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日記作文 >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

時間過得真快,一天又將結束了,這一天裏,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1

今天我來到遼寧博物館,該博物館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座落在市中心的市府廣場南側,周圍有瀋陽晚報文化廣場和遼寧大劇院。博物館主體是一個高大雄偉的建築物。牆壁是由淡灰色的磁磚砌成,正中間有“遼寧博物館”幾個金色的大字。

我們進到了博物館中,博物館內部呈圓型,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鼎,這個鼎位於博物館正中央。博物館共由三層組成。第一層,有“清代散佚”,在這裏我看到了清朝的許多書畫,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清明上河圖》。有“中國古代碑誌展”,北魏時代墓碑上的書法作品。有“古代錢幣的歷史”,介紹了中國古代錢幣的發展,有貝殼、刀幣、平足布、尖足布、銅板、金幣、銀票等。最後我們來了“明清工藝品展廳”,看到了精美的玉器、陶瓷、象牙等工藝品。看過了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我們來到了二樓。

二樓介紹的是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再到青銅器時代的發展歷程。第一個展廳是“文明曙光”,介紹了有代表性的遼寧地區的金牛山人和他們居住的草房、發明的工具如石斧等和他們的頭骨和一些陶製品。第二個展廳是“商周北土”,這裏有青銅製成的刀、矛、劍,因為在這個時代軍事發生了很大進步,促進了兵器的發展。二樓最後一個展廳是“華夏一統”介紹了秦始皇的車,馬車的零部件等。

我們又來到三樓,三樓主要介紹了遼河文明,包括“契丹王朝”與“滿族的崛起”兩個展廳。其中契丹王朝中展出了王冠、玉豬龍、插手俑、舞馬俑、契丹女性的金步搖等飾物。

看完了所有展廳,看到了各種展品,彷彿走進了時光隧道,把我帶進了那遠古的時代,讓我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腳步。最後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2

今天我們遊覽了陝西曆史博物館。懂得了許多知識。

跟着講解員,我們看到了周、漢、南北朝、唐這幾個朝代的工藝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青瓷刻畫提樑倒灌壺了。它外形精美,壺身刻有祥雲,最口十分特別,是一隻年幼的小獅子,趴在上面,展現了我國古代工藝品的卓越。但是,最讓我震驚的不是這個,而是它的內部構造:梅花形注水口設於壺底中央,壺內有漏柱與水相隔,注水時將壺倒置,待盛滿後將壺方正,滴水不漏,造型大氣,設計獨特,我非常的喜歡呢!

但當我走到下一個個展廳時,才發現這個壺並不是最珍貴的。

1970年,在河家村的一個施工地無意之中找到了兩個罐子,待專家打開罐子一看,裏面裝着數千件工藝品之類的東西,被稱為大唐遺寶。

大家會想,兩個罐子怎麼能裝的下那麼多東西,一會兒我來給你揭曉。

首先是玉帶,在罐子中發現了數十條玉帶,玉帶的名字由玉的樣子來取,如獅面紋,潔白玉之類。隨後,我們看到了兩個靈巧的小杯子,全身純金,一隻杯身雕着鮮花,一隻瓶底雕着鳳凰,七面玲瓏,栩栩如生。再往前走,我們看見了一個鎮館之寶,那就是獸首瑪瑙杯。這個酒杯用上等瑪瑙製成,流光溢彩,形狀奇特,前面是個牛頭,牛鼻牛眼出神入化,牛嘴一個金牛套套住,像個號角,酒從號角口灌入,然後將金牛套擰開就能喝了。讓我不的不佩服古人的奇思妙想的設計構思。後面我們還看到了使用微雕的赤金龍,罐子中最為精美的鸚鵡紋提樑銀壺等等許多珍寶。哦,對了,為什麼能裝的下一千多件物品呢?那就是物中物,大罐裏面有小罐,小罐裏面還有寶,知道了嗎?

陝西曆史博物館真是一個我們學習的好地方啊!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3

今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媽媽們帶着我們幾個到了普陀博物館去參觀。那是一個十分偏僻有窄小的地方,而且外面的造型非常老式,讓人感覺有點茫然。可是當你跨進大門就會讓你大吃一驚,好像來到了漁民的皇宮一樣。這是一幢二層中國古式的仿造建築,欄杆上精雕細刻,房子前的空曠地都是用石板鋪成。在裏面讓我們回味了前的沈家門漁村風貌,漁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裏面收藏了漁民老前輩們用過的最古老的各種船,有大捕船,雙拖船等……好像只要我們一眨眼,就能回到過去,看到漁民們使用各種各樣的捕魚工具,如籮筐,魚叉等…在透明的玻璃櫃中,用各種各樣的材料做成的人物、景色。在一旁的牆壁,還有一首有意義的打魚詞:“吃吃雨淘飯,困困濕艙板,褲腳縛草繩,風沙當背心。冬打天暴夏張網,秋柯大捕無沒空,柯得魚蝦滿艙板,剩下只有一竹籃。篙子一甩,上岸討飯”。把過去的人捕魚的辛苦和沈家門漁港做得有聲有色。

來到第二層,走進了大廳就是四德堂,迎面的八仙桌上放着豬頭和雞鴨魚肉等供品,媽媽告訴這是我們舟山人的習俗,每逢過年時都要祭祀菩薩。在旁邊還有龍椅,龍櫈,和古老的電話機,真是莊嚴氣派。往裏走去,裏面還有古代人用的煤油燈,古代人穿的衣服、生活用品、取暖的暖爐等。在牆壁上還有清代名人留下名句。

參觀完了這些珍貴的物品,我的腦海裏印出古時候的老百姓怎樣生活,漁民們怎樣捕生。雖然歷史在前進,但我們一定要永遠記住古人的辛勤付出。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4

四月一日星期四是我們户外教學的日子。早上七點半就有許多人到學校期待着校外教學,老師説:”八點二十五分出發。”眼看,時間就要到了,去户外教學之前,老師給我們看了有關於陶瓷博物館的介紹影片,讓我更進一步瞭解陶瓷博物館。每次要去户外教學時,老師一定會叫我們帶水壺、輕便雨衣、小塑膠袋和少許的零食、錢,為了將一路上的風景和老街的建築特色寫下來,所以老師教我們帶着紙和筆。

到了之後,我看到了許多人潮,所以我更加的.興奮。我跟着同學去蓋了一個紀念章讓學習單的內容更豐富,我還看到好多美麗、簡單又漂亮的大師級陶藝作品,我看了好想跟他們學習陶藝,成為厲害的陶藝頂尖高手。影片欣賞完後,我們也去了一個可以玩沙子又可以玩水的地方休息一下,看到同學玩得好開心,不過帶隊的老師不准我們玩沙子,我用看的就感到非常的開心、快樂。

去了陶瓷博物館,我還去了老街,有的人去做手拉壞和馬賽克拼貼,我則是悠閒的逛逛老街,看看那裏的建築特色。我買了兩個有趣的笛子,它的是狗的造型,我本來想買小豬造型的,但是我又被另一隻狗造型的吸引。商店的物品有些貴到嚇死人,例如:紫水晶,小小的一個十五元起跳,價錢真是高啊!

我覺得這是最好玩的一次户外教學,不僅能學到許多有關於陶瓷的知識,還能欣賞到一件件漂亮的陶藝作品,真是漂亮極了!!這次的户外教學真是好玩!

博物館參觀收穫日記5

昨天下午我們去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主要參觀瞭解了了解了兩種文字,分別是:甲骨文和金文。

甲骨文是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漢字,它出土於商代後期商王國都城所在地——河南安陽殷墟。百年來在這裏先後發現的約13萬片刻辭甲骨,記錄了商代政治、經濟、文化、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的信息,是研究商代社會彌足珍貴的資料。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埃及象形文字、兩河流域模型文字等古老文字早已不再使用,唯有甲骨文穿越時空,將生命延續至今。

甲骨文和她的發現地安陽殷墟一起,揭示了3000多年前一個強大王朝背後的故事。威嚴的宮殿、輝煌的青銅文化和燦爛的文字成就,見證着歷史,見證着文明。

金文,是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的總稱。金文應用的年代有1200多年。金文字體整齊遒麗,古樸厚重。與甲骨文筆道細、直筆多、方折有所不同,金文筆道肥粗,圓筆多,轉折圓。和甲骨文相比,字形變化更加多樣。

在眾多的先秦文字中,金文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了秦用小篆統一文字前1000多年間中國文字發展變化的基本情況。金文的內容主要是關於當時祀典、賜命、征戰、盟約等事件的記錄,以及對祖先及王侯們功績的頌揚,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個側面。

看過這些文字之後,我感到了中華文化的悠久歷史。我不禁自歎,沒來文字博物館之前我對這並沒有什麼瞭解,但現在看過之後,我突然瞭解到了:中國的文字歷史是多麼的悠久啊!這種感覺就像井底之蛙從井底跳出來的那種感覺。在回來的路上,我的內心在不停的讚歎着。

標籤: 參觀 博物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rijizuowen/8k2nv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