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日記 >節日日記 >

【必備】清明節日記範文9篇

【必備】清明節日記範文9篇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天又過去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這也意味着,又要開始寫日記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日記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節日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必備】清明節日記範文9篇

清明節日記 篇1

窗外的陽光,打入我的心底!看,那遠處的山上,就是我長輩的家。我向往着那裏,我要去陪我的爺爺,那麼他就不再會孤單了!

清明節,對所有在世的人來説,是一個既嚴肅有悲痛的節日。在那一天,我們需要用着全新的面容去看望離我們遠去的人們!他們在那個全新的世界,是否過得安樂?他們在那個快樂的地方,是否過得幸福?爺爺,你為什麼走那麼急呢?你的面容我一次也沒有看過,連照片我也沒有輕撫過。爺爺,你的孫子將來會有出息,你一定要看着!

4月5日我打好着包袱,坐着車,帶着敬畏去了枯無的墳墓前。那直直的石碑前,我的家人橫站着。爺爺,我們來看你了,你看見了嗎,爺爺……

我哭了,我不明白那時候我都幹了什麼?也許,是心情的原因吧!我為你獻了美麗的花圈,看,那多麼漂亮。我滿含着淚水,為你獻了可口的水果,時間過得好快,沒來得及向你禱告,我們就走了!

我回頭望着那座墳墓,我又哭了!它總是那樣安靜的座落山的一角!天際邊,一座墳墓和淚水在天際邊揮灑!

清明節日記 篇2

今天我和媽媽弟弟去了人民公園,人民公園裏的花草很漂亮,有粉色的桃花,還有紅色的桃花,有白色的杏花和梨花,還有柳樹、松樹、和一棵好大好大的樹。桃花的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河裏有人在划船,還有小鴨子在游泳,小鴨子有黑色的、白色的、黃色的,小鴨子有兩隻一塊兒遊的,有三隻一塊兒遊的,還有一隻獨自遊的,它們遊的可開心了。

我們在遊玩的時候弟弟看到了一個變形金剛,他很喜歡,媽媽就給他買了一個,然後我們接着走,我看到了一個畫畫的地方,我們就停下來看,我看了半天選了一個雙人的小模型,我超級的喜歡,然後我們就把它買下了,我和媽媽一塊兒坐下來給它圖顏色,弟弟在旁邊玩起了他的變形金剛,當我給小女孩後邊的頭髮圖顏色的時候,驚喜的發現了這個小模型居然是一個存錢罐,我們一會兒就把它圖的五顏六色了很漂亮,我決定回家後送給爸爸。我和弟弟今天都玩的可開心了,媽媽看到我們玩的高興也開心的笑了。

清明節日記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一轉眼,春天來,清明節也悄悄地來。春雨似乎知道什麼,不再歡快,不再浠淅瀝瀝,變得纏纏綿綿,變得斷斷續續。她聲音成為一種連綿悲傷奠歌,成為人們心中點點思念,成為一種安撫人心心靈之聲。

人們伴着雨聲來到公墓,來到着安放靈魂天堂。人們緩緩地走進公墓,腳步不再輕快,變得沉重。車輛也慢慢地行駛,不時發出輕輕喇叭聲,那聲音不再響亮,變得柔和。這些聲音交錯在一起,成為一種沉重又柔和歎息,成為一種衝擊人們心靈呼聲,成為一種對死者安慰之聲。

人們手中鮮花,被雨水滋潤着,變得更加嬌嫩,也變得羞答答,如同一位來祭奠少女。每朵鮮花都在流淚,那晶瑩淚珠,一滴又一滴地從臉頰上淌下來,滴在人們手上,滴在公墓地上。每個公墓旁都躺着一捧鮮花,到處都是白黃,星星點點,彷彿星星也來到公墓,為靈魂帶來祝福,也給公墓帶來生機。淡淡色彩伴着淚水成為一種香氣迷人哀歌,成為一種永久記憶之聲。

墓前站滿祭奠人們,有臉上淌着淚水,眼角濕濕,嘴邊傳出一種低低抽噫聲。有默默地站在一旁,燒着紙錢,嘴角抽動着,有則拿出水果和酒菜祭奠,讓親人安息。人們思念化成一種沉默哀調,成為一種愛延伸之聲。

雨聲、車鳴聲、花語聲、祭奠聲交織在一起,匯成清明之聲。

清明節日記 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節這天,老天並沒有如詩中所寫,而是陽光燦爛,晴空萬里。

這一大早,我們全家人帶着祭品,開上車去郊外上墳。野草沐浴着春風變綠了,樹梢發芽了,柳色青青,春意盎然。到了郊外的墓地,大人們準備祭祖,先把美食獻上,再圍在墳頭焚燒紙錢,最後大家恭恭敬敬給先人磕頭,送去我們的思念。之後,我們又玩了一會兒,到了中午就回家了。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們要牢記先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認真做好應該做的每一件事,不辜負大家對我們的期望。

清明節日記 篇5

清明節到了,學校組織咱們去南山公園掃墓。

來到南山公園後,咱們去了烈士紀念廣場,舉行了各方面活動,並且獻上了自己做的小白花。活動舉行完後,咱們開始品嚐野餐。

烈士們為了咱們的祖國與建設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的鮮血染紅了大地,染紅了國旗,染紅了戴在咱們身上的紅領巾。他們是那麼的勇敢,那麼的堅強,那麼的偉大。他們為了美麗的祖國付出了生命,為了咱們的美好生活付出了青春年華。

他們的心是閃亮發光的,他們的血是鮮紅髮亮的,他們付出的愛是永遠也不會改變的。

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就沒有咱們美麗的祖國,如果沒有這些烈士,就沒有咱們幸福美好的今天。

我心中升起一個念頭:咱們要繼承先烈遺志,好好學習,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之才。

清明節日記 篇6

清明節放假,我們一起去了萬泉湖景區,我們的車從山下繞盤山公路向山頂上爬,看到山路兩邊有大片的迎春花,在盤山公路上繞圈時,我雖然感覺驚險和害怕,可是從山腳到山頂,大山隨着我們的行駛不斷髮生着變化,有時能看見許多美麗的花,有時看到形狀各異的樹,美麗極了也奇妙極了,下了車我們開始爬山,台階又長又陡,累的走不動了,那時我真想能變成一隻小鳥,一下子飛到山上去,我不斷的對自己説:要堅持,很快就會到的。我終於到了峽谷瀑布,讓人感到驚奇的是,瀑布還沒有水流,上面掛着一大團的冰雪,春天還沒有來到這裏,真是太有意思了。

下了山,我還在湖裏面捉了許多是小魚,有褐色的、紅色的、白色的,太好玩了,今天玩的真有意思!

清明節日記 篇7

清明節放假三天,今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爸爸政和老家,給我從未見過面的爺爺掃墓。這是我第一次回老家,早上8點多就出發了,中午先到福州接我奶奶,然後再繼續出發。整整一天,都在路上跑,還好現在高速公路直接通到家門口,到老家已是傍晚5點多了。老家的親戚太多太多了,什麼大爺二爺,大伯三伯的……我的腦袋都快暈了!吃晚飯時很熱鬧,大人小孩約有七八桌,每一份菜量都那麼地多,香噴噴的。大家還在吃飯的時候我自己在院子裏學會了拉板車,前進、後退、轉圈,發覺拉板車比吃飯要好玩的多!

當天晚上咱們住在高速賓館,環境很好,咱們都很開心!

要上山給我的爺爺掃墓。帶上柴刀、鋤頭,一行七八個人出發了。因為平常都很少回老家,所以對老家的路都比較陌生。到了山上,由於整片山頭種果樹被挖過,所以爸爸伯伯他們要在前面先開路,我和楷軒姐姐一起在路口幫一個老奶奶採茶。第一次才知道茶葉是怎麼採的,我揹着個竹蔞,邊採邊往竹簍裏放,看着竹簍裏的茶葉越來越滿,我好開心,不過,採的.好累人啊!

山上還有一大片竹林,地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竹筍,竹筍邊上還長着許許多多的蕨菜,我和媽媽一起採蕨菜。爸爸他們開完路時間已經挺遲了,我和姐姐、媽媽先下山。

爸爸老家有一條小河,整條河裏都是五顏六色的大小鯉魚,大的有十幾斤重,在水裏快活的游來游去。村裏人都把這些鯉魚當作通人性的魚神,沒有人會去抓它們。

7號早上,咱們要離開爸爸老家,回媽媽尤溪洋中老家了。外婆姨姨她們都在等着咱們。洋中還有我最愛最愛的板鴨,外婆早就為我備好了,等着一到就可以開吃,謝謝外婆。下午咱們又從洋中出發趕回廈門了,當然臨走不會忘記再帶上幾隻板鴨,哈哈哈!

雖然路途很遠、很累,不過咱們都很開心!

清明節日記 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歎,令人振奮,這裏面藴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蹟,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身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着誰呢?

清明節日記 篇9

今天是清明節,幸好沒有下雨,我們一家人去竹溪掃墓。竹溪在嵊州的西北部,及諸暨市毗鄰。竹溪是奶奶的孃家,我們為曾外祖父、曾外祖母去掃墓。

一路上,只見車來人往,比往常熱鬧,大多是到鄉下去掃墓的。

車到浦橋,只見公路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是桃花紅,李花白,紅白相蚋,風景這邊獨好。浦橋盛產各種水果,是嵊州的“水果之鄉”,看來今年浦橋水果又是豐收年。

車到崇仁,田野上到處是一片綠油油的,大地象鋪上了一層綠地毯。青春的麥苗正在拔節;那金黃的油菜花,銀白的蘿蔔花,紫紅的草子花,把田野畫成一幅絢麗多彩的水彩畫。蝴蝶在花間翩翩飛舞,蜜蜂為採蜜而忙忙碌碌。

車到竹溪,山村被羣山環抱,空氣格外清新甜潤,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山巒連綿起伏,滿山青松翠竹,鬱鬱葱葱。山上許多竹筍破土而出,村民們肩扛鋤頭,揹着竹籃,興高采烈地在掘筍。

從浦橋到竹溪,公路兩邊的村莊都建起了一座座三、四層高新房子,不亞於城裏的別墅,呈現一番新農村的新景象。爺爺説:“這幾年,改革開放使農民富起來了,新房子越建越多,越來越漂亮,農村及城市沒有區別了。”

標籤: 範文 清明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iji/jieririji/392w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