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趣事作文 >

關於端午趣事作文三篇

關於端午趣事作文三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趣事作文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端午趣事作文三篇

端午趣事作文 篇1

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大家都討論端午節要幹什麼,有人説:“我回去要吃奶奶包的棕子。”有人説:“我要去看賽龍舟,吃五黃。”還有人説:“我要回家做香囊,還要去旅行……”我們中午都在猜想,這周的班隊課一定和端午有關。

果然不出大家所料,下午的班隊活動是端午節,主持人走上台,向大家介紹端午節。端午節歷史悠久,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等。端午的由來是因為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江中,百姓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就學會了包棕子,把棕子扔進江中餵食魚兒,魚蝦吃飽了之後,不要去啃咬屈原的身體,因此人們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吃棕子,以此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掛艾草,做香囊,吃五黃,賽龍舟等,關於吃五黃裏的雄黃酒還有個故事呢!以前,人們用雄黃酒在頭上寫個王字,希望孩子不受蛇蟲的傷害,還可以驅妖辟邪。

介紹完知識,主持人還為大家表演了一個小品,李祈伽演班長,葉若靈表演琵琶,胡哿和田程丹表演小提琴,金展鋭和朱峻熙表演街舞,他們把大家逗得捧腹大笑,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小品過後是葉若靈媽媽教我們做紙棕子,紙棕子看着簡單做着難,越着急就越做不好,最終我還是以失敗告終。

時間過得飛快,班隊課一眨眼就結束了,這節班隊課讓我獲益良多,回到家,一陣香味飄來,原來是奶奶包的美味大肉棕。端午節真是一個又好玩又美味的節日啊!

端午趣事作文 篇2

説到端午,我們立刻想到的是粽子,這個週日上午,我們小組支行舉行了一次包粽子活動!

週日上午,我們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包粽子對於我們這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朋友來説,無疑是件新鮮事。

粽葉和糯米在頭天晚上已經泡好了。開始包了,先取一片粽葉,把一個角折到中間,再把另一邊折過去,一個“漏斗”就形成了,再在裏面放大半糯米,把蛋黃或棗子放進去,把上面的葉子蓋上,留下的繞粽子幾圈,再去一根繩子(毛線)繞粽子幾圈,打個結就好了。但是説簡單,做難啊,不是“漏斗”變了形,就是米放太多了,撒的一地都是,在家長的幫助下,我們艱難地完成了一個個奇形怪狀的粽子,有長形的,有圓形的,有五角的,就是沒有好看的三角體粽子,雖然不好看,但我們一個個很開心,很高興。畢竟這是我們自己親手包的粽子。過了半個小時,粽子煮好了,我們品嚐自己的勞動成果,美味極了,比店裏面買來的要好吃多了。

今天的包粽子活動真有趣,自己動手,其樂無窮啊!

端午趣事作文 篇3

今天,是我國一年一度的.具有偉大紀念意義的懷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節,是古代人民勤勞與智慧,勞動與品質的象徵,是中國的自豪凝成的寶貴鑽石,看着農村人家也如此重視這個紀念故人的節日。

一大早,爸爸就帶我們回奶奶家了,聞着奶奶家不時傳出的清香,我的口水差點就“飛落三千尺”了。

我衝進奶奶家,奶奶見我回來,笑眯眯的遞上來了一個大粽子,我三下五除二就剝開棕皮,看着鮮紅的大棗,粘滑的糯米,飛揚的熱氣,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了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藝真是好啊,我狼吞虎嚥的吃完一個,又順手拿起一個。

“加油!加油!”聽見門外的叫喊,我詫異的探出頭,原來是小孩子們在賽“龍舟”啊!

一個個紙做的小紙船漂在水中,每個小船都被畫得五顏六色,還塗上了好看的名字,看着一個個名字浮在水上,“神龍號”,“白虎號”……,甚至還有一些時髦的名字,如“潮人號”,“神馬浮雲號”…… 一個個小船順着水而下,又間連着被浪給打翻,激起了一陣陣水花,傳來了嘩嘩聲。

一些老人將棕皮放在水中,看着它順江而下,聽奶奶説,這叫“避水”,讓水裏的妖魔鬼怪吃飽,以後就不會纏着我們,不傷害你了。

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户曉,人人皆知的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必定會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qushizuowen/k9r0p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