對學習困難學生採取“三優先”政策,即優先調動學習困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優先提問學習困難學生,優先批改學習困難學生作業。總之,在教師和同學的共同幫助下,使學習困難學生的成績儘快提高。

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繫,通過數據及文字分析,力求找出科學有效的途徑,幫助他們在原有基礎上提高。

(3)加強課堂教學研究。

一是聽教師的推門課,每次聽完課,教師要主動上交備課教案,針對教案,考核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二是組內任課教師按照學校要求參加“青年教師大獎賽”或“中老年教師展示課”,展示自己的教學特色;三是教研組發揮集體智慧,羣策羣力,在兩輪研究課的基礎上,推出校慶展示課,反映學校教學教研成果。

(4)做好教學質量檢測分析。

跟蹤問題,把教學監控過程落實到位。日常訂正做到日日清,知識點做到週週清。

(5)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科競賽。

做到趣味性、益智性和生活性相結合,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的效果。

3、具體安排

第二週 教研組工作計劃討論,制定計劃

第四周 青教評比課集體備課

第六週 青教評比課評課

第八週 理論學習

第十週 期中階段練習準備

十二週 期中階段練習反饋、制定下階段措施

十四周 理論學習、學科競賽

十六週 理論學習

十八週 期終考試準備

二十週 學期總結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1)、四(2)班絕大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上課遵守紀律,但也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怕做作業不守紀律的壞習慣。因此,仍要在學習行為習慣方面進行説服教育。同時這兩個班的學生在學習上還是有一定潛力的,需努力挖掘。

四(3)班學生基礎較紮實,思想品德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本班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形成“守紀、惜時、善思、創新”的學風。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主要內容有: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混合運算(二),三步計算應用題,年、月、日的認識,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簡單的統計(一),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

本冊各部分內容都很重要,其中三步混合運算式題和應用題,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是本冊的重點,三步計算應用題是本冊的難點。

提前按排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這部分內容,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驗算方法,培養驗算的習慣,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而且可以繼續滲透方程思想。

三步混合運算式題不僅可以使學生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提高整數計算的能力,而且為以後學習小數、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列綜合算式解應用題作了準備。

三步計算應用題部分安排了三組一般應用題和求路程的行程問題,通過這些應用題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這些應用題的數量關係,解題方法,而且可以讓學生更進一步的掌握由條件推向問題或由問題尋找條件的分析方法和思路,還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年、月、日的認識,是在時、分、秒認識的基礎之上,通過觀察、比較,教學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以及24時計時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大關於時間的知識範圍。

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這部分內容可以為以後小數、分數的計算打好基礎。對於運算定律的學習,可以讓學生理解和掌握一些規律性的知識,有助於學生在今後的計算中逐步做到計算方法的合理和靈活。

簡單的統計是統計知識教學的起步。在過去教學中滲透統計思想的基礎上,從本冊開始正式教學統計和初步認識。教材重在讓學生初步認識統計的過程,包括收集和整理數據,填寫統計表和根據統計表回答問題。

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這部分,首先讓學生認識線段、射線、直線、垂線、平行線和角這些幾何知識中最基本的概念,學生掌握了這些概念,才能進行幾何知識的學習。

接着認識三角形、平行四邊行和梯形,認識這些圖形,初步掌握它們的特徵和一些性質,將為以後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教學目的要求

1、初步掌握乘、除法運算中各部分的關係,會根據這些關係求未知。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提高整數計算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年、月、日的,掌握24時計時法,幫助學生進一步擴大關於時間的知識範圍。

4、培養學生用各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5、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探索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數學學習的信心。

6、使學生會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解答一些簡單應用題。

7、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則混合運算這部分知識,有助於學生在今後的計算中逐步做到計算方法的合理和靈活。

8、學生初步瞭解統計的過程,初步學會數據收集、整理的方法,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表。

9、使學生認識線段、射線、直線、垂線、平行線和角這些幾何知識中最基本的概念,學生掌握了這些概念,能進行幾何知識的學習。

10、結合有關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檢驗的習慣。

四、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結合有關數學內容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的滲透教育。

2、結合有關內容,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

3、結合有關內容,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嚴謹的科學研究作風。

4、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尊敬師長、互相幫助的好品質。

5、結合練習題進行綠化祖國保護環境的思想教育。

6、結合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措施

1、嚴格遵守教學六認真進行教學活動。

2、不斷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業務水平,進行教育教學改革,以適應時代的需求。

3、注意學生差異,因材施教。

4、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靈活地處理教材,以適應大綱要求。

5、計算方面要注意培養學生選擇合理的方法和工具進行計算的能力。

6、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強調“認真刻苦學習”,不允許一個人掉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7、教師的教學方法具有創新意識。

8、教學中發揚教學民主,創造一個輕鬆和諧有序的教學和學習氛圍。

9、接班後,對所有學生進行成績摸底,排好、中、差,平時課上提問就有針對性,把提優、補差工作作為首要任務,為後進生找“小老師”,做到一幫一。

10、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筆算訓練,又要加強口算訓練,使筆算口算互相促進,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計算題做到大面積“豐收”。

六、課時安排

內容課時

一、期初複習2

二、乘法、除法各部分之間的關係6

三、混合運算(二)7

四、三步計算應用題12

五、年、月、日4

六、四則運算的意義和運算定律25

七、簡單的統計(一)5

八、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12

九、期末複習5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繼續貫徹《數學新課標》為指導,以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深化實施縣教研室提出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三環節”構建高效率課堂為重點,以提升教師素質和教研能力為保障,以全面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究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強化質量意識,改革意識和規範意識,與時俱進,努力構建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全鎮教育教學工作的快速高效發展。

二、工作重點:

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積極參加學校和上級組織的各種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學習。

組織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2.加強教師新課程培訓,確立新理念

數學課程理念: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

數學學科理念:數學有助於學生終生學習的願望和力能的發展。

數學學習理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數學教學活動理念: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

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教學評價理念: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習水平,更要關注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3.定期開展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研討活動,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互相交流學習與教學工作經驗。

4.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特別是一至五年級教材,要根據新課標理念,重新組合,體現出數學與生活的緊密關係。

改進課堂教學,努力體現新理念,課堂是學生煥發活力的地方,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5.加強教研組建設,開展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

開設教研課,組織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認真聽課和評課,要求全體教師多學習、多交流、多反思、多總結。

做好教師的業務、備課規範檢查,每月進行一次重點項目檢查。

落實“教學檔案”的實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將對各個班級學生進行口算達標測試及口算比賽,促進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提高。

6.開展課題實驗活動,並做好實驗記錄。

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5人,其中男生有19人。通過一學期的相處,發現整體學生的習慣,成績已經有了很大的起色,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差,作業馬虎,字跡潦草,成績不理想,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針對出現的問題,本學期我想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着手,重點抓學生的作業,在作業中找出每個學生的不足,從而進行補差提優。其次,建立爭星榜,引進激勵機制。第一,學生根據上學期成績建立目標,與每次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兑換星星。第二,對本學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過關考試,取得過關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後,加強班風、學風建設,構建積極上進、團結協助的氛圍。

同時,在本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並進一步加強學習方法的滲透與指導,對學困生實行個別輔導,並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與幫助,促使其自覺學習。在書寫上進一步提高要求,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培養其責任感。

二、教材分析:

1、全冊教學內容及教時安排(以單元為單位)

(1)分數乘法:13課時

(2)長方體(一)15課時

(3)分數除法: 18課時

(4)長方體(二): 15課時

(5)分數混合運算: 15課時

(6)百分數: 17課時

(7)統計:7課時

(8)總複習: 4課時

2、全冊教學要求: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並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展開圖的形狀,理解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含義並能正確計算。

(3)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並能熟練地計算。

(4)認識理解物體體積概念,認識常用體積和容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數、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夠掌握這些單位間的進率和換算,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方法。 (5)掌握分數乘法、除法的數量關係,並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6)理解百分數的意義,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小數、分數、百分數的互化,並能正確地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7)認識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懂得中位數,眾數的意義,並能針對具體問題選擇使用。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和動手操作能力。

3、教學重點:

(1)理解整數與分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

(2)理解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重點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認識百分數的意義是重點,探索並掌握百分數與分數、小數互化的`方法。

(5)瞭解長方體的幾何結構。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6)認識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4、教學難點:

(1)整數與分數的乘法的兩種意義之間的聯繫。

(2)把被除數的分數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被除數的幾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結合具體情境與操作來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3)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是從被除數中能夠分出多少個除數的角度來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能形象地描述這些體積單位實際有多大。

三、提高教學質量措施

在本學期中,繼續提高教學質量,我想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解決:

1、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通過表揚、激勵的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開展“爭星榜”、發送小喜報的形式,讓學生們在競賽評比和表揚中獲得進步。

2、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以自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腔熱情的工作作風,虛心學習各種資料,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培養。

四、輔導計劃

1、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提優補差工作。讓學優生和學困生結對,達到手拉手同進步的目的。

2、上課時對學困生多加註意,有針對性地提問,找到他們學習上的難點,予以解決。

3、為了做好抓好兩頭,保住中間的工作要點,努力設計讓優生吃得飽,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學手段。設計提問、設計練習、分析內容注意選擇性問題。同時明確練習題的難度的層次性,使學生有的放矢。能在較短的時間裏,較好的全面的完成練習題。

4、重視差生的錯題訂正,不厭其煩的反覆地幫助差生完成基礎性作業,直至學生真正弄懂為止;對差生的作業保證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強與家長的配合,幫助潛能生從態度到習慣,從上課到家庭作業的指導形成合力。、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5人,其中男生有19人。通過一學期的相處,發現整體學生的習慣,成績已經有了很大的起色,個別學生的學習習慣差,作業馬虎,字跡潦草,成績不理想,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針對出現的問題,本學期我想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着手,重點抓學生的作業,在作業中找出每個學生的不足,從而進行補差提優。其次,建立爭星榜,引進激勵機制。第一,學生根據上學期成績建立目標,與每次考試成績進行比較,兑換星星。第二,對本學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進行過關考試,取得過關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後,加強班風、學風建設,構建積極上進、團結協助的氛圍。

同時,在本期的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滲透在教學的全過程。並進一步加強學習方法的滲透與指導,對學困生實行個別輔導,並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與幫助,促使其自覺學習。在書寫上進一步提高要求,讓學生在認真書寫的基礎上培養其責任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gongzuojihua/8k4np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