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1

哦!我上電視了!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

清明節前夕,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冊子島做青餅,正碰上電視台的叔叔拍攝節目,我們邊玩邊割青,主持人可可姐姐還採訪我了。我們做了各種各樣的青餅,我做的是海星形狀的青餅。

今天晚上我還在電視上看到了自己,我很開心!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2

我和奶奶堂哥還有大伯大娘去羅浮山玩了,我和哥哥去走獨木橋,我不小心摔下水裏了,爺爺把我送回酒店去換衣服後再回去玩。

我和哥哥去水裏餵魚,我又和哥哥他們去了扔硬幣,我和哥哥總是扔不中,然後和哥哥去了坐纜車,坐纜車我覺得好恐怖,但還是,很開心。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3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今天,是清明節今天爸爸帶着我和弟弟去給爺爺掃墓,我們帶了很多東西有鞭炮、有紙錢······

路上許多行人跟我們一樣帶了很多東西向墓地裏走去,有的是放鞭炮的,有的是燒紙錢的,爸爸也給爺爺燒了點紙錢放了一串鞭炮並磕了頭,我們回家了。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4

清明前,我和爺爺一塊種的絲瓜已經發出了小芽,為了給絲瓜澆水,我和爺爺決定做一把灑水壺。爺爺拿來了一個大塑料瓶,在瓶子的蓋子上鑽了一些小孔,一把灑水壺就做好了。

我開始給小絲瓜澆水,我先把水裝進瓶子裏,擰上蓋,倒過來,只見水從小孔中噴了出來,就象下雨一樣淋到小絲瓜身上,小絲瓜們高興的合不攏嘴,它好象在對我説:“謝謝你!”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5

前幾天,是清明節。許多人會去賞花,我也不例外。可是,有些人卻利用這些機會,把花給摘了。雖然有人在喊:“請不要摘花。”但是還是把花給摘了,我想在這裏説一句:“花是來美化生活的,不是用來摘的。花是大家的,是用來觀賞的,請不要摘花。”

我希望我寫完這篇文章後,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樣,我們一起來宣傳不要摘花,一起來愛護花草。

請遊客們“手下留情”。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6

清明節那天,我做了一幅剪貼畫。首先,我畫了幾條魚的模樣,塗上各種各樣的顏色後,用剪刀認真的剪下來,貼在事前準備好的紙上。

然後在魚的嘴巴前面畫了一串串的水泡,看上去讓人感覺魚兒活靈活現,在紙的下方,我還添加了水草、五顏六色的大小不一的鵝卵石。這樣一幅生動、漂亮的剪貼畫就做好了。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7

今天,是清明節。昨晚散步時看到路上燒紙的人很多,所以我們週一回了奶奶家。

到奶奶家已是中午。在做飯時,爸爸、媽媽、伯伯和爺爺去掃墓。我沒去,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到奶奶家還發現了有很多野菜,媽媽還幫着弄了一些呢!

下午,院牆上來了一隻小花貓,坐在牆上看了一會兒就跑了。

不管怎麼説,沒去掃墓是個遺憾!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8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所以,我們一家準備回老家給爺爺掃墓。

我坐在車裏向外張望着,我看見好多的`樹上面已經很少有花了 , 但是,地上的粉花瓣卻特別得多,像天女散花。突然,我覺得好暈,所以,就靠在媽媽腿上睡着了。

等我起來的時候,我迷迷糊糊地問爸爸:“爸爸,什麼時候就到老家。” 爸爸耐心地回答:“ 還有幾分鐘吧!”

於是我坐在車裏,我看着表,表“滴答、滴答”的響着,好像在説:“耐心等待、耐心等待……”終於,我等了七分鐘,我們就到達了老家,我們先回家裏拿蠟燭、香和紙錢,然後就去了墓地。

一路上,天灰濛濛的,陰沉沉的,感覺就要下雨了,我突然想起了《清明》這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感覺有點悲傷,我們來到了爺爺的墓地,我和爸爸用鐵鍬把墳上面的雜草剷掉,再培一些新土,好累呀!

然後擺好祭祀品,點上蠟燭,上上香。現在,只剩最後一個任務,燒紙錢,為什麼要燒紙錢,爸爸告訴我:“燒紙錢是因為只有在天上的人(也就是死去了的親人)收到了這些紙錢,在天國上好好享用。”

於是,爸爸就拿出了打火機,在一張紙錢上面開了火,於是,我們一張一張地扔向被點燃的紙錢,火苗很小,這時,一陣大風吹來,把小小的火苗吹成了熊熊大火,這樣,我們就很容易燒紙錢,不到一會的功夫,我們就把紙錢全燒完了,不過,在燒紙錢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大火很容易燒着你的,也容易引發火災。最後,我們一家給爺爺鞠了三個躬。

回到家裏,我問媽媽:“今天為什麼要去掃墓呀?” 媽媽笑着説:“今天是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所以,我們就要在清明節來祭拜死去的親人呀!”

聽了媽媽的話後,我漸漸懂了,掃墓,也就是要祭拜死去了的親人。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甫的這句詩簡直就是對今天絕好的形容。迎着濛濛細雨,墓場裏的每個人看起來都是那麼的愁緒滿腸。

我已故的爺爺曾是一名優秀的志願軍戰士,當時在團裏戰功赫赫,是一個讓人敬佩的英雄。可惜,英雄命不長,在我出世前,我的爺爺就與世長辭了。

今天,爸爸、媽媽和我眼裏盛滿熱淚,手中執香,默默地跪拜在爺爺的墓前。望着爺爺墓碑上那張毫無生氣的照片,我忍不住摸了摸爺爺那張冰涼的“臉”,我多麼渴望,爺爺在世啊!

焚香燃起的一縷縷香煙,好似帶去了我對爺爺説的悄悄話,燃着的香上跳躍着的小紅點,就像爺爺聽到了我對他説的話,正開心地“笑”着。香越燒越短,漸漸地化成一團灰,落在地上,經風一吹,漸漸地消逝了……

燒錢紙時,我急忙取出早已準備好的“汽車、電腦、衣服、鞋帽”等祭品,迫不及待地點燃了它們。墓前頓時升起了一團煙霧,在我看來這煙霧彷彿是一面鏡子,我就像看到了爺爺那張微笑着的慈祥的臉……

望着這團霧,我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這時,媽媽低下頭來輕聲對我説:“趕快對爺爺説説話吧。”我一怔,心裏早想説的話立馬像流水一樣傾瀉出來:“爺爺,送去給您的物品是孫兒的一點兒心意,希望您能收下,願您過得快樂!

爺爺,孫兒很想您,您到底在哪兒呀?見個面都不行……”

臨行之際,我拿起掃帚,把墓打掃了一遍又一遍——這是我能為爺爺做的唯一的一件事。

小學清明見聞日記10

俗話説:“上海看人頭,南京看石頭,北京看城頭,西安看墳頭”。今年清明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了西安的“墳頭”。

我們首先參觀了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兵馬俑。一到兵馬俑博物館,我就被它的雄偉與古樸所震撼!

我站在一號俑坑旁讚歎道:“哇,這跟語文書上講的一模一樣1”兵馬俑排列整齊,氣勢雄偉,他們一個個手握寶劍,身材魁梧,聚精會神地注視着前方,真不愧是追隨秦始皇多年、久經沙場的部隊啊!

我們彷彿置身於喊殺震天、戰馬嘶鳴、屍橫遍野的古代戰場中。後來我從爸爸那兒得知,兵馬俑剛被挖掘出來時呈彩色,之後受空氣影響迅速變成灰土色,而且多半呈碎裂狀,六個月才能接成現在看到的樣子,每個俑的碎片都會“物歸原主”,不能“張冠李戴”。隨後,我們進入號稱“青銅之冠”的銅車馬展廳,在長方形玻璃展櫃內陳放了兩輛舉世罕見的青銅車馬,其中一輛由於部件繁多、工藝複雜,拼裝了長達八年之久,我不禁為古人兩千多年前的精湛工藝而讚歎!

我們還參觀了唐代第三位皇帝李治和我國古代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合葬墓——乾陵。當我們進入乾陵,一條長長的神道呈現在眼前,兩旁是幾十個雕刻精美的石像,神道盡頭是武則天的“無字碑”和李治的“述勝記碑”。墓碑後方還排列了六十一尊石人像,這是武則天為參加李治葬禮的少數民族首領和外國使臣所修建,六十一尊石人像是唐朝對外交往的歷史見證。

雖然我們來去有些匆忙,但我已經感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歷史的久遠,以後我還要重遊西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oooqo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