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心理作文 >

有關心理作文錦集9篇

有關心理作文錦集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作文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心理作文錦集9篇

心理作文 篇1

不少小學生害怕寫作文,產生害怕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留心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事物,養成觀察和思考的習慣,並通過閲讀擴大知識面,讓學生在寫作文時有話可説,有內容可寫。同時,在表達方面,有目的有計劃地讓學生練習從説到寫,從寫片段,逐步做到、具體、通順地寫出有中心、結構完整的作文。但無論是蒐集材料的指導,還是表達方法的指導,核心都是一個,即讓學生感到作文不難。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因素,培養學生作文興趣,激發學生寫作文的熱情和靈感。變“要我寫”為“我要寫”,使他們感到作文是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最好途徑。

要學生排除寫作文的心理障礙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1.做好作文前的準備。

認真制訂每學期的作文計劃,有針對性地講授一定量的寫作知識學生感到作文也是有規律的,並不是神祕莫測的。但每次講授的內容不必求多,所講的寫作知識要能結合學生作文的實際,對學生確有啟示。佈置的作文練習一定要讓學生有話可説,不能大而空。

2.鼓勵選材多樣化。

要放開手讓學生寫自己感觸深的事,寫自己的心裏話,在教材規定的範圍內,儘量鼓勵、引導學生選材多樣化。如寫一件難忘的事,不一定要學生寫那些千篇一律的“有意義的事”,什麼事感觸深就寫什麼。平時訓練性的小作文,如果求學生寫的日記、隨筆,則可以完全放開,怎麼想就怎麼寫,真正做到“我筆寫我口”,這樣作文就不再是難事而是樂事了。

學生感到作文難,有教和學兩方面的原因。從教學角度説,打破作文神祕感,針對學生實際生活命題和訓練,是排除沉重作文難這一心理障礙的有效途徑。

心理作文 篇2

陰天,雨淅瀝瀝的下着,窗外的風兒簌簌作響,窗簾忽然極不情願的向外颳去,伴着那風聲,我的思緒不由得飄向過去,過去那所給我留下陰影的昏暗的房子。

“撲通”我被憤怒的爸爸狠狠地踹了一腳,重重的栽倒在了地上,後背不知被什麼東西嗝的生疼。然而,我無暇去顧及這些了。

“我……我真的……真的沒聽見,嗚嗚嗚……。”我邊擦着流滿臉頰的眼淚,邊嗚咽的解釋説。

“……”

這時的我哭得厲害,根本聽不見爸爸在説些什麼。

“啪”又一巴掌猛地打在我通紅的臉上,我哭得更加忘我,什麼都不知道了,唯一能感覺到的,是臉上火辣辣的疼痛。

“啪”“啪”“啪”爸爸諾大的巴掌似雨點般無情地落在我的臉上。

終於停了下來,可能是爸爸累了吧,而我像個沒有翅膀的小鳥,恐懼地縮在牆角,傷心地抹淚,忘記了擦拭嘴角的血絲。

“呼……”風已經不再平靜,我努力地搖搖頭,妄想借助窗外的狂風暴雨,阻止那個可怕地噩夢再次出現在我的腦海。

“啊!”已經趴在桌子上哭着熟睡的我被耳朵上的疼弄醒,我嘶喊着,哭嚎着,多麼希望媽媽立刻出現在我的面前,我知道,爸爸擔心媽媽回來後,看見我的臉腫了會和他吵架,才拽着我的耳朵來到洗臉盆前,無意間,在清澈透明的水中看見了臉腫得像桃子似的自己,只得捧起一汪清水洗臉。

時間像水一樣 ,流逝的那麼快,快得讓人察覺不到。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這個噩夢還是不依不饒地再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輕輕拭了臉旁靜靜流淌的眼淚,在心中暗自感歎:也許,永遠也不能忘記了吧。之後,我竟不知原因的莞爾,哈哈……因為沒聽見爸爸説不讓花那麼多錢,就貿然給一個自己不是很喜歡的老師過教師節,花了二十一元錢買了一束花,錢沒了,花也沒了,卻捱了一頓打,真是造物弄人啊!

這幾年間,我也曾試圖忘記,去感受爸爸給自己的一次次補償,爸爸會容忍我平白無故地發脾氣,會買一些好吃的哄我開心。可是,終究忘不了,也許,時間會淡化一切吧!雖然始終不能忘記,但爸爸給我的一次次父愛,讓我的心逐漸温暖,慢慢地,心中那塊堅硬的冰融化了,也化去了心頭的恨意,我的心靈之門面對爸爸不再封閉,厚重的.鐵門緩緩地向爸爸敞開,去迎接那一縷縷温柔的陽光。

風悄無聲息地停了,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我又挽起窗簾,去享受雨後明媚的陽光。

心理作文 篇3

今天早上我在路邊排隊買小籠包,排在我前面的一名學生。他原本安安靜靜的排着隊,但是一下突然轉過,朝着馬路對面的某個人的名字喊話,我順着他喊話的方向看去,馬路對面是一個男生,應該是他的同學吧,但是貌似那位同事似乎沒有聽到她的呼喊,然後徑直的走着,慢慢消失在了馬路的盡頭。

但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對小男孩説了一句話,“沒關係,可能是距離太遠了,他沒有聽到。”他並沒有回答我,買了小籠包,就走了。當時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對他講那句話。後來我自己分析一下,可能是因為我覺得這個男孩因為他的同學沒有理他,會讓他覺得沮喪、失落,而我對他説那句話就是想安慰他。但是我可能並不只是是想安慰他,我真正想安慰的,或許是在我內心裏住着的像他一樣失落的小孩吧。因為從小到大,我都特別害怕我跟別人打招呼的時候別人不理我,這樣會讓我覺得別人是故意不想理我的,是他們不喜歡我。但是當別人向我打招呼,我沒有迴應的時候,過了很久別人會問我為什麼不理他。其實這個時候我會感到害怕和緊張,因為我怕他誤會是我故意不理他的,所以會拼命的去解釋,到底是怎麼回事。

怕別人不理會我和怕別人誤會我故意不理他,這就是我心裏的按鈕。

在生活和人際交往中,我們很有可能會因為對方的一件小事兒特別的生氣,怒氣沖天,小題大做,很有可能是因為恰好別人按到了我們的心理按鈕。心理按鈕是我們成長過程中被設定在一個內心深處的一顆種子,別人説了某句話或者做了某件事情,好像就按了我們的心理按鈕,然後這顆種子就開始慢慢的發芽。

我有一個朋友,各方面條件都非常不錯,但他的身高卻不是很高,他在上學的時候就成因為身高的問題,遇到了一些挫折,被同學嘲笑,被喜歡的女生拒絕,因此儘管事業上發展的很順利,但是他的身高問題卻一直是他的心理按鈕。如果別人説他個子矮,或者別人一不小心按到關於身高的這個心理按鈕時,他就會很容易生氣,難以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還有我的一個親戚,她看到她的老公下班或者是週末休息在家坐在客廳裏一邊看電視一邊打瞌睡,就會特別生氣。原來她小時候。他的父親經常失業,而且特別懶惰。之後不去找工作,整天都在家裏無所事事,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不做家務,有的時候還會罵她的母親,家裏的經濟來源基本上都是依靠母親,生活條件也不好,所以她的母親特別辛苦,因此她看到了老公躺在沙發上這個樣子的時候,就會想到她對父親的不滿和憤怒,她父親的行為也就是她的心理按鈕。

所以我們都應該明白,很多時候令我們生氣的並不是對方的行為,而是因為我們自己的心理按鈕,我們的負面情緒和痛苦其實與別人無關,別人只不過是不經意間按到了這個按鈕。所以當我們憤怒的時候我們應該思考。我們為什麼會憤怒,不要因為對方無意的行為而去生氣。你鼓起勇氣去問別人,這樣你就會得到答案。心理按鈕也會被撤消,從而心理按鈕在我們心裏種下的的那顆負面種子就會枯死。直面自己的心理按鈕,就會發現,其實心裏按鈕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可怕,並不是一層不變的。

心理作文 篇4

我有很多優點,也有不少缺點;我想象豐富,但也很獨特;我非常幽默,偶爾也發火;我喜歡藍色,也愛黃色……

我屬老鼠,想象豐富獨特。有一次,老師講《淺水窪裏的小魚》那一課時,問同學們看到那種情形自己會怎麼做?同學們都説自己也要幫助小男孩一起撿魚,而我卻説,不但要自己撿魚,還要發動更多的人來一起撿魚。我會自己編一套故事講給同學們聽,並把它畫成連環畫讓同學們傳閲。我的理想是開發自己的遊戲軟件,讓更多的人玩我設計的遊戲。

我的優點很多:誠實、善良、樂於助人、喜歡小動物和看各種課外書籍。我從不撒謊,老師在學校批評了我,回家我都給媽媽承認錯誤,考試成績不好,我回家會先給老媽倒杯水,然後告訴她我考試成績,再保證以後要努力,這樣媽媽在批評我的同時,也會誇我誠實、給我鼓勵的。如果沒有完成媽媽交代的事情我也會及時告訴媽媽,媽媽雖然生氣,但也不忘表揚我兩句。

我喜歡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也喜歡養小動物,可媽媽總是説怕影響我學習不讓我養。我家的小貓咪咪天天陪着我寫作業,有時間我就逗它玩,可是媽媽嫌影響我學習把它關在後院了,從此咪咪便流浪別人家,很少見到我了。我家養的小兔子死了,我傷心了好幾天,還給它舉行了一個小小的安葬儀式,葬在我家的後院裏。想到小兔子,我就覺得我生活的好幸福啊,有爸爸媽媽的精心照顧,我還不知道珍惜,而小兔子從出生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哪兒,還隨時都有被人類捕食的危險,多可憐啊。我希望有能力能保護更多的小動物,給它們一個賴以生存的家。

我喜歡看書,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吃飯時看,上廁所時看,每天晚上都是摟着書睡覺,早晨一睜眼衣服也不穿就看書了。有時上廁所看書一坐就是半個多小時,為此沒少挨老媽的吵。媽媽不是不讓我看書,而是怕我不良的看書方式影響我的身體健康。唉,沒辦法,書裏的內容太精彩了,我真想一口氣都吞到肚子裏去,可惜作業太多,老是沒有時間看書,只能利用一切空餘時間了。

我愛藍色,愛得瘋狂,好象離了藍色我的生活就失去了光彩。媽媽給我買衣服和鞋子時問我顏色,我都選藍色;買玩具也非藍色不買;玩遊戲選人物,我也選藍色;就連看比賽也支持藍隊。儘管藍隊經常叫我失望,但我還是一如繼往地支持藍隊。藍色象是我生命中一道亮麗的色彩。

我也有很多缺點,比如磨蹭、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讓自己的思緒自由飛翔、愛發脾氣等等。媽媽經常吵我,老師也沒少批評我。其實我也知道自己的缺點,但就是改不了。因為我的大腦裏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思考,沒有時間,只好利用寫作業和上課的時間思考自己的問題。我以後會盡力改正自己的缺點。我非常愛發脾氣,有一次宋欣澤叫我快去值日,就打了我一下,我一氣之下把她打哭了,雖然後來老師調查之後確定是宋欣澤先打的我不對,但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自己不對,不該為了這點小事就把同學打哭。以後我要學會對同學寬容謙讓,讓我們的班集體更團結。

説到這兒,你們該知道我是誰了吧,我就是我們班大名鼎鼎的故事大王——四眼仔王巨巖也!

心理作文 篇5

暑假,對我們來説應該是一個快樂的時期,但它對錶哥來説,無疑是“災難降臨”。因為他將在暑假第一天出“城”留學,到蘭州親戚家去“學習”。而造成這種結果的罪魁禍首,就是表哥的“叛逆心理”。

什麼是“叛逆心理”呢?其實,我也不知道它的真正含義。但據我的觀察與理解,“叛逆心理”就是跟大人們對着幹,我行我素式的。怪不得表哥老是和舅舅、舅媽吵架,鬧得天翻地覆。記得以前表哥對我説過,每個人在12歲至15歲這期間,都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記得當時我竟笑着説:“那你現在的心理就已經開始‘叛逆”了?時隔只一年,我遠遠沒有想到,“叛逆心理”的副作用會如此之大。

表哥被送走後,爸爸對我開玩笑説:“你不會也產生‘叛逆心理’了吧!”我説,不可能,“叛逆心理”這樣可怕,我才不要呢!可現在隨着時間地推移,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我似乎也產生了那個“可怕”的“叛逆心理”。有時候,媽媽叫我今天去看爺爺奶奶,我就是要明天去,爸爸讓我去買老抽,我就喜歡買生抽。反正,他們讓我往東,我偏要向西。每次看到他們生氣的樣子,心裏便會產生一絲快感。有時,我也覺得,自己有些莫名其妙,儘管曾經試圖改變,但不知為什麼,總是無法管住自己,任其一次又一次地刺痛爸爸媽媽的心。我想:這應該就是表哥那個沒法抗拒的“叛逆心理”吧!

前兩天,姑姑來到我家。在和爸爸交談時,她好似開玩笑地説:“唉,現在的孩子長大以後可就不好管了,他們會產生一種“叛逆心理”哩!爸爸聽到後,會心地笑了。

心理作文 篇6

在學校課內的一次心理健康課上曾老師帶着我們做了一次注意力的測驗。這個測驗就是給我們看一段黑白兩隊傳球的視頻,讓我們邊看邊數白隊傳球的次數。當時我並沒有對這小小的注意力測驗產生興趣,所以在測驗過後便很快淡忘了這個測驗。

直到今天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收聽了一個解析這個測驗背後的心理效應的音頻,使我想起了那次曾老師帶我們做的注意力測驗。音頻裏的老師説因為被佈置了任務,人腦就會將與任務無關的事物都排除掉。所以此時就算你的眼睛在突然闖入場地的“大猩猩”身上停留了十秒之久,大腦也會視而不見。畢竟“大猩猩”和佈置的任務沒有任何關係。你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佈置的任務上,沒看見“大猩猩”並不代表沒有集中注意力,所以是“非注意”。看見了也當看不見,所以是“視盲。“非注意視盲”一名因此而來。

非注意視盲心理效應有一個很普遍的例子:你在專心致志地寫作業,但中途媽媽突然跟你説要借用你的筆寫點兒筆記。這時候你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寫作業上,媽媽的話你雖然能聽見,但因為注意力都在寫作業上而只是應付着回答。當你發現那支筆不見了並去問媽媽時,媽媽就會告訴你她拿去用了並已經事先告知你了。這種現象符合音頻裏的老師所解釋的條例,你被佈置的任務是寫作業,而借筆和寫作業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大腦將媽媽告知你的話排除掉了,話語便在你的腦海裏“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才會造成讓媽媽重複一遍事先已經告知過你的話的結果。

如果你一邊打電話一邊看電視劇就會有不好的效果,因為你需要將同與你通電話的人交談和看懂電視劇裏的劇情同時進行,而做某件事達到最好的效果需要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那件事上。一邊打電話一邊看電視劇就需要大腦將注意力分半來達到兩件事同時進行的效果,但如果電話那頭的人對你拋出了一個需要細想的問題,而電視劇的劇情變得撲朔迷離,你還能做到兩件事同時進行嗎?非注意視盲心理效應衍生到這一類型時告訴了我做一件事就要專心致志的將所有注意力放在那件事上,不要分心做其他的事情,這樣才能將效果做到最好。

非注意視盲心理效應可以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但仍是可以避免的。你只需要認識並正確的對待它,儘量避免同時進行兩件都想做到最好的事即可。

心理作文 篇7

週末翻閲圖書,書架上失手掉下一本新書,定睛一看,原來是去年底買回但一直未看的《怪誕心理學》,今天不是我選它,是它提醒我,索性放下別的事情,把它啃掉吧!我把看書當成拼圖或者十字繡,拿起來就看完它,並不一定會立刻火花四射,但訊息已經儲存起來,有一天在現實中經驗類同時,會自動感應對接。

《怪誕心理學》單看書名就很吸引人,“怪誕”二字無疑是最大賣點,加上個性的封面設計和宣傳文字,在20xx年底一度成為最暢銷的打榜書。心理學這個學科對大眾來説感覺很深奧和神祕,你如果説跟別人談歷史、文學,一般人很好理解;你若説跟別人探討一下心理學,別人多數會認為你腦子有問題。可是心理學的範疇卻比歷史和文學距離人們更近,心理學無時不在:早上起來糾結是喝杯果汁還是喝杯牛奶,當為買哪件衣服而猶豫,當你去安慰你的一個好朋友,離家出門走出一段又回去檢查門是否鎖好,當你見到領導就很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説話方式。可以説,只要醒着的時候,無時無刻沒有離開心理學,就算睡覺做夢時,也與心理學有關係,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著作《夢的解析》就是分析夢與人的心理之間的關係。

一天多時間看完,第一個感觸就是“一點都不怪誕”,其實就是最普通的大眾心理知識讀本而已,至於“怪誕”一説估計也是吸引眼球和提升人氣的廣告行為罷了。即便如此,這本書還是值得了解和思考的,如果你沒有看過心理學方面的專著,那麼看看這本書,一定有好處。

有的人很排斥心理方面的書籍,排斥是怕被繞進去,應該説這本身就是心理脆弱的表現。開放的心態讀書,無論是哪一類書,哪怕是聖經或者釋迦摩尼傳,你都只體會不同宗教和文化給你帶來的氛圍和感受,學習其中的精華要義,轉化為思想和力量,不會盲從和迷信,最終是為了現實意義中的開解和提升。

這本書一共涵蓋六個部分,分別是時間心理學、撒謊與欺騙心理學、靈異心理學、決策心理學、幽默心理學、自私心理學。無論哪一個部分,都是在説明心理的作用對人和事件的影響之重,有時甚至會發展成為決定性因素。

我來對每個部分簡單概述一下,以方便大家瞭解:

時間心理學——

人的生日有時會決定你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你會通過心理暗示使自己的生日靠近別人給這個日子的定義,如人們對星座分析的迷信,會加速你的性格向星座分析手冊上的性格靠攏,因為你認為那就是你的性格。本來星座分析並無科學依據。不信!則對你不會有影響!信!你將因為心理暗示自動自願的成為它的俘虜!

撒謊與欺騙心理學——

撒謊是心理的需求,有時是有危害的,有時又是有益的。試問,你每天所看到的普通天蓋的的廣告中隱藏了多少的謊言和心理暗示。瞭解謊言,你才能夠辨認謊言,辨認出謊言才能不被謊言矇蔽。

靈異心理學——

很多靈異現象是由於心理暗示造成的,超低音波也是無法目視卻實質存在的,它可以干擾人的正常感官,產生幻覺或錯覺。人自身的神經系統過分緊張而感覺到靈異,人為因素很大。其實在《克服恐懼》一書中有一句話很好解釋這個問題:當你敢於勇敢的直面恐懼的那一瞬間,恐懼會瞬間潰敗;反之,當你退卻時,你會在瞬間被恐懼淹沒和吞噬。

決策心理學——

人們通常觀點會對符合大眾標準的優秀者更有利,甚至幾公分身高決定了總統的當選,美國排名前100的富豪基本上都是高個。高大、英俊的人獲得成功的概率更高,這就是決策心理的暗示作用。當然這是常規,如果有別的引導和干擾措施,也可以製造相反的結果。心理暗示對於促進銷售方面相當有效。

幽默心理學——

因為人羣的各種特質不同決定了對幽默的見解不同,全世界無法找到一個令所有人都感到好笑的笑話。但科學研究表明,幽默感使人增加快樂指數,更容易成功、順利,並增長壽命。沒有數據能表明喜劇演員或滑稽劇演員更短命,相反他們快樂指數也很高。

自私心理學——

自私心理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表現在現代社會中會造成社會道德的沉淪,但分析這樣的心理,採取何種的措施可以有效阻斷自私心理,為世界創造更多的愛心,這是自私心理學的使命。瞭解心理的極端反面,是為了有一個參照點,遠離並引導向正面。

《怪誕心理學》淺顯易懂,讓人感覺心理學並不遙遠和玄虛,可以很好的指引大眾心理向陽光、健康方面靠近,從而也積累起來對心理分析的一些基礎認識。有興趣就看一看吧,多讀書總不是壞事情!

心理作文 篇8

當聽到周圍的人,討論誰誰月工資幾十萬,有車有房,看看咱們沒房、沒車,吃完這頓,下頓還沒着落。每每這時我心裏很不舒服,人活着,就和人攀比嗎?

看看別人,比比自己,往往就這樣比出了怨恨,比出了愁悶,失去了自己本應的一份好心情。

有的人家財萬貫,到處顯擺,有的人一無所有,生活無落,有的人大權重握,呼風喚雨,有的人豪宅豪車、妻情眾多,有的人夫妻租房、捉襟見肘。一樣的生命不一樣的生活,常讓人們的心中生出許多的感概。

如果是和比自己好的人比,能夠以對方為榜樣,向別人學習,那自然也是好事。通過比,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然後加以完善和改正,這樣的比倒是非常有意義的。但往往是,自己看到別人好的地方之後,並不是好好學習和努力,而是不斷地埋怨自己,甚至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有時候,看到人家結婚,車如龍,花似海,浩浩蕩蕩,又體面,又氣派。想想當年自己,幾斤水果幾斤糖,糊里糊塗就和自己的男人圓的房,心裏就委屈。看到 人家暮有進步,朝有提拔,今日茶樓,明日酒吧,而自己卻是滴水穿石,總在原地,窩在家裏像冬眠的熊,心裏就發酸。看到人家兒成龍,女成鳳,而自家孩子無能 沒出息,心裏就怨恨。

俗語説:“人比人,氣死人”,事實上,因為自身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使自己有了自卑心態。其實,有時候退一步想,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原本不需要太在意的,如果太在意的話,除了自我折磨以外,並不會產生任何積極的結果。要把眼光放低一點,學會府視,多往下比一比,生活想必會多一份快樂,多一份滿足。

人們就會發現,其實終其一生,生活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沒有偏袒。人生是一個由起點到終點,短暫而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所擁有和 承受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都是一樣的、相等的。這既是自然賦予生命的規律,也是生活賦予人生的規律,只不過每個人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這不同的方式,便 演繹出不同的人生。於是,有的人先苦後甜,有的人先甜後苦;有的人大喜大悲,有起有落,有的人安順平和無驚無險;有的人家庭不和,但官運亨通,有的人夫妻 恩愛,可事業受挫,有的人財路興旺,但人氣不盛;有的人俊美嬌豔,卻才疏德虧;有的人智慧超羣,可相貌不恭。人間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這猶 如自然界中梅遜雪白,雪輸梅香,長青之樹無花,豔麗這花無果。

人不能總是這山望着那山高。一個心理健全的人,偶爾感到不愉快、不舒暢,對一些過去的事惋惜和悲傷,這些都是正常的現象。但總的態度都應該是積極的, 想得開,放得下,朝前看,從而才能從瑣事的糾纏中超脱出來。攀比,是一件不必太在乎的事情,人們更是沒有必要在攀比面前自卑或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只要認清 了這一點,就會驚訝地發現一個竅門,許多事只要知道就行了,不必把它常常掛在心上。與其事事攀比、裹足不前,還不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攀比去吧!

弄清人活着的意義,弄清我們的人生目標,弄清我們想要的生活狀態,我們自己努力的過程,才是最快樂的,全心全意的做事,享受工作的快樂,才不會總去注意別人,才不會和他們作無謂的攀比。

心理作文 篇9

一個美國電氣工人,在一個周圍佈滿高壓電器設備的工作台上工作。他雖然採取了各種必要的安全措施來預防觸電,但心裏始終有一種恐懼,害怕遭高壓電擊而送命。有一天他在工作台上碰到了一根電線,立即倒地而死,身上表現出觸電致死者的一切症狀:身體皺縮起來,皮膚變成了紫紅色與紫藍色。但是,驗屍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當那個不幸的工人觸及電線的時候,電線中並沒有電流通過,電閘也沒有合上--他是被自己害怕觸電的自我暗示殺死的。

前蘇聯也曾報道過類似的事例:有一個人被無意中關進了冷藏車。第二天早上,人們打開冷藏車,發現他已被凍死在裏面,身體呈現出凍死的各種狀態,但是奇怪的是,這冷藏車的冷凍機並沒有打開製冷,車中的温度同外面的温度差不多,依這種温度是絕對不可能凍死人的。大概這位死者被關進冷藏車之後,就不斷地擔心自己要被凍死,這種意念對他的身心發生了影響,他就真被凍死了。

極度恐懼與極度憤怒,引起的生理反應相似,兩者都會使腎上腺素增加,並且減少身體某些部位的血液供應。這樣可以確保肌肉獲得充分的血液,以加強肌肉的效能,可以在生死關頭奮力拼搏或逃生。這種應激反應有利也有弊,因為血液供應減少時,紅血球輸送的氧氣也會相應地減少,毛細血管如果缺氧,血漿就會較容易地滲入血管周圍的組織,倘使恐懼或憤怒的狀態延續過久,全身的血液流通量便會減少。

血液流通量減少,會使血壓降低,可以導致一種惡性循環,因為血壓降低就會影響那些負責維持血流循環的器官的功能,於是血液流通量再減,進一步降低血壓。如果任其發展下去,這種惡性循環就可以致命。至於死者並沒有遭電擊或受凍,為什麼會出現與觸電致死或受凍致死一樣的特徵,今天的科學尚無法解釋這個謎。

標籤: 錦集 心理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xinlizuowen/n89g9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