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媽媽作文 >

作文:嘮叨媽媽

作文:嘮叨媽媽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作文:嘮叨媽媽,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作文:嘮叨媽媽

作文:嘮叨媽媽1

週日,明朗的陽光照在稿紙上,灰塵在空中飛舞着。杯裏的茶葉漂漂浮浮,從廚房傳來媽媽熟悉的嘮叨聲,我猛然想起去年的那一天。

“你看看你,每次我跟你講話就是這幅無精打采的熊樣子,右耳朵進左耳朵出的,你呀,怎麼就老不聽話呢,你??”媽媽站在灶台前,一邊翻炒着鍋中的菜,一邊嘮嘮叨叨。我搖了搖頭,歎口氣嘟囔道;“媽媽你就不能換些別的話對我講嗎,這些話我都背過了。”她騰出手來在我的頭上戳了一下:“你呀你,哎,”後來她似乎想起什麼似的,對我説,“飯還要很長時間才好,你先去寫作業吧。在這晃悠晃悠的我心煩。”

我撇了撇嘴,不滿地説:“我肚子還空着,哪有力氣寫作業啊?”説完我就趴在桌子上,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媽媽瞥了我一眼,見我不去寫作業,聲音提高八度喊道:“你個小妮子,我已經管不動你了是吧?哎,看看你們班的第一名,到底咋學的??”還沒等她説完,我插嘴説道:“我又不傻不笨的,一日三餐也不比她差,為啥我就考不出成績來,人家就能考第一?歸根結底就是我不認真,玩兒心太重。是吧?”我一口氣把她要講的話説完,瞄了她一眼,她臉色愈重,閉口不語。

“你就那麼羨慕他們?”我開口問道,聲音很輕很輕。“是挺羨慕的,”媽媽終於張嘴説話,這就説明她的氣消下去了。我閉上眼睛,媽媽又在灶台前轟炸我:“你就是不聽話,你要努努力,班裏第一還不就是你的了,你要知道,媽媽很希望你考上一中,現在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媽媽語重心長的説道。我不耐煩的輕輕拍了下桌子,哎,媽媽這嘮叨的毛病啥時候能改改啊。

她愣了一下,隨即無奈的打發我去寫作業,我也只是漫不經心的在紙上亂畫。

嘮叨或許是媽媽對我愛的表現吧,我應該這樣麼?我這樣任性、不理解媽媽,也傷了她的心。我看見媽媽臉上淡淡的無奈和每次想説話而吞進肚子裏的樣子,終於感到了愧疚。

一天下了雨,出門前媽媽拿出來一把雨傘,説道:“今天要下雨,一定不暖和,注意保暖。對了,你拿上鑰匙,別中午回來進不了門??”我聽見這親切的聲音,淚就順着臉頰留下。我是這麼離不開她的嘮叨。我喃喃道:“好久沒聽你這麼嘮叨了,真好。

“傻丫頭。”媽媽笑了笑,把我送出門去。

廚房裏媽媽的説話聲把我的思緒拉回來,我微笑着揮動筆尖,把媽媽對我的愛寫在了紙上。

母愛是温熱心靈的太陽;母愛是灌溉心靈的雨露;母愛是滋潤心靈的沃土;母愛是美化心靈的彩虹。媽媽對我的愛傾注在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細微而偉大。媽媽,請原諒女兒對您無意間的傷害,您對我的愛,我何以為報呢?

作文:嘮叨媽媽2

媽媽的嘮叨,是對的!

“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媽媽的這句話,嘮叨了N遍N遍;媽媽的這句話,聽得我耳朵起了繭;媽媽的這句話,我根本不以為然。整天作業、興趣班、額外題,忙得我玩玩具,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有,我福什麼福啊?雖然我腳上蹬的是耐克,身上披的是阿迪達斯,嘴上啃的是麥當勞、肯德基,但這些都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我的心中,埋怨、牢騷多得很。

直到20xx年聖誕節前夕,媽媽拿過來一張報紙,要我讀讀其中的一篇報道。那篇報道將我理所當然的心態徹底地打敗,我的埋怨牢騷也無影無蹤。

那是一份《今日早報》,翻開的是其中的一版,標題“寒風穿過冰冷的教室,夏利東的鞋沒有底”,出於好奇,我讀了起來。漸漸地漸漸地,我的鼻子發酸,我的眼睛發脹,終於我的淚水大顆大顆的滴了下來。我沒有想到,在我們富裕的浙江,在青田萬阜鄉的中小學校,竟然還有這麼一羣跟我同年齡的孩子過着艱苦的日子,堅強地生活着。

請看,這個同學,一支鉛筆要用一個學期,她的最大願望是有多一點點的零花錢買文具;這個同學,已有半年多沒吃肉,她説,只有鄰居家紅白喜事時,才能吃上肉,哪怕肥肉也是人間美味;這個同學,手長凍瘡,冬天她的心願只想有雙手套;這個同學,腳上的鞋底破得露出腳底板,卻説以前冬天沒有鞋子穿,現在有鞋穿已經很不錯了;這個同學,上學之外,還得砍柴、餵豬、做飯;這個同學,爸爸媽媽早逝,爺爺奶奶卧病在牀,8歲的他每天放學走8公里山路,回家給爺爺奶奶做飯、熬藥;這個同學,名叫夏利東,腳上的鞋沒有底,卻樂觀地笑着説不冷……這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區,這是青田萬阜鄉的中小學校,這裏的氣温比城裏低8攝氏度左右,寒風穿過沒有玻璃的窗,吹僵了他們的手,吹腫了他們的臉,他們圍在一起寫作業,用身體相互取暖……

一個個的方塊字述説着他們艱難困苦的生活,記錄着他們樂觀向上堅強的生活態度。這些方塊字,令我難過,也讓我臉紅。媽媽的嘮叨“你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對的!跟他們比,我生活在天堂,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那天以後,當我逛商店看中新款鞋子時,我不會再要求媽媽買,因為我腳上的這一雙還很合腳;那天以後我吃飯吃菜再也不挑三揀四,因為媽媽做的菜真的是人間美味;那天以後,當我看中新文具時,我會想文具盒中是否真的缺少這個;那天以後,我很多事情自己做,因為我已是三年級的學生;那天以後,我的零花錢不再零花,我都喂進了胖豬儲蓄罐,因為我記住了我們浙江青田萬阜鄉的中小學校有一羣我的同齡人正缺衣少食,將來有一天我要將胖豬儲蓄罐帶到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區……

作文:嘮叨媽媽3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都説世界上有一位非常偉大的女性,那就是媽媽,人世間有一位最美麗、最温和的聲音,那就是媽媽對兒女的呼喚,都説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最偉大、最無私、最勤勞的人,她,還是我們的媽媽!

再給大家説一個小祕密,可別被我媽聽到,她是以個很愛嘮叨的人。星期三,媽媽的大學同學聚會在五指山,媽媽就帶她的同學去水滿鄉去爬山,我鬧着媽媽叫媽媽帶我去爬山,媽媽説:“不能去”“為什麼?”我委屈的説,“不能去就不能去”媽媽有點稍微生氣的説,我只好乖乖的和爸爸在家!突然媽媽的同學説:“那就帶她去吧!”“好吧!”媽媽無奈的説,坐在媽媽的車裏聽到媽媽哼着小曲,不時她的同學和我都哼起來“啦、啦、啦、啦、啦、啦······”過了一會“歐耶!到水滿鄉咯。”媽媽又嘮叨起來:“你又不是第一次來了!”我做了個害羞的表情説:“嘻嘻”,到了爬山的路線了,我不勤的説起來:“現在由我李導遊來帶領大家。”“哈哈哈哈”媽媽的同學哈哈大笑,到了仙女譚“嗖”了一聲,我不小心滑下了水,媽媽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下跳了下去救我,幸虧水才0.96深不然我就死定了!説起這件事我就不時害羞起來。

對於我的學習,媽媽以前從來都是時間制,就是規定作業量,規定時間,讓我一定要在這樣的時間內完成任務,而且就算我提前完成了,我就算是坐也要坐在那裏把時間磨完,這就是媽媽以前的態度,所以我的成績才取得了很快的進步!只不過現在我跟她説了以後就沒有這樣了,還是採用我爸爸的任務制,就是不規定我的時間,只規定我的任務,只要我完成了,覺得合格了,便完成了!

我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好好讀書,從小羅嗦到大,我總覺她很煩。卡我現在是小學生了,應該懂事了。媽媽是為了我,為了我要讀好書,希望我能考上好的高中。在三年級時,我只想玩,不想學,可是,在這個暑假我想了很多,媽媽本來就身體不好需要鍛鍊,可她放棄了,她日日夜夜為我操勞,早上5點半鐘就要起來燒早飯給我吃,是多麼辛苦的呀!我要看在媽媽為我的份上好好學習,近幾天,停了一天的電,天氣很熱,中午回家吃飯時,我説了一聲:"熱死了。"媽媽連忙拿起扇子,用力的為我扇風。

媽媽像個辛勤的園丁,不辭辛苦地培育我。媽媽為我操心為我辛勞,不斷地鼓勵我,只希望有朝一日,我能成為平凡中不平凡的人。總之,媽媽為我付出的心血,為我付出的愛,是難以衡量的。我要努力讀書,孝敬媽媽。

作文:嘮叨媽媽4

記得上小學時,只要我一背上書包去上學時,媽媽便嘮叨着説:“到學校好好學習,別光顧着玩,在路上看着車點,靠邊兒走……”我一放學放下書包,媽媽便會又嘮叨着:“快吃飯,吃晚飯就趕緊寫作業,不許看電視……”媽媽總是這麼不厭其煩的嘮叨過來嘮叨過去,我的耳膜都快被震破了!隨着媽媽的歲數越來越大,她也更能嘮叨了,常常一個動作能讓她嘮叨上百遍(有點誇張)。

但漸漸的,我習慣了媽媽的嘮叨,並且喜歡聽媽媽那反過來正過來的不斷的嘮叨聲。每當媽媽嘮叨時,我便會平靜的聽媽媽嘮叨,然後微笑着對媽媽説:“我知道了”!

那一句句話語像清風拂柳般拂過我的心田,似暖流湧入心中,又傳入到身體的每一個細胞。

是啊,父母的嘮叨不正是對子女的關愛嗎?一句句温馨的話語不都包含着父母的愛嗎?每次的千叮萬囑難道不是愛嗎?

朋友,想必你們的父母肯定也都很嘮叨吧!你不妨在他們嘮叨時平靜的聽着,相信你們也會喜歡上父母的嘮叨的。想想,如果父母不嘮叨了,那麼也許你會受不了的了呢!

作文:嘮叨媽媽5

“哎,看書看了要放好!要我説幾次啊?從小養成好習慣,長大了才能成才!看你……”聽,老媽又開始嘮叨了。我趕緊捂住耳朵,衝進房間。

説起我媽媽,那可是“嘮叨神”呢。不過嘮叨的背後就是深深的愛,但是總讓人難以接受。

上次大家向老媽求了好久,才讓她同意包餃子。我提議在餃子裏放硬幣,大家都贊成,就是我媽媽不贊成。“哎呀,你們到底懂不懂保護身體呀?那硬幣多髒!千人摸,萬人摸的,病菌什麼的一大堆!還敢和吃的東西放在一起,惡不噁心哪!想得病是吧……”就這樣,我們一家人洗耳恭聽了一個小時,耳朵都差點罷工!唉……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到了愚人節那天。我和爸爸上街時,我“忍辱負重”買了那種幼兒園小朋友玩的氣球,忍着別人的異樣的目光。

終於回到家裏,一進門媽媽就“開炮”了:“怎麼還買這個?這麼大了!裏面的氣一下就漏掉了,浪費錢……”我連忙打斷了媽媽説的話:“別説了,是爸爸偏要給買的!”“怎,怎麼是我偏要給你買?”“我本來是想買那旁邊的肉包子的,可你走過去就給我買了這個!”“啊?呃……”爸爸頓時目瞪口呆,一時語塞,説不出話。

“你也看看孩子多大了吧!一個大男人的,還抽什麼筋買這個!錢不容易得來啊!我看你是錢多得沒地方花是吧……”老爸就這樣被媽媽“轟炸”了一個半小時,都能用口水洗了個頭!

那次我偷了個懶,沒背古詩。被媽媽發現了,我知道大禍臨頭了!果然!“這麼簡單的都不願背!長大了怎麼辦?認真讀書!不然沒出息!沒工作!生活困難……”口若懸河啊!不過憤怒的背後就是愛,可是太難讓人接愛了……

“遼闊草原,美麗山岡,羣羣的牛羊——”聽,我正在高歌美麗的草原,媽媽的嘮叨就像決堤的洪水衝了出來,勢不可擋:“喂,拜託!現在是中午十二點!別人都休息,就你這個擴音器還在哇哇亂叫!吵到別人了!精力過剩是吧!去跑馬拉松!看不把你累得連針都拿不動!整天就……” 就這樣被媽媽説上了整整一個小時!唉……

如果能把媽媽嘮叨時的唾沫星子收集起來的話,那地球上就會出現兩個太平洋了!這可真牛!

“讀好書!”,“節約錢!”,“注意身體啊!”……這些話雖然如藤蔓似的纏着我們,可裏面卻藏着難以發現的愛,卻總讓人誤會……

媽媽的嘮叨就像野果,雖然苦,卻富有營養,吃了讓人精神好,身體好。耳邊隨時聽得見一聲一聲的嘮叨,不過如果哪天少了它,我們全家都會不習慣的,開始想它了。

……不過,誰先來救救我的耳朵呀——耳膜隱隱作痛!起了一寸厚的繭子了!天呀!地啊!神呀!救……命…

作文:嘮叨媽媽6

媽媽很愛嘮叨,而一嘮叨起來就沒完沒了。一大清早剛起來媽媽的嘮叨聲像鞭炮一樣,噼噼啪啪地傳進了我的耳邊太陽曬屁股了還不快起來,還要我催媽媽的聲音拉得長長的像是吆喝聲一樣,幾裏外都可能聽得見。我的媽媽不像其他媽媽縱容會孩子,而是讓我們學會獨立,自己的事自己做。因此,那時年僅八歲的我早已會煮飯、洗碗、掃地和幹一些基本家務活。我一時弄不清楚為什麼自己要比同齡人學會幹那麼多活呢?難道一時間我不敢多想。所以就問媽:為什麼我要學會幹那麼多的事了呢?媽媽一反常態地對我説:傻孩子,現在不學以後回老家住時誰幫得了你啊!?我不解地撓了撓頭又問:什麼我回老家?只記得那時媽媽點了點頭嘴裏不知喃喃着什麼話了。當時我以為媽媽是在開玩笑所以並不在意之後,媽媽對我的要求也更多了,嘮嘮叨叨的話也多了。

夏日炎炎之時,我遊手好閒的和小夥伴們去了河水邊玩耍、嬉戲。最後,弄了一身濕,我用手擰了檸衣褲可無論我多用力衣褲還是濕濕的。我膽怯地走了回家,我剛一進門就迎來了媽媽的詢問:佳兒,剛才去哪了?媽媽似乎話中有話,一種不詳的預感來了6我支支吾吾的回答:玩剛才和夥伴去去玩、玩什麼?怎麼把衣服搞得那麼濕?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去河下玩,下面那麼危險誰叫你去的?下次不可以在亂去河下了知道了嗎?媽媽生氣地説。嗯。我低下頭説。後來,也因為媽媽老嘮叨這件事所以我在任何時候都記住了這話。

後來,無論哪時媽媽的嘮叨都成了我的老師,時時刻刻警戒着我的一舉一動。記得帶傘去,等下下雨我可沒空幫你帶傘去。多雨季節時媽媽不停地講,有一天,我沒拿傘時,突然來了一場傾盆大雨。我久久地等候着媽媽的到來,可一分一秒地過去了,來的是姐姐而不是媽媽。姐姐偷偷的告訴我是媽媽叫她來的。我不知為什麼聽到這句話突然覺得好温暖。

瑞雪飄飄的寒冬,耳邊總會傳來媽媽的聲音:今天,記得要穿多一點衣服去。而我總會不厭其煩的説:知道了,知道了。而媽媽總是將外套找出來遞給我叫我披上。

在和媽媽度過的時光中我卻不知珍惜,後來,我九歲那年真正離開了媽媽回到了老家生活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和親人分別的痛苦。剛回來每天都偷偷的哭,思念着媽媽,思念着媽媽的嘮叨,我還記得在我要回老家時,媽媽的嘮叨回老家後要聽話,有事打個電話,學習不懂的問你姐姐或你大哥三姐知道嗎?還有媽媽的話像千絲萬縷一樣連着我的心。我還記得媽媽那遙望着我的眼神是多麼的憂慮、捨不得因此我們要學會體諒母親的嘮叨其實母親是為了我們好才會嘮叨我們,母親的嘮叨其實是對我們人生道路上的一大幫助。每個母親都有每個母親的做法,她們這樣做也有她們的用意——但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朋友們請學會享受母親的嘮叨,不要失去時才懂得後悔。

作文:嘮叨媽媽7

俗話説:“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每個媽媽都不一樣。我的媽媽就屬於最平凡的那種。她沒有風雪夜送我上醫院的感人經歷,因為我一向身體棒棒的;也沒有傾盆大雨中為我送傘的動人事蹟,有的只是無盡的嘮叨。

媽媽的嘮叨對我來説好像是孫悟空的緊箍咒,讓我頭昏眼花。嘮叨不止,我的煩惱也不止。

小時候,我們村子裏有個水塘,水挺深的。自我懂事起,媽媽就常在我耳邊説:“你還小,不要去水塘邊玩。萬一掉下去就回不來了,就再也見不到媽媽了。聽到了嗎?記住啊!”為了保險起見,媽媽每次出門都在我耳邊説上一回,就好像錄音機似的,循環播放。聽多了,自然就煩了。每當媽媽要開口時,我就忍不住打斷:“好好,我已經知道了,不用每天都説那麼多遍。”但是,媽媽不知道的是,她越不讓我接近水塘,我卻越是對水塘發生興趣,好奇心也是與日俱增。

一次,媽媽又像往常似的在我耳邊播了一回,出門了。我暗自高興,偷偷地掩上門,準備去和水塘來一次“零距離接觸”。許是媽媽的嘮叨起了作用,第一次接近水塘,除了好奇,還有就是説不上來的畏懼。遠遠地望上幾眼,終究好奇心佔了上風。一步,二步……拍拍胸脯,我終於很坦然地站在水塘邊時,一切並沒有像媽媽嘮叨地那麼可怕。可悲催的是,不幸就在此刻爆發,我腳底一滑,重心偏離,華麗麗地跌入水塘裏,真的和水塘“零距離”的接觸了。所幸岸邊水不深,我連滾帶爬地上了岸,又驚又嚇,當天傍晚就發燒了。媽媽知道事情的原委後,很想揍我一頓,但看我虛弱的樣子,還是忍住了。取藥餵我吃了,又恨鐵不成鋼似的開啟了嘮叨的程序:“你瞧,不讓你去水塘邊吧你偏去。這下好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吧。看你下次還敢不敢……”不知為何,往日煩惱的嘮叨此刻聽來不再煩人,反而讓我心安,甚至在這嘮叨中,我酣然入夢了。

嘮叨的媽媽也有脆弱的時候。夏日的一天,媽媽突然暈倒,家裏只有我一個人。我真的慌了,嚇得不知所措,只知道一個勁哭着喊着“媽媽”。可媽媽就是緊閉雙脣,不迴應。那一刻,我真的希望媽媽還是像往常一樣,不厭其煩地在我耳邊嘮叨,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閉着眼睛,一句話也不説。在鄰居的幫助下,媽媽醒了,原來是中暑了。看着哭得像花貓似的我,媽媽欣慰地笑了,然後又開啟了循環嘮叨:“別哭,別哭。媽媽不是好好的嗎?放心,媽媽沒事的。怎麼可以有事?媽媽的小棉襖……”

上高中,我住校了。一週回家一趟。每每到家,媽媽總是一個勁地問這問那:“學校裏過得好不好啊?伙食習慣嗎?同學處得如何?”我耐心地一個一個地回答着媽媽的問題。沒了往日的厭煩,多了往日不曾有的歡喜,媽媽的嘮叨,沒有什麼動聽的語言,只是一些噓寒問暖的重複,卻如天籟之音,讓我如沐春風。

媽媽,我願在您的嘮叨中快樂地成長。

作文:嘮叨媽媽8

自從我記事以來,差不多每天都生活在媽媽的嘮叨中。吃飯時叫我不要掉飯,飯後要洗手,晚上又叫我早點睡覺,早上又囉囉嗦嗦地叫我起牀,就連在聽英語時,也要説上幾句。

我討厭的東西不多,可我最討厭的就是老媽的嘮叨。早上我還沒起牀呢!老媽就扯着嗓門叫我起牀,我假裝沒聽見,睡着了。可老媽早就知道了我的把戲,把我從牀上揪了下來。在聽英語時,老媽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又嘮叨一句“要大聲讀”之類的話。我趕緊提高自己的聲音,好把老媽的話蓋住,直到老媽一不説話,我馬上就放低了聲音。

我一直希望有一天不用聽老媽的嘮叨。不久,老媽出差一個星期。哈哈,一回到家,沒有了老媽的嘮叨感到自在多了。我馬馬虎虎地做完了作業,聽完了英語,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電腦開心的玩了起來。把那些什麼“別太晚睡覺呀”,“別看電腦太久呀”,“十點之前必須睡覺呀”之類的話全丟到九霄雲外了。我玩玩電腦,看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到了深夜十二點鐘,我困得實在不行了,就回到房間裏,倒頭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起來一看,哇!快遲到了,已經是七點五十分了,走過去一定來不及了,我只好忍痛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打了一輛摩的飛快地往學校趕去。我踩着鈴聲跑進了教室。沒想到我一進教室,同學們一見我的樣子就都笑了起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一個同學趕緊借了我一面鏡子,我看到了自己的模樣——頭髮亂亂的,就像一個標準的“鳥窩”,眼睛邊還有點黑,襪子一隻黑一隻白。我自己看了,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我趕緊借了他的梳子,把頭髮梳好了,才有點像正常人的樣子。

中午放學回家後,我趕緊把襪子換了,洗了個澡,可我依然把老媽經常説的中午要睡覺的事完全忘了,看了整整一箇中午的電視。下午上課的時候,我的眼皮在不斷地打架,掙扎,幾個回合後,我的眼皮漸漸的合上了,睡着了。結果,被老師當場發現,老師很很地批評了我。哎,該死的睡意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上課的時候來。放學了,我本以為一天就這樣過去了,可是不一會兒,老師叫我到她的辦公室去,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磨磨蹭蹭地來到了老師的辦公室,原來,因為我的作業沒有寫好,被老師挑出一大堆的錯誤,老師結合我課堂上的表現,要求我重新寫作業。

我帶着兩份作業回到了家。家中還是冷冷清清的。回想起以前,我從來都沒有這麼糗過:上午在全班面前出醜,下午上課睡覺,還被老師“請”去辦公室兩次。難道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沒有了老媽的嘮叨嗎?我突然覺得,老媽的嘮叨變得特別的好聽,特別的親切。我終於明白了,老媽對我的嘮叨,都是為了使我養成好的習慣,換個角度來説,老媽的嘮叨,其實就是對我最最純潔的愛。

想到這裏,我突然好想老媽,好想老媽立即就出現在我的面前。

噢!老媽,我愛你!也愛您的嘮叨!

作文:嘮叨媽媽9

喂,喂,你看到剛才那個對我嘮嘮叨叨的人了嗎?那就是我的老媽。看她嘮叨時的那個樣子:皺着眉頭,深吸一口氣,恨不得一口氣把她想説的話全部説出來,嘴巴里嘰嘰喳喳的説個不停,我一個字都聽不進去,剛想逃走,就又被她活生生拉了回去。

不僅是這樣,我老媽嘮叨的次數多極了!我吃飯的時候,剛回到家,媽媽就開始嘮叨起來;我上完課,媽媽來接我回家,就又説我進門測考得不好,可我考了九十六分啊,我話還沒説完,媽媽就打斷了我,又嘮叨了起來,像唸經一樣,我一直回到家後,頭都還是處於暈暈的狀態。

有一天,我本來好好的睡在牀上,等待着我的手錶發出的温柔的鈴聲。結果我等來的並不是手錶鈴聲,而是媽媽那刺耳的喊聲:“喂!樂樂,快起牀!你上學要遲到啦!”啊啊啊——煩死了!喊這麼大聲幹嘛,我默默的想。“哦,馬上!”一句懶散的聲音從我嘴巴里發出,後來我便起牀了。

我一邊刷着牙,一邊看着鏡子裏完美的我,不禁露出了笑臉。咦——忽然鏡子裏出現了一個影子,我仔細一看,沒有看清,再慢慢地轉過頭來一看“啊啊……”我一聲尖叫。“哈哈……”媽媽發出一聲奸笑。我這才回過神來,“媽媽,你要幹什麼啦?”“我要來告訴你,早飯我已經做好了,你的水杯在廚房裏別忘了,書包還在你的房間裏別忘了……”媽媽一個一個,顯得非常有條理的説。我有點不耐煩了:“好,好,我知道啦,不用你説了。”

恭喜我,我最後一句話成功把媽媽激怒了,媽媽緊緊地皺着眉頭,雙手叉腰,又開始用“語言攻擊”來説我,我又被媽媽説暈了,站都有點站不穩,我本能地四處一瞟,拿起房間裏的書包就往門外跑去,媽媽雖然用手擋住我,但以我的體型優勢很快就衝破防線,跑出門外了,而我完全忘記了放在廚房裏的水杯……

媽媽的“語言攻擊”不僅會讓“敵人失憶”,還有一種更加厲害的`功能。

記得在幾個星期前,我正處於“低燒期”,其實就是頭上有點熱,又點暈的狀態。而又剛巧,我媽喜歡發脾氣,而且經常是針對我,可以説是“針對”着我來發脾氣了。我老媽一開始生氣,就又嘮叨起來,讓別人“腦殼疼”。正當我頭暈的時候,卻一直在上課,每次上課精神也不好,總被老師批評。老媽抓住這些“把柄”後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對我嘮叨:“你每次上課都在幹什麼?都不好好聽講的嗎……”

後來我的“病情”就由頭暈轉變成了網絡上的“腦殼疼”。唉……老媽的嘮叨可真是“害人不淺”啊!

雖然我老媽的“語言攻擊”可以讓人“失憶”與“腦殼疼”,但是她還是我最親愛的媽媽,因為我知道媽媽對我嘮叨的那些話語也都是為我好。

作文:嘮叨媽媽10

“啊!好累呀,去外面玩十分鐘吧,放鬆一下。”我放下手頭上的作業,小心翼翼地穿好衣服。

“誰開門了?”我剛開門,身體出去了一半,就傳來一個聲音。被發現了,我十分害怕地張了大嘴,眼珠左右轉了轉。“嗯?你要幹嘛去?”媽媽走到我的前面,仔細、認真地拷問我。“嗯……我想……去外面。”我極力地掩飾自己的想法。“去外面?”“嗯。”“去外面幹嘛?”媽媽追問我。“我想……我想去外面……玩一小會兒,可以嗎?”我望了望媽媽的眼睛,非常後怕地嚥了一口唾沫。

“可以嗎?你説可不可以?”“不可以。”“你明知故問,知道不能玩,還問我,再説了,作業寫完了嗎?你“數能”寫完了嗎?“語能”寫完了嗎?練習冊寫完了嗎?”

“我……還差三分之一的作業沒寫完,我用既回答又反駁的語氣對媽媽説,“就差一點沒寫完了,可以放鬆放鬆吧。”“放鬆放鬆?你分明就是想玩!”媽媽不聽我的回答,用她的嗓門把我壓制住了。

“我只是想……”我向媽媽解釋着,可媽媽就是不聽,我再三的解釋都白費了,“別再跟我解釋了,這次英語期中考試才80分,馬上期末了,還不知道好好複習。”“哦,那好吧,現在就寫。”面對媽媽震耳欲聾的嘮叨,我只好服從命令,回屋寫作業。

“太好了,作業終於寫完了,好睏啊!”我伸了個懶腰,看見鐘錶已經八點多了,收拾好作業,獨自坐在那裏。

“好無聊,乾點什麼好呢?”我雙手扶着下巴,左思右想,終於,有一個想法浮現在我的腦中,“要不然玩會兒遊戲吧,反正作業寫完了,媽媽也沒有‘動嘴’的理由。”我立馬拿起手機,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哈哈!看我的厲害吧!‘轟’!”我的眼睛無時無刻盯着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可由於我的聲音和手機遊戲的音量,讓災難來臨。媽媽聽見了,問我:“什麼聲音?你在説什麼?還有,你在幹什麼?”聽到這話,我有些驚慌失措,怎麼辦?怎麼辦?早知道這樣,就不該説話,不把遊戲聲音放那麼大了,可……為時已晚,算了,拼了!

“你拿手機幹什麼呢?”媽媽走過來問我。“我……沒幹什麼。”我又看到了那雙鋒利的眼睛,嚴肅的表情。“沒幹什麼?你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在玩遊戲,成天玩遊戲,除了玩你還會幹什麼!”媽媽又開始對我反覆念緊箍咒了。“我的作業都寫完了,就玩一小會,放鬆一下。”我委屈、無力地向媽媽反駁。“寫完作業就能玩啊!你不要你的眼睛了!”“玩一會兒沒事兒吧。”“沒事?你的視力都下降了,再玩就要戴眼鏡了!……”媽媽不停地對我説,玩遊戲對眼睛的危害,嘮叨個不停。“好了!好了!不玩了。”我極不情願地退出遊戲,把手機交給了媽媽。

嘮叨,不僅僅是對你的批評,還是一種別樣的關愛……

作文:嘮叨媽媽11

歲月是一條不老的河,逝去的是時間,留下的是記憶。生活中,總有一些動人的事或瞬間,需要你用心好好珍藏。

世人都説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但在我看來我的母親似乎並不是這樣,她既嘮叨又煩人,我覺得她愛的是我的成績。

一天晚上,我疲憊地揹着書包回了家。吃晚飯時,我才稍稍放鬆了一些,把在學校時的見聞一股腦兒地倒了出來:“媽,今天學校裏的兔子全都跑出來了,我們都看到了,好可愛呀!”媽媽並沒有接話,依舊眯着眼在縫着我的衣服。“媽,你有沒有在聽我説啊!”我心中頓時煩悶了起來,但還是憋住了,一臉期待地望向了一口飯都還沒吃的媽媽。媽媽這才抬起了頭,敷衍道:“啊,兔子啊,嗯可愛,可愛。”接着繼續忙活。我有點失望,但還是説:“我也覺得,還有……”突然,媽媽打斷了我的話,一邊幹活一邊説:“你啊!還是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整天管着管那的,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只有學好了,以後才能……”我越聽越不耐煩,不滿地説:“為什麼每次都要講到學習上?真煩!我又不是機器人!”只見,媽媽動了動嘴脣,低低地囁嚅着。我分明看到媽媽欲言又止的難過。沉默了許久,媽媽長歎了一口氣。我心煩意亂,早早回了房間。當晚,媽媽沒再來看着我學習,黑暗中只覺得一股冷風吹來,心裏也涼了半截,此時房間裏寂靜的透不過氣來,這樣的夜晚持續了好幾天。幾天後放學時,我沒有立刻回家,而是賭氣在外面瞎逛,“反正媽媽也不愛我。”我這樣想着。過了一會兒,天色已晚,甚至還下起了濛濛細雨,我着急了起來,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心裏又害怕又擔心:“完了,現在想回去也晚了,媽媽肯定要打我了,怎麼辦?”突然,前面漆黑的路口出現了一束亮光,接着我聽到了熟悉的聲音:“佳佳,你在哪兒?”我驚喜地跑了過去,撲進了媽媽温暖的懷抱。我疑惑的正想問她怎麼會在這,突然發現媽媽全身都濕透了,手臂上,手臂上有個口子居然在流血!我心像被刀絞了一般,不敢看那個觸目驚心的傷口。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輕描淡寫地説:“你這麼晚了還沒回來,我就來找你,路上不小心絆了一跤。”我靠在媽媽的身上感動的説不出話,明白了媽媽最愛的一直都是我,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想起了幾天前的事,不免又後悔又慚愧:“媽媽不理我,是為了幫我專心縫衣服,跟我談學習是為了讓我專心上學,做個成功人,而我呢?”於是,我鼓起勇氣對媽媽説:“前幾天……”“沒事,對了,回去試試我縫的衣服。”媽媽笑着對我説,“嗯!”我用力地點了點頭。我們之間的矛盾就這樣渙然冰釋。

以後的晚飯時間,媽媽依舊這麼嘮叨,但我都是耐心的聽着,因為嘮叨就是我媽對我的愛。

這段經歷永遠珍藏在我的記憶中,它讓我看到了我媽對我像水一樣温柔的愛。

作文:嘮叨媽媽12

媽媽,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稱呼;媽媽,是我成長道路上的領路人;媽媽,是我來到這個世界上睜開眼睛看到的最美的笑臉。我愛媽媽,也愛媽媽的嘮叨,它像春風一樣時時吹拂着我,讓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努力飛奔。

'趕快起牀,大聲讀讀英語','趕緊吃飯,一會兒上課該遲到了',聽,嘮叨交響曲開始了。當我剛睜開朦朧的雙眼,復讀機裏已經響起了歡快的英語聲。起牀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咬咬牙,從温暖的被窩裏一躍而起,開始了新的一天。

記得有一次,老師説第二天要進行課外實踐活動,興奮的我一晚上也沒有睡好覺。第二天一大早,在媽媽的'再檢查一下帶的東西少不少,可別……'吧唧吧唧嘮叨聲中,我已經一溜煙兒地下樓了。興沖沖地來到實驗基地,和同學們愉快的洗菜、做飯。不知誰説了一句,'看媽媽給我帶的冰糖雪梨',並且吧唧吧唧地喝了起來。

同學們也都紛紛拿出自己的水喝了起來。'糟糕',我暗暗叫了一聲。早上走得急,媽媽給我準備的綠豆冰糖水忘拿了。唉!看着同學們喝得暢快淋漓,我只好偷偷咽口水,乾渴的嗓子也好像要冒煙了,我拼命忍着喝水的衝動,只盼着活動早點結束,好回家過把喝水的癮。為什麼不聽媽媽的話?為什麼把媽媽的話當成耳旁風?

還有一次,老師讓我在升旗的時候朗誦'二十四節氣',我爽快地答應了。回到家,我自豪地對媽媽説:'瞧!我代表我們班在全校朗誦,很棒吧!'媽媽高興地説:'不錯,不錯,用心記,語速慢一點……''

好啦,我知道'我不滿地看着媽媽,嫌她太囉嗦。連着好幾天晚上我都用心背誦稿子,可是稿子寫得太深奧,太繞嘴,怎麼也背不會。當我有些失望的時候,媽媽的嘮叨聲又響起來了'不急,先理解再背誦'.可是越急我越不會背。

眼看着星期一馬上就要到了,我想打退堂鼓,這時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説:'遇到困難要想辦法解決,逃避是不行的,相信你,我的寶貝。'媽媽的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流進了我的心裏,使我煩躁的心沉靜了下來。經過媽媽的解釋和對二十四節氣的理解,我終於熟練地背誦了下來。在給媽媽朗誦的時候我充滿了自信。媽媽笑了,衝我豎起了大拇指。

許許多多的往事在腦海裏回憶;許許多多的嘮叨在耳旁響起。媽媽,我願意一輩子都聽您的嘮叨。因為您的嘮叨可以鞭策我成長;您的嘮叨可以時時提醒我;您的嘮叨是我前進的動力,我愛您,親愛的媽媽!

作文:嘮叨媽媽13

“天冷,衣服多穿點。”

一起牀,老媽的聲音就從房門外傳來,還伴隨着廚房裏“叮叮噹噹”的鍋碗瓢盆碰撞的聲音。幾乎每天,我不是在老媽的嘮叨聲中,就是在這廚房中的各路好漢的摩拳擦掌中醒來的。

又來了,又和我説天冷,又叫我多穿點,每天都這麼説,煩不煩啊。都穿這麼多了還都多穿,幹嘛不乾脆等把我裹成企鵝啊?每天穿這麼多,動都動不了了。這個冬天是比較冷,但也不用把我當小學生啊,每天在我耳邊嘮叨一句,我的耳朵都快長老繭了,真是。我難道不會看天氣預報啊,我不會自己加減衣服啊?這一整個冬天,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一點:有一種冷叫做我媽覺得我冷。

在心裏默默吐槽裏一番過後,我才開始慢慢吞吞的從牀上爬起來洗漱。剛出房門,老媽就是劈天蓋臉的一頓責問:“怎麼這麼慢,你都要遲到了……你不會早點起牀嗎?……你不會早調五分鐘嗎?……”在老媽的責問中我只好“好,我知道了,恩,好。”説實話聽到這些話我的頭都大了,真想説出來一句:我的心好累。但事實上我只能虛心接受,然後屢教不改地同意老媽的意見

“早飯多吃點,當心等會兒肚子餓。”老媽看了一眼正在埋頭扒飯的我然後説道。其實就是一句關心的話,但不知怎得,當時聽着就感覺變了味,頭是照常一樣點着,心裏卻是在抱怨:還不都是你説我要遲到了嗎?

好不容易脱離了老媽的嘮叨區,頓時覺得我的校園是多麼的可愛啊。這都是被老媽的嘮叨毒害的。

一天的校園生活很快過去,回到家就發現了媽媽正在埋頭收拾行李。見我回來,媽媽抬頭和我解釋起來:“週末我要去旅遊,你一個人呆在家裏當心點兒……”後面的話,我都沒怎麼聽進去,只注意到了一句:週末我不在家。雖然臉上沒有太大的表情,但心裏卻是樂開了花:週末老爸老媽都不在家,那我豈不是一個人在家,哈,終於聽不見老媽的嘮叨了。

沒有爸媽的週末,原本以為會是嗨皮的,但真到了那個時候,卻發現,內心是奔潰的。衣服要自己洗,飯也要自己燒,什麼都要靠自己,和平常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完全不一樣。頓時開始懷念起了老媽在家時的日子,即使有連綿不絕的嘮叨聲,但也生活得自由自在,啊,不,太誇張了。但也不用為了吃飯什麼的擔心啊。頓時開始覺得老媽的嘮叨聲多麼的温暖動聽,多麼令人懷念啊。等老媽回來,我一定一定不會再嫌棄老媽嘮叨了。

現在,老媽回來了,也繼續天天在我耳邊嘮叨,生活好似並沒有什麼改變。但生活也改變了許多,至少我不再討厭了,不再討厭老媽每天不停地的嘮叨了,我開始慢慢懂得如何享受老媽的嘮叨了。

作文:嘮叨媽媽14

提到媽媽,我的腦海裏就會浮現出“嘮叨”這兩個字,媽媽一開口,就像子彈充足的機關槍,不停地向我射來,對此我既討厭又無奈,我不禁感到我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

一起牀,媽媽就跑來對我大聲的嚷道:“把被子疊起來,穿上衣服,把書包收拾好,趕緊出去吃飯。”我手忙腳亂地整理好後,剛要出門,媽媽又跑來對我説:“路上小心點,過馬路要看紅綠燈,不要急、慢一點,不差那幾分鐘……”她還沒嘮叨完,我便揚長而去。下午,我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媽媽簡直像迎接貴賓一樣,接過書包,給我拿出拖鞋,關切地問:“晚飯想吃點什麼?要吃稀飯還是要喝粥?”可我早對這些話麻木了,沒有興趣選擇,面無表情的拋給了媽媽一句:“隨便!”就跑去寫作業了。其實一開始我還覺得有這麼個五星級的大保姆,是多麼令人享受的一件事,可是日積月累,天天如此,再好吃的飯也會吃膩,再好聽的話也會聽煩!

那天我在路上看書,一不小心踩在了泥溝裏,狼狽地回到家,哎!又要挨老媽的一頓嘮叨了!老媽氣勢洶洶地來到我的面前:“不是不讓你在路上看書的嗎?你就是不聽,你還嫌你近視的不夠厲害嗎?再説了看書也不應該再看亂七八糟的書,我早説過┉┉”哎!真受不了這樣的嘮叨。我多麼希望有一天媽媽能不在我身邊“唸經”。

我終於如願以償了,那天媽媽有事要回姥姥家,我終於解放了。放學一回家,我就把臭鞋臭襪子往地上一扔,大聲地吼道:“我解放了!”我坐在沙發上直接把腿搭到茶几上,看着電視,哼着小調,吃着零食,喝着飲料,盡情的享受着老媽不在身邊的樂趣,要多爽有多爽,吃飽了喝足了就拿來電話忽悠我的狐朋狗友,和我一起狂歡,我們一邊唱着歌,一邊手舞足蹈的為我慶祝,我們玩的精疲力竭時,他們各自回家,我則一屁股躺在牀上,呼呼的睡到天亮。

第二天,我睜開惺忪的雙眼,啊!7:00了,我拎起書包就往學校跑,到了教室才發現,書包裏有很多的書沒拿,連今天上什麼課我都不知道,而且上課直犯困。回到家看着滿地的髒衣服,臭襪子,到處的零食袋子,飲料瓶子,亂七八糟的書,好像雜貨市場一樣。哎!媽媽什麼時候回來,我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媽媽盼回來了,媽媽一進門看到家裏一片狼藉,又開始嘮叨了。可是現在我竟然覺得媽媽的嘮叨不僅不刺耳了,反而變得悦耳動聽了,簡直是一種享受了。

朱自清有父親的背影,史鐵生有母親推着輪椅的身軀,傅聰有傅雷先生殷切的家書,而我,我有什麼呢?我有母親的嘮叨。

“嘮叨”是母親對我的愛,陪伴我成長。

作文:嘮叨媽媽15

我真幸運,我是在媽媽的嘮叨中長大的。

當我呱呱落地時,當我咿呀學語時,當我蹣跚學步時……媽媽的嘮叨幾乎無微不至,無處不在:怕我遭了痛楚,怕我受了委屈,怕我冷了,怕我熱了,怕我餓了……纏繞在我純真無瑕的童年時光中的嘮叨,帶給我歡樂的時刻!閲讀媽媽慈愛的目光,我知道,媽媽的嘮叨,那是澆灌童年的深沉母愛啊,享受這份甜蜜,感受這份親情,我的童年真好!

也許有人説,媽媽的嘮叨,聽多了,躁音,訓斥。可是在我聽來,媽媽的那些嘮叨,從我學會走路開始,從我跨進校園開始,幾乎天天迴響在耳邊:在外面注意安全啊!該帶的書和作業帶了沒?口渴了莫喝生水啊!……十多年來,這可是每日重複的世界上最美最美的語言,是那麼慈祥可親,時時刻刻迴盪在我的耳際,温暖着我的心田。

也許有人説,媽媽的嘮叨,重複了,孩子成長的束縛,甚至是孩子“反叛意識”的助長劑。告別童年的我,飽經媽媽嘮叨關愛的我,終於感受出了嘮叨澆灌後成長的煩惱!初中,自長大的我,總是覺得“最近煩、煩”,渴望自由飛翔的我,終於聽膩了嘮叨,在我眼裏,媽媽的嘮叨,是對孩子的不信任?難道我是您眼裏永遠長不大的孩童嗎?

我常常在的嘮叨轟炸中迷惘、煩惱:背上書包出門一會兒了,門口還模模糊糊傳來媽媽在嘮叨;正很投入地吃飯,媽媽的嘮叨像突然溜的小老鼠咬我:吃飯別這麼急嘛,細嚼慢嚥別噎着;剛在沙發上呆幾分鐘,媽媽的嘮叨像悄悄伸來的小鞭子催我:不早了,快去做作業啊;在外面玩完回家,媽媽的嘮叨像蚊子一樣叮着我不放:跟誰玩啦?玩些?玩得痛快吧?又問號轟擊我的耳朵,問得我有些煩了,乾脆把門使勁一推,將媽媽和嘮叨全關在我的小房子外。唉,在一天天推移,我在一天天長大,媽媽的嘮叨如細胞在分裂在生長,蔓延到我的各個地方。長大了,為媽媽的嘮叨不像從前那麼美妙、動聽?

夜深了,夜靜了。月亮媽媽帶着星星在天空中捉迷藏,而我卻躺在牀上,閉上眼睛,任思緒飛揚:當一顆星星多自由啊,在遼闊的天空無拘無束,當一隻風箏多快活啊,在潔白的雲朵間逍遙自在,當一隻小鳥多愜意啊,在青枝綠葉中嬉戲追鬧……,我卻看見月亮媽媽用聖潔的月光細心梳理星星的睫毛,我感覺到大地母親的愛,像紅線,牽着高飛的風箏不栽跟頭,我聽見鳥媽媽在黃昏的樹林中深情喚歸……媽媽的嘮叨,不正是聖潔的月光、愛的紅線、深情的呼喚嗎?

長大的我終於明白,只要用心去傾聽,去感受,媽媽的嘮叨,實在是的愛,是我茁壯成長的陽光與春雨。

夢鄉里回到童年,我快樂奔跑的身影在媽媽纏綿的嘮叨中越來越矯健!

讓媽媽的嘮叨灌溉我的整個生命吧,昨天、、明天,不管時光如何流轉,我都會向着天空、向着大地,向着在夕陽盡頭關注我的媽媽呼喊:我慶幸我在媽媽的嘮叨中長大、長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mamazuowen/g49rw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