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習慣作文 >

【推薦】習慣作文3篇

【推薦】習慣作文3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習慣作文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習慣作文3篇

習慣作文 篇1

習慣於人,猶如水於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可見,習慣亦是把雙刃劍,它的養成將伴你走向輝煌的巔峯,也可能把你推進黑暗的無底洞。

習慣是將人由陌生導入熟悉的過程,習慣可以讓淡泊明志的陶淵明領略到“物與吾皆無盡也”的豁達姿態;習慣可以讓達芬奇由每天畫蛋到創作《蒙娜麗莎》的藝術高度,習慣可以……

威廉·詹姆士曾感歎:“播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是的,是習慣的支撐,才造就了一個個不朽的枴杖。

每每遭遇挫折與不幸,樂觀向上的習慣總如燈塔一般照亮他前行的方向。因為習慣,讓我見證了劉偉的人生高峯,在他慘淡的人生畫上絢麗的一筆。

但習慣卻並不總是成功路上的墊腳石,你舉手投足間的某個動作,卻也足以讓你淪入不覆之地。

我們都知道動物園裏的象與虎吧,每每看到一隻龐然大物被一條細小的鎖鏈鎖住時,便奇怪為什麼它們從不掙扎。但想到“習慣成自然”便了然於胸了。

是習慣讓他們放棄了掙扎;是習慣讓它們甘願被鎖;是習慣,讓它們失去了自由!

小時候被鐵鏈鎖住無法掙開,便讓他們有了一種概念:自己無法掙開它。就算自己已是龐然大物,這種習慣性思維也仍根深蒂固,慢慢的,他們放棄了掙扎。

放棄了掙扎,等於放棄了自由,放棄展現自己實力的機會,放棄自信,放棄種種美好。

這種不被逾越的習慣,斬斷了他們隨象羣生活,親近自然的快樂,也正是因為這種習慣使他們成了人類閒時玩樂的機器。好習慣成就好未來。好習慣如順水之舟,“駕一江春水,觀千景品萬物;”壞習慣如覆舟之水浪高卷百尺,這舟便是刀俎邊的魚肉任人宰割最終將沉溺於社會的洪流中。

同學們,養成一個好習慣吧,隨手關燈是好習慣,衣衫整潔是好習慣,保持微笑更是好習慣……

愁時獨倚高樓,青衫飄逸,舉杯對月是李白的好習慣。

閒時琴瑟和鳴,輕吟淺唱,對奕鬥詩是白居易的好習慣。

時時捧一陽春白雪,鳥語花香,席地而坐是我的習慣。

同學們,請養成一個如水的好習慣吧!作只順水的舟,陽光未來始於習慣,亦止於習慣。

習慣作文 篇2

小鳥經過呆在母親翅膀下之後,還是要習慣以後獨自一人的高飛。松樹經過三季之後,還是要習慣一人度過寒冬。而我,經過兒時的呵護後還是習慣一人面對未來的困境。

少時,有你疼我。把我抱到小區裏,一遍遍不知疲倦的帶我散步。摔倒時,你將我扶起,勞累,我會張開雙臂讓你抱着我,從不會覺得累,或者孤單一人,因為一直有你陪在我身邊,會包容着把夾到你碗裏的,我不喜歡的菜吃下,用厚實的大手掌,輕輕摸着我的頭,然後寵溺的説:“丫頭,下次可不許這樣子了啊!”我記得你總是這麼説,卻一次次放縱我,每每都給我下次機會。

到小學,你忙,匆匆地回,匆匆地離開。我慢慢地體會到孤獨的滋味,可是還有朋友陪伴着我,讓我只是慢慢習慣那一點點小落寞。有時,你也會抽時間來問問我的學習,順面幫上一把。我記得你數學總是那麼好,不會的題一問你就會。雖沒少時那麼寵,卻也會時不時幫我擋擋風雨,還是讓我舒舒服服的,也從來沒有強制我。習慣了你有時不在我身邊,習慣了生活中多了些朋友和他人的陪伴,明白了你的勞累,我學會成熟,不再像兒時天真固執地不放你走。現在,你我的都要習慣新的方式迎接未來,你也不能一直這麼放縱着我。

到了初中,你因換了公司而更加忙碌起來,朋友們也因升了不同學校而各奔東西了,這讓我體會到了孤獨真正的滋味。我開始要面對學校一羣聰明的孩子,和他們相處、競爭,天天“拔河比賽”,拔完就又跑回家呼呼大睡。學校就好似一個小型社會,面對不同的人或事,我需要選擇“是”或“不是”,再也沒有你的幫忙、提醒。一切都需要自己幹,自己學習。習慣一個人、習慣競爭以後,我才明白一個人的獨擔多麼沉重,少時的我一直在您的呵護下,那麼不知輕重。

你和媽媽曾無數次縱容,且抱歉的對我説沒有一次足夠的時間來陪我。可我,卻想謝謝你們,讓我習慣一個人面對明天,讓我感受到承擔責任的厚重,讓我習慣孤獨。我想,這之後,我的思想會更加成熟,慢慢習慣社會匆忙的步伐。

習慣以後,我發現習慣讓我堅強,讓我成長……

習慣作文 篇3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學的重頭戲,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關鍵環節。但在長期的作文教學實踐中,我們絕大多數教師沿襲的仍然是學生作文教師改的傳統方法。教師們儘管付出了大量艱辛的勞動,學生們的作文水平卻總是在低谷中徘徊不前,收效甚微。這就説明作文批改由教師一手包辦的做法存在着弊端,有改革的必要。

那麼,如何改革作文的批改方法,才能把教師從勞而無功的作文批改的重壓下解放出來,才能多快好省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努力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實現解放與提高的有效途徑。

學生作文教師改,剝奪了學生修改作文的優先權,使之不自覺地喪失了修改作文的主動性,人為地養成了學生對修改作文的惰性和依賴性。而實際上,大多數學生對教師的作文評改看重的只是分數和等級,至於教師批註的修改方案則漠不關心,具體的修改操作更不了了之。如果教師的評語籠統空泛,於學生則更是隔靴搔癢,無濟於事。長此以往,學生根本無從認識到自己作文的優劣所在,修改無方,談何提高?雖然教師們也採取了個別面批的方法,但是由於受時間、精力、認識範圍與程度的侷限,往往是力不從心,鞭長莫及,也不可全面提高班級學生的整體作文水平。這些情況都表明:教師們應該把修改作文的優先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們在長期不斷的作文修改過程中去提高寫作水平。清人唐彪説: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須頻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可見,文章入妙須頻改,而只有習作者本人在頻改中才能領悟文章入妙之法。由不斷修改而漸入佳境,古今中外的文章家概莫能外。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生活和工作的終身需要。我們的學生一旦離開學校,很難説就不與寫作打交道,那個時候,學生們就不可能隨時隨地都拿着文章回去求教於老師,而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從教學角度而言,這正是體現了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達到將來不需要教的教學思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教師們都懂,但更要讓學生們明白:培養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同樣是終身受用的。《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可指導他們自己修改,或者組織他們互相修改。由此可見,努力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是作文教學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務。把修改的優先權還給了學生,並不是説教師就可以高枕無憂灑脱一身了。教師更重要的工作是引導和指點,要設法交給學生修改作文的方法與技能。這也是一項艱苦細緻的工作,教師要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循循善誘。首先要培養起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和穩定持久的寫作積極性。這是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的重要前提。同時要着力於提高學生對作文修改的認識,端正其態度。其次要給予學生批改作文的技術指導,使之具有相對的可操作性。規定運用統一的批改符號,如下:

附圖{圖}

附圖{圖}

然後,還要讓學生明確修改作文的範圍和要求。總的來説,文章修改有四個大的`方面。一是改語言,就是修改標點符號、錯別字、病句,還要看遣詞造句是否通順簡潔、準確生動、妥貼得體等。二是改結構,要看謀篇佈局是否合理完整,層次是否清晰,過渡是否自然,伏筆呼應是否巧妙等。三是改中心,要看題目與內容是否相符,立意是否正確、新穎、深刻,主題是否突出,論點是否鮮明,能否統率材料等等。四是改材料,主要是看材料的取捨是否精當,是否有利於突出文章的主題思想等等。當然,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要求,修改時要靈活掌握。至於具體的修改方法,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説清的,那要靠長期作文修改實踐的不斷積累和總結。但只要能修改出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的文章,就是行之有效的作文修改方法。

寫的能力要靠寫來培養,也要靠改來扶掖;改的能力固然離不開寫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則主要靠改的實踐來造就。在學生明確了作文修改的範圍和要求之後,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如何去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呢?筆者認為下列方法可供參考和借鑑。

1.冷改法。冷,即是冷處理。先將學生完成的作文收集起來放置3~4天后再發還給學生,引導學生站在讀者的角度通過默讀重新審視自己的作文,找出其中尚需進一步修改完善的地方並着手修改。此法既可消除學生作文後私於自是,不忍割截(白居易語)的心理,又可使學生在原作的基礎上引發新的思維火花。長期進行這種作文修改訓練,在潛移默化中能有效地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

2.換改法。即將學生作文進行同學間的交換修改。此法可以在一個或兩個班的學生中採用。換改法可使學生完全改變自身角度,以鑑賞者的姿態,根據自己的審視標準吸取原作長處,且大膽地指出原作的不足並提出修改建議。換改法有利於學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提高班級整體作文水平。

3.集體評改法。先印發1~2篇有代表性的中等作文,在學生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再由教師逐段引導學生集體評議其優劣,並對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方案。最後由教師總結,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文章的可取之處和最佳的修改策略。此法以討論為主,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舉一反三,打破學生思維定勢,在論辯中能讓學生積累大量的作文修改方法。呂叔湘先生就十分推崇這種方法。

 4.導改法。此法較為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文給予修改的引導和指點,提出切實的可行的有效的修改意見。這意見既不能是教師包辦的修改處方,更不能是讓學生莫明其妙,無從下手的玄乎之詞,應該是具有較強操作性的點撥之語。導改法可採用書面批註引導,也可採用課堂口頭點評的形式。導改法是目前普遍採用的作文評改方法之一,是多角度多層次培養學生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的基本方法。

 5.示範修改法。此法是指用示範作文啟發學生在比較中找出自己作文的不足之處,並作出修改的訓練方法。示範作文可以是經過教師修改後的學生優秀作文,也可以是教師的下水作文。採用示範修改法要注意防止學生可能產生的盲目模仿和照抄照搬的不良行為。

6.定點修改法。定點修改法是指將包括文章內容、結構、語言等在內的諸多板塊,根據不同文體的不同要求分解為若干個修改訓練點,然後逐步進行有針對性的定點修改訓練。這種方法看似瑣碎,但效果明顯。一次作文完成一個寫作點的修改訓練,循序漸進,循環往復,各個擊破,步步為營,最後綜合起來,就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並養成學生的作文修改能力和習慣。

上述六種作文修改教學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的運用,當然不能在一段時間內單一地使用一種方法,而要不斷交換地綜合使用,以增強教學的靈活性。總而言之,無論採取何種方法去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都必須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指導思想,通過教師切實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下水,練習游泳的本領。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葉聖陶先生説:什麼是教育?簡單的一句話,那就是養成習慣。這一思想同樣適用作文修改教學。我們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習慣的同時,更要養成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只要教師在導的方面下苦功夫,做到巧導善引,切實有效,就能點鐵成金,就能逐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就能在訓練中逐步培養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

標籤: 習慣作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xiguanzuowen/erwz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