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2018年清明節的日記

2018年清明節的日記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清明節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8年清明節的日記

清明節日記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錯的,每年清明都是陰雨連綿,正好寄託人們的哀思。

每逢清明,父母都會起早,燒鍋做飯,蒸上幾碗魚肉,然後帶上我們,去給地下的親人們掃墓。爺爺的墳很近,就在村外,到了墓前,父親會用上鐮刀,細細的將墳墓上的草除去,傳説那是親人的頭髮,要輕輕梳理剪去,可馬虎不得。除完草,母親擺上魚肉,燒上幾柱香,放上幾串鞭炮,啪啪聲傳得很遠,似乎在提醒爺爺,兒孫們來看你了。

給爺爺掃完墓,其它親人按照親疏,依秩序祭拜,不能有所遺漏,在農村的習俗,遺漏代表着不孝順,誰也不敢擔當這樣的罪名。到了中午,我們祭完回家時,青山中,已是白幡點點,在風中飄揚。

下午,做清明果是一樣盛事。母親拿出前幾日採摘來的的清明草,在水中煮熟煮透,和上米粉,加入以蘿蔔為主,蝦仁、豬肉為輔的餡,捏成花狀,很是精緻。每當此時,我也會捲起袖子,上陣捏果,雖然不成樣子,但蒸熟後吃起自己做的清明果,味道更覺鮮美。

這清明果啊,也算是為這哀傷的清明節,增添了一點生氣。

清明節日記二:

今天是清明節,是爬山、旅遊的好日子。這不,我也要去旅遊了。

這天,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我和爸爸隨哥哥一家來到被譽為“沂蒙山區的一顆明珠”的九間棚生態農業旅遊區。它位於馳名全國的平邑縣天寶梨鄉;因山上種的梨樹每年陽春三月,梨花會盛開,又被中外友人譽為“中國最大的天然花園”。這裏還有九間棚遺址、龍頂山天池、雙乳山、母子山等各種自然景觀。

我們買了票,進入園內。哇!漫山都是梨花,如雪般潔白,也有桃紅、柳綠等顏色,把山區裝扮的絢麗多彩。山雖美,但也很高,也許爬到半山腰就累了。“這分明是在受苦力!”我抱怨着。但是為了欣賞到山頂的景色,我們只好硬着頭皮上去。

距山腰有一段路時,我們就看到這裏濟濟一堂,車堵得人都走不了。過了一會兒,我們發現一個山洞,原來這是通往九間棚遺址的路。遺址共有九間房子,全用石頭砌成的`。其中有一間教室,一張小黑板,幾塊石頭一壘便成了桌椅,可以體會以前的生活是多麼艱苦。

接着我們又看到許多奇峯怪石,有的像獅子,挺立在山峯之中;有的像飛鳥,好像要展翅翱翔……還有一個巨大的天池,呈四方狀,清澈的水裏面還有小魚在自由自在地遊玩、嬉戲,它們三五成羣,一會兒玩耍,一會兒覓食,一會兒停止不動,好像在好奇地瞅着遊人……

我們玩了很久,直到肚子咕咕叫才想起來還沒有吃飯。於是,我們戀戀不捨地回家了。

清明節日記三: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到了快樂的清明節假期。

第一天,我和朋友去了桐浦看油菜花和摘草莓。我們先去看油菜花,哇!油菜花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裏面有許多蜜蜂船和蝴蝶海鳥。我們就像一條條小魚游進去拍照。中午我和朋友在油菜花旁邊野餐。我們肚子餓得咕咕叫,一下子把食物吃完了。接着我們去摘草莓,我們摘了一筐又紅又甜的草莓,一邊走一邊吃,結果草莓吃得只剩下幾個了。

第二天我去永嘉燒烤。我們坐車在山路上行駛,這裏的山路要轉很多個彎,一傳彎就像掉下去似的,可怕極了。終於到了。我和幾個小朋友在玩水,那些小朋友捉過來的螃蟹都是我發現的呢!開始燒烤了,我才發現水裏除了螃蟹還有許多小魚呢!並且還有螺絲。可我捉不到小魚,但我捉回來許多螺絲。

燒烤烤熟了,我去拿了幾串烤肉和烤雞心吃,吃了幾串就飽了。我們還去挖竹筍,雖然我沒有挖到竹筍,但我還是很開心。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快樂的清明假期就結束了。

標籤: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ljd4z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