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人物作文 >爸爸作文 >

父親的守望作文(5篇)

父親的守望作文(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父親的守望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父親的守望作文(5篇)

父親的守望作文1

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説愁。年少的我未曾嘗過愁的滋味,或許是因如山父愛的隱蔽。

中等的個頭,有力的臂膀,爽朗的聲音,這就是我印象裏的他。

自從步入初中以來,便很少見他在校門口等待我的身影,我的心裏自然也少不了埋怨,但卻又不想説出口,只得遠遠的望着其他同學與父母同行的身影而感歎。

這一天晚上,天空格外的黑,月亮已被濃濃的烏雲所覆蓋,連調皮的星星都沒有再露出稚嫩的臉,一切都顯得十分孤寂。

我獨自騎着車,陣陣冷風捲入懷中,不免打了個寒顫,剛出校門,便在人海之中尋找着爸爸的身影,但卻是白費功夫。

失望之餘,騎着車趕回家去。一路之中只有路燈作伴,心中卻不免又埋怨起了爸爸來,埋怨他口中所説磨練我的意志而名正言順的“偷懶”。哎!為什麼別人家孩子那麼幸福,有着家長接送,而我卻要獨自走在這黑夜之中。

夜更濃了,陣陣涼風迎面的濃雲,也吹的我夾緊了衣裳,終於,我到了小區的門口。

看向自家的窗户,卻無意間瞥見了窗台上的身影。他趴在窗前,四處張望,在尋找着什麼。那不太高的身影在陽台上顯得更加低矮。我不禁心頭一緊——是誰那麼晚了還在等待着我?我加快了腳步,跑向家門。

尚未敲門,卻已有人為我打開——果真是爸爸!工作勞累的他加上等我的熬夜,他的眼深深的凹了進去,臉上寫滿了疲憊,拖着沉重的步伐向我走來,將我迎進了家門。只是簡單的説了聲:“回來啦!今晚怎麼那麼晚!”我心頭一暖,也終於明白了爸爸也並非偷懶,心中一直牽掛着我,也要時不時的趴在窗台上守望着我。

也許父愛如山,是偉大的偉岸,但卻不一定要張揚,沉默的愛才是真正偉大的愛……

看着樹葉一片片的跌落枝頭,便感到了歲月流逝竟如此輕易。看到了父親的守望,卻也彌補了歲月流逝帶來的空虛。

父親的守望作文2

父親在説這一切的時候,顯得非常平靜,平靜得彷彿是在説別人的故事。我回頭的瞬間,看到母親在門後抹着淚。

也許,生活中總有遺憾。有些愛,只能一生去守望。

我的父親是位儒雅的知識分子,母親則是傳統的家庭婦女,但他們的感情一直很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我不禁開始琢磨:爸媽文化差異那麼懸殊,為何能相濡以沫生活得那麼和諧呢?

我交第一個男朋友的時候,曾經和父母交流過對戀愛的看法。父親説,傳統的門當户對是有一定道理的,兩個人的'成長曆程相似,今後生活中的摩擦才會少一點,婚姻也更容易幸福。母親則説,一定要找個心地善良的人,有良心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會做昧良心的事情。

我訂婚的日子,父親喝多了酒,似乎很高興,對我和未婚夫講起了往事。

那時,父親是個知識青年,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了農村。雖然中斷了學業,每天在田裏務農,他卻依舊是個文雅的人。他愛上了一個女孩,女孩也愛上了他。門當户對的他們,以為可以順利地走進婚姻。

説到這裏,父親輕輕歎息了一聲。可後來,女孩回了城,再也沒有了消息。父親匆忙中娶了母親。婚後第三年,父親帶着我和母親也回到了城市。

命運偏偏捉弄人。父親竟然和那個女孩分在了同一所學校教書,更嚴重的是,那個女孩還沒有結婚。

父親面臨艱難的選擇。在那個時候,即使我和母親的分量加起來,也依舊抵不過那個女孩在父親心目中的分量。

母親因此終日惶恐不安。她在生活中早已離不開父親,懷中嗷嗷待哺的我和這個有着公職的男人,是她生命的全部。母親那時整天偷偷地以淚洗面,可是等到父親一回家,還要強打精神,做着一個主婦應該做的事情。

父親和那女孩在一起有着説不完的話,也許這就是愛情吧。每天,父親也總想早點回家,可是總是一拖再拖,不忍心離開那個女孩。

直到有一天,母親問父親:“你還要我嗎?”父親愣住了。作為一個男人,他對兩個女人都心存憐惜,可他心裏明白,愛只能給一個人。母親説:“你要是不要俺了,俺也沒啥説的,但是俺不能回村裏,你幫俺找個活幹,俺得養活自己和娃娃。”

父親不是沒有動搖過,因為一輩子是個太沉重的字眼。他掙扎了很久很久,好幾個夜晚沒有睡覺,心裏備受煎熬,他説自己體會到了瞬間白頭的感覺。他的頭髮大把大把地掉落,可他自己全然不知,直到猛然照鏡子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一下子老了很多。

終於,父親帶着母親和我離開了那所學校,開始了新的打拼。

父親在説這一切的時候,顯得非常平靜,平靜得彷彿是在説別人的故事。我回頭的瞬間,看到母親在門後抹着淚。

也許,生活中總有遺憾。有些愛,只能一生去守望。

父親的守望作文3

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也許緣於父親的守望,他比同齡人都表現出更多的一份深沉,沒有如鈴的笑語,而是靜靜的思索。

很快,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開學第一天,孩子非常開心,早早地準備好了新書包,新文具,迫不及待的催促着母親,而一旁的父親冷峻的説道:“叫他自己去吧,孩子也不小了。”孩子原來洋溢着笑容的臉龐,頓時蒙上了一層陰雲,氣呼呼的背上書包,向外跑去,母親隱隱約約在向父親埋怨着什麼,孩子回頭了,母親正要上前去,卻被父親的大手毫不留情地攔了下來,孩子心裏一陣苦澀,頭也不回地走了。

孩子揹着沉重的書包默默地前進,幼小的身影擁簇在茫茫的人海中,顯得如此脆弱與孤獨,孩子低着頭,不去聽身旁一聲聲的關切,不去看身旁的一幕幕温馨場面。

突然,孩子一個踉蹌,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但孩子早已不會因此哭泣,只是在抬頭的瞬間,他遠遠的望見那個熟悉而又渺遠的身影——隱匿在茫茫人海中,那影像卻如鏡頭般緊緊鎖定、不肯移動。

那身影彷彿在慢慢靠近,但很快又停止不動,他是在擔心孩子嗎?那又為何停了下來?陽光照在孩子稚嫩的臉龐上,耀得孩子看不清那到底是一雙怎樣的眼神,是急切?是慌張?還是一如既往的冷峻?

孩子有些困惑,但還是迅速的爬了起來,也許在她稚嫩的心裏,還不懂這是怎樣的情節。孩子遠望着那身影的方向,遠處是一個如高山般冷峻的身影,漸漸消失在人海中。

孩子呆呆地佇立着,因為那分明是父親的背影,孩子朦朧感覺着:父親應該是愛我的,是的,他一定很愛我。

孩子依舊生活在父親的守望中,但他逐漸明白,父親的守望並不是冷漠,也不是拋棄,更不是無情,那是父親對他最深沉的愛。如今,孩子轉眼到了初二,拼搏在“殘酷”的戰場上,而父親的守望依舊陪伴着他前進,讓他更加堅強、勇敢,面對困難毫不畏懼、退縮。

而那個孩子,就是我。

父親的守望作文4

他開始學習太極也不過幾個月前的事,他突然去報了一個太極拳班,在家裏揮拳踢腿,把所有招式都抄了下來,“白鶴亮翅”、“金雞獨立”,還挺有模有樣。

一次在小區裏我看着他認真地端着手運氣,就問:“爸,你現在上班忙,沒太多時間和精力,學太極幹什麼?”他手上動作不變,笑着答道:“中華好幾千年文化智慧,太極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好着呢。”我是不太懂他的心思,只覺得這不是他真正所想,也沒有多問。

我一直在想老爸學習太極和從前支持我的事,忽然想到另一件事。

此後的父親仍懷着武俠情懷,卻緘口不提學武之事,後來他開始念大學,進入社會為生活奔波。我從出生所見的他大多是那麼平穩務實,卻偶爾記得他也曾意氣風發,壯志滿躊。那個當年獨自離家的少年到如今成為了我的可親的父親,我看着他比劃的動作,想到多少人的美好憧憬卻不得不因殘酷的現實而選擇放棄,可父親在他四十歲時,再拾少年的痴夢,專注着領會曾經嚮往的氣息與步伐。此刻,他想起彌補自己心中的殘缺,他在替年少時的自己填補遺憾啊。他嘗過遺憾的滋味,因此他不想他女兒重蹈覆轍,所認他儘可能滿足我的一切渴求。

徬徨,我明白四十歲父親不再奢望千金散盡還復來,就像劉亮程寫道,事能做多大,錢能掙多少,都清楚了,他看到自己日漸衰老的身體,不願在今後的日子仍懷遺憾。我發現我只認識作為父親角色的他的生活,四十餘歲的他還能揹負十幾歲的夢多久?從小他守望着小小的我成長到現在,如今,我守望着他重拾舊志,再次圓夢。

父親的守望作文5

我父親出身於一個教師之家,但他和我一般大的年齡時卻處於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優秀的教育及文化備受摧毀,他只讀了二年制的初中就因社會和家庭的種種原因輟學了。在社會這個大學中苦苦尋索,他們雖然只是一汪小溪,卻似報春花綴滿的小溪,儘管涓涓細流,卻充滿着勃勃生機。不忘初心奮鬥着,尋找着實現夢想的機會。

此後幾年中,他沒有放棄學業,在單調工作之餘,自學了高中課程,鞏固初中學業,堅信着只要你誠心誠意地擁抱太陽,太陽就會給你光和熱、終於在陽光衝破迷霧,高等學校重新開始招生了。我父親報名參加了高考,雖然以三分之差而落榜,未能踏進大學校園。父親説他很痛心,但至少對自己的自學的學業有了一個證實,得意失意不在意,順境逆境不離境,從此讀書學習成了我父親的一種習慣和寄託。

一次我和父親在陽台上閒聊,他對我説:“讀書學習,小學看態度;初中看品行;高中看品質;大學看成績。”這不知道他從哪個寶典中看來的教育理論,我説不竟然吧。大多數同學都認為經過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後,終於踏進了高等學府,該放鬆了,盡情享受這四年大學校園的美好青春生活。錯!這就是九十九步與一百步的巨大差別。正因為大多數人這樣認為,所以你更應該珍惜,更加努力。不辜負這四年美好的大學生活,才能做到與眾不同,出類拔萃。父親凝望着窗外的星空,彷彿在尋找那最璀璨的的星星。我陷入了沉思,這是父親寄予我的願望,要我父夢子圓、和他一起守望初心,實現夢想。

新建在我家不遠處的浙江大學國際學院校區要開學了,聽説這幾天可以參觀,父親跟媽媽説:“我們去看一看,圓一下大學夢。”沿着寬敞的綠樹成蔭的校園大道,兩旁高大的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大樓,一路走來父親不時發出驚歎,這裏充滿了現代化教育的氣息,莘莘學子應該發憤,不負國家這樣大手筆的投入。我們走到了宿舍區的校內花園,一條蜿蜒小河,河岸的金柳隨風翩翩起舞,河面泛起細鱗鱗的波光,一座小石橋橫跨小河兩岸,如詩如畫。父親吟誦着徐志摩詩人的《再別康橋》。西邊落日的餘暉,使我們置身於一個金色的世界,醉了!

回到大門口,父親説:“我們照個相,留作紀念。題記是‘那年我走進浙大。’”我和媽媽回到車上,我看到父親默默地站在那裏,我知道這是他不忘的初心,一生的守望。搖下車窗喊道:“爸你還有機會。”父親回首:“什麼機會? ”等你退休了去上老年大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renwuzuowen/babazuowen/g27n3e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