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朋友作文 >

與書本交朋友作文650字

與書本交朋友作文650字

書籍是屹立在時間的汪洋大海中的燈塔。以下是小編收集的與書本交朋友的作文,歡迎查看!

與書本交朋友作文650字

與書本交朋友作文1

我愛讀書,因為書能給予我許多知識,能讓我變得聰明。瞧!高爾基曾經説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聽到這句話後,我漸漸地愛上了讀書。書可以分許多類,有:科技類、童話類、神話類、歷史類……但是我最愛看的還是小説類中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可以使我的語文成績快速提升,但是在讀書的過程中,我鬧出了不少笑話。

自從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弄到手後,我就不分晝夜、專心致志地開始看。每看一次,都看得沒完沒了。記得有一次,我正在讀書,看見書中有這麼一句:“我要把別人看得見的東西當作太陽,我要把別人聽得見的聲音當作月亮。”此時此刻,我想:失去視覺和聽覺是多麼痛苦,健康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情。“幫我去小店買一瓶醬油!”媽媽朝我喊道。這時的我已經完全被書中的情景所感動,我根本沒聽清楚買什麼。於是我來到小店,想:剛才媽媽叫我買什麼來着?是鹽,還是醬油?反正鹽和醬油都是鹹的,沒什麼兩樣,買鹽算了!於是我買了一包鹽趕緊往家趕。回到家,把鹽交給媽媽後才明白,原來買錯了。吃完飯,媽媽還在嘮叨:“你個書呆子,叫你買了瓶醬油,反而給我添亂。”

雖然在讀書的過程中鬧出不少笑話,但是我嚐到了讀書的甜頭。我愛讀書,我很快樂,我要和書做朋友!

與書本交朋友作文2

我們每天都要與書本打交道,是它們給予了我們一個又一個新的知識,教給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就像一位良師益友。如果沒有書,就像沒有朋友一樣,生活也會失去很多的樂趣,從而變得孤單而乏味。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那些作家們都是看了許許多多的書才能寫出好的作品,有的'作家甚至聞名於世,比如:高爾基、葉聖陶你、普希金、列夫·托爾斯泰等,他們都是世界著名的作家,寫過成千上萬的文章,他們有哪一個不是通過閲讀大量的書籍寫出了好的作品呢?同樣,我們也要閲讀大量的課外書,才能寫出優秀的作文,才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如果把一本你喜歡的書當做你的好朋友的話,你就會體會到書本的最高境界,他能與你一起分享一些有趣的事情和你沒有見過的東西。書本能夠補充你足夠的養分。有句話説得好:“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書籍是開啟未知大門的鑰匙,書籍是攀登知識高峯的階梯,書籍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橋樑,書籍是穿越激流險灘的航船,書籍是指引前進方向的燈塔,書籍是帶你走向黎明的大道!

是啊,書,是我們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我們靈魂中的一部分,就像是我們的朋友一樣,是人生中接觸得最多的。一本書,我可以讀上上百遍,甚至幾千遍,讀到能背誦的程度。你喜愛的一本書就是一位朋友,它能讓我們走向成功的彼岸,它能把我們帶到浩瀚的天地,它能帶我們領略人世的真諦,多讀一本書,就等於多交了一個朋友。所以,同學們,請多讀書吧。

今天,你讀書了嗎?

與書本交朋友作文3

古人常説“書中自有黃金屋”,我也和帶給我們知識的書交了朋友。書,就像我的益友,在我心情不好時,帶給我好心情;在我迷茫時,替我指引前面的道路。

小時候,我就和書這位好朋友結下了緣分。那時候的我雖然識不了多少字,但是在我睡覺前,媽媽就會講故事給我聽。記得有一次,媽媽在講完《龜兔賽跑》的故事之後,就問我有沒有什麼啟發。而我卻感受不出那故事裏面帶給我們的啟示,媽媽便一步步耐心地引導我,讓我明白了裏面教人不能太驕傲的道理。從此我便開始喜歡上書這個好朋友。

漸漸地,我長大了,喜歡上各種各樣的書籍,《格林童話》、《伊索寓言》……這些都成了我的最愛,但有的時候也會因為書這個益友而鬧出笑話。記得有一次,爸爸出差時為我帶來了我日盼夜盼的《哈利·波特》,可當我拿到手以後,傻了,原來這本書裏面的名字都是外國名字,很長很長,可我又受不了誘惑,把這本書努力地啃了下去。一天晚上,媽媽看着那本書邊考我裏面的情節,不考不知道,一考嚇一跳。我竟然把裏面的人物和情節都張冠李戴了,不是這個人做的事我卻把這件事安在了他的身上。這下子,我才明白原來自己看書都只是囫圇吞棗罷了!於是,我改變了自己閲讀書籍的方法。

現在的我,已是一名中學生了,看的書的內容不再是以前的那些了。在我心情不好時,我會來到帶着清香的書桌旁坐下,從書櫃上拿下那一本本充滿着人生哲理的書,它們告訴了我許許多多的道理,讓我在困難面前不再氣餒,讓我一次次摔下之後,從原地爬起而不是原地趴着。

書,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你讓我明白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該如何去行走,該如何去選擇。我要你在我身邊陪伴着我一生,相信你不會對我説“不”的,因為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對嗎?

標籤: 交朋友 書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pengyouzuowen/klog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