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爸爸作文 >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6篇)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父親的自行車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6篇)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1

父親很小氣。

已不記得是什麼時候,家裏有了輛個五羊牌的自行車。隨着父親村小上課教學的循環往復,自行車已被歲月啃筮得斑斑駁駁,騎上就呼呼隆隆吱吱嘎嘎鈴不響哪都響。

一次,我笑着對父親説:“爸,那破傢伙賣掉算了,再添新的。”父親笑着説:“買新的?説的容易,車價漲一倍,哪有錢咯——怪不得它破爛,單車作板車用嘛。”“手柄破了,總該換吧?”我挑刺。“哦”父親剛發現似的,“那以後到廢舊收購站配一個吧。”父親總是精得很。

這傢伙小偷都不要,我原總是這樣認為。但是後來,那玩意卻失蹤了。

那次,父親從集市回來,説車不見了 ,我很驚異。莫非是父親劣鎖充好,故技重演。父親每次總是將鎖柄插進鎖孔 ,裝模作樣“鎖”好。疑問,果然如此,母親埋怨,我卻不大可惜。

偶然,聽説自行車在XX塘溝裏,説是父親在中學代課時批評了學生,人家報復將車竊走丟在溝中。我很憤怒,父親有些顫抖 ,臉沉的厲害,拳頭也攥得緊緊的,但到底沒砸下去……

去年,隨父親的意願,我上了師範。元旦回家,村小沒放假,閒着無事,第二天隨父親去村小。父親讓我坐他的車,盛情難卻,我將就着搭上了後座。

一路顛簸到了學校。只見幾個學生拿着國旗在旗杆下,準備升旗了。父親忙丟下車子走過去。國歌聲中,曬得發白的國旗摩擦着晨風 ,順着根竹竿徐徐上升。一大羣學生和父親的目光追隨着國旗 ,父親雙手貼褲縫,努力挺直自己再也直不起來的腰……

今年暑假,沉沉暮靄中 ,我回到家。一進門氣氛就不對頭,母親在刷鍋,父親坐在門邊抽悶煙。悄悄問弟弟 ,説是村小採取教師聘任制,父親落聘。我又驚又怒又無可奈何。飯桌上,“其實也沒什麼想不通”。父親勉強笑着,打破了單調的碗筷交響曲,“能者為師,有上也有下,歷來就這樣嘛。”一觸即發,母親嘟呶:“不是講教齡麼?憑資格你也不該……”“你莫扯那鬼話。”父親也有些惱火了。我也為父親不平,父親並非無能,幾十年的粉筆生涯,也是桃李滿天下。父親也曾想考張文憑,但是不能,丟下教鞭得弄牛鞭,若父親也扎進書堆裏,全家喝粥恐怕都成問題,書中的千粟畢竟不飽肚。

翌日,我起得很早,父親更早,一夜間彷彿又蒼老了許多,眼中佈滿血絲。“爸,我今天要去同學家,約好了的。”我説。“你去吧,搭車去?”父親小聲的説。“不,我騎車去。”“呃……騎車去?好……”父親很驚訝,扭頭看了看堂屋的自行車,再回頭時,那昏花眼中的以含蓄着濁淚……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2

父親喜歡車子,車子是父親的朋友。車子的變遷。確能反映父親生活的歷程,甚至國家的發展變化。

父親1983年參加工作,那時,雖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經開過,改革開放的大幕已經拉開,東方睡獅已漸甦醒,中國邁開了前進的步伐,但是,積貧積弱的局面,還沒有改變。父親的工資也只有46元,每月被扣除15元伙食費之後,也就只剩下31元了。為了補貼家用,父親在總工會的職工學校裏謀得業餘教師的職位。每次上課來回要走十里路。買輛自行車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那時買一輛自行車得150多元,也就是父親積攢半年的工資才能實現這個理想。父親性子急,半年是斷然不能等的,就“寅吃卯糧”吧,於是,他分別從三個同事那裏借了點錢,大家給湊了150多元。父親喜滋滋地去百貨公司,人家卻冷冷地跟他要“車票”,沒辦法,父親只得“望車興歎”了。過些日子,父親學校的一位老先生通過學生家長弄了一張“車票”,買了一輛嶄新的飛鴿牌自行車,從此成為父親的朋友,與父親一起穿梭於熱鬧的街市,來往於單位和職工學校之間,方便了出行,還解決了一些經濟困難。

十多年過去了,父親的車子漸漸地老了,全身沒有了光澤,附加的零部件也都脱落了,車鈴也鏽跡斑斑,消失了先前那令人心醉的響聲,屬於它的光鮮時代已經悄然逝去。每每和父親一同出去,它大有自慚形穢的樣子,甚至有時鬧起情緒來,不願伴父親出門,不是鬆動鏈條,就是不鼓“勇氣”。父親想,它大概是不想見到那些“風馳電掣”般的電動車、摩托車吧。這時父親每月的收入也有兩三千元了,學校也發展了,將高三年級從擁擠的城內搬到開闊的郊野,家住老校區,來往上班也有二十里路,每天來往數次,也太累那隻老“飛鴿”了。於是,父親就花一個月的工資,買了一輛當時還很流行的重慶嘉陵摩托車,從此,老“飛鴿”就光榮退休了,那是20xx年的春天。

“重慶嘉陵”載着父親,風裏來雨裏去,或低速慢行在通向送兒女上學的文昌路邊,或高速飛奔在通往新校區的謝安路上。隨着車速加快,收入也在不斷提高,除工資外,每月的獎金也有1000多元。

父親經常寫稿,稿費也常常寄來,父親的日子在嘉陵的車輪上轉動,忙碌,充實,愉快……如今,學校的停車場上已經排滿了大眾朗逸、一汽速騰、通用別克“…。這輛嘉陵,也開始與父親“鬧意見”了,特別是天冷了,任父親腳蹬得生疼,它就硬是不起火……這時,父親就會埋怨它,“這性子,怎能追得上中國崛起的腳步!”最近,昕父親對着“罷工”的嘉陵笑着説:“要是你再不思進取的話,我就要移情‘速騰’,追求中國速度嘍!”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3

有人説,10歲的小孩子崇拜父親,20歲的青年鄙視父親,40歲的中年人憐憫父親。然而,對我來説,這個世界上父親是唯一值得一輩子崇拜的人。

父親是建築師,工地上所有的人都怕他,沙子與水泥的比例有一點差錯也會招來父親的痛斥。然而,父親在家裏永遠是慈愛的,他的好脾氣甚至超過了母親。在縣城裏,父親的自行車人人皆知,每天早、中、晚他風雨無阻地騎着吱吱嘎嘎的破車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學。那時,我和弟弟總手拉着手跑出校門,一眼就看見站在破自行車旁穿着舊藍色中山裝的、焦急地張望着的父親。一路上,兩個小傢伙嘰嘰喳喳地説個不停,而父親一直能一心兩用,一邊樂滋滋地聽着,一邊小心翼翼地避過路上數不清的坑坑窪窪。等到我上了初中,父親的車上便少了一個孩子,等到弟弟也上了初中,父親便省卻了一天兩趟的奔波。可父親似乎有些悵然若失,兒子畢竟一天天長大了。

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天,我興奮得睡不着覺。半夜裏聽到客廳裏有動靜,起牀看,原來是父親,他正在燈下翻看一本發黃的相簿。看見我,父親微微一笑,指着一張打籃球的照片説:“這是我剛卜大學時照的!”照片卜,父親生龍活虎,眼睛炯炯有神,好一個英俊的小夥子!此刻,站在父親身後的我卻驀然發現,父親的腦後已有好些根白頭髮了。父親一出世便失去了自己的父親,慘痛的經歷使他深刻地意識到父親對兒子的重要性。因此,在他的生活裏,除了工作便是妻兒,他不吸煙不喝酒,不釣魚不養花,在辦公室與家的兩點一線間生活得有滋有味。輔導兒子的學習是他最大的樂趣,每天的家庭作業父親一道道地檢查,認認真真地簽上家長意見,每次家長會上他都被老師稱讚為“最稱職的家長”。母親告訴我一件往事:我剛一歲的時候,一次急病差點奪取了我的小命。遠在千里之外礦區工作的父親接到電報時,末班車已開走了,他爬山涉水徒步走了一夜的山路,然後冒險攀上一列運煤的火車,再搭乘老鄉的拖拉機,終於在第二天傍晚奇蹟般地趕回了小城。滿臉汗水和灰土的父親把已經轉危為安的我抱在懷裏,幾滴淚水落到我的臉上,我哇哇地哭了。“那些山路,全是懸崖絕壁,想起來也有些後怕。”許多年後,父親這樣淡淡地提了一句。

父親是個不善於表達感情的人,與父親在一起沉默的時候居多,我卻能感覺出自己那與父親息息相通的心跳。離家後收到父親的第一封信,信裏有一句似乎漫不經心的話:“還記得那輛破自行車嗎?你走了以後,我到後院雜物堆裏去找,卻鏽成一堆廢鐵了。”我想了許久,在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給父親回信:“爸;別擔心,那輛車每天晚上都在我的夢裏出現呢。我坐在後面,弟弟坐在前面,您把車輪瞪得飛快……”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4

父親辭世已有十多個年頭了。現在偶想起來,我都有恍惚昨日之感的。這大抵就是汪國真先生在談及百葉窗時所提及的對古老的東西總有點兒味道的道理吧。所以,身處異鄉的我,在又一個臨近清明之際,重操舊筆,來將往昔那段還未寫就的闋詞給填全。

打我記事起,我就發現父親總如日常衣着中山裝一樣的騎着那輛二十四檔自行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不知道車是什麼時候才買的,也不知道父親騎多久。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我饒有興致地問了慈母。母親見我在一邊拐着彎品頭論足,指手畫腳的,便單刀直入地毫不忌諱地回答了我想知道的答案。

“這車是你父親第一次賺到錢後,興奮之餘買來的,現在算起來,也有二三十年了。”

我順着手,掐指的算了算,不禁倒吸了口,頓有“朔風凜高秋,黑霧翳白日”之感。驚歎之餘,我還是出於對車追憶的眷戀,便繼續地詢問:“那老爸不是在娘你沒嫁過來之前,就藉着那車‘慰藉’了?”

母親情真意切,絕不容許我那可人的攫取法則施用於父親生前所摯愛的任何事物上。訇然而開的門窗,咿呀之聲如石火電光般地流逝,母親原本舒暢的心,卻被我的“無禮”觸動而漸生骨刺。我趕緊懸崖勒馬,好生道歉。而母親卻還是略帶責備地説:“你難道忘記了背後的那一段故事?當年你是怎麼與這車結緣的?”

母親的憤怒,極易地刺痛了一副常態不以為真的我。突兀間,有一種聲音迫使着我。我不知道這傳音的力量來自於何方——莫不是天堂的父親也見不過我如此的輕佻與放肆?

我可以拒絕一切,但我卻不能拒絕含辛茹苦將我拉扯大的自行車。我望着旮旯裏鏽跡斑斑地自行車,喃喃自語。

那是一個滂沱大雨的下午,父親如常的吃了午飯,推出自行車,穿上暗綠又發黃澄的車衣,跨上車,提起踏腳板……正在千鈞一髮之際,久藏於門板後的我,終於大喊了起來。

“爸爸,你到哪裏去?”

父親聽見了我的呼喊,就順着聲音將頭轉了過來,嚴肅不減地説:“大人去哪裏,小孩子管什麼呢?”

我的性格極像母親——不到黃河心不死——根本不會因為環境的壓迫而改變初衷。我鼓起勇氣,趁着雨大消些霸氣之聲的時候,繼續追問:“到底去哪裏呀?我一個人在家,你放心的呀?”

父親從小對我就不那麼的看好——後來才知道這是一種別樣的教育,當年爺爺也是拿這招來教父親的——此時,更是怒不可竭,斥責道:“你屁股是硬了嗎?再問的話,我給你一棒子頭。”

我是經不起摧殘的花,但卻是經得起摧殘後重新綻放的苞。於是,我毫無節制地亂叫,像是瘋了得獅子,更像是犯了毒癮的煙鬼,一副無賴之狀,直映父親的眼底。

父親是個君子。君子最怕被小人給黏住,不過,在除上帝以外,別無佐證之人外,君子也可以暫時放下身段,做一回小人。這自然是兵法所云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所以,我這一頓打是逃不過了。

情愫到了極點的時候,就算是黑白無常來鎖魂,也是無濟於事的。這是父親生前常和我説的話。

我一把拉住自行車的後座。父親起初硬騎,由於我年紀小,經不住這力道,便一個跟斗側倒在旁了。父親不忍,就下車將我扶起。可小人之心君子又哪能真知道呢?我索性愈演愈烈,説手肘撞石,腳踝碰磚。父親慌了,趕忙給我換了濕衣服,將我攜至車槓上,往醫院騎去。

我躲在車衣裏——只能看地,不能遠眺,我只能憑着記憶來判斷車至何處了。雨似乎更大了,點點滴滴都濺起無數小水滴。彎道兒一個個的過,我的心也似乎一陣陣的受刺,頗不寧靜。

我把弄着父親的手腕,又抽咽地説:“爸爸,對不起,我騙了你?”

父親絲毫沒有減速的樣子,但又有了停車的慾望。

“文輝啊,你的心為父怎麼不知道呢?請你記住,這是你第一次乘爸爸的自行車……”

我終於被父親帶着走了。後來去了哪裏,我依稀不見了。

時間轉瞬即逝,年輪也從不饒人。我站在陽光明媚的春日下,閉目養神,對着東方蓬萊,嘖嘖暗忖道,天依舊的任憑滾雲四聚,然後響雷陣陣,暴雨襲襲——你看見一位穿着雨衣正在馬路上飛馳了的身影嗎?請不要忘記,雨衣裏還有一個小孩,他正坐在一輛只會向前只會追求味道的二十四檔車上。

——也或許是的話,那也是昨天的事了。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5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為何這麼偉大,如此感覺不到。不説一句的愛有多好,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騎着單車的我倆,緊貼背的擁抱……”每次聽到這首《單車》,我總不由自主的想起我的父親,以及他的那部“二八”大槓自行車。

那是一輛現在看來是古董的車,在那個年代卻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記得剛買車的那年,我一年級。這部“飛鴿”牌自行車一到家,我父親就趕緊拿顏色不一的塑料條把大梁、車把等部位纏起來,以防磨損油漆。全家像寶貝似的眉開眼笑的看着這輛車。從此,即便沒淋雨,隔三岔五也要用一條舊毛巾把自行車精心擦一遍、打上油,生怕生鏽。

父親對我説:“香兒,你身體太單了,以後爸爸每天送你上學,不要跟着那些細小夥兒後面跑了!”興奮得我一夜沒睡着。第二天,我就坐在爸爸自行車的大槓上,像一個驕傲的公主似的,在小夥伴們羨慕的目光中上學校。

從此,父親跟他那輛自行車總會準時的在我上學放學時分接送我。那時小夥伴們都一個個爭着對我好,今天帶糖,明天帶蠶豆的,都想在我爸接我的時候,捎帶上他們。有時候甚至一部自行車上坐四個孩子,一路歡聲笑語,興奮極了。

時間列車一刻也不停地行駛着,在人生的征途上,無始無終。唯獨父親的這輛“二八”自行車,載着我不離不棄。

清晰的記得那個夏天,雷雨來得很急。窗外的樹枝被風吹的沙沙作響,雨滴敲打着屋檐,雨越下越大。班上好多的孩子都被家長接走了,從未有過的恐懼湧上心頭。抱着雙臂站在屋檐下瑟瑟發抖的我,突然看見雨幕裏一個熟悉的身影,一瘸一拐的推着自行車向我走來。是爸爸!霎時,我的天空亮了。爸爸給我裹上雨披,一把抱起我放在大槓上,又用力頂着風朝家走去。原來,來時由於心急,路又滑,騎着車的爸爸摔倒了,腿上蹭了好大的一塊皮。黑色的雨中,四周一片寂靜,只能聽見嘩嘩地雨打地面的聲音,還有我改編的那首《世上只有爸爸好》在天地間迴盪……

漸漸長大的我,不甘心每天要爸爸接送,每天放學回家,就學着騎自行車。這車實在是太高,我先學“掏槓”,就是把雙腿在大槓下面的三角形地方輪流踩。爸爸媽媽很是心疼自行車,又捨不得我這個説一不二的倔脾氣丫頭。一來二去,學車天份極高的我,學會了“老牛上車”,終於能在大槓上駑着小屁股熟練駕駛了。

於是,這輛車就陪着我一直到了五年級,直到13生日那天,爸媽給我買了一輛小小的粉色的自行車,這車才被我淘汰了。

日子就這樣如水般的流逝着,爸爸的那部車也早已被放進了雜物間。曾經有個收廢品的,讓父親十塊錢賣了它,可我攔下了,沒捨得。它的電鍍部分早已失去了光澤,車身上的漆皮已失去了本色,那兩塊擋泥板上也長滿了蠶豆大的繡斑。沒了車鈴,沒了後座,沒了踏腳,就那樣靜靜的躺着。

有一天,頭髮花白的父親不知道怎麼回事,把它從雜物間推了出來,細心的給它用抹布擦拭着,並且給它上了油。這部老車變得乾淨起來,只是繡斑依然在。他對我説:“香兒,我想騎車鍛鍊鍛鍊,老開着電動車,人都廢了。你別看着這車年紀大了,肯定還能騎呢!”説完,便推着車跨上去便騎。説也奇怪,雖然除了鈴聲不響,其他都響的這部老車,在爸爸跨上去的那一刻又重新青春了起來。騎着這部老車的爸爸,花白的頭髮在風中飄啊飄,雖然脊背不再挺拔,卻跟這車是這麼的和諧,我似乎聽到小時候我那銀鈴般的笑聲,圍着爸爸的這部老車在轉啊轉。

“爸,歇會兒,來,我把這車帶到鎮上去休整一下,給它裝上車鈴,裝上後座,你啊,等着用這車再送你的孫女吧!”“好咧!”我和爸爸小心翼翼的把這部車搭進我汽車的後備箱,一路上,爸爸總是提醒我“慢點,慢點,別刮壞了我的自行車!”。

我扭頭看着爸爸,斜靠在汽車坐上的他,滿面笑容,皺紋像極了一朵花。

父親的自行車作文6

那輛舊爛的自行車依然放在舊屋裏的位置上,它的輪胎,座位,後架……都是那麼的熟悉,看着他就讓我想到了很多的往事。

記得我五歲那一年,我得了肝炎,父親很是着急,放下他手中的活,專程回來帶我去治病,我做在車的前面,一直沒下車,就是上坡父親也是不讓我下來,給我一直享受做車的感覺。到了鎮裏面,打完了針,父親給我買了好吃的東西,我依然做在車上,他推着車,和我一起去逛集市,去看那在 家裏沒有的東西。其實這樣的經歷是很多的,但我是記不得有多少次了,只知道這次是印象最深刻的了,我也知道坐其他人的車,我不是不會感到很安全的,唯有做父親的自行車我是最放心的。

父親的大自行車是跟我娘結婚的前夕買的,聽説不上我外婆家給我媽媽的嫁粧,也不是我教書的爺爺給的,而是我的 父親用自己的勞動換來的錢買來。父親是長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親小學一畢業就開始了他的艱苦的.勞作,每天起早貪黑,披星戴月,為了幫助維持這個家,要到大山裏去“割松脂”。每天都是一條一條樹地去割,一座山一座山地去收,而後還要挑到幾十公里的地方去買。這樣辛勞,讓父親練就了一身強健的體魄,小時候我是記得我的父親的胳膊的肌肉是那樣的發達、有力的,好像是可以和健美的人相比的,但是父親那被扁擔壓得長不高的個子和有點駝的背、腳上的傷痕是讓我知道他們的艱辛,和當年生活的困難。

後來父親從礦廠回來時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不過也是很大的,小朋友管它叫“大東風”。雖然是大了點,但我們兄妹三人是比較喜歡的,畢竟是新的,每次我們從中學回來都要抹下車上的灰塵,所以我家那輛自行車是保養的很好,幾年了還嶄新嶄新的,讓一些羨慕死了,還常有夥伴來取經,想知道我的祕方。因為我們知道那是父親在礦廠用血汗換來的錢買來的,是父親的勞動的結晶,來之不易。記得就是在我讀五年級以前的幾年裏,父親到了江西,韶關等地,開始是在國營的礦廠,後來是到了私人的礦廠當了採礦工人,當時我知識知道奶奶説到礦廠幹是很辛苦而且是很危險的,難怪奶奶在父親在礦廠工作的時候,是經常到我們村裏的神壇社廟裏去求保父親平安,後來從礦廠回來以後我的奶奶就不給留在到那裏去工作了,説是危險,他只有這麼一個兒子。

後來,父親為了照顧家庭就在家裏租了別人的店來,搞個體户,每天要四五點鐘就出門,到鄰村去載豬肉回來。因為新的自行車是我的哥哥到中學讀書要騎,於是又騎起了那輛舊的“大東風”車,去忙他的生意。這樣的這破車一騎就騎了幾年時間才讓它下崗,但是到了後來人家都買了摩托車,我家裏還就沒買,父親好像是對那輛自行車還念念不忘似的,這也很正常,人是回對身邊的東西有感情的,而且閉帚自珍的心理也是人人都有的。

我還記得我學騎自行車的時候就是用輛自行車的,我一學會,那輛自行車像磁鐵一樣吸引着我,就是廢寢忘食地騎啊騎啊,從大清早起來一直騎到黃昏。有幾次我都是從自行車上摔下來,但辛好沒有大傷。

記得有一次我是去商店了買東西的時候,我是騎 父親的舊的自行車去的,沒想他的自行車的閘是那麼的不靈,在長長的下坡路上,那車像是發瘋的牛一樣,不斷的奔跑,不聽我的使喚,路邊的人都被我的飛車嚇的起雞毛疙瘩。就在快到商店是在半山 裏的腰的一個月五十米的小山坳,我快要來到半上腰的時候,我是怕車速是越來越快的時候我控制不住,萬一有車來我就可能和它相撞了,於是我 在到了山坳的盡頭,我是從車上下來了,把車放開了,我輕輕地摔了一交,但是車就給我摔得面目全非了。回到家裏我是不敢告訴我的父親的,但是自行車的傷痕告訴了他發生的一切,但我的父親是沒有追問事情的經過,只是問我摔壞了沒有,以後要小心,大概他也是知道學自行車是要摔夠n次才會學到熟練。

每當我看到自行車我就想到父親的自行車,也想到我那個還生活在農村的慈愛的父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babazuowen/xzyew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