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事件作文 >保護環境作文 >

保護環境的建議作文

保護環境的建議作文

如何寫好作文?好的文章源於生活,寫你的所見、所聞;寫你的親身體會;寫出你的真情實感,這樣的文章,才會生動感人。那麼大家知道保護環境的建議的作文應該怎麼寫?

保護環境的建議作文

  保護環境的建議作文篇一:

現在的地球破舊不堪,保護地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可是,就有些不但不節約義不容辭的責任。

環境對於我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它就像一把大傘,為我們遮風擋雨保護我們的家園,如果離開了這把神奇的傘,那我們的家園就會像撒哈拉大沙漠一樣,一片死氣沉沉,荒無人煙。所以我要向全球發出意示,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吧!

然而現在我們身邊,環境越來越惡化,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大人在路邊隨便丟了一張紙,我非常傷心,心想如果每個人都丟一張廢紙,那麼這個世界會是什麼後果呢?真是太可怕了,整個世界就會變成白色的垃圾站,越想越可怕,我急忙把這個紙片撿起來,丟進垃圾桶裏。還有一次,我在電視上看見一篇有關環境的`報道:福建那邊的江水渾濁不清,江裏的魚都死了,浮在了江面,每條魚的嘴裏都吐着白沫,江邊還飄着白色垃圾,有小食品袋,糖果皮。這一景象真是慘不忍睹。人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卻在下降。還有那些沒有道德的伐樹者,他們可有想過樹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呢?樹為我們人類付出了那麼多!那麼多樹為我們擋住襲來的沙塵暴和可怕的龍捲風,這些伐樹者真應該靜靜的好好的反省一下,如果沒有了樹,我們的生活環境又是什麼樣子呢?可見目前我們環境的惡劣,也是在向我們發出了警告,提醒我們愛護環境刻不容緩!我認為愛護環境,人人有責,所以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不要隨地吐痰,不亂丟紙屑,少用本子,用完的本子可以當驗算本,看完的報紙可以練習毛筆字。把保護環境當做最重要的工作做下去,樹立環保意識,做環保守護者。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我要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把這句話當作一顆種子,我會用細心去澆灌它,讓它茁壯成長,讓“愛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句話傳遞下去。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周圍的環境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保護環境的建議作文篇二:

同學們:

你們都知道,我們現在的自然環境遭的遭,走在街上腳底就粘有口香糖,那裏都有塑料袋。一次性飯盒,希望我們從自身的一點一滴做起,因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我老家不遠處的那條小河,還是清澈見底,有許多小魚小蝦。夏天時他們總去趟水玩兒,打水仗。可如今我們現在所見到的那條小河呢,完全不是往日的那種風光了,已經變成魚蝦絕跡的.污水河,上面飄滿了垃圾,臭氣沖天。我大膽的向同學們提幾個建議: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2)儘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3)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製造噪音。

(4)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5)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保護環境的建議作文篇三:

尊敬的校領導:

你們好!

我們的校園好似一座美麗的公園,那裏有百花盛開的花池,有具滿笑聲足球場,有鬱鬱葱葱的樹木。我在這個美麗的校園學習、生活已有六年之久。早晨,伴隨着冉冉升起的朝陽,我來到學校;晚上,踏着夕陽的餘暉,我與美麗的校園揮手告別。與校園的'朝夕相處,使我和這個充滿活力的校園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但是,在這充滿詩情畫意和現代化氣息的校園裏,我們不難發現它或多或少還存在着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校園的花池,有的同學竟然將食品包裝袋隨手丟入花池中,土地上食品袋等更是隨處可見。學校走廊上、操場上、小徑旁、花池中,我們常常能見到揉成一團的紙屑。有些紙上甚至沒有寫過一個字,就被人丟棄;一個完好的本子,被人撕裂後,塞滿排水道。有些同學,他們寫錯字以後不用橡皮擦擦掉重寫,而是很乾脆地撕下整頁紙。像這樣不愛惜環境、浪費資源的現象還有很多。

尊敬的學校領導,為了能讓我們的校園更加美麗。我向學校提出以下建議:

一、

在學校開展"節約資源,人人爭當環保小衞士"的活動,通過廣播、雜誌、貼畫、黑板報等形式向學生宣傳保護環境的知識。在視覺、聽覺的強大攻勢下,自然會讓每個同學都能認識到浪費資源、污染環境是可恥的,從而自願加入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列中。

二、

在校園內加強環保管理。對愛護環境、不亂丟亂扔廢棄物的班級進行適當的獎勵。對不良行為做出合理批評。

希望我校領導能在百忙之中看看我呈上的這份建議書。我衷心希望我的這一紙建議能為學校未來的宏偉藍圖增添一抹色彩。

祝福學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shijianzuowen/baohuhuanjing/qeqe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