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務文書 >調查報告 >

大學生三生教育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三生教育調查報告範文

大學生“三生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高校是開展“三生教育”的重要陣地,任重而道遠,目前對大學生開展“三生教育”已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時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和阻力,但我們相信,這是一個在不斷探索之中不斷完善的過程。小編整理了一份大學生三生教育調查報告,大家可以閲讀一下。

大學生三生教育調查報告範文

本次調查主要從年級、性別、學科、是否是獨生子女等方面對我校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瞭解我校大學生對生活、生存及生活的認知狀況狀況及他們迫切的需求,分析歸納他們在“三生教育”有關方面的共同性與差異性,從而為在大學開展“三生教育”提供一些參考,也為我校更好地開展“三生教育”提供些現實依據。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為了客觀真實地瞭解和分析大學生“三生教育”的狀況和特點,我們以紅河學院為例,對紅河學院在校生展開有關“三生教育”狀況問題的調查活動,本次調查採用了問卷調查與座談、訪談相結合的方法。問卷為自編問卷,為了使問卷設計更加科學合理,我們課題組成員通過上網查閲資料,閲讀相關文獻、書籍,諮詢指導老師等途徑獲得與當代大學生相關的“三生教育”資料,在此基礎上我們組員進行了較深入討論,設計並擬定了調查問卷的初稿,然後我們再將其重新發放給10名在校大學生,仔細向他們説明本次調查的設計方案、結構與內容以及所要達到的目的,並真誠徵求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最後我們通過對某些問題進行了修改、刪除了問卷中存在的不合理項目、增添了合理的內容,經過我們的系統整理形成正式的問卷。

問卷內容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被調查對象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年級、性別、學科、是否是獨生子女、父母親的文化程度等方面;第二部分為調查的主要內容,主要根據大學生對生命、生存、生活的認知狀況,實踐情況,他們對“三生教育”內涵的理解,對開展“三生教育”課程的意見和建議,以及學校開展“三生教育”的程度、成效等方面設置了34個問題,包含33個選擇題和1道問答題。我們共發放400份問卷,回收問卷361份,有效問卷345份,作廢問卷16份,有效回收率為86。25%,其中男生共計179份,女生共計166份;大一學生佔6份,大二學生佔262份,大三學生佔67份,大四學生佔11份;理工科學生為195份,文科學生為150份;城鎮學生79份,農村學生266份;獨生子女計有34份,非獨生子女計有311份;父母親文化程度低的學生佔58份,父母的文化中高程度的學生佔287份。我們首先以人工方式對問卷數據進行統計、整理,然後再用SPSS軟件技術進行分析處理,試圖對它所呈現出的一些共同性和差異性進行分析。

二、研究結果分析

通過對本課題的調查問卷及所收集到的相關信息進行處理,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大學生“三生教育”的狀況及問題,並作出相應的分析。

(一)生命部分

1、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狀況分析

一個人只有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之後,才會有意識的去愛護生命,珍惜生命,才有可能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據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在看待自殺行為中,90%以上的人都持反對態度,他們認為自殺行為是對生命的輕視,是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值得反思,不可原諒,只有極少數學生認為是情有可原的。20%的大學生有過輕生的念頭。影響他們形成對生命的看法的因素很多,其中自己的性格,父母、家庭的影響,社會現象的刺激尤為重要,學校的教育和幫助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見,大學生對生命的認識是不夠全面的,很多大學生尚未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對生命的存在發展及其規律缺乏清晰的認識,然而這正是我們教育所面臨的重大任務。

2、大學生的壓力狀況分析

當代大學生普遍都有壓力,而且壓力的來源、類型、大小程度也各不相同,或來源於學習生活,或來源於父母過高的期望,或來源於家庭經濟的問題,或來源於同老師、同學之間的關係,或來源於個人理想和目標等方面。但針對不同年級、不同階段壓力錶現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大一新生主要表現人際交往、適應環境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壓力,由於他們剛從緊張的初高中學習生活中走出來,在大學“輕鬆”的環境中不知所措;大二的學生主要是學習方面的壓力,對待獎學金,對待考各種各樣的證書,部分同學已經開始對考研有所關注;大三學生已經提前關注就業,學習壓力仍然是一重要壓力,考證書已經有了正對性和選擇性,考研和考證都比較緊張;大四學生面對的主要是就業和擇業的壓力。各種壓力交織在一起,層出不窮,面對錯綜複雜的壓力,大多數大學生都擁有一種比較積極樂觀的態度,能夠在緊張狀況下保持樂觀的心態,能夠認真地完成學業,注重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然而在緩解壓力方面,35%的大學生感到壓力而不知道如何緩解,往往採取一些不恰當的解決方法和手段,例如:上網聊天、玩遊戲,吸煙喝酒,,或暴飲暴食,睡覺,自暴自棄,甚至採取打架、鬥毆等過激行為,不知道或忽視進行有效的自我調整,極少有人尋求他人的幫助,諮詢相關工作人員的確(更是)是少之又少。

3、大學生的生命健康狀況分析

關愛生命就要關注生命健康,健康的身體能夠使生命變得更加精彩,生活更加美好。生理與心理的不健康會導致情緒的低落,進而導致抑鬱甚至會引起輕生。保持健康狀態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體育一直都是維護、提高健康,促進心理完善,健全人類精神不可代替的手段。然而,通過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關注程度嚴重不夠,大部分大學生每天的鍛鍊時間都低於專家建議的一天一小時的鍛鍊標準。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這些學生並不是不知道體育鍛煉的相關知識以及體育鍛煉對個體健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他們對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不足,也沒有外在要求、沒有動力,或是沒有持久鍛鍊的恆心和毅力。大學生體育鍛煉存在年級差異性,主要表現為:中高年級的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意識越來越淡薄,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和頻率逐步減少,形成這種狀況的部分原因是高年級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業壓力增加,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學生,普遍感到時間緊湊,沒有時間參加體育鍛煉。除此之外,還存在性別差異,凸出體現為女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頻率、強度等明顯少於男生,尤其是高年級女生,由於體育課程學分已經修夠,缺乏主動鍛鍊意識,安排在體育鍛煉上的時間急劇減少,更多的女生幾乎不鍛鍊。

(二)生存部分

人作為一切社會的綜合而存在。在“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社會環境中立足,生存是第一法則,離開生存談生活猶如緣木求魚;避開生存追求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切實際,因此,生存成為關乎個人、集體、羣體乃至人類發展的命題。研究“三生教育”避免不了對生存狀況的調查。

我們對大學生生存狀況的研究發現:大學生普遍認為成功就業的主要因素是自身(個人)素質,大學生們普遍感到緊張,他們通過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如:自主創業,買股票,做促銷等。在月末父母未匯生活費來的時候,一半以上的人會向他人借錢或自己掙錢解決,75%以上的大學生常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標,並設法去達成,在對大學四年的計劃上,大學生們各不相同,如重視社交能力的培養,畢業後考公務員,刻苦學習走考研之路,正常地按要求完成學業等,大多數都比較積極。同時,我們在調查過程中也發現,將近50%的大學生不瞭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只是大概地看到就業壓力大,因此在被問到“你希望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選擇的?”的時候,一半以上的同學的答案都是先就業後擇業或能找到工作就不錯了,很少有人是經過考慮和挑選才最終確定的。大學生中有58%的人對自己的職業興趣不太確定,不瞭解或沒有考慮;80%以上的大學生迫切希望和有打算為將來的就業在各個方面主動學習和訓練,因此,他們在參加大學生各種學生社團、考各類資格證書、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中表現比較積極。

(三)生活部分

生活,是人的存在方式,只有充分認識生活,尊重生活,才能夠得以維持其存在,進而實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此,我們主要從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進行調查分析。大學生在物質生活方面的問題不太凸出,部分經濟困難的學生通過勤工儉學、做餐飲服務員、為企業或公司做促銷、做家教等途徑基本能夠解決日常生活開支,中高年級的部分大學生則可以憑藉獎學金、助學金解決自己的學費問題。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卻不是這樣天遂人意的,譬如: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在遇到突如其來的疾病或災難的時候,由於無力承擔巨大的經濟壓力或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會對生活失去信心,產生一些列心理和生理問題。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訪談到這樣一位大三的女生,她來自偏遠山區的農民家庭,經濟來源少,父親是小學文化,母親則根本沒有接受過學校教育,她是長女,加上兄弟姐妹六個,家庭負擔很重。她也是村子裏的第一個大學生,來到大學之後,該生努力學習,勤儉節約,在學校做過勤工儉學,在校外作過促銷、餐飲服務員、家教等職業,還拿過國家勵志獎學金,抵消所欠學費和住宿費。大三學年學校開設的課程增加,課餘打工的時間不得不減少,於是她只能基本維持日常的生活開支,甚至有時還要靠向其他同學借錢度日。然而不幸得是她發現自己經常出現偏頭痛、頭暈、等症狀,而且這種感覺越來越明顯,於是她開始懷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想去醫院看病,又有許多顧慮:一方面,頭部檢查治療的費用較高,自己沒有錢;另一方面,擔心萬一病情像自己所預料的那麼嚴重的話恐怕自己接受不了,所以一直都不敢去醫院看病。然而禍不單行,當她打電話準備將埋藏很久的情況告訴家人,希望父母寄點錢給她的時候,還未來得及説自己在這邊的情況,便得知母親舊病復發,病得不輕,且本已經出嫁的大妹子因婆家萬般刁難,被人逐出家門回家,兩家正為此事鬧翻了天,一系列的煩惱和憂愁包裹了她,使她無法靜下心來去聽課學習,也無心做其他的事情,她在這裏沒錢給自己治病,對家庭方面又無力為家人分擔壓力和困難,她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哭泣,於是很長一段時間陷入了自暴自棄,鬱鬱寡歡的生活,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諸如此類的事在大學生尤其是貧困生中較普遍,由此可以看出,生活問題解決不好,可能引發生存、生命問題,大學生的生活應當受到關注,以便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四)我校“三生教育”的開展狀況分析

在我校,“三生教育”是作為一門通識選修課而開設,到目前我校選修過該門課程的主要是07、08級學生,因此,我們的調查對象的重點放在這兩個年級上。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6%的學生是通過修讀該門課程獲得“三生教育”相關知識,通過上網、看書瞭解的佔24%,聽別人説過的人有31%,其餘的人不瞭解什麼是“三生教育”(表14)。對“三生教育”課程感興趣、不感興趣和一般的分別佔34%、15%和51%(表15),有45%的大學生喜歡演講、辯論、看電影的“三生教育”的授課方式,主張以社會實踐的形式開展該門課的佔21%(表16)。由此可以得出:雖然“三生教育”極具吸引力,但是眼下由於傳統的授課方式、考核方式仍然存在,“三生教育”開展的方式比較單一,大學生對“三生教育”的關注程度還不夠,“三生教育”的理念還沒有廣泛的滲透於師生的思想和行動之中,此外,相關的師資力量、教學科研得不到保障也是一重要問題,對此,學校應當加強重視。

三、結論

通過對大學生“三生教育”狀況問題的研究分析,大學生在對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認知及存在的問題有共性,也有差異性。他們的共性表現為大學生的“三生觀”均受社會現象、家庭環境和學校教育以及個人因素的影響,其中,社會環境的影響最大;大學生在尊重生命價值,培養生存能力,提高生存技巧,改善生活水平,提升生活質量,豐富生活經驗等方面表現較為積極,存在的問題也較為相似;但是,在對壓力來源及處理壓力的方式上、對生命健康的關注程度,生存實踐方式等方面出現年級差異與性別差異;大學生對生存知識、生存技能的迫切需要與就業信息不充分、職業興趣不明確、學生就業指導與創業環境的缺乏構成一對矛盾體;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和生活風貌上有特定性。因此,開展大學生“三生教育”必須在普遍開展的同時注意這些差異,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要區別對待,做到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因人因事而異,做到有的放矢。大學生“三生教育”效果不夠明顯,力度還得加強。

四、認識與建議

高效(校)開展“三生教育”是大勢所趨。但是,就目前而言,高校“三生教育”的全面有效開展卻面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如:對“三生教育”系統性的研究不夠充分,師資力量薄弱,開展“三生教育”的動力不足,開展的方式方法的侷限性,學生對“三生教育”的認識不充分等,所有這些因素的存在,嚴重阻礙高校“三生教育”的有效開展,對此,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高效(校)“三生教育”在開展應以學生為本,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這就要求對學生的生命成長過程和生活學習過程充分了解。在生命教育中,除了進行必要的生命價值觀教育以外,針對大學生臨時出現的一些問題要及時瞭解、及時解決,做到防患於未然。然而這些問題總是在他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因此,從日常生活入手,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的能力,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高尚的道德生活風貌,培養學生的感恩之心及珍愛生活、熱愛集體的精神。高校“三生教育”要貼近教育教學實際,使學生、教師、家長和社會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説明僅將“三生教育”作為一門通史(識)選修課程而開設,以傳統的授課方式只注重課堂的講解而不注重與學生的交流體驗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大學不僅僅是一個幫助學生提升知識技能的地方,它更是為學生提供一種良好的薰陶氛圍的場所,因此,營造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生活氛圍對增強大學生的自信心,提升大學生人格素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二)大學生“三生教育”應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在理論教育的基礎上加強實踐鍛鍊。這主要是針對於大學教育中重理論輕實踐、大學生眼高手低、動手能力弱等現象而提出的。加強大學生“三生教育”的理論研究,教育教學研究,培養師資力量,加大對大學生“三生教育”科學研究的支持力度,從而豐富大學生“三生教育”的理論基礎。另外,高校應增加教學實踐基地,儘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鍛鍊自身的平台,在教育設施,教學設備方面該增加的應增加,該改善的得改善,在教學資源的分配上應更趨於合理化,在教學方法考核方式上應實現多元化,體現全面性。通過理論教育是學生對生命生存和生活有個初步的認識,但只有通過實踐教育才能使學生自己對生命、生存和生活更深的領悟、認同和內化。

(三)高效開展“三生教育”既要具有普遍性,又要具有針對性,從而提高教育的實效性。在高校,“三生教育”不論是以有形的方式或者是無形的方式都在開展,不管是明確開設此門課程,還是在學校管理方面、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管理當中都會涉及到,如:校園消防救災演練活動、禁毒宣傳、防艾宣傳、交通安全教育等方面,以上均是“三生教育”中普遍性的教育,看得見的教育。對於高校“三生教育”中突出的問題應該針對性的解決,如:針對大學生對生命健康的關注不夠,高校不僅應加強相關體育知識的教育指導,改善體育設施,更重要的是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鍛煉活動,培養學生積極廣泛的體育興趣愛好,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體現對大學生體質的關懷和生命的關愛。針對大學生生存知識的欠缺,生存技能的缺乏,信息瞭解不充分,迫切需要鍛鍊而又不知如何下手,高校應加強創業就業指導及職業規劃教育,同時積極尋求與工廠、企業合作的機會,為大學生提供對口的實踐基地。針對貧困生和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應特別對待,貧困生大多是心理壓力嚴重、缺乏自信心的羣體,對於他們不只是給予經濟的資助,更重要的是給予精神上撫慰,引導他們在看待問題和處理問題上積極樂觀,鍛鍊堅強的意志,可以看出真正妨礙他們的不是困難本身,而是對待困難的態度。對於獨生子女,可以從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開始,使之擺脱依賴心理,樹立自立自強的精神,同時,還應注意他們的同情心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使之學會與人分享分享及與人交往。

針對大學生生活習慣不良、生活風貌上存在的問題,可以充分發揮監督機制與評價機制的作用,採取外部監督與自我監督相結合,在外部評價與自我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綜合評價,完善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及賞罰機制,規範約束大學生言行舉止,培養大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生活作風,培養大學生誠實守信、自尊自愛的精神,在此過程中,教師應以身作則,發揮帶頭作用,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總之,只有把對大學生“三生教育”的普遍關注與特殊指導相結合才能切實抓好大學生“三生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wuwenshu/diaochabaogao/478m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