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父母作文 >

關於父母的作文【熱門】

關於父母的作文【熱門】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父母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父母的作文【熱門】

關於父母的作文1

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着我們,直到永遠。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這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我們的愛。古人云:“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愛猶如於春天裏燦爛的陽光,帶給我温暖,帶給我光明;母親的愛,猶如於狂風中的一把穩定而沉着的大傘,為我遮風擋雨;母親的愛,總在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幫助,給予我動力。那股如絲般連綿不斷的愛意成為我堅強的後盾,讓我時時刻刻不再有空虛的感覺。

而父親的愛,是博大精深的,是不拘小節的。父親的愛,總在我犯錯誤時,給予我正確的指導;父親的愛,總是在我遇到難題時,給予我正確的教導……如果説,母親的愛如水一般深遠,那麼,父親的愛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了。

説起了我父母,我的心頭就湧起無限的感激。父母為了我的成長,嘔心瀝血,這份恩情該如何報答呢?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他們給我講二萬五千里長徵,給我講毛澤東、周恩來,給我講雷鋒的故事、董存瑞炸暗堡……他們告訴我,做事要小心謹慎、對人要誠懇、不可以説謊、要學會寬容、學會尊老愛幼,要懂得知恩圖報、懂得無功不受祿……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呢?以前的我總很天真的認為,父母照顧自己的兒女是很應該的,很自然的事。現在回頭想想,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有時,我總在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着他們呢,我也很不明白,但這也許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孩子的愛,是無私還是愛憐,但不容置疑的是:他們確實對我們很好,確實精心的照顧着我們。就拿每一天來説吧!

每一天的上午,媽媽為我做早餐,每一天的中午,又為我做午餐,每一天晚上,又為我料理晚餐,但每一次在吃飯時,她依然在幹活。到了晚上學習時,父親又來輔導着我,教我要做每一道題的時候都要認真,不能馬虎,父母每天都為了我教育着我。

這樣的每一天,構成了幸福的我們,這樣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每一天的是都是小事,有是大事,面對着父母的這分恩情,我應該以感激的心化為孝敬的實際行動,讓我們都來愛護我們的父母吧。

關於父母的作文2

同學們,我們從哪裏來?聽到這個問題,大家肯定都會説,是父母把我們帶到世界上來的。是啊,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們的父母用淚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們的到來。但當我們來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們卻多了一項繁重的工作——照顧我們。儘管這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父母們卻毫無怨言地撫養我長大。為了給我們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他們總是那麼辛苦,那麼努力。小的時候,我們總把這當作天經地義,因為我們不瞭解,也不知道父母的辛苦。現在,我們長大了,我們知道該懷着一顆感恩之心去體諒父母,應該擔當起,照顧、孝敬父母的責任。

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裏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樂與幸福,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兒女有了快樂,最為之開心的是父母,兒女有了苦悶,最為之牽掛的也是父母。舔犢情深,父母之愛,深如大海。因此,不管父母的社會地位、知識水平以及其它素養如何,他們都是我們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們永遠去愛的人。

然而,同學們,你們是否捫心自問過:我對父母的掛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過父母的生日?當你在為自己生日慶賀時,你是否想到過用死亡般的痛苦,讓你降生的母親呢?是否曾真誠地給孕育你生命的母親一聲祝福呢?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自古講求孝道,孔子言:“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也就是講,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應時刻掛念在心。但據報道,今年北京某中學的抽樣調查卻顯示:有近50%的學生竟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更談不上對父母的生日祝福。同學們,或許一聲祝福對自己算不了什麼,但對父母來説,這聲祝福卻比什麼都美好,都難忘,都足以使他們熱淚盈眶!

其實,感恩很簡單,當我們的父母拖着疲憊的身子回到家時,我們可以倒一杯熱騰騰的茶。每天給父母一句温馨的問候;每天給父母彙報自己的在校情況;每週給家裏當一回清潔工。回家認真學習,不讓父母操心等。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

學會感恩,因為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關於父母的作文3

當我日漸長大,漸漸超過父親,而父親已跟不上我漸快的步伐,他,卻將濃濃的愛意予我,永遠。

———題記

小時候,總能抓住的,是母親温暖的手,抓不住的,是隱沒在人羣中的,父親的手。而當我需要幫助時,那一小段距離卻又真實地隔在我和父親之間,讓我無法靠近。

兒時,在我向父親撒嬌的時候,父親不會像別的父親一樣抱起我,滿足我的要求,只是嚴肅的説:“跟着。”然後留給我一個昂首的背影。我幾次追上去將手握住父親的臂彎,父親卻幾次將我的手放下,然後繼續大步流星的向前,與我拉開一段距離。我一度不理解父親,也曾一度疏遠了父親,甚至不想和父親一同出去,只是因為那段距離。

而那段距離直到我長大後,才慢慢理解。

一次在人海中漂流,陌生的環境讓我多了幾分迷茫。父親依舊與我保持着一段距離,而我,卻突然找不到父親了。我跟丟了父親。我呆呆地站在茫茫人海中,渾身燥熱,用手抹去頭上細密的汗珠,卻感到徹骨的冰涼。我迷路了,一回頭卻看見了父親飽含愛意的眼神,他輕輕捻着鬍鬚,笑着看我。我突然明白,父親用這段距離教育他的孩子,既不給我太多的溺愛,又用堅強伴我成長。

我回過頭,大步流星的向前,在陌生的人羣中,我不再害怕,因為在父親的眼神裏,我可以自由地飛翔!我這才明白,父親其實是愛我的,他並不是不容許我向他撒嬌,而是怕件件事都滿足我便鍛鍊不出我的堅強;他並不是將一堵牆隔在他與我之間,而是告訴我不能被溺愛催化成沒有秉性的人。我知道我已經懂得了那段距離,融化了心中堅硬的冰牆,我大踏步的向前,再向前!

我終於知道,我,在那段距離中長大,他磨練了我的意志,使我更加堅強;我終於明白,我,在那不變的父愛中長大,它讓我學會自己面對,在我經歷風風雨雨;哦,我是這樣長大的……

成長中,那段距離陪伴我,一直一直;當我長大,父親卻漸漸衰老,漸漸跟不上我漸快的步伐,我將突破那段距離,陪伴父親,長久,長久。我知道自己長大了,我不再為父親的絕情而失望甚至懊惱,我為自己擁有這樣的父親感到自豪。我不是温室裏的花朵,天天澆水施肥才會開放。我是大自然中的花兒,歷經風風雨雨,終於綻放笑顏,送去最美麗的花香。我知道我正在綻放,因為我是大自然的花。

我是這樣長大的,既接受着愛的沐浴,又接受着來自距離的警醒;我是這樣長大的,在濃濃的愛意裏,長大……

關於父母的作文4

感謝你在我的童年裏撒下歡聲和笑語,每時每刻都在為我着想。感謝你們為我所作的一切,讓我健康快樂的成長。

記得小的時候我的身體很不好,感冒就像家常便飯,出入診所更是平常。媽媽總是陪着我一起去打吊針,每一次媽媽總是把我送到診所後,再回家做飯然後再把飯給我送到那,每一次總是一口一口的餵我吃,看着媽媽一口一口的吹着勺子裏的飯的樣子,看這媽媽頭上的汗像斷了線的珠子似得不停的往下掉的時候,我的眼淚像泉湧一樣奪眶而出。媽媽看到後神情緊張地問我是不是哪裏痛,我搖着頭撲向媽媽的懷抱,而媽媽嘴裏説着傻孩子手卻緊緊地抱着我,當時感覺好像時間就靜止在那一刻,屬於我和媽媽的一刻,美妙的一刻。

還記得小學四年級的時候,一次早上我覺得渾身發熱。自己不在意。在我準備上學的時候,媽媽看到我那紅彤彤的臉時,用手摸了摸我那滾燙的額頭。衝着我慌忙地説,“走,我帶你去看病。”我連忙拉着媽媽説;“媽媽,現在太早了,診所還沒開門呢,況且我還要上學呢。”還沒等媽媽迴應,我就衝下樓去了,等到媽媽跑到大門口的時候,我已經坐車上學去了。到了學校感覺好難受。頭又熱又重臉上火辣辣的,渾身沒力氣,感覺好像快癱到那了。在我迷迷糊糊的時候,我看到遠處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正急忙得從校門口跑來,一眨眼的功夫,那個人出現在我的眼前。媽媽,是媽媽。媽媽一邊向老師解釋,一邊用急切的眼光看着我。一會媽媽走了過來,手裏拿着藥和一杯熱騰騰的白開水。和小時候一樣看着媽媽給我倒水的樣子,看着媽媽頭上的汗像斷了線的珠子似得不停的往下掉,我同樣的含着淚水撲向了媽媽的懷抱。那時候我多麼想對媽媽説一句:“媽媽,謝謝你,我愛你”但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我就像是一條幹涸的小溪,是你不停的給我灌溉,把水一滴一滴積累起來,而匯成了一條真正的小溪。

你就像天上的月亮,而我則是一顆不起眼的星星,在你的照耀下,我要經過磨練和努力,才能成為無數顆星星中最閃亮的一顆。

你的愛是一條緩緩流淌的小河,而我就是小河裏的一條無憂無慮,快樂成長的小魚。

無數感激的言語,在你面前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太多太多的感謝,説也説不完,你永遠都是我的導引者,永遠在我的身邊是關心、愛護我。

關於父母的作文5

當我考試沒考好時,媽媽以嚴厲的目光瞪着我,當我考出理想成績時,媽媽以讚賞的眼光看着我,示以鼓勵。母親對我的愛有“柔”有“剛”。當媽媽拿來兩個清涼的蓮蓬時,我與母親間的親情也更多的顯現了出來,這是兒女對父母進行報答的親情……

我以前曾多次想過,我為父母做些什麼?我一遍一遍問我自己同樣的問題,但終沒有答案。腦子裏一片空白,沒有一件可以記起的事情。我頓時感到慚愧萬分。12年過去了,我什麼也沒有為父母做過。“來,夏天熱了,多吃點蓮子清熱解火,你與妹妹一人一盤!”媽媽與藹地説。我接着盤子,靈機一動:“不如給父母也剝盤蓮子!”我把想法告訴了妹妹,她二話沒説就答應了。

首先,我們進行第一步驟:剝蓮蓬。我找來了三個容器分別用來裝蓮蓬的“白仁”、“苦芯”與蓮子的“外衣”。所謂“白仁”就是蓮子露出的白肉,一個個蓮子像一個個小胖子,挺着白白的大肚子,微甜而爽;而“苦芯”就是蓮子中的綠芽部分,入口微微有些苦澀;所謂“外衣”,我發現它可是穿了厚厚的兩層:一層厚而軟,一層光而滑,蒼翠欲滴;炎熱的夏天,太陽的臉越來越紅,誰不想吃些蓮子清熱解渴呢?這對我與妹妹來説真是極大的誘惑。我多想拿一個放進嘴裏,慢慢品嚐啊!但轉念一想,父母平時都無償無報地為我們做那麼多,我腦子裏突然浮現出了母親為我剝蓮蓬的情景:馬不停蹄的剝着,忙碌着,從不見她往自己嘴裏放一個!我的這種念頭不得不“嗄”地停下。想想看,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留給我們,而自己去吃些我們所剩的殘羹冷炙。我們這一點“貢獻”又算得了什麼呢?我的手又不停地忙了起來。“一粒、兩粒、三粒、四粒、五粒,已經數不清楚了,已經堆成了一座小山了”我與妹妹對視了一下,點了點頭,自豪地笑了笑。

接下來,就是要把蓮子送給父母,我們端着一小盤蓮子來到父母跟前,搞的父母莫名其妙“這是給你們的,快吃吧”。“這是給你們剝的,你們吃吧”我與妹妹狡黠地一笑,説道。“女兒懂事了,會孝順父母了。”於是媽媽拿起了一粒,爸爸拿起了一粒,慢慢地品嚐起來,我想,她們一定是吃在嘴裏而甜在心裏的……

遠遠地隱約傳來了“報答的心,感謝的你……”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歌曲,它輕柔地縈繞在我們家庭,整個家庭早已被濃濃的親情所包圍!

關於父母的作文6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父母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和尊敬我們的父母。

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學生,父母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有人説,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着我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侷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我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己的先兆所以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我們自身有所缺陷所以我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餘傑説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關於父母的作文7

其實,父母對每一個孩子的愛都是無價之寶,這個我是深感體會的。

在我出車禍之前,父母養育我時,我並沒有感覺出多麼的珍貴。但是,在我出了車禍之後,不僅僅是我的父母還有更多更多的親人們都非常的關心我,特別是我的父母和姥姥。

在醫院裏,我做第一次的手術時,我並不知道父母會是怎樣對我的照顧。但是,我非常清楚的一點就是:媽媽每次都給我擦洗身上。我吐的時候很着急,就趕緊給我整理。

在我做第二次手術時,我是非常的清醒。媽媽一直陪在我的身邊。手術前,我需要做很多的檢查,媽媽就陪着我完成醫生的每一項要求。在我要動手術的時候,媽媽陪我進去的,我看到媽媽的樣子,我心理感覺很安慰,一點也都不害怕。手術之後,媽媽就日日夜夜的守護着我。一開始,醫生不讓我吃東西,不讓我喝水。因為怕我吐,那樣會更難受的。

爸爸和媽媽就陪着我,我當時口渴,想喝水,但是醫生説過不讓的,爸爸就去醫院給我拿來棉棒,讓媽媽給我擦擦,媽媽累了,爸爸在給我擦擦。好了之後,我的眼睛就開始疼了。在爸爸走的時候還不疼的(當時我爸爸走的時間也就是晚上十點鐘左右 吧),可是沒有多長時間,我的眼睛就開始腫,腫的我的眼皮都睜不開,眼睛也越來越疼了。那個時候也就是十一點左右吧,媽媽就開始一遍一遍的叫醫生,我就哭的很厲害,醫生一開始很忙,媽媽就一遍一遍的去催,醫生有時間了,試了很多的方法,還是很疼,不管用,媽媽就給爸爸打電話,媽媽説:“我是不是害眼啊?但是不可能啊?”爸爸也很害怕了,就趕緊來到了醫院,來時也給醫生打的電話,醫生讓爸爸買了眼藥,爸爸接着去買藥,來醫院給我點上。並且還囑咐媽媽要按時給我點。安慰了我一番,又給媽媽説了一會話,就走了。(當時,爸爸剛躺下不大一會兒,還沒有睡着呢,媽媽就爸爸打電話了,爸爸就趕緊來的)

疼了有幾天,姥姥也來看過我。

我好了,但是又有了新的病,就是很熱,別人不熱我也熱,熱的我感覺難受,老是蹬腿。我就要求吃雪糕,爸爸和媽媽害怕我不能吃雪糕,爸爸就去問醫生,醫生説可以,但是要少吃。爸爸就去給我買,我説不是牛奶的,是冰的。爸爸接着就給我買冰的,每天都給我買,他忙的時候也抽時間來給我買。並且,他們還輪流給我煽風。

在那裏的吃和晚上睡覺都是媽媽陪着我的。

我在醫院呆了半個月,我又在家養了兩個月左右。我就開始工作了,工作的時候爸爸一直都給我買我喜歡的酸奶,我要什麼爸爸就給我買來什麼。媽媽就給我洗衣服,做飯。爸爸還有時候接我送我。

呵呵,還有好多好多是事情呢,我説一輩子也説不完,我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幸福啊!!!!!

關於父母的作文8

我們是一羣喜歡在陽光、濃蔭和在密密的林間玩耍的孩子。我們也是喜歡在擁擠的人羣中不懂得放飛手中氣球的孩子……

現在也許你的手中有很多的糖果。那麼你會不會想這些糖果的錢從哪裏來。你肯定會想從父親或母親的手中拿來的。那父母的錢又從哪裏來呢?這就説明父母掙錢都是為我們的。我們從小到大,來來回回買過多少東西,給他們添過多少的麻煩。可是他們一聲都沒有吱。而父母還給我們很多東西,反而有的人不知足,非要比別人的好。可是,他們從來卻沒有想過父母的苦。也不好好的想這樣的生活是父母怎樣給我們帶來的。

而有的人就當沒看見似的,連力所能及的事小也不幫父母。整天嬉戲歡笑、追逐打鬧,還去伸手要母親的錢去繁華的街市,熱鬧的商店裏去買高檔的東西,錢就像水一樣在流動。

你自己卻一點也曉得心疼。而父母每天都揹着一個沉重的包囊整天起早貪黑的,為我們過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他們也不後悔,只有這樣而已嗎?但是我們大了卻一點不知好。反而有時候還去責怪他們。你們不去為父母做一點小事父母對我們的愛,都被誰奪去了呢?

如果,我們能好好的想一下是誰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的,是誰給了我們的生命。是誰給了我們的愛。你們這些想了嗎?

我們應該,常懷一顆感恩的心。長大要感恩父母。應該謝謝他們,養育我們,給我們帶來了美好的明天。如果,不是你們,我們就沒有今天,更沒有未來。現在,你們為了我們累成了這樣。現在,應該讓我們來照顧你們。讓你們歇歇腳。如果,沒有人去留意你們,我們就為這樣的人而傷心。那這樣的人不值得尊重,也不值得我們去為他們這些人而給下一點點的愛。

如果,我們沒有愛,沒有愛心,那麼這樣的人是魔鬼,是可怕的人。就沒有人理他們,這樣的人在這個世上就無法生活。所以做人要有愛,如果你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就會讓人知道要知恩必報。然而,我們就像是母親心中的一顆糖,在她的心裏我們就是一朵會生根發芽的一朵甜甜的大紅花。而有的人會在她們的視線裏漸漸地消失,而有的人卻永存在她人的心中。

現在,你也許是一塊甜甜的糖,又是父母給的那你就必須長大後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你是一塊苦澀的糖將來你只能用慚愧來向父母訴説。

如果,父母對我們的愛你就當不知道,感覺不道那你就從來沒有注意觀察他,母愛是藏在母親的這裏的,父愛也是這樣。他們的愛,是給予我們的,是沒有高低貴賤,都是一樣的偉大,給予我們的愛都是閃着金光的。

關於父母的作文9

“我不羨慕街角擁吻的情侶,我只羨慕牽手逛街的老人。因為我羨慕的不是短暫的甜蜜似海,而是長久的生死相隨。”父母輩的相親一線牽竟也成為了大家羨慕的一生一代一雙人,我們家也從兩個人的幸福發展成為了五個人的幸福,他們就這麼相濡以沫的度過了十幾個年頭。

表面俗套的相親卻成就了很多幸福,沒有戀愛過的媽媽碰見了不善言辭的爸爸,本來該黃了的親事在爸爸以及各位親朋好友的力挽狂瀾之下促成了,沒有感情基礎的他們卻過成了我眼中的小甜蜜,我想即使老了他們依舊可愛,媽媽總有很多事情操心看見我説總想起她的18歲,説不出哪變了,大概是突然發現的白髮、笑時的細紋和自以為還健康卻不堪一擊的身體……

説起初次發現他們的小甜蜜,大家都坐着吃飯,媽媽突然站起來夾着菜要去別人家串門,我馬上出聲舉報,“爸爸你看媽媽她又夾菜去別人家串門,你快看,”爸爸慢悠悠地回答説“別管她,她就是個小孩子,”説實話真的有被甜到,媽媽就像個被寵的小孩子。總覺得還有很多很温馨甜蜜的事情,可又想不起來了,有時候聽同學説起父母老吵架,我仔細想想父母好像很少吵架,後來問起媽媽,“怎麼可能不吵架,我和你爸爸都是等你們睡了在房間吵架”。爸爸就像個不會説話的大直男,媽媽還是和我一樣有少女心會追劇姨母笑。記得有一次很晚進媽媽房間,媽媽看着電視劇對我説:“女兒我頭好痛”,我走近看了一眼説“那你還看電視還不睡覺”,點了點屏幕進度對我説“還有二十分鐘看完再睡”,“明天頭痛可不要讓我給你揉”。最令我羨慕的是爸爸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按時回家,媽媽由於工作的原因經常加班,爸爸每次都會去接她,對於我初中三年補課上下課接送,很感恩,到現在學樂器也沒説什麼就讓我學,説多學點東西是好事。生活中覺得有愛的小事聚在一起雖然平淡但很幸福,想着有妻如我媽媽,爸爸復何求。

爸爸是個嘴特別笨的人,也不會説那些甜膩膩的話,可是他會用行動對大家好,脾氣很倔自己認定的説什麼都沒用,在廠子裏上了十幾年的班,也是個老師傅了,別人總問有這本事怎麼不自己開家店,去大城市也好啊,爸爸也只是笑笑,也許是捨不得我們吧。在我看來,父母沒有親暱的稱呼,也不會互送禮物,有時候吵吵鬧鬧,互相嫌棄對方記性越來越差,卻甜到了我心裏,這樣真好。

關於父母的作文10

觸摸是世界上最最美妙的事情之一。觸摸能帶給你一種人生的感悟,一種美妙的體驗,一種妙不可言的感歎。觸摸可以讓人感到安慰,讓人覺悟。觸摸我們身邊的每一種事物,它們能觸動你的心靈最深處,使你感悟,使你發現,使你讚美。

我也觸摸過。我觸摸過父母的手,上面有一層老繭,不算太厚,可我撫摸起來,仍感到那些老繭很粗糙,摸久了,連自己的手都有些生疼生疼的。媽媽的手有些脱皮了,那些老繭緊緊地貼在媽媽的手心周圍,好像一個小孩子不願離開媽媽,緊緊地,死死地抱住媽媽那樣。爸爸手上的老繭比媽媽的多,我想那是因為爸爸是一家之主,擔任的責任比較多一點的緣故吧,有時候,責任越重大,承擔的就越多。爸爸的手很寬,很大,總是暖暖的,那種暖似乎能深入心裏去。

有些同學和我説,他們的父母的手是很柔軟的,像那些軟軟的棉花一樣,撫摸起來很舒服,媽媽的手都是很嫩的,爸爸的大手都是很温暖的。我想,我的父母的手雖然沒有像那些同學的父母的手那樣嫩,儘管還有些老繭,可父母的手摸起來還是很柔軟很柔軟,很暖很暖的。

我認為,父母手上的不是老繭,而是自己對兒女長年累月積出來的愛。當你蹣跚學步時,是誰在你身後小心翼翼地用手扶着你,生怕你會摔跤?當你會認字,開始接觸新事物時,是誰整天拿着那些識字卡片,當你的啟蒙老師,不厭其煩地教你認?當你在下雨天,是誰為你撐傘?當你生病的時候,是誰不分晝夜地守候在你的身旁?那是你的父母,一對用自己的青春,血汗和精力培養出你的人。他們付出無數的心血,甘願奉獻出自己的青春,花費自己全身上下的精力,含辛茹苦地把你拉扯大,用加倍的愛去關懷你。從一雙嫩嫩的手到一雙佈滿老繭的手,這是父母的手一點一點的變化經歷,這一種手,才是世界上最最柔軟的手,有哪一雙手,可以比得上,父母用自己對兒女的愛創造出來的手?

我觸摸了我父母的手,突然有所感悟。一種羞愧和感謝的感情在我心中滋生,久久揮之不去。我後悔我自己當初是那麼地任性,總和父母鬧脾氣,埋怨他們,把他們對我的付出和關懷看成了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將他們的愛看成了一件很渺小的事情,只自私而任性地顧及自己。同時,我也很感謝他們,感謝他們把我養育得那麼大,感謝他們對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我也要對他們有所付出了,我也要加倍去關愛他們,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

這些感悟都是我從觸摸了之後才萌生出來的,觸摸一下你父母的手吧,或許你會有着和我一樣的感悟!其實,觸摸的確是件美好的事情!

關於父母的作文11

有人説,父母的愛是天涯遊子的最終歸宿,是潤澤兒女心靈的一眼清泉,她伴隨兒女一飲一啜,絲絲縷縷,綿綿不絕,於是在兒女的笑聲淚影中便融入了父母的愛的纏綿。

我有一雙疼愛我,而且關心我的父母,他們會在我迷茫的時候,為我指點迷津。

自從上幼兒園到現在,爸爸、媽媽就一直讓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次,我聽見同學説每天晚上,他的爸爸、媽媽都幫他收拾書包,幫他幹這幹那,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神仙日子。

我當時心想,我要是也有那樣的爸爸、媽媽該多好呀!回到家,我跟媽媽撒起嬌來,我對媽媽説:“媽媽,我有個同學,他可幸福了,每天,他的爸爸、媽媽都幫他收拾書包,什麼都幫他幹呢!”媽媽聽了,説:“噢!那你想怎麼樣呢?”我試探性的小聲的説:“我也想像他那樣。”我本以為媽媽的臉會頓時的拉下來,結果媽媽卻與藹的跟我説:“兒子,像他那樣的行為都是不好的行為,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學他,那麼你們將來只能成為寄生蟲,如果離開了爸爸、媽媽就什麼都不會做了,爸爸、媽媽現在對你要求嚴格是想鍛鍊你。如果什麼事都依靠着父母,那麼沒有了父母,你們就會變得無所事從的,從小就不想獨立,拋棄獨立,那麼你長大就會像黑暗中的一隻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飛亂撞,最後一事無成,或者連要飯的勇氣都沒有。”聽了媽媽的解釋,我幡然醒悟。

爸爸、媽媽不僅關心我身心健康,而且還十分關心我的學習。一天,我與典姐再談心的時候,聽到典姐在校訊通上有博客,在上面寫了許多文章,而且,還獲得了博腕的榮譽稱號,讓我羨慕不已,我回到家立刻央求爸爸、媽媽給我買電腦。我也要像典姐一樣在校訊通平台上寫博文,我跟爸爸、媽媽説了我的`想法。而爸爸與媽媽沉默不語,並沒有説什麼,我以為他們不想給我買,我就把這件事情淡忘了。因為,我的家庭並不富裕。

沒過幾天,我放學回到家,竟看到了一台嶄新的電腦放到了一張漂亮的電腦桌上,我興奮極了,問爸爸、媽媽這是給我買的電腦嗎?哪來的錢?是借的嗎?爸爸、媽媽對我説:“這些事你就不用管了,只要你好好利用電腦學習就行啦!”我當時又快樂又感動,我一定要利用電腦好好學習,爭得榮譽,為爸爸、媽媽爭光!

爸爸、媽媽,你們對我的愛是温暖的,你們對我的愛也是無私的,在這温暖又無私的愛裏,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我一定不辜負你們的期望,長大一定要成為一個健康向上陽光的男孩!

關於父母的作文12

以前都不知道父母是怎麼度過一天的,只是認為媽媽做事拖拖拉拉的,又慢又讓人等得不耐煩,直到學校裏有一個作業----給父母打一天工,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也知道媽媽平時是多麼的辛苦

這一天,我起了個大早,準備做家務,我拿起拖把拖地,沒過幾分鐘就做完了,我心想:這麼簡單的家務他們平時也要做那麼久今天就讓你們看看我的實力。正當我一個人沾沾自喜的時候,回頭一看“啊”我剛拖完的地板,不知什麼時候起,我的弟弟竟在那裏搞破壞,橘子汁逍遙的躺在我家的地板上面,顯得毫無顧忌----只要我去拖那撒滿橘子汁的地方,我家馬上就會傳出明朗的哭聲,到時候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沒看見的還會以為我以大欺小,一直等到弟弟走了後,我才敢去拖地,這下看你還往哪裏跑。地面終於乾淨了,可我一看錶,剛才才沾沾自喜的我神情馬上變的緊張起來,“這是我第一天給家裏幹活可不能讓爸爸媽媽瞧不起我”。我的心裏一邊嘀咕一邊想着下一步該幹什麼,對了擦玻璃。説做就做,我拿着一塊抹布提着一桶水向玻璃走去,我家新裝修,玻璃上留了不少水泥,我一邊擦一邊想這下弟弟可碰不到了吧?這次可不是弟弟的問題,而是玻璃不領情,死活也不肯讓水泥脱下來,聰明的我馬上想到了主意----用鏟子來撬,不一會兒,水泥就乖乖的下來了,可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一會的功夫就對玻璃不起了效用,我只好用自已的手指甲來刮,果真有效,一盞茶就把敵軍一舉傾滅了。終於幹完了活,但我心裏還是認為這只是巧合而已,9:00爸爸媽媽都起來了,外婆開始做早餐,大概是9:30的時候吃完了早飯,我也只顧忙自已的事----洗碗,開始我到入除油劑,不一兒工作就完成了,我也鬆了一口氣,滿意的看着這些戰利品,總是認為我的想法是對的,我轉過頭一看“啊”,原來我看到的這些碗只是飯碗,還有許多菜碗在等着我來完工,等洗完了以後我才知道要做這些家務是多麼辛苦,原來那些愚笨的想法一時間全部消失了,眼裏只看到爸爸媽媽的辛苦,看着父母在為這個家付出多少的精力,流了多少汗水。

媽媽的手因為洗碗洗起了繭,爸爸因為生意跑酸了腿,外婆為帶小孩多添加了幾根白頭髮,那一天是媽媽爸爸最舒服的一天,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這一天認為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是“看似容易做事難”

 

關於父母的作文13

親愛的爸爸媽媽,你們為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我永遠也不會忘記你們對我的恩情。

平時我總是不聽你們的話,把你們的話都當成“耳旁風”,現在向你們説一聲:“對不起!”原諒我平時的任性妄為,原諒我經常和你們頂嘴,如今想想,真是令我後悔莫及呀!

感謝你們對我的養育之恩。我生病時,你們對我細心照料;我有不會做的難題時,你們會耐心地給我解答;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你們總是在一旁默默地支持我前進……爸爸媽媽,你們就像是一棵參天大樹一樣為我這弱小的小花兒遮風擋雨。

媽媽,每當我放學回家時,總能看到美味可口的飯菜擺在桌子上,當我走進房間時,您總是把我的房間收拾得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您常常教導我:我們要誠實、守信,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長大以後才會有文化。其實這比教我們做習題更重要,您的教導讓我明白了該如何去做人,如何去珍惜時間!在此跟您説一聲:“媽媽,謝謝你!”

親愛的爸爸,您在我的心裏和媽媽對我一樣重要,你們也是我最喜歡的人。您是家裏的頂樑柱,如果沒有您的努力和汗水的話,也就沒有今天我們家的和睦、安寧。您總是為了這個幸福美滿的家而奔波忙碌,天還沒亮,您就去上班了,晚上,每當我看見您精疲力竭的樣子,心就像被一把刀子插了一樣痛。

記得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我發高燒39。5度。爸爸已經很疲倦了,可還是二話不説,揹着我飛奔到了醫院。到了醫院,爸爸揹着我急忙找病房。過了一會兒,我吃了藥,也打了針,就甜甜地進入了夢鄉。當我醒來一看,咦,爸爸去哪了?我剛一開門想去找爸爸的時候,結果卻和一個人撞了個滿懷。我定神一看,原來是爸爸。只見爸爸拎着一袋我最喜歡吃的雲吞,看着爸爸滿頭大汗,豆大的淚珠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不斷往下落。

如果你問我愛在哪裏?我會回答:愛在媽媽親手做的飯菜裏;愛在爸爸辛辛苦苦賺的錢裏;愛在同學與你爭吵過後,跟你説的“對不起”裏……愛其實無處不在,你只要善於去發現它,那麼你就可以感受到“愛的力量”。

鳥兒感謝天空,因為天空讓它自由自在地飛翔,魚兒感謝大海,因為大海讓它快活地游來遊,花朵感謝胡園丁,因為園丁撫育它成長,我要感謝我的父母,因為是他們把我帶到了這個生機勃勃、美麗的世界。

關於父母的作文14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父母是把生命給我們的人,他們用世上最無私的愛養育我們,使我們長大成人。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孝順和尊敬咱們的父母。

父母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學生,父母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咱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有人説,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咱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惡。生活中,總會有許多事情影響着咱們的情緒,或喜,或憂,於是,選擇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也就選擇了過什麼樣的一種生活。感恩,是我對待生活的態度。感恩,並不侷限於銘記別人的好處,而是延伸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以及更多,更多。平時,我們是否會受喜怒哀樂所左右生活?喜的時候是否會歡天喜地欣喜若狂?怒的時候是否會大發雷霆暴跳如雷?哀的時候是否會惆悵萬分失落無比?樂的時候是否會手舞足蹈得意忘形?要怎樣做到對喜怒哀樂處之泰然?要如何保持平靜的心靈?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是的,就當喜,是對咱們善待生活做得到的回報;就當怒,是培養我們耐性的時機;就當哀,是天將降大任於自己的先兆,因此必先苦我心志;就當樂,是生活對我的泰然處世還以的笑容。如此,還會有什麼再影響到自己平靜的心緒呢?別人對自己不好,是生活在暗示咱們自身有所缺陷,因此咱們必須積極改進;別人對自己好,是生活在告訴我們要讓更多的人喜歡自己就必須再接再厲更進一步。事業的成敗也是如此。感恩,並不是宣揚一種消極的宿命論,而是一種積極的處世方式!學會感恩,不要去記恨對你不好的人。作家餘傑説過一句話:恨一個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比對對方的傷害大。學會感恩,懂得知恩圖報不忘恩負義,滴水之恩要以湧泉相報,受人一掊土還人一座山。學會感恩,懂得給別人機會就是給自己機會,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會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鏡子,學會感恩,對生活時時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會還你以微笑。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關於父母的作文15

每天我放學回家,都將書包往桌子一扔,將書倒出來,弄得桌子亂糟糟的。可上個星期三回來,我卻想將桌子整理一下。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這一天,我們上了第十七課《可貴的沉默》,李老師佈置了一個家庭作業;為爸爸媽媽做一件事。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如果我做應該由我來做的事,就不是為爸爸媽媽做了,當着他們的面做事情又不會讓他們感到十分驚訝,那該怎麼辦?忽然我靈機一動:將桌子收拾好,不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説幹就幹,我一回到家,就開始整理小牀了,為了保密,我還將門給關上了。

整理小牀的第一步是將一些“永久居民”整理好。這些“永久居民”是圖片、資料及獎狀、手工。我先將層層疊疊的圖片放入一個檔案袋中;再將獎狀、手工統一放入一個檔案袋;然後將散落在各地的資料集中在一起,將它們弄整齊;最後將它們按照從大到小,從厚到薄放在桌子牀角,“永久居民”就整理完成了。

整理小牀的第二步是將“移民”:課本、你真棒、玩具、報紙整理一下。我先驅逐玩具,將魔方等放到客廳;再將陳舊的報紙趕往“回收站”,新報紙按從大到小放在小牀牀角,“永入居民”對面;然後將你真棒入盒,課本就亂扔在牀上。

整理小牀的第三步,開始全面性動工。小牀的“旅行者”――書籍,大多數被放入書櫃,少數幾本在看的就將它們從大到小放在小牀牀頭。書包裏的書拿出來後按從大到小放在小牀中央,上面放上鉛筆盒,將書包放在枕頭上。亂扔在牀上的課本、學具袋、陶笛、健子、練習本則由從大到小的順序疊在一起,放在小牀的邊上。其它物品則放在這些物品的上面。

我發現小牀整理小牀的第四步,開始掃尾工作。這是因為位子太擠了,只剩下芝麻大的地方。為了節約空間,同時使小牀容量更大,這可讓我犯了難:如果堆在一起,不僅分類不明,而且容易倒,緊挨在一起呢,難以找到一樣物品。我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將一大類放在一起,小分類挨緊點。於是,我將圖片、資料分成一大類,駐紮在小牀四角。將手工、獎狀這些不會經常用到的東西分成一大類,駐紮在小牀西側。將課本、練習本這些常用物品放在小牀牀頭。書籍則放在東角。其它物品在西北側。

媽媽回來看到了,驚訝地説道:“今天的小牀競然放得這麼整齊!”我心裏美滋滋的!

標籤: 父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fumuzuowen/l2l79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