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旅遊作文 >

【必備】旅行作文4篇

【必備】旅行作文4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旅行作文4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旅行作文4篇

旅行作文 篇1

攥一把家鄉的泥土,那是生命,那是我的根。

——題記

家鄉的泥土,我對他的依賴,景仰並非是與生俱來。好兒男志在四方,我帶着18歲的美好憧憬,懷着青春飽滿的熱情,揹着媽媽滿滿叮囑的行囊,去周遊四方,去創造自己的世界。在這漫漫的旅途中,在一次次的摔打之後,寂寞的夜空中,撫摸自己受傷的心結,有什麼能比家鄉的泥土更令人思念和渴求的呢?

記得在家鄉的一次展會上,我見到一尊精美的泥人,他渾身是肌肉和力量的匯聚,兩眼直視前方,表現出無畏無懼的堅定和果敢,我凝視着他出神,這是男子漢創造輝煌人生所具有的堅強和無畏,多麼逼真傳神啊!這是泥土所表現出的傑出藝術!我感悟到:泥土雖然時常被人忽視和冷落,卻讓我領悟到了泥土所藴含的生命的力量。家鄉的泥土,在我心中的分量,開始重了幾分。

捧一把泥土,來感受家鄉的味道。這看似平常的動作,對於遠在異鄉的遊子們卻是一種奢望。家鄉的小路,記載着無數的祖輩們們辛勤耕作足跡,重複了無數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軌跡,他們的生命來自泥土,逝後又化為泥土,芬芳的泥土上面灑滿了祖輩的心血和汗水,土生萬物,萬物離不開泥土,每一顆土壤都會讓我們感受到一種踏實和寬廣胸懷。

是啊,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我成功時,是鄉土教導我,要有泥土般的謙卑,要有泥土般的穩重,要有泥土般的踏實;我墜入人生的谷底時,再次回到家鄉,聞到家鄉的泥土孕育的絢爛鮮花,享受着累累的果實,芝蘭生於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也是鄉土的`啟迪,揚起我泥土般的堅韌風帆,讓我去遠航。

記得有位禪師告訴小沙彌一個故事:泥土問佛祖:“我委身在地,無聲無息,受人踐踏,又無華彩的外衣,你不覺得我一無是處嗎?”佛祖説:“真正的智慧在於隱藏,真正的才華在於沉默。你讓花草樹木蓬勃生長,供養萬物成長的養分,才是人類社會生生世世繁衍不息,你無窮的生命力還不夠顯現嗎?”

在這個故事中我認識到:人們常常讚美來之不易的生命,卻冷落了給予我們生命的泥土。萬紫千紅的繁花,沒有泥土,它們只能在枯枝殘葉中哀歎;高大挺拔的大樹,沒有泥土,它只會在風吹雨打中倒下;如今有許多祖國大地上培育成功的名人和學士,拋棄鄉土,蔑視自己的根,無視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化的根!他只能在喪失自我中苟延殘喘。因為,我們是有根的,有源的民族,人不能忘本,不能忘記鄉土所給予我們金子般的品質。

我時常在想,宏偉的高樓因為泥土而高聳入雲,磅礴的山峯因為泥土而屹立華夏,波瀾的大海因為泥土而波濤洶湧,是低微的泥土孕育了一切,那麼我有什麼理由將其拋棄?

在未來的道路上,有激動人心的成功,也有慘重的失敗,有歡笑,也有淚水……只有帶着家鄉的泥土,才會面對一切,一掊鄉土,神聖而又純潔。

鄉土是博大的,博大的胸襟可以化腐朽為神奇,鄉土是厚重的,厚重的德行可以承載世間萬物,泥土是謙虛的,泥土是真誠的,泥土是卑微的,泥土是高貴的,做一個具有泥土高尚品德的人,帶着泥土去旅行……

旅行作文 篇2

我們身邊的朋友分為兩種:一種在朋友圈裏瘋狂地共享自己旅行的足跡;而另一種你卻從未知道,也許此刻,他正穿梭在古老的小興安嶺,又或在攀登峻峭的喜馬拉雅山。我,曾屬於前者。

在暑假,此次前往去巴厘島的旅行,我恨不得告訴全世界:本小姐去旅行了!我下定了刷爆朋友圈的決心。爸爸對着正在自拍發朋友圈的我感到很不滿,抱怨道:“你為什麼非要發這麼多朋友圈?無非是想讓你的同學羨慕你罷了。”我扭過頭,吐了吐舌頭:“你不懂了啦!”

是啊,我為什麼要發那麼多朋友圈,然後又眼巴巴地渴望着別人點贊呢?是想要贏得他人豔羨的目光嗎?此刻,我想起我的一位外國友人的話:“你們中國人為什麼非要讓別人知道自己在哪兒呢?自己知道,不就好了嗎?”

在巴厘島潛水時,教練總是會警告:不要碰那些珊瑚。可是,依舊有許多遊客忍不住去觸碰它們。彷彿每一個人都覺得只有摸過了,碰過了,才會有“我去過,我到過”的滿足感。可他們殊不知,珊瑚非常脆弱,一旦拿走一小片,説不定將會毀了一大片美麗的珊瑚羣。

那天,我坐在美麗的沙灘上,用手指在沙子上寫下了“Iamhere”,然後在讓湧上來的浪花,一點一點將它吞沒到大海中。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位潛水教練的話:“我不用向任何人證明我曾在這裏,我自己知道,就夠了。”

對於現在的我來説:旅行應該是去了解當地的人文情懷,去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用自己的眼睛去記錄一切你所看到的,用自己的耳朵去記錄一切你所聽到的。如果你只願用拍照去記錄,用朋友圈去感歎。那麼你或許會錯過腳下那一眼淳淳的流水,耳邊那一曲悠揚的笛聲又或者是一則令你難忘的古老故事……那你,也就失去了旅行的意義。

現在的我,多少個共享朋友圈,在我眼裏,都比不上“小橋流水人家”來得美麗、曼妙!多少句“我去過,我到過”,都比不上街邊的一聲吆喝聲來得令我動容。

我希望,朋友圈的旅行共享千萬不要讓人們淡忘旅行的真正意義。

旅行作文 篇3

“媽媽,以後我要當個旅行家,環遊世界!”我抬起頭,驕傲地説出這個偉大理想。

“咦?真巧,媽媽的理想也是旅行哦!”我聽了有些不高興,嘟起嘴總覺得我的理想被誰偷走了。

可長大了,我才發現,很多人都渴望環遊世界,渴望做一位旅行者。於是,這個偉大的抱負也在眾人口中沖淡了,蜷縮在我心中的一角。

那天,我如往常走出教室,一出門便看到了媽媽。她總是在那兒,大門外的一邊兒,坐在電動車上,身旁是幾個與她動作相同的媽媽,不知在聊些什麼。但我知道,她們談話無非是家務和孩子。

路上,媽媽的聲音從前方傳來:“今天我去了外婆家。”

“嗯。”

“你公公病剛好,可以下牀了。”

“哦。”

“你外婆特激動,一個勁兒地説,身體好了,就趕緊去旅行吧。”

旅行?我一驚,這詞多久沒跳入我腦海了?特別還是外婆説出來,在我印象裏她不是個只願呆在家裏的“蝸居一族”嗎?怎麼會……

“她還説要坐輪船,兩個月環遊世界。我笑她,她還真指着報紙上的廣告給我看,唉,你説這……”

媽媽回過頭無奈地笑笑,陽光照在她臉上,一瞬間便突出了眼角的“浪花”,在陽光下格外耀眼。我也回笑,笑外婆這“老糊塗”,可心裏卻有些痠痛。我仔細想或許是外婆的話,讓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時候的願望。這麼一想,我竟有那麼長時間忘了它,心裏不由惆悵。可又想大概也曾有這樣的理想,可這時間一長也像我一樣,忘了。可她又和我不一樣,我忘了,沒關係,有的是時間,那她呢?我心一痛,又想起了什麼,便問:“媽,你不也想環遊世界嗎?”

“唉,這都是年輕時的夢了。況且這世上也沒幾人真能完成它。”

我聽了,怎麼也不是滋味。大概旅行只是個夢想,是大家都能做的廉價的夢,也是沒幾人能實現的最奢侈的夢,畢竟生活總為我們的時間添上不對等的煩惱雜事,我們只好甘願於生活的枷鎖,旅行只是幾滴潤滑油,偶爾滋潤一下我們長期渴望自由的乾涸的心。

“沒關係,我以後有錢帶你環遊世界!”我試圖安慰她,也安慰我自己。

“呵呵,你行嗎?沒關係,我覺得我走過的生活都很好,你看……”

她便絮叨起來,還不時微笑,又有時皺眉。好像每一片記憶,每個歷程都是旅行一般,那樣精彩。

那我呢?當我到了另一個地方,過新的生活,是否也能像媽媽一樣,將過去的事兒當作旅行,侃侃道來呢?

看着媽媽的笑靨,我不由慶幸,慶幸她不為自己的旅行感到遺憾,也慶幸原來旅行是這麼簡單,它不需要你大筆花錢,大花時間,只需你打開心,面對生活,旅行就在眼前,不是嗎?

旅行可以很簡單,也可以很難,一切只取決於你。

旅行作文 篇4

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説:“盡信書不如無書”由此可見,知識的正確與否,眼見為憑,那麼,“旅行”也就相對的重要。

書本里寫的説的,都只是作者的異想世界,作者的天馬行空,並不一定是真實的,所以總是會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而“旅行”,就不太一樣了,因為“旅行”是自己的體驗,自己的親身經歷,一切“眼見為憑”。所以,讀書的旅行和實際的旅行,可以説是大異其趣喔!

旅行的意義在於旅人對這次旅行所吸收的知識、對這次旅行的看法、對這次旅行的心得、在遊玩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

大家都説:“旅行可增加見聞,可打開眼界,接觸與認識陌生的環境,學習到禮儀與遵守規矩。”就連我的媽媽也這麼講呢!

旅行真的可以打開我們的眼界喔!讓我們用心看世界,不要只是純粹的吃喝玩樂,對周遭的一切漠不關心,這恐怕就失去旅行的真正意義了。所以旅行時想要打開眼界,就要用心觀察身旁的人、事、物,説不定身邊有令人驚喜的事物正等你發現。

你被繁忙的工作、煩悶的功課壓的喘不過氣嗎?那我建議你,不要遲疑,“心動不如馬上行動”現在就來趟旅行吧!

標籤: 旅行 旅行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lvyouzuowen/odj03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