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人的作文 >

關於傑出人物的作文

關於傑出人物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傑出人物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傑出人物的作文

傑出人物的作文 篇1

你們知道去年被評為“十大新聞人物”的人是誰嗎?我知道兩個英雄人物——王茂華和譚良才。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救出六個孩子的生命。

王茂華今年27歲,是一名教師;譚良才今年46歲,是一位農民。他們是翁婿關係,同住在宜春市伯塘村。去年3月21日,事故發生在村中一座房子中,有六個孩子,他們在一間屋子裏嬉戲,其中一個孩子好奇地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機,點燃了身旁的棉花,本來火很小,孩子們很高興,圍着火苗轉圈圈,但是因為火沒有及時撲滅越燒越旺,燃燒到了屋裏的乾草堆,火焰瞬間變大,燒得濃煙直向窗外冒,孩子們嚇得哇哇大哭。

這時,王茂華和譚良才聽説了這件事,就迅速地奔向出事地點,他們到時火勢已經非常大了,窗户裏冒出了長長的火舌,房子被燒得烏黑。兩位英雄毫不猶豫地衝進去,屋裏濃煙滾滾,薰得他們眼睛睜不開,只好靠着孩子的哭喊聲摸索着。突然,王茂才抱着一個孩子從火海中衝了出來,譚良才也抱着一個孩子衝了出來,他們兩個的頭髮、衣衫都燃燒出了火焰,他們來不及撲滅身上的火就又衝進了火海里尋找孩子。

時間是生命,他們在爭分奪秒地找孩子,“砰”!屋內的煤氣罐突然爆炸了,旁邊的車子也爆炸了,火焰更大了,直向屋子外竄,這時,兩個人衝出房屋,把救出來的兩個小孩放在地上,王茂華和譚良才已經被燒成了“黑人”,許多村子裏的人提水來撲火,大家配合着兩位英雄救出了最後兩個孩子。孩子們得救了,可是兩位英雄卻倒下了,王茂華因搶救無效光榮犧牲了,譚良才經過長期地救治才有所好轉。他們在火海中三進三出向人們講述了什麼是捨生忘死?什麼是人間真愛?

兩位英雄熱愛生命的事蹟感動天地,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傑出人物的作文 篇2

在古今中外,有許多英雄人物值得我們去敬佩,他們在這個世上已奉獻了自己的全部,這些真正的英雄人物是當之無愧,是被人們歌頌的'。

俗話説的好,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此刻有多少英雄人物為拯救更多的生靈而犧牲,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其中一位。她叫孟麗萍。孟麗萍是當之無愧的英雄人物,她為人們奉獻了許多,但她自己卻永遠跨入了天堂的大門,再也回不來了。

那一年,我國某一山區發生了一場大洪水,房屋都被大水淹沒了,大家無路可去,全被困在了一個小島裏。那裏沒有什麼吃的,大家渴了就喝露水,餓了就吃野蘑菇和野菜,但又有多少人為這個而中毒身亡,當時的他們真的是痛苦不堪的……就這樣他們在小島上整整生活了半個多月,後來這可怕的洪魔終於結束了,但是他們卻被困在那裏回不去了,因為面臨在他們面前的是類似長江的大河。他們又怎麼過去呢?正當他們百感交集之時,面前卻駛來了一條小船,船上有一位女人身穿雨衣緩緩駛來。此時島上被困的人們都歡呼起來啦,他們為有一點生機而興奮。那為船上的女人便是——孟麗萍。

孟麗萍緩慢得劃了過來,她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她一到岸上就馬上跟他們説,‘不用怕,有我呢。我一定會救大家出去的。’話音剛落她就馬上開始了她的救援行動,可是她的那條船一次只能載重5個人,但島上卻困着上千個人,孟麗萍憑着自己勇敢和毅志成功營救了被困的人。到她自己一個人架着小船前行的時候,突然這可怕的洪水又將再次襲來,那可惡的魔爪抓走了孟麗萍,只剩那小船還在那擺着擺着……孟麗萍在她活着的最後一刻向岸上的人們大喊‘平安啦,我為祖國而驕傲’此刻岸邊的人們早已泣不成聲。

多好的人啊,當年的她才年僅21歲……盡然就這樣被奪去了她花一般的年齡,就像是一支被折斷的小花落入水中,將失去一片生機。後來被拯救了的那些人們為了哀悼孟麗萍,把這個村叫為‘宇平村’象徵着與孟麗萍永遠在一起。

是的,我國古今中外流傳着許多英雄人物,如雷峯,魯訊……他們都為我們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他們的光輝永遠的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傑出人物的作文 篇3

寂寞是一根斷了的紅線,有心人緊緊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頭的牽線人,即使那人早已遠去。

“細雨濕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每每讀起這句詩,不禁感歎細雨與閒花的寂寞。當那迷濛的小雨,一點一滴打落在羅衫之上,誰説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濕了整件衣裳?當那柔美的花朵,飛舞旋轉飄落在青石路上,誰説這感情不壯烈?不然怎的鋪滿了整條幽徑?然而它們卻是“看不見”“聽無聲”。

每個人都在心靈深處有一處花冢,埋藏那些滂沱悽美卻不為外人道的情感。而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鎖。

納蘭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歎:“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無疑,他是相國公子,御前侍衞,人人歆羨。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翹,卻“何恨不能言”,只能歎一聲“已經十年蹤跡十年心”。他嚮往平淡與樸實,然而這願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細雨,任是將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無聲而已矣。納蘭的寂寞是一個人的悲傷。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國維説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龍椅上的孩子們,往往是沒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紙醉金迷,終日燈紅酒綠,也抵不過夜深人靜時無人訴衷腸的寂寞。尤其南唐滅亡之後,家國之恨降臨在這個還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頭。他的寂寞也是無聲的,但卻不是無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將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鋪在宣紙之上,將其化為“一江春水”,化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人間詞話》中有批語:“詞至李後主,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煜的寂寞是那個動盪年代的悲傷,但卻開啟了詞的新時代。

陸游在沈園寫下“紅酥手,黃縢酒……”將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記憶之中。王維在歎“遍插茱萸少一人”時,將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陽剛之手寫下“白頭宮女在,閒坐話玄宗。”道出了那紅牆深院裏,一個個寂寞靈魂的心聲。詩人手中那根紅線,另一端繫着筆。巨大的情感沉澱後,化為無聲,也化為揮筆的動力,讓細雨的閒花,變得鏗鏘有力,永不磨滅。

其實,還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於文學上的作用。林則徐被貶伊犁,他的寂寞豈是常人能及,但他卻高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韓愈被髮配潮州,愛女死於途中。他的寂寞悲歎卻化為了治國的動力,他在那個邊遠小城興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擁戴,那潮州的山水竟盡姓了韓。

他們的細雨不止於沾濕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上,滋潤了一方水土;他們的閒花也不止於鋪滿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護花。”他們的紅線那端,是蒼生百姓!他們將寂寞化為動力,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一個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書上,刻在碑上,這寂寞是美麗的,是供人欣賞的。但沒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恆過山水,韓愈的故事告訴我們,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獻,我們應該恭敬地去仰望。

標籤: 傑出人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rendezuowen/29zz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