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實用】學生日記彙總五篇

【實用】學生日記彙總五篇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裏了。那麼日記有什麼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日記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學生日記彙總五篇

學生日記 篇1

家訪即家庭訪問,是班主任與家長聯繫的經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強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的重要途徑。一次成功的家訪能夠起到融洽感情增加理解配合工作,共同教育好學生,從而提高教育質量的作用。反之,教師和家長則會產生隔閡,互不信任,失去家訪應有的作用。對於家訪,我有兩點體會:

一、不要向家長“告狀”

老師在家長面前説學生的不是,有些家長會對學生進行嚴厲的訓斥或體罰,學生會把對家長的怨氣轉泄到老師的頭上,在學校裏會處處與老師對着幹,把老師善意的教育看成對他的挖苦與嘲諷,從此再也聽不進老師的話,成績只會一落千丈;在家長眼裏,子女有那麼多的缺點與不是,一定是老師無能或老師沒有很好地教育學生,對老師產生成見和不信任感,教師再費口舌都會無濟於事,甚至會發生口角,達不到家訪的目的。對於學生的一些需要讓家長知道的缺點,老師應先肯定學生的其他優點,然後委婉地中肯地向家長提出自己的見解與想法,以求得家長的理解與支持,實現教育好學生的目的。

二、不要向家長“踢球”

在家訪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家長要求老師對子女的教育提出這樣那樣的要求,經常能聽到有的家長會説“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只聽老師的,嚴一點沒事的”,把教育的責任與希望全部寄託在老師的身上。他們不知道,教育是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對這一點我們應該表示理解,因為許多家長還沒達到老師級的理解水平,我們應該“可憐天下父母心”,讓他們放心是我們的職責所在,千萬不能以“你自己的孩子都不聽你自己的話,還會聽老師的嗎?”來回敬。

在這裏,我以商業界的一句行話來與同行共勉:“顧客是上帝”“顧客永遠是對的”,在我們這一行可以理解為“家長要求教好學生永遠是對的,提再高的要求也不過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我們只有以十分的熱情,百倍的努力去做好自己的每一項工作工作,做到“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才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學生日記 篇2

20xx年7月18日,在結束了學生工作部組織的社會實踐後,我趕緊回到了長沙,準備進行實習。這個時候各個報社都已經人滿為患了,一般説來每個實習生的實習期大約是1個月左右,7月份的名額已經滿了,因此我只好一邊聯繫實習單位一邊等待8月份的到來。

在堅持中收穫

我做了份個人簡歷,在網上查到了各個新聞單位的地址,然後一家一家地去找。開始我去了《三湘都市報》的《誠信三湘》欄目組,這是一個週刊,那裏的負責老師似乎有意向留我,只是他們目前沒有多少事情,並説以後有采訪任務就聯繫我,後來他們一直沒有給我打電話,我想如果我索要他們的電話號碼並主動聯繫他們,也許就是另外一種結局了。後來我又去了《文萃報》、紅網,他們的實習生都已經滿了,有一家單位直白地告訴我:“如果你沒有介紹人,我們一般是不收的!”

耐着高温和酷熱去找那些新聞單位,每次都失望而返,找實習單位一點一點地耗盡了我的熱情,慶幸的是我沒有放棄。最後我到了新華社湖南分社,找到了一個負責主編,那裏的實習生已經有很多了,也許是我的誠意感動了他,他推薦我去《長沙晚報》,雖然我們素昧平生,我感謝他給了我一次學習的機會,臨走時他説了一句話:“現在的實習生不簡單啊,好好努力吧。”一個月的實習期結束後,我深刻地體會了這句話。

在鍛鍊中成長

實習的第一天,帶我的記者老師便讓我和另外一名實習生劉楊去採訪一個賑災募捐現場,回來寫稿時,我正想把通稿前的一大段介紹活動主辦方,承辦方的話作為導語,劉楊趕緊告訴我千萬不要這樣,這樣就是宣傳稿而不是新聞稿了,也不代表報紙的立場了。後來,這篇稿子主要是由劉楊寫完的,老師看了之後誇道:“是以前實習過的吧,還寫得有模有樣的,只是太短了吧!”確實字數不足400字,我和劉楊一致認為,這樣的新聞充其量只能發個小稿子,其實我們應該給老師留篩選空間的。老師看後給我們指出了幾個錯誤,比如説要説9時而不能説9點,什麼時候用阿拉伯數字什麼時候用中文數字要注意,且要統一,報道不要出現“我們”這樣的主觀性字眼,必須用記者代替等等。有了老師和朋友的幫忙,實習的第一天比較順利,同時使我意識到,社會化的新聞與校園新聞是有很大區別的。

我印象最深、感觸最大的一次採訪是一次電話採訪。那是去一社區採訪一個貧困家庭,其中兒子阿斌今年考上了大學,但是因家裏經濟窘迫,湊不到學費,我們曾去他家採訪過,但是稿子沒有發。後來他們通過社區選送得到了湖南創遠投資集團8000元的資助,他們將其中的20xx元錢分給了社區的另外兩户貧困家庭,這是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我想採訪一定會比較順利,我們決定下午和攝影記者一起去社區採訪。沒想到打電話給阿斌家,卻得知阿斌的爺爺病了,他已經去鄉下看望爺爺去了,而他的父母在下午3點也要過去。沒辦法,只能進行電話採訪了,我打電話給阿斌爸爸時,他顯得相當低調,為了讓他配合我們的採訪,我便告訴他説上次稿子因為種種原因沒有發,這次希望能借這個新聞由頭將稿子發出去,呼籲一下社會的愛心人士,因為阿斌的學雜費還有些缺口,果然這麼説之後,他爸爸還挺樂意了。

之後我又打電話給社區書記詢問到了另外兩個被幫助家庭的聯繫方式,本來我以為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採訪應該進行得很愉快,出乎意料的是,兩個家庭都不樂意接受採訪,態度不很友好。從與她們的交談中發現,她們對社區推薦阿斌接受那8000元資助一直耿耿於懷,覺得阿斌家不是社區最困難的。這兩個家庭的確都很困難,一個是單親家庭,母子倆相依為命,兒子今年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另外一個是父女倆,父親身體殘疾,女兒今年即將升入高三,學費還沒有着落。那個女兒接電話時,態度極為冷淡,甚至很排斥,什麼都不願意説,至此採訪已經無法進行下去了,我心裏猜測阿斌家裏捐出那錢可能有部分原因是想平息眾怒,心裏這麼想着,便覺得這稿子已沒有多少價值了,自己先沒了信心。寫稿時便草草交待了新聞事實,將原來沒有發出的稿子大部分粘貼了過來。

第二天一看,老師將我的稿子完全推翻了,並讓我總結了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採訪不深入,在阿斌爸爸表示要自己解決一部分學費時沒有深入問他到底想了些什麼辦法。那個女孩子雖然態度不好,但做一名記者,就應該放下面子,採取迂迴戰術,打破砂鍋問到底,而我甚至沒有問清她是高中生還是大學生;其次,寫稿時我只是簡單地在原來的稿子上加入了新聞由頭,並沒有思考原來的稿子為什麼沒有刊發,到底有什麼問題癥結,再看看老師修改過後的稿子,覺得老師的確很高明,許多地方處理得很有技巧,主題也鮮明瞭。一些無法明説的內幕也有技巧地掩飾了,恰當地運用了新聞手法,又沒有脱離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在真實中感動

我的老師主要負責報道一個慈善助學欄目,採訪報道一些今年考上大學的寒門學子,通過他們自強不息的事蹟來爭取社會援助,面對着這些優秀的寒門學子,我們經常被他們的一些故事感動,看到他們得到幫助使得我感到自己是在做很有意義的事情。有一次我們做完採訪後請一個學生吃飯,那是一個很瘦弱的農村男孩,他吃了幾口飯便不吃了,我們不解地問他為什麼,他説爸爸在建築工地做事,經常是白米飯就着剁辣椒吃,他想把飯菜留下來送給爸爸吃,我們都深深地感動了。

遇到一些不善言談的採訪對象,我們就要引導他們把話説出來。有一次我採訪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寒門學子,他家裏有三兄弟讀書,母親得了尿毒症,欠下了30餘萬元的債務,他是個沉默寡言的人,問一句才答一句,問及當他生病同學們去看望他時有何感受,他只是簡單地説很激動,問及兩年之後第一次見到生病的母親時的情況,他也只是説很激動,無法想出其它的詞來形容,男孩子往往都是拙於言的。後來我試圖從他們三兄弟之間的感情上去挖掘故事,他説了一件很感人的事,在弟弟中考前他對弟弟説:“如果你考上了縣裏最好的高中,我就獎勵你。”結果弟弟如願考上了。當我們問他給了弟弟什麼獎勵時,他淡淡一笑説:“只是精神獎勵,説‘你很棒’之類的話!”而懂事的弟弟,也微笑着接受了哥哥的這一獎勵。

在實習中感受

我們遇到的最不愉快的一次採訪是報道一個學二胡的學生,他今年大二,家裏父母都下崗了,去年通過《長沙晚報》報道後獲得了一年的學雜費資助,面對今年萬餘元的高額學費,他的父親再次發出了求助,但是這個男孩非常地不配合採訪,對他的有三級殘廢的父親態度相當差,一味地怨天尤人,把他所有的委屈全部歸因於貧困的家庭,最後拍照時他也噘着嘴,不願意把照片發表到報紙上,怕被同學笑話。後來經過多次電話通話和他溝通,他的態度慢慢發生了變化,我們由此意識到:許多貧困生需要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援助,更需要心理上的救助,否則即使他們成才後也於社會無益。從這方面來説,記者有時肩負的任務不僅僅是採訪報道。

一個月就在忙碌和充實的日子中度過了,一個月裏,有汗水,也有委屈,但這一個月讓我清楚了報社的一些基本的流程,也讓我受了一次愛的教育,通過我們的慈善助學報道,一共籌得善款50多萬,幫助100多名寒門學子圓了大學夢。臨走時老師對我説:“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希望你自己多去探索。”是的,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不僅是在採訪技巧、寫作手法上,還有在待人處事方面。要學做記者,首先要學會做人,做一個令人感覺愉快的人,才具備做一個成功記者的素質。好記者不一定都是能説會道、八面玲瓏之人,但一定得是個真誠的人,要善於發現新聞,善於從不同角度寫新聞。

現在的.競爭是從做實習生開始,競爭的激烈絲毫不亞於就業,機遇只垂青於有準備的人,只有那些準備好吃苦、準備好丟臉、準備好迎接挑戰的人才能抓住好每一次機會。

學生日記 篇3

今年中秋節我們一家是在爺爺家度過的。鄉下過節比城裏熱鬧,吃和玩都十分隨意,不像城裏那麼受約束,我非常興奮。時值初秋,伯父種在屋邊的各種蔬菜瓜果成熟可餐,有茄子、南瓜、毛豆、芋艿;小青菜剛長出幾張嫩嫩的葉子,幾滴晶瑩的露珠嵌在上面,充滿期待與活力。爺爺養的雞也已長到“青年期”,能吃能鬧,到過年時我們又可享受正宗土雞的美味了。鄉下真是生態平衡,人與自然和諧融洽。

當然,最大的收穫就是養蠶寶寶了。我伯母和姑姑家都養了秋蠶,那幾天蠶寶寶剛過“頭眠”,開始長身體了,食量很大,一大張桑葉一會兒就吃光了。臨走時,伯母捉了二十條蠶寶寶放在小盒子裏讓我帶回上海養,還幫我採了一大包蠶寶寶的口糧——桑葉,還囑咐我一定要把桑葉放進冰箱冷藏,不然桑葉乾癟了蠶寶寶不能吃的。

回到上海,我將這二十條蠶寶寶放進了一個紙盒子內,又鋪了四片桑葉——這就是蠶寶寶的屋了。

經過兩個多小時旅行,蠶寶寶似乎有些疲勞,它們蠕動着身體,慢慢地爬到桑葉旁,張開小嘴一口一口地吃起來。雖然它們一口非常小,但速度還是驚人的快。

兩天後,盒子裏多了蠶寶寶蜕下來的皮,我數了數,正好是二十條,就是説每個蠶寶寶都蜕過一層皮。這是怎麼回事呢?爸爸告訴我:蠶寶寶的一生要“眠”五次,每眠一次都要蜕一層皮。最後一次叫“大眠”,“大眠”後蠶寶寶就進入“成年”了,特別能吃,有時喂都來不及,七天後就要吐絲作繭了。噢,原來是這樣,看來我的付出就要得到回報了。

有一天早晨,我在盒子內放了五片桑葉,到了晚上六點多放學回家,看見盒子裏的桑葉已經被它們一掃而光了,只剩下幾根莖子了。我還發現盒子裏到處都是一粒一粒黑色的東西,一問才知道這就是蠶寶寶的大便,它們真是吃得多拉得也多。你瞧!才過了一個多星期桑葉已被它們吃得差不多了,我只好吝嗇點,從原來五片桑葉減到兩片。可沒過兩天就有三條蠶寶寶因為食不果腹而“犧牲”了。一星期後,頑強活下來的健壯的蠶寶寶開始吐絲、作繭了。過了幾天,圓圓的、雪白晶瑩的繭子呈現在我眼前,我數了數有十一個,其餘的我估計都餓死了。

春蠶到死絲方盡。現在我才知道做一條絲棉被是多麼不容易,恐怕要幾萬條的蠶寶寶,幾萬條蠶寶寶又要吃掉多少桑葉,真是難以想像啊!

小小的蠶寶寶,你真偉大啊!

學生日記 篇4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次暑假實踐活動,我們探望了孤寡老人。

我們精心準備了一些水果和禮品,走過又黑又潮濕的樓道,來到了金洋花園的一間小車棚裏,原來這裏就是老奶奶的家。老奶奶居住的環境實在太簡陋了,只有一張牀和一個櫃子,裏面十分擁擠。只見老奶奶一個人坐在牀上,她已經有八十多歲的高齡了,滿頭白髮,臉色蒼白並且佈滿了皺紋。我們一邊把禮物送到老奶奶的手上,一邊異口同聲地説:“祝老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老奶奶很感激地看着我們,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笑得像一朵綻開的花兒,嘴上不停地説:“謝謝小朋友來看我。”時間總是過得很快,我們依依不捨跟老奶奶道別,她多麼希望我們常常去看她呀!

我心裏想:社會上像老奶奶這樣的孤寡老人一定有很多吧!我們要多多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度過幸福快樂的晚年。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都明白了“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道理。我們也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等到將來大學畢業,我一定會手捧這張卡,看望這陪伴哺育我長大的華美,看望辛勤教育我的老師和校長。

今後,我要和這張簽名卡做伴,成為鞭策我激勵我前進的動力,學好各門功課,做個全面發展的好學生。阮校長、老師們請看我的行動吧!

的我,也是永別了金色童年的我。

學生日記 篇5

從小我就喜歡科學,閲讀過許多科學類的圖書。

今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學到的科學知識派上了大用場,老師講的月球之謎這一課,提問大家關於月球方面的知識。同學們都爭先恐後地發言,一提到科學,大家講起來滔滔不絕。下面我想跟大家説説我知道的科學知識。古人認為太陽是永恆不動的,所以給它取名為恆星。其實太陽也會活動和自轉。太陽活動會引起地球是極光、磁暴和電離層擾動等現象。宇宙的奧祕也是無窮的,宇宙是這樣演變而來的,開始它只是一個極其微小的點,在一次猛烈的大爆炸中產生了物質、空間與時間,宇宙也變得越來越大。還有人為宇宙估計出了年齡,他們認為如果宇宙擴張的速度比較慢,宇宙大概有150億歲;如果宇宙擴張的比較快,那麼它的年齡大概在100億歲到130億歲之間。宇宙的形狀現在還是未知的。它時刻都在變化着,在不斷地擴大,總的來説宇宙包容了我們所能想象到的一切。

宇宙和科學方面的知識是永無止境的,等待每一位愛好科學的同學們去探索。

標籤: 學生 彙總 五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8z7kr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