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2016年基層幹部民情日記

2016年基層幹部民情日記

首先,民情日記彌補了工作日誌的不足,它不是工作日誌的簡單羅列,不是事件的堆砌,也不同於個人日記。本站小編整理了2016年基層幹部民情日記,歡迎欣賞與借鑑。

2016年基層幹部民情日記

  2016年基層幹部民情日記一:

2016年1月7日,房產管理中心主任***帶着領導班子成員驅車近一個小時來到**鄉*村的貧困户家中進行慰問。對韓保良、韓大山、韓保新、韓小勇等貧困户、留守户一一帶去了食用油,方便麪等生活必需品作為過節的禮物,詢問了大家的生活難處,鼓勵大家要努力生活。對韓有福等致富户詢問了致富經驗,讚揚其帶頭模範作用,鼓勵他們帶領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來到貧困户的住地,走進了他們的房間,看了他們室內簡陋的陳設,***主任心裏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們需要幫助,我們的工作做的還是不夠,我們還是不夠體貼……”他不斷的這樣自責着,我知道這段時間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們,他説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羣眾這個時候更需要我們。我們不能懈怠。

韓大山的家裏是破舊的青磚房,門口大門是兩塊木板經歷了歲月的摩挲已經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兩個老僕人,多少年風雨不改的為他的主人守護那小小的庭院。開門時,我們看到的是一張地地道道的農民的臉,憨厚,淳樸中洋溢着滿臉的微笑。

“你們是政府的人?我認得你們。”

“韓大山,快過年了,準備年貨了麼?”

“呵呵,呵呵!”

韓大山樂呵呵的接過***送給他的生活慰問品,揮動着手讓大夥進他的屋子。***彷彿發現了什麼,把油從他手裏拿了過來。

你的身體可又不好了啊,我來替你拿着吧。

韓大山依舊是那樣樂呵的笑着,我這時才發現他走路時腿腳有些不靈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僂,頭髮也白了很多,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走起路來卻像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子。

屋門敞開着,雖然説是大白天,但是屋裏的光線依舊很昏暗。裏面的東西很少,除了兩個水缸幾乎看不到什麼傢俱,更不用説什麼家用電器了。但是正門口的那張八仙桌子卻收拾的乾乾淨淨。韓大山坐了下來,

“還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質問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頭,笑着點了下。

“你要照顧好孩子,有困難找黨,找政府,不要再這樣一個人承擔了,你要是身體不好,孩子怎麼辦,你要多為孩子着想。”

原來韓大山的媳婦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走了,他一個人撫養着孩子,加上自己常年病患不斷,身體狀況愈加的惡劣。他有兩畝地,本來他這樣的困難户每到農忙的時候村裏都要幫忙的,***主任也多次向村裏、鄉里反應了他的情況。但是淳樸的他不願意麻煩別人,一個人不聲不響的就把東西收到了家裏。勞動量一大,他的身體就受不了,以至於現在連

走路都有些搖晃。

這時候一個孩子跑了過來,一上來就要拆方便麪,被韓大山給揮斥住了。

“呵呵,吃吧,就是買給你吃的。”***笑着把包裝袋撕開遞給了孩子。孩子躲在韓大山的懷裏,有些膽怯的接了過來。

出去的時候***拿出了愛心卡,寫上了自己的聯繫方式。“我們要走了,這是我的電話,記住,有什麼事你就直接打給我,老韓,你的身體不好,遇到事情千萬不要再一個人扛着了。”他握住了韓大山的手,韓大山有些激動,兩隻手都團了過去。在門口我們向韓大山揮手告別,他和他的孩子使勁揮着手,動作有些誇張,但那瞬間我看見他的眼圈有些發紅。

再見!

風依舊很大,路面的水坑已經結了冰。嘴邊的哈氣讓眼前感覺霧氣濛濛。***和班子成員已經離開,這時我回過頭看了一下,韓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風中,不住的揮着手,那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像兩尊雕像一樣佇立在風中,他佝僂的身體在遠處看來更加微小了。

再見!再見,我們還會回來的……

貧困户中,韓和平媳婦常年卧牀,兒媳婦走失,兒子常年在外務工,自己一個人照顧痴呆的孫子。

韓保新離異,自己輕微腦癱。家中無勞動力。

韓平定六十二歲,兒子常年在外務工,家中無勞動力。 萬秀花,男人早逝,自己在外務工,七十多歲公公在家照顧孩子……

此一行一共對二十户貧困户、留守户、五保户等困難羣體進行了慰問,其中對突出的韓小永,韓保新等人進行了座談。目前,我們的社會主義還處在發展中階段,還有很多人需要黨、需要政府的關懷,我們也會不懈努力,竭我們所能的儘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社會各個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盡我們所能,共同去關懷這個大家庭中落後的人們,讓我們共同攜手,發展社會主義,奔向幸福。

  2016年基層幹部民情日記二:

2016年4月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們走訪慰問在黨員幹部下基層辦實事活動中的包聯單位鐵南辦事處南山社區居委會特困户。我們來到了鐵南辦事處南山社區居委會林桂蘭家中,這位94歲高齡的老人癱瘓卧牀已十餘年,為了給老人治病,花光家中所有積蓄,家庭經濟情況拮据。看着老人痛苦地躺在牀上,連翻身都困難,我們的心情都很難過,説到我們來的目的時,老人非常感動,握住徐景一局長的手:“感謝黨,感謝民政局的領導,還記得我這個老太太,我一定好好活着,爭取活到一百歲!”望着這位可憐又可敬的老太太,我想我們一定要幫她實現這個願望。

當我們一行人來到李玉紅家中,問及這位樸實的中年婦女有什麼困難時,這位大姐一邊紅着眼圈一邊激動地説:“組織上對我們家已經很照顧了,我很感激,老伴的病只能慢慢養着了,我現在主要任務就是供兩個孩子上完大學。”據瞭解李大姐的老伴是農村户口,沒有工作,而且身體常年有病,不能幹重活;兩個孩子分別在上高中和小學,孩子們學習成績很好;李大姐沒有正式工作,到處打零工,微薄的收入僅夠一家人生活……聽到這些,我們和李大姐一家坐在一起,共同為這個困難家庭出謀劃策,幫助李大姐找到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為這一家送去米麪糧油。看到努力生活的李大姐,我想在我們的幫助下,在他們的努力下,沒有什麼可以難倒這一家人的。

今天我們共走訪慰問了6户結對幫扶困難羣眾,走訪慰問過程中,詳細詢問了社區特困羣眾的身體和生活情況,叮囑他們多注意身體,並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向他們轉達了黨和政府對他們的殷殷關懷之情。今天雖是個平常的日子,但也是一個收穫的日子,做為民政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羣眾中來,瞭解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認認真真幫助羣眾渡過難關才是我們工作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2016年基層幹部民情日記三:

早早起牀,吃完早餐後,我和鎮幹部肖磊來到東麗村二組村民周秀琴、周豔紅姊妹倆家。一到達目的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十幾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間地頭,忙碌採摘一串串黑木耳。見到周秀琴、周豔紅姊妹倆以後,我説:“你們姐妹倆地栽黑木耳產業做的很出色,我們是慕名而來學習取經地”。周秀琴卻幽默地説:“這幾天,正值三夏農忙,全村人整天忙碌在田間地頭。我們全家人也不能閒着呀!不然我們吃啥、穿啥?餓着了、凍着了那還不要緊,要是讓全村人説我們好逸惡勞那可就糟了呦”。我開玩笑説:“我們接到羣眾舉報,指責你們不好好種糧食,卻栽種袋料黑木耳,1畝地年收入達好幾萬元,讓他們看着眼紅。我們就為此事,專門來走訪調查的”。一番幽默的簡短對話,頓時讓全場人開懷大笑。

我們和周家姐妹姊妹深入交流、攀談,瞭解到她們姊妹倆於2014年就外出學習地栽黑木耳技術。學業歸來後,她們自己就開始做實驗,學種植,完全掌握栽種技術之後,她們於去年種植了24000袋地栽黑木耳,純利潤達4萬餘元。於是,今年就擴大規模,栽種了6萬袋,預計純利潤能達12萬餘元。介紹到這裏,她們專門把我們帶領到2樓的陽台上,指着不遠處黑木耳栽種區域對我們説:“這幾天,正逢下了幾場大雨,6萬黑木耳菌袋全部結出了菌耳,從這個角度看去,那就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然後我們又詳細詢問了地栽黑木耳生產過程及市場銷路情況。

25歲的周豔紅很靦腆地回答道:“經過這幾年的經驗積累,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地栽黑木耳生產技術,成活率達95%以上。我們已和漢中、廣元等地的客商簽訂了長期購銷合同,我們在銷路上一點都不發愁。我來為大家算一筆賬:種植1畝地糧食,就拿最好的年景計算,全年純收入不超過3000元,但栽種1畝地黑木耳,純利潤達2萬餘元,是種植糧食的6倍多。在我們這個地方,非常適應地栽黑木耳生長,這個產業的的確確是一項發家致富的好項目。從廟子嶺搬到東麗新村後,我和姐姐有一個願望:就是希望在我們的帶動下,能有更多的父老鄉親加入栽種黑木耳行列,我們願意為他們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和父老鄉親一起發家致富”。周豔紅一番樸實的話語,深深打動了在場人的心。

返回途中,我被周家姐妹的思想和認識所感染。駐村入户走訪的這些日子,也更深刻的認識到科學指導、科學發展對農村經濟提升的幫助。所謂“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今後基層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為羣眾中的一員,將日日瑣碎的工作長期的堅持下去,更加熱愛基層,真正架好羣眾和幹部的連心橋,也讓自己的青春在基層中閃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vzzpp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