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小學生日記 >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精選11篇)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精選11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篇日記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精選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精選11篇)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1

今天在數學的課本中看見了一道題“生活中的數學題”。題目是:“我們國家大約13億的人口,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1角錢,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全國就節約了約1300萬元了。如果小學生從一年級到大學大約要節約1萬幾千元錢了,那麼這筆錢可以供給1805位失學沒錢上學的小朋友,把這筆錢給那些人,那豈不是很好嗎!”

看了上面的信息,我想啊:可真是人多力量大啊。突然我想起來了,人多力量大?不好的啊,因為我想了想:如果這大約13億的人口,都浪費了1滴水,那麼一共約浪費13億滴水了,那麼大家想一想13億滴水大約有多重呢?

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在水龍頭下面滴1000滴水,用稱稱了一下,1000滴水重200克,我又動筆算了一下。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呀:如果按每人一個月用了一噸水計算的話,那麼260噸水就足足可以用上2年了。我去問我爸爸:“1噸水能夠發多少度的電?”爸爸説:“1噸水能發100度的電。”那也就是説260噸的水可以發26000度的電了。

哇!我一下子驚呆了,260噸水竟然可以發揮這麼多的作用啊!所以我們現在要節約所有的水,不要浪費掉一滴滴的水了,我們要養成節約這個好習慣,不能再浪費了。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2

今天下午,我在家裏沒有事幹,便隨手拿起一本數學課外讀物翻閲,看見其中有這樣的一道題目:

小紅用3個“8”和4個“0”寫出了一個七位數,小紅讀這個數的時候,她的奶奶只聽見小紅讀了兩個“零”字。問小紅寫出的的這個數可能是多少?日記大全

我冥思苦想,反覆地思考和琢磨,終於按順序想出了四種不同的答案,這四種不同的答案分別是:8080800、8080080、8080008、8000808。

從這一道題目中,我明白了無論做哪道題目都不能只滿足於想出一種答案。考慮問題時要全面、有序,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才能真正地學好數學。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3

今天早上,我起牀刷牙時看到了杯子是圓的,之後我去洗臉時發現臉盆也是圓的,中午吃飯時我發現碗也是圓的。我這時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這些器皿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是圓的?之後我又觀察了許多器皿,我發現器皿幾乎全都是圓的!這使我想到難道是我看花眼了?我開始懷疑自己,於是我擦了一下眼皮又重看了一遍,沒有看錯,是真的。

之後我又研究下去,我知道了原來在生活中如果人們用其他形狀的器皿就不容易重疊和盛東西,因為這樣不方便,可是使用圓形的器皿就能克服這樣的弱點。

發現這個特點我非常高興,有一句話説得好:“不懷疑不能見真理。”這件事情給我一個體會,今後我一定要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還要深入地研究下去。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4

今天,我偶然地在一本書上見到了這樣不可思議的數據:“一張厚度為0.01釐米的紙對摺30次之後的厚度竟然比珠穆朗瑪峯還要高呢?”

這個數據無論怎麼聽都覺得太“荒唐”了一點。畢竟是一張薄薄的紙,通過對摺真能超過珠穆朗瑪峯嗎?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所以只有通過計算,這一切的謎底才能揭曉。

隨即,我便把0.01釐米連續乘以2,一共30次,得到10737418.24釐米。接着,我又把珠穆朗瑪峯的高度8848.13米轉化為884813釐米,通過比較,很明顯能夠看出對摺30次之後的紙張的厚度的確勝過了珠穆朗瑪峯的高度,而且還是後者的10多倍。

其實,像這樣的驚人的數據在平常的生活中處處存數學在,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5

這節是數學課。王老師舉起粉筆,她並未像以往一樣,在黑板上龍飛鳳舞的寫着熟悉的乘除法和小數點,而是把語文中的“ a”、“b”、“d”搬到了黑板上。我仔細打量着王老師,她的衣服穿的和平常一樣樸素,頭髮也梳得整整齊齊,並沒有哪根筋不對啊!那為何她今日卻如此古怪?

哦!原來王老師要教我們“加法交換律”:a等於一個加數b,b等於另一個加數,c等於和。例如:a+b=b+a,怪不得她今天這麼古怪,看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句話得改成“大千數學,無奇不有”嘍!哈哈!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6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已是十二歲了。

每當回憶起小時候,那斷斷續續的記憶總是在我腦海裏回放。

小時候,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青山綠水,陪伴我的是一棟小平房。在那個小房子裏,住了一家子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還有我。那個時候,生活樸素,可我們依然活的很開心。那個時候,爸爸沒有那藏在頭間的銀髮,他的笑容,如天空一般明朗。那個時候,父母會帶着我,在這不算寬廣的土地上走走;偶爾看到幾塊零零散散的磚頭,順手搭個灶台,拿出準備好的紅薯,隨便撿根木棍插着,點起火,就這麼烤着吃,平凡的味道,卻給我留下了永遠的回憶。

最讓我難忘的,是童年的夏夜。月色如水,均勻地灑在地上。空氣並不燥熱,帶着清涼的風兒輕輕吹着。奶奶搖起蒲扇,搬個凳子,坐在門口,似乎在想着什麼。而我則調皮地跑到草叢間,運氣好的話,能看到幾隻飛舞的螢火蟲,連忙喊來爸爸捉住它們,就這麼捧在手心裏玩着。現在城市燈火通明,可還有誰記得那飛舞的螢火蟲呢?

我還記得,在家門口,有一顆很大很大的樹,有好幾層樓房那麼高。沒事的時候,我喜歡跑到樹下玩,就這麼坐着。

後來,那棵樹倒了,這個地方要拆遷,我們必須搬走,那棟小平房也倒了。我坐在那緩緩駛向前方的小貨車上,放着一些傢俱,看着那漸漸遠離的,我曾生活過的地方……

那是我第一次搬家,很多事情我並不記得,只能想起一些斷斷續續的片段,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也會忘了這段回憶。

所以,每一天,每一點,都值得珍藏,只有珍藏才值得回憶。每個人的成長只有一次,每一個人的童年也只有一次。

請珍惜這僅有一次的小時候吧,請守護好自己的童年,也許在長大後,它將成為你永遠的回憶。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7

語文期中考試完畢,弄的大家人心惶惶。數學考試大家都不錯,100分眾多。要排前幾名就看語文了。

“叮鈴鈴”上課了,大家還在唧唧喳喳叫個不停。突然一下,全班安靜下來。不用説——老師來了!“楊老師手裏好像有卷子耶,不會是期中考試卷吧!”我看到老師手裏有一大堆紙一樣的東西,特別興奮。期中試卷!會知道分數了耶!便問同桌。可是他沒理我。

“最高分96。5分,均分84。7,優秀率55。”楊老師在講了一會課後終於翻開了手中的卷子。“看看,我説的吧,就是卷子!”我激動的捅捅同桌,真的是卷子!不過,我到底多少分呢?會不會80多分啊?想到這兒,我不禁擔心起來。如果真的是80多分的話,那我就完蛋了。數學明明就好的太多,語文再這樣真的不行。卷子發下來了,我急的馬上看分數。馬上,心中一喜——我96。5分!哇!太好啦,這樣的話,也不會太低了呢。這樣媽媽還會獎勵我,太棒啦!我頓時心裏喜滋滋的。“再看看哪裏錯了呢。”我自言自語,打開試卷。啊,不是吧,這,這,這這是怎麼回事!老師“懸賞”100遍的“妥帖”我竟然寫成了“妥貼”。怎麼辦啊,100遍哪!這是要抄死我呀?這麼多。這可叫我怎麼辦?我的心情一落千丈,晴轉多雲。我在往下看,額,“懸賞”20遍的“協調”我也寫錯了,寫成了“諧調”。老天,你這是雙重打擊呀!叫我怎麼辦吶。沒辦法,現在只能埋頭抄!

唉,我的粗心太可惡,不然我不會扣這幾分,也不會抄那麼多遍!不管做什麼事,大家要記得仔細仔細再仔細!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8

這次,我隨着小記者來到了洛陽交警大隊。老師告訴我們這次機會難得,平時,別人想進都進不去。

一到那,大門立刻為我們打開,只見周圍的警車停得整整齊齊,時警長在門口為我們簡單介紹了參觀路線,我們便懷着好奇的心情進入了交警大隊。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值班室。一進門,裏面燈光昏暗,空間很小,卻呆着好幾位交警叔叔。值班室用來接收報警電話,及時派出交警。那裏還有一台電台,接命令時,就不怕別人偷聽了。

隨後,我們去了審問室,打開鐵門,就有三個房間,分別是待問室、詢問室、訊問室,待問室,顧名思義,是用來關押等待審問的罪犯的地方;詢問室是有禮貌地問,而訊問室是嚴酷的問。正準備出去,門卻打不開了,原來,這裏是個機密地區,只有交警才能打開。

上二樓的門是設密碼的,只見時警長“嘀”的一聲,門開了。來到勤務指揮室,便看見了一個大屏幕,裏面全是監控,聽警長説,全洛陽共有四十幾個能360度旋轉的攝像頭,可見交警已掌控了整個洛陽。

我們又來到了會議室,時警長給我們放了燈換片,使我們知道了每年會發生許多交通事故,交警給各處危險地方安放安全設施,交警們可真為人民着想。然後,我們又看了許多交通事故的視屏,看到許多人違反交通,知道了不能搶三秒、死角多觀察、不要逆向行駛……每一個視屏都令人捏了一把汗,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一輛大卡車行駛着,一輛小貨車為了搶三秒紅燈,與大卡車相撞,發生了大爆炸。讓在場的人都驚歎起來。我想,如果人人都遵守交通,那就不會發生這麼多悲劇了。接着,時警長為我們展示了許多武器裝備,也讓我們體驗了一番,知道了用法,酷啊!有沉重的防刺服、多功能匕首、堅硬的防刺手套……真是高科技!

這次參觀,真是讓我學習到了不少交通知識。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9

今天,我們提前為凌伊雪過生日,不過這生日過得很“累”。

一大早,沐汐就起牀寫作業了,這是為神馬呢?讓我們去採訪下:“請問沐汐小姐,你這麼早起來幹嘛呢?”“額,還不是因為伊雪的生日,所以要趕緊寫完作業啦!”作者汗:“不愧是好學的'好孩紙!掌聲有木有!”“555……今天作業特別多,尤其是我媽咪還給我佈置了一張試卷……”額,以下內容省略,因為沐汐又要開啟瘋狂訴苦模式了,逃啊!

下面,我們就不再採訪了,進入正題吧,攝影師,來來,拍攝下她們的行蹤吧。才走了一點路,沐汐就開始抱怨了:“哇咔咔,怎麼這麼多路啊,我乘公車去吧,累死了。”“好吧,那我先去找傲劍飛雪吧!”凌伊雪飛奔着説道。這時,沐汐給雪依打了個電話:“喂,是小依依嗎?”“哎喲,汐汐,別那麼肉麻啦!弄的我雞皮疙瘩掉一地。”“小依依,你先出來吧,我們先跟你會合。”“恩恩,那88咯。”

coco和沐汐等了大概5分鐘:“coco,你説她們什麼時候來啊,我等的黃花菜都涼了。”“再等等,要不玩會手機。”“恩恩,好啊。”又過了“好久”,她們終於都到了。之後跟林若曦和韓沐月會合了。

“555……好累啊,我們吃飯吧!”“額,汐汐,你不至於吧!你都抱怨多少次了,來,我數一數,二二得四,三七二十八,三八婦女節……唉,不數了,反正有好多好多次了。”月月搞笑的説道。“不管不管,人家就是餓了。”“好吧,吃飯吧。”之後她們七人啟動了狂吃模式。額,看得作者我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啊!

一個午飯吃了1小時,終於吃完了。她們又去了coco家吃蛋糕。哇!一羣吃貨,剛吃完午餐,又吃蛋糕。(PS:其實我的本意是在説,你們別吃那麼多,給作者我留點。)吃完,她們又來了一場奶油大戰。

下面,由本台記者總結:“總之,這是吃貨們的一天,看得我口水直流,也是最累的一天,因為我忍口水忍得很累。看到那麼多好吃的,我卻不能吃,555……這對於也是吃貨的我來説,是一種煎熬啊!”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10

今天快要放學時,發生了一件對於我來説很重要的事。

那時候,我正在抄數學作業,突然我覺得有人從後面拍我的背,我扭頭向後看——哦,原來是她向借鋼筆啊。我便答道:“我只有一支鋼筆,自己還要用呢。”她只好向我的同桌張語軒借,張語軒借給她一支藍黑油筆。我又看了看,發現她正在全神貫注地批閲一張畫畫試卷,試卷是完全自創作品,而且是由多人合作而成的,每人只有一個約二十五平方釐米的小方格,分別有金菲、鴉一禾、楊婷等人的傑作。

我非常感興趣,便向她要來看一下,她讓我等一會兒,我便只好繼續抄數學作業,但心裏已靜不下來了。抄好作業之後,我迫不及待從她那兒拿來畫畫試卷,掃了一眼後發現有一個位置沒畫,我便轉頭問她:“為什麼這兒是空着的?”她説:“某某沒畫,你可以把她的名字改成你的名字呀,然後在這個空白處畫一幅畫。”

我高興極了,立即鋪下畫卷,這時她似乎想起了什麼,湊到我的耳邊神祕地説:“時間是週六、週日,週一把它交給我。”我聽了認真地點了點頭。

放學後,我把畫帶回家。一到家,我就隨手畫了一位正哈哈大笑的小女孩,在她的旁邊點綴着一些彩色斑點,小女孩圓圓的臉,肥嘟嘟的小手捂住大半個嘴,嘴都快要咧到耳朵邊了,笑得小辮子都往上翹了,身子也肥肥的,可愛極了!媽媽看後説我畫的最棒,連隔壁的老爺爺看後也讚不絕口,説我長大後一定能成為畫家,還要我以後也幫他畫一幅畫呢!我和媽媽立即笑得合不攏嘴,直不起腰。

今天對我來説真的很重要,因為我畫了一幅得意之作。

小學六年級學生日記11

今天下午,我們來到了常州春秋樂園玩了一下午。門口有兩個鬼用鐵鏈綁着,媽媽説那是黑白無常。馬上到萬聖節了,樂園才有這樣的裝飾。越走到裏面越是有許多幽靈。我非常害怕,全身起雞皮疙瘩。

到了裏面,什麼都不好玩,就48米天空大旋轉,就是一個的機器在旋轉着綁着鐵鏈,鐵鏈綁着椅子,在天上轉,非常刺激。有許多人都在玩,排隊的時候非常緊張,害怕掉了下來。叮鈴鈴,到下一班了,到我了怎麼辦了。“請有心臟病,恐高症……51歲以上的人,一米二以下的人不要乘坐。”妹妹也想玩但是,一米一幾。我有點恐高症,媽媽説:“不要緊有他陪。”飛了,“啊——”心怦怦跳。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大聲叫喊。我閉着眼睛,收拾緊握着鐵鏈。終於停下來。我的心平息了下來。我的手都捏出汗了。後來,婆婆也玩了,不僅不害怕,還在上面對我們招手太厲害了。佩服佩服。

第二個好玩的就是乘舟破浪,從老高的地方嘩的一下從上面滑下來。那個水啊!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呼往前面衝去我的心臟嚇一跳雖然很短暫,但是比剛才的要刺激許多。第一輪滑下來了。啊——天啊地啊你就饒了我吧!門打開了,我穿好雨衣坐了上去,先是往上爬,嘚……嘚……嘚……嘚……刷。我滴媽媽呀!我的耳朵都聾了,嗓子也啞了。終於完了,他們還要做,真厲害。

我對媽媽説:“趕緊回去吧!”小阿姨説:“對,這裏,晚上會有人扮成鬼或幽靈出來哦!你看那些工作人員都在往外跑了。”“不要啊!我們五個孩子紛紛跑向大門。“慢點,慢點”沈睿康(小白臉)以前看過殭屍,逃命啊!跑到了門外。只見一聲巨響。一聲鬼叫還把一個小孩給嚇哭。對出來了。“啊——”大家紛紛逃命。媽媽大跑把車子開了過來。我們終於逃離“鬼城”

春秋樂園可真好玩,但是我可不要在撞見鬼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xiaoxueriji/e099n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