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聲音作文 >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1

那是一碗薑湯,使整個房間都瀰漫着一股姜香;那是一碗薑湯,捧在手心的温度在內心逐漸變暖;那是一碗薑湯,融着母親那無聲的關愛,在我心中久久迴響,格外動人……

入冬了,外面的天氣更加嚴寒,颳走了最後一片樹葉,帶來了第一片雪花。呼嘯的寒風使我感受到了冬的厲害――我感冒了。於是我整天躺在牀上,身上蓋着厚厚的被,雖然身上早已大汗淋漓,但仍覺得異常寒冷。不僅如此,我的鼻塞又使我家多下了一場大雪――衞生紙塞滿了垃圾桶,又掉在了地上,剛用完一張又緊接着下一張,使衞生紙在我的房間裏無處不在。

正在我鼻塞難受裹着厚厚的大被躺在牀上時,門突然開了。一股涼風襲來,使我不得不縮的更緊了。但緊接着,一股香味襲來,我艱難的睜開雙眼,看到一個人影,再仔細一看,原來是媽媽端着一個大碗走了進來。我猜想着那碗裏裝的是什麼?是難喝的湯藥,還是吃的?我心中頓時升起了疑問。下一刻,一股濃郁的味道在房間裏擴散開來,使我那堵塞的鼻孔頓時通暢了。原來是薑湯呀!於是我立刻用被子將頭蓋住,生怕再聞到一絲姜味。

媽媽小心地從這一片狼藉中走到我的牀邊,用手拉了拉被子對我説:“兒子,快把它喝了,喝了它鼻子就不難受了。”我將被子拉得更緊了,“那麼難聞的東西我才不喝呢!”但是媽媽並沒有就此離開,而是苦口婆心地勸導我。最終我還是屈服了,從被子裏鑽了出來,接過媽媽手裏的薑湯,手中頓時感到一陣温暖。我看了看這碗薑湯,淡黃色的液體中飄着幾片姜,在燈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澄澈。那股暖流不停地向外冒。於是我用手捏住了鼻子,打算一口氣全部喝完。舌尖剛接觸到液體時,好像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喝,而且還有一絲甜蜜。頓時一股暖流從胃中流向了四肢,身體感到一陣温暖。此時,我看向媽媽,只見媽媽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看,那碗薑湯,它擁有濃郁的香氣,擁有母親對我無聲的關愛,那就是最動人的聲音……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2

每個人都有一個聲音是自己最愛聽的,那就是最動人的聲音。

——題記

有的人喜歡聽那動人的歌曲,有的人喜歡聽那動人的風聲,還有的人喜歡聽那動人的落葉聲,而我喜歡聽那四季中水的聲音,它總是那樣美妙,那樣動人。

春天,太陽把堅硬的冰用“魔法”變成一滴滴水,打在堅硬的石頭上,不停的發出“叮”“叮”的響聲。你聽,那聲音時而清脆,時而低沉,看似雜亂無章,卻很有規律,像一位音樂大師在彈鋼琴。那美妙的音符在石巖上跳躍,在空氣中迴盪,聽,那動人的聲音正在春天的晴空裏律動。

夏天,天空中那烏雲濃得發黑,一層一層好像要墜落似的,風裹着雲,雲裹着風,真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先是急促的雨絲在風的推動下從空中迅疾地向地面跑來,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它們都鉚足勁向地面見縫插“針”,不一會兒,地面就變成了一個濕漉漉的“沼澤”。天上的雨,既打了地面,又打了湖面,把湖面上的水打出陣陣水波。這時候的湖面就像一個放滿盤子的桌面在抖動,滴答作響,清脆動聽。駐足湖邊的亭台上,我聽到了夏日的激情。

秋天,天空中那些水蒸氣凝成了一個個晶瑩的露珠。露珠掛在樹葉上,很美,很美,真的好美,那樹啊,就如同勤勞的花匠剛剛給它噴灑完水。一陣風吹來,露珠滾動着,滾動着,滾到了葉子的邊緣,滾到了樹梢的邊緣,一個俯衝,墜落到花上,墜落到草上,墜落到地面上。墜落的露水把草上的露珠震醒了,草上的一顆顆露珠也全都墜落到地上了,好似無聲,但又好似有聲,一下下的,柔柔的,慢慢的,聽,那動人的聲音正在訴説秋天的感動。

冬天,好冷好冷哦,天上的水氣緊緊的靠攏,靠攏,越積越多。大氣託不住它們了,它門開始變成跳動的精靈,六角形的,白色的,正飛向大地,飛向山川,飛向河流,飛向世間萬物……它們很聰明,學會了蒲公英的本領,各個帶了一個降落傘,那一下下如同蜻蜓點水的聲音,似有似無,但只要你用心,你會感到非常美妙動聽,它們讓冬天不再寒冷。

聽,那動人的聲音,大自然的美妙和神奇需要我們有一顆善於傾聽和感知的心靈。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3

上帝給我們一雙耳朵,讓我們來傾聽人間那動聽的聲音。

猶記得,七十年前,開國大典,有多少人從那幾十公里之外,凌晨三四點就趕到北京天安門廣場,只為了看五星紅旗升起的那一刻。八九點時分,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農民、工人、學生、教師……大家都來了。那莊嚴的時刻馬上就要來了,毛主席走到了天安門城樓上,按下了電鈕,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義勇軍進行曲》也唱了起來,歌聲就像那波濤洶湧的海浪,就像那森林裏獅子的吼叫,就像那勝利時的歡呼吶喊聲。這歌聲,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啊!全場每個人都熱淚盈眶,不知是感動的淚水,還是激動的淚水。不知是在哭,還是在笑。

猶記得,那是一個霧氣茫茫的雨天,整個世界就像被一層白紗包住了似的。晚上,一個夜深人靜的小巷裏,一隻流浪貓躲在角落裏,全身都濕透了,就像一個被拋棄了的孩子。在我正在猶豫要不要幫助它時,一個小女孩走過去,拿起她那把上面畫着粉紅色小花的雨傘,輕輕地打在小貓的頭頂上,就像一個寬大的身軀保護着一個弱小的嬰兒。小女孩把書包頂在頭頂,在雨中小跑着,雨水一滴滴地落在她的衣服上,好似一朵朵剛開的鮮花。小貓在雨傘的保護下安靜地合上了眼睛,雨水一滴滴打在雨傘上,那聲音就像鋼琴聲,就像咚咚地敲門聲,就像安眠曲的演奏。

猶記得,春天,無邊無際的大草原,就像一面巨大的綠色地毯。不遠處,有一條透明如玻璃的帶子,走近一看,才知道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正嘩嘩地流着。小河從草原的這頭,流向草原的那一頭,把草原分成兩半。一隻老鷹在小河上方飛過,小河上留下老鷹的影子。一羣綿羊“咩咩咩”地向小河走來,好像在説:“小河,我又來你家做客了。”小河也十分高興地唱起了歌。“咚咚咚”的馬蹄聲隨着風聲傳到了我耳朵裏,當地人騎着馬,穿着五顏六色的衣裳,巾飄帶舞。草原,你的聲音是多麼動聽啊!

人間有許多動聽的聲音,感謝上帝吧!是他給了我們一雙靈敏的耳朵,讓我聽見那美妙的聲音,聽見那動聽的聲音,聽見那温暖的聲音。讓我們心中有一幅幅畫,有一篇篇詩,有一首首歌。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4

無垠曠野,漫漫草原。我行走在一馬平川的內蒙古大草原上。

目力所及,除了一望無垠的原野,便是空曠深邃。天色湛藍,耳畔沒有丁點聲音。不過,大巴上游客們陣陣嬉鬧聲此起彼伏,着實讓人心煩意亂。我戴上耳機,沉醉在清脆的鋼琴曲中,可大巴的喧囂聲竟穿透我的耳麥,直刺心靈深處。

終於下車了,我們踏上廣袤的內蒙大地,心靈頓時感到無比舒暢。這裏,一切都是平坦的,在天際與地平線交接處,團團如棉絮般的牛羊隱約可見,星星點點的白,彷彿是調皮的雲兒開了個小差溜到人間,躲藏在草叢裏玩起捉迷藏的遊戲。

如此美景,豈能沒有動人的聲音?傳入耳朵的恰恰是遊客們的喧譁聲,似乎充斥整個大草原。剛下車的遊客們三五成羣,拉拉扯扯,有説有笑,毫無秩序。任憑導遊吊着嗓子全力叫喊,仍無濟於事。遊客們拍照的還是拍照,聊天的還是聊天,該幹嘛的還是幹嘛。

遠方,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一位翩翩少女騎着一匹白色駿馬。遊客們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似的,趕緊舉起手中的相機對準她。她身着蒙古族的傳統服飾,左手持馬鞭,手腕上還戴着一串祈福用的手鍊,右手拉拽馬轡頭上的韁繩,緩緩停在我們前面。

各位來自遠方的貴客,請聽我説幾句。少女的聲音不大,卻如銀鈴一般悦耳動聽,遊客們的嘈雜聲漸漸消散。首先歡迎各位來到我們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相信你們也看到了,這裏景色旖旎,有如仙境。可是,您的嘈雜聲卻影響了這裏的美麗,請看她用手指了指正向遠方逃竄的馬兒,我們的小馬都被您嚇跑了。她的面容不知何時綴滿陰雲。

團裏的一個小男孩嘟囔着嘴説:對不起,姐姐,我們不會再吵了。聽到這裏,那位少女又發出銀鈴般的笑聲,揚了揚馬鞭説:沒事,只要您不打擾草原的一切生靈就可以了。説罷,她兩腿一夾,躍馬揚鞭,向遠方雲朵般的羊羣奔去:願你們玩得愉快!最後一個快字拖得很長很長。儘管草原上沒有高山,可我感覺這個聲音一直在我耳邊迴盪。

之後的旅途,噪聲還真少了許多。我倚住車窗,凝望窗外碧綠的曠野,突然一聲馬鳴,我伴着它,漸漸入夢,夢中又響起那位少女銀鈴般的聲音。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5

這是命運嗎?漫步在詩歌的國度,我意外地遇到了蔣捷的《虞美人·聽雨》。無法擺脱,我徘徊在它所創造的情境中。涓涓細流,穿透歷史的雲朵,震撼了我心中的世界。雨的聲音,雖然悲傷,卻如此感人……

“年輕人聽着樓上的雨聲,紅色的蠟燭照亮了他們的帳篷。”一個年輕人走上歌廳,幽幽的羅章,聽着玉人們演奏着優美的音樂,看着玉人們美麗的容顏,淺淺的喝着低吟,當一首歌奏響的時候,音樂全靜了,只有雨聲的低語。年輕人聽着大自然的聲音,似乎比玉人的演奏更動人。所以他走到窗前,靠在危險的建築物上,看着雨打在香蕉樹上,聽着雨聲。他忍不住喝醉了。因為下雨的聲音,他喝醉了。

聽着,在這個短語中,有年輕人的浪漫。

"盛年的時候,我聽雨,船上有乘客,蔣國雲很低,那隻破雁叫西風。"世界上到處都是旅行者和孤獨心碎的人。人生的黃金時期是名聲,但是被名聲所累。坐在客船上,看着寬闊的河流和低矮的雲層,我有一種漂泊的感覺。我想安慰自己,但沒想到一隻孤雁在凜冽的西風中往南飛,會發出哀鳴。這些聲音的哀鳴在成年人的心中激起了無限的悲痛。如何解決,如何解除悲傷,傾聽雨聲!但是在雨中,他越來越失望。

聽着,用這些話來説,有一羣成熟的人。

"現在我聽雨和尚盧講,寺廟有星星。分離和團聚的快樂和悲傷總是與一個人的感受有關。在一個人的下一個任期之前,它將一直持續到黎明。”他們白髮蒼蒼,耷拉着腦袋,住在一個和尚的小屋裏,腰和背都彎着,步履蹣跚。他們所有的野心都消失了。那些歡樂和悲傷已經過去了,它們太模糊了,在記憶中看不清楚。只有我們面前的雨清晰可見。他仔細數着雨,一滴,兩滴,三滴。在滴滴答答的雨聲中,他迎來了早晨,但是是在黎明之後!你要去哪裏?去哪裏?

聽着,用這些話來説,老年人是孤獨的。

沉浸在蔣捷的《虞美人·聽雨》話語中,我無法自拔。對我來説,這些話就像細雨,在我心中滴答作響,滲透到我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結果,文字和表情中的喜怒哀樂與我融為一體,打動了我的心,抓住了我的精神,讓我着迷。多麼感人的雨啊!多麼美麗的詞啊!

閉上眼睛,仔細聆聽。流動的雨似乎又在我耳邊縈繞。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6

蟬聲起落。

一抑一揚,頓挫交替,是蟬在低語,亦或是在高歌。它們用單一的語調,歌頌這夏夜。星光下,池塘塘畔,是蟬用它們的鼓膜奏響了一支支協奏曲,亦是它們唱着夏的史詩。

“知了——知了——”一起一落,此起彼伏着迴響在耳畔。起起落落,成了有秩序有規則的樂音,不再刺耳。

好一場蟬聲音樂會!

兒時我時常伴着蟬聲入眠,也和着蟬聲同一小夥伴們同玩耍,蟬聲自然也伴我快樂時光。以至於多年後我再聽見着高昂的旋律,仍能聽見那時的歡聲笑語。進而蟬聲流入心房,成了牽動我心的聲音。

蟬聲起落,彷彿如昨。

記憶中蟬聲盪漾的地方總有蟬蜕可拾。孩子們也只有在拾蟬蜕時才能靜下心來聆聽這大自然的聲音。

蟬蜕隨着蟬鳴不起眼地掛在樹上。每次尋蟬蜕,都要聽着蟬聲“準確定位”才能尋到一翼薄片似的蟬蜕,竟也成了一份樂趣。

恍然蟬聲聒噪起來,師我將思緒拉回現實。六月的初夏,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時節,蟬也開始探出腦袋尋着它在大自然的一刻歡愉。“知了——知了——”蟬鳴着、叫着、歌着無盡的讚歌,唱響了夜晚的長空。這蟬聲着實令現在的我的心為之一震。

但那時,小孩子哪裏懂得蟬求偶之舉,只聽着那蟬鳴便手癢,想將蟬蜕拾來入藥賣錢。可惜蟬也時常學聰明瞭些,時鳴時噤。我便傻乎乎地被它們耍得團團轉,只好作罷。

又聞蟬鳴四起。

在城市裏居慣了,很少聽見這樣的帶着鄉土味兒和泥土清香的蟬鳴。在這樣一個傍晚,推開窗,和蟲們一同享受天幕下大地上一折精彩絕倫的戲,聽大自然餘音繞樑。心被它們緊緊地牽着,彷彿心臟整齊而規律的跳動也融入自然的一起一鳴了。

四面都是蟬鳴。若不是我清楚這是在城裏的湖畔。我或許會以為我在鄉下的原野,將星月當作燈,蟬鳴當作搖籃曲。

一句遠古的歌謠,歌誦了我心聲聲蟬鳴,悠悠我思。

一直很好奇那薄薄的鼓膜裏是怎樣拉出高低調不同的小夜曲。但此刻,我恍然間明白,那是它用心奏出的聲音。

那聲音,也牽動了我的心。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7

人這一生,活個過程。——題記

太久沒有聽奶奶聲音了,習慣地撥了號,卻久久沒人接聽。

孩提時分,奶奶是一個很稀罕的名詞,直到六歲前,我倆都未曾謀面。總是在一個四方的小盒子裏才能聽得見她的聲。每每接上她的電話,一股好奇之感便流淌而出:這盒子背後的老人,究竟長什麼樣子呢?

這個奶奶倒是很愛講笑話,可往往故事還沒講完,她自己先憋不住笑岔了。她的聲似有那麼一股力量,將温暖灌輸到我的全身。於是,我倆就像是孩子一樣,揹着父母約好時間,每天固定打電話。每天都有歡樂與童真溢出。

六歲那年暑假,終於見到了這位可愛的老太太。我曾遐想我們將在山水田園的鄉村相遇,可她卻這樣與我相遇。

那天,我才知道,奶奶一直住在醫院,並且還要沒日沒夜的透析。可當我出神的哀慼地望着她那乾癟的身軀時,她那富有活力的聲音卻又響起了:“來,好不容易見了,咱多講個幾個故事!”早已所聞透析的那份生不如死之感,可我聽着她的聲音,臉卻笑了。可心卻在泣。

十歲時,奶奶得了老年痴呆——“無法解脱的絕症”。她的大腦,似一隻垂死的天鵝,羽毛似的記憶無力地被剝落而下。每一次舉起聽筒,以往的期待與憧憬都一切而空,只剩下滿心的忐忑與緊張,害怕電話的另一端,傳出迷茫陌生的“你是誰”。可縱然每天都不敢去打那電話,可卻仍天天不由自主地打了過去。聽着她愈發陌生的聲音,每一次的電話總是邊笑邊哭。笑給奶奶,哭給自己。

還好,奶奶永遠地記住了我,可是卻再不能接電話了。

奶奶走的前一天,因為作業很多,只是早早地談了幾句,而奶奶也只是説了句“那先不多説了,好好讀書哦!”早早間,竟有一股莫名的不捨得從聽筒傳出,彌散在我身邊。直到我再一次撥聽她的電話時,卻被告知她溘然長逝的消息。

對不起,沒能好好和你道個別,沒能好好再聽一次你的聲音。

張曉風説,愛一個人,就是在撥通電話時不知道説什麼,才發覺自己只是為了聽一下她的聲音。

悵然她放下聽筒,如夢初醒般幡然醒悟,再也沒有一個聲音在電話那頭温暖我了。

人來人往,離別相逢,人活一世,活個過程。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8

那是冥冥中的註定嗎?在詩詞的國度裏徘徊,我竟然邂逅了蔣捷的《虞美人·聽雨》。無法擺脱的,我在它營造的情境裏纏綿。那一滴滴的雨聲,穿透了歷史的雲煙,在我心的世界裏震盪。那雨聲,雖然哀婉,卻又是如此地動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一位少年人在歌樓之上,昏羅帳裏,聽着玉人彈奏着美妙的樂曲,看着玉人美麗的容顏,淺酌低吟着,一曲奏盡之時,樂聲俱寂,只有雨聲潺潺。少年人聽着這天籟,似比那玉人的彈奏更加地動人。於是,走至窗前,佇倚危樓,看着雨打芭蕉,聽着雨聲齊名,他不禁醉了,因這雨聲而醉了。

聽,在這詞句裏,有少年人的浪漫。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天涯羈旅客,獨行斷腸人。壯年為功名,卻被功名累。身處客舟之中,看着寬闊的江面,低垂的雲朵,一種飄零之感湧上心頭。本想排解,哪料到在西風凜冽之中,一隻孤雁南飛,發出悽婉的哀鳴。這一聲聲的哀鳴,震起壯年人心中無限的哀思。如何排解,如何消愁,且去聽雨吧!可在這雨聲裏,他卻愈發地惆悵。

聽,在這詞句裏,有壯年人的漂泊。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點。悲歡離合總關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蒼顏白髮,垂垂老者,棲居僧廬之下,腰背傴僂,步履蹣跚,一切的雄心壯志都已經消失殆盡。那些悲歡離合都已經如過眼雲煙,飄渺得在記憶中尋找不到清晰的樣子。只有眼前的雨清晰可見。他細細地數着雨聲,一滴,兩滴,三滴……在這雨聲的滴答中,他迎來了天明,可天明後呢!又身置何方?去往何處?

聽,在這詞句裏,有老年人的孤寂。

浸在蔣捷的《虞美人·聽雨》的詞句裏,我是不忍自拔的。這些文字,於我來説,恰如細雨一般,一聲聲地滴答在我的心間,滲入我的身體中的每一處細胞中。因之,詞句中的悲歡離合已經與我融為一體,動我心,攝我魄,令我心馳神往。好個動人的雨聲!好個美麗的詞篇!

掩卷細聽,那動人的雨聲,似又在我的耳邊纏綿。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9

輕合雙眼,耳畔似乎又響起那點點聲響,悠揚而又動人,值得我一遍又一遍去回味。

午後·書與落葉聲

陽光傾斜灑落,像一塊塊金子,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化作點點金光散開。身子微躺,我半眯着眼,手中書頁翻動,傳來那獨屬於紙張的輕響,入我耳中。有些靜謐而又慵懶的午後,閲讀,傾聽那"沙沙"的聲響,竟有幾分動人,也添幾分浪漫。

微感睏倦,乾脆合了雙眼,手中的書也順勢合上,視線漆黑,雙耳卻彷彿更加靈敏,忽從身旁捕捉了幾絲樹葉飄落的聲響。枯黃的葉片於風中逝去,予以那抹嫩綠新生。睜眼,一片落葉巧合似的落在我身上,我輕拾,一陣風來再鬆手,仍由它飄飛去遠方。

課堂·風與風聲

正端坐在課堂上,我卻不自覺地出了神,沉浸於幻想之中。面前的課本特突然被合上,我一驚,回了神,一縷風兒從半開的窗户中飛進來,合了我的書,喚醒了我的思緒。耳邊留下陣陣風聲,它像個精靈不一會兒就尋不見了蹤影。

我不禁於心底發問:風兒啊,你在世界萬象中穿行,卻從未留下過痕跡,你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翻開合上的書本,我彷彿聽見風兒在我心底這樣笑答:我不為什麼,我只為自由,為夢想,為我心中的美好。我也留下了痕跡,那耳畔的風聲就是最好的證明。

考場·筆與內心之聲

手中的筆像是不聽使喚,一個接着一個的錯誤答案從我筆下躍出。我緊緊咬住下嘴脣,慌亂,更是些許哀傷,不知從何答起。怎麼辦?答不出來該如何是好?筆尖傳來的沙沙聲響像刺耳的嗓音,更擾亂了我所有思緒。

冷靜,冷靜,深呼吸。我在心底這麼對自己説着,只覺呼吸漸漸平穩,但仍為未來所擔憂。像是想到了什麼,我張開嘴,輕輕吐出五個字:都會過去的。是啊,都會過去的,何必擔憂?熬過這段艱苦的日子,迎來的便是耀眼的明天。

生活中的聲音仍在我的耳畔迴響。我揚起嘴角,笑起來。我對自己説:聆聽那動人的聲音,向前進吧,像新生的綠葉,像穿梭的風,去向那光明的未來。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10

我盯着遠處那座高聳入雲的塔,暗紅與灰白交織,它於我而言是特別的所在,因為那裏是我的家鄉。

20xx年的夏天,我回到家鄉,下了車,駐足於馬路一旁,緩慢地沿着路走,環顧四周,嘈雜的聲音使我來了興趣。

農民們扛着鋤頭,拎着水桶,大步向田間走去,他們無法容忍那些阻礙着莊稼生長的雜草,揮動鋤頭,從高空中墜下,向那雜草處鏟去,那擊打着地面的一聲聲沉重有力的聲響,飽含着他們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儘管烈陽高懸,可這並不能阻止他們勞作,額頭的細汗滴落在棕黑色的土地,眼裏是對這片土地的感激,就算哪一天倒在這土地上,他們也心甘情願,因為他們愛它,愛得深沉。

發出一陣感歎,繼續走着,只見路邊擺着一張小桌子,四周圍着一大羣婦女,這正是一天中她們最快樂的時光,嗑着瓜子,有説有笑,退了休的她們從奮鬥過的城裏回來,便聚在一起,相比於小青年,她們也絲毫不落後,生長在農村,她們不羨慕那些繁華的大都市,在她們的心中,這農村永遠是她們的寄身之所。側耳聆聽,她們那爽朗的叨嗑聲與笑聲感染了我,聽得出來,她們的笑聲中滿是農村人的淳樸與善良,想到這,我不禁也笑出了聲。

孩子們的嬉鬧聲從遠處傳來,我加快了腳步,原來孩子們正聚在河邊玩耍,各人手中都抓着一支極長極細的魚竿,他們咬着牙,從瓶裏抓起一隻小蟲吊在竿頭,鼓起勇氣,將魚竿緩緩放入河裏。他們不敢動,更不敢出聲,期待着釣上來的成果。有時候,他們會因為釣到一隻極小的魚而跟同伴們歡呼炫耀,如果沒有的話他們則會大失所望,惋惜不已。年少時的童真,純潔無瑕,一哭一笑,蕩於心間,徘徊而久久不散。

來到自己家中,遠遠就望見了那半掩着的柴門,已掉了漆,顯出了它的年歲之久。柴門,等待的柴門,有等待時的落寞,有歸來時的欣喜,推開,那刺耳卻又熟悉的開門聲迴盪在耳畔,這聲音滿是感傷,久久難忘。

聽,那動人的聲音,是一個念家的人對家鄉的一片赤心。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11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時會有一些嘈雜的聲音,讓我們心煩意亂,但,陪伴我們更多的是那些動人的聲音,那美妙的音符一直温暖着我們心靈的弦。

殷殷的問候聲

那天下午上課,我突然看到了一道閃電,那閃電在遠處的天邊一閃,極亮,極快,把天空立時劈出了一道口子。緊接着,就是一陣轟隆隆的雷聲,不一會,豆大的雨滴傾瀉下來。我看着窗外,猛的想起今天沒有帶傘,而且媽媽也不在家,這該如何是好?放學了,我站在校門下,看着同學們三三兩兩的走了,有的兩個人打着一把傘在傘下説笑着走出校門,有的自己打着傘埋頭走着,沒有人注意到我,一種不舒服的滋味湧上心頭。咦,前面那個人是誰?這熟悉的影子,這走路的姿勢,是媽媽!我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勁揉了揉,只見她緩緩走來,親切的問了一句:“等急了吧,是不是冷了?”這親切的話語頓時驅走了我心裏所有的不舒服,這殷殷的問候聲是我聽過的最動人的聲音。

助力的批評聲

有一段兒時間,我的學習很不在狀態,每天就想着玩,成績也一落千丈。我並沒有什麼感覺,但卻把老師急壞了,她把我叫到辦公室,劈頭蓋臉訓了一頓。“現在是關鍵階段,你只有好好學習,將來考一個好高中,再考一個好大學,才是你做學生最主要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道理你應該都懂,但為什麼不去做呢?你看和你關係比較好的孩子成績都在往前去,只有你一個勁兒的往下滑,我希望你好好想想今天我和你説的話,調整好狀態,找回以前的你,我相信你可以的!”這善意的批評聲如晨鐘暮鼓般讓我警醒,催我前行。這是我聽過的最動人的聲音。

激動的加油聲

正午,熾熱的陽光烘烤着運動場上的每一個人,但大家的熱情卻絲毫不減,那此起彼伏的加油聲從未停歇,每一個發紅的臉頰都在吶喊,即便嗓子已經沙啞,但喝口水便可以滿血復活!“加油!加油!加油……”,因為他們都希望我贏,我也不負重望,一直遙遙領先,雖然我沒有説什麼,但心裏卻有着這熾熱陽光般的暖流流過,這激動的加油聲是我聽過的最動人的聲音。

聽,那動人的聲音,一直伴隨着我成長,讓我從不缺少温暖,讓我從不迷茫彷徨,讓我渾身充滿正能量!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12

母愛是偉大的,世間無數的人都曾讚美過母愛,而我願將母愛匯聚成一首壯麗的歌,藏於心間,永久的珍藏。

在我看來,母愛便是那動人的聲音,更是一首動人的'音樂。

奏起這首音樂的第一個旋律,那是一個清晨,還有些微微泛着魚肚白的青澀,吃過母親為我準備的早餐,動身準備去幼兒園。路上要經過一個林間小路,踏上這條小路,兩邊的花草齊聲歌唱送我出行,連天上的白雲也跳着歡送的舞蹈。母親的嘴裏還絮絮的講着故事,此時的我感覺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我總希望那路再長一點,再長一點,那彷彿就是我的成長之路。

奏出這首音樂的高潮旋律,那是一個夜晚,樓房裏的燈一盞接着一盞熄滅,猶如螢火蟲斷掉翅膀墜入黑暗。此時的我正在桌前慢吞吞地算題,那滿紙的計算猶如一朵朵枯零的花,又如一張張壞人的臉在嘲笑我的愚笨。正當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一隻手從背後拍了拍我,回頭一看是母親。只見她的手裏正端着一杯温度剛好的百香果汁。我點點頭説,困了就先睡吧!她卻搖搖頭説她不困,可那佈滿雙眼的紅血絲已悄然將她出賣。此刻我心酸不已,母愛讓凝聚之花綻放,母親的陪伴,讓夜不再那麼漫長。

奏響這首歌的最後一個旋律,那次母親病得很重,同時也就意味着母親不能再為我做臘八粥了。我回家轉動鑰匙的動作都是那樣地輕,生怕打擾到母親。可一進門,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沒錯,是臘八粥。我悵然失措,快步走入廚房,只見那個熟悉的身影正在忙碌着。待我緩過神時,母親已端着一碗臘八粥走入我的視線。母親見我愣住了,便趕忙把我拉到桌前,叫我嚐嚐味道。輕盛半勺,入口細膩思滑,香甜可口,抬頭望了望母親,那充滿倦意卻又略顯笑意的臉龐,再低頭看看那充滿愛意的臘八粥,兩滴滾燙的熱淚順着臉頰滴入碗中,在那碗裏打了一個旋律……

奏完此曲,心中名為悲傷的液體奪框而出。母愛這首動聽的音樂使我在成長的路上掃除了一切煩惱,自由自在。

聽那動人的聲音——母愛。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13

仲夏夜蟬聲四起,越發顯得四下寧靜,唯有夜空中一條銀河如練。再次回到故鄉,獨步小徑,靜聽那久違的聲音。

故鄉的夜奏着動人的曲。

圓月升至中天,化作一灘水,洗刷着地上的一切,温柔而又沉默。幾顆綴着乳白色尾巴的星子悄悄劃過天空,對着那些固定不動的卻又明得發亮的星做了最後的告別。繁星交織成一張大網,籠住了沉寂的夜色。南方不時刮來幾陣暖風,撫平緊皺的眉頭,牽動着最後一根髮絲。一旁的樹木沙沙作響,蟬鳴聲一直未停,歡唱得更加起勁。

遠處傳來一陣水聲我知道附近還有一條貫穿整個城市的小河,玉帶般繞城一圍,曲折、蜿蜒。我抄了小道來到小河旁,水聲依舊,不急不緩地從身邊流過。"人間的河盛着天上的河"小河映出了整片銀河來。到了淤泥深處,似乎能撈出一片星星。

故鄉的歌響着動人的調。

晨曦與暗夜展開了激烈的決鬥,暗夜處於劣勢,將要被謀殺,天微微亮了。同時,人們也起了身,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最早聽到的,是親切的勞動號子。雖然技術提升了,但人們還是忘不了這曲子,彷彿只要聽了,唱起了這歌就能擁有十足的幹勁似的。那歌聲響徹雲霄,振奮人心。隨後,漁家歌者也唱起了他們的歌,絕對是不同於勞動號子的柔婉中帶着明亮與清麗。歌者有五六十歲的老漁夫,也有二三十歲的年輕船孃。老漁夫的嗓音低啞,船孃的歌聲清亮,恍惚中,好似一種柔美的對唱,唱着一首名叫故鄉的歌。幾個時辰過後,孩童們也上街了,大街小巷充斥着他們的玩耍與嬉鬧聲,脆生生的嗓子唱出一首首歡快的童謠,銀鈴般的笑聲迴響在心田。

故鄉的人吟着是動人的歌。

嘈雜的叫賣聲緩緩傳開。人們個個面帶笑容,步行在道路上。笑容、鄉音、濃情瀰漫着。外婆正做着家務,聽到了我跨進門來的動靜,抬頭朝着我笑:"丫頭寶,來啦?"這是外婆用着鄉音對我説的。我也同樣以鄉音笑眯眯答覆:"嗯啦!"外婆的笑容頓時綻放開來,刀刻一般的皺紋舒展開來,像一朵菊花。世間最動聽是鄉音。

不是每一次出走,都會回來的。我也是遠離的遊子之一。但,這裏永遠是我的樂土,我心之所向之地。

只願獨步田間小徑,再次聆聽故鄉那動人的聲音。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14

世界上有這樣一種聲音,它似水,在你想要放棄時沖走你的消沉,給你鼓勵;它似風,在你失意時帶給你一種力量,催你奮進;它似一縷陽光,總是帶給你温暖,讓前方的路不再灰暗這些,都是動人的聲音。

(一)

記得那是小學時的一次校運動會

我在操場上奔跑,奮盡全力的奔跑,為了班級榮譽奔跑。可是,我的腿就像灌了鉛一樣,步履艱難,眼看着對手們一個又一個地從我身邊跑過,我想加速,但不知為什麼,雙腿竟不聽使喚了。

我還在奔跑,可我的思緒和腳步已經不能同步,因為我已經在懷疑,我是否還要堅持下去。我甚至懷疑,是否有能力堅持下去。突然,遠處傳來一陣熟悉的吶喊:“加油!加油!”我抬起頭,看見同學們正在為我吶喊,這時,我不再沮喪,如有神助。看着身旁一個又一個被我再次超越的對手,我笑了。

聽,同學的吶喊就是最動人的聲音,那鏗鏘的激勵,那一聲聲加油,常常化作動人的旋律,在我耳邊響起。

(二)

考試真的好無情,我明明已經如此努力,為什麼沒有得到我想要的好成績?考試成績出來後,我深深地沉溺在失敗的痛苦中。下課了,同學們都放下手機,離開電腦,各自放鬆着。我卻趴在桌子上,任眼淚流淌着。突然,身旁的手機響了一聲,原來是老師發來的一條語音;“你是一個不服輸的孩子,一次考試不能代替一切,你怎麼能被一次小小的考試打敗了呢?”是啊,一次失利不代表永遠的失敗,只是證明我成功的決心還不夠堅強。

聽,老師那動人的語音,那温柔的話語,我彷彿看到一種力量,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我頓時笑了,只因這句動人的聲音。

(三)

“學業是一座大山,勤奮是最好的捷徑。”不記得這是哪個名人説過的一句話,但當我第一次看到它時,就把它記在了心裏。

但是這條“捷徑”,有時候真的很累很累,有時候我真的想放棄。可是每當我想要放棄的時候,我耳邊總是能想起媽媽的聲音。每當我點燈熬油摳數學題時,每當我深夜背誦英語單詞時,每當我冥思苦想作文構思時媽媽總是會説那句“孩子,累了你就早點休息吧,在媽媽心中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聽,那媽媽那動人的叮囑,是偉大的母愛的流露,於是激發了我奮進的熱情,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

聽,那動人的聲音作文15

文/fsy

早在樓梯轉角,就被晨起的清風裹挾的琴聲撞了滿懷。不知又是哪位少年喚醒了二樓圓廳處三角鋼琴的黑白斑駁一夢。於我所知,它在這裏卧着等待別人演奏一曲,是它略有磨損的邊緣和近乎破壞的踏板共同見證的年月。

——而我卻不敢成為那個使它物盡其用的人,眾目睽睽之下我的水平自不足以成為主角。

但終有一天,我會有演奏一曲後拂衣而去的水平,我暗自想,仍然常常徘徊於琴邊,傾聽着他人的故事。某個寂寂的中午,日影暗淡地橫斜在鋼琴一角,一位學姐在無人的課間悄然至此,彈奏了半首《穿越時空的思念》後與找尋她的好友一同離去,我不知她的故事,卻有一絲感同身受的情愫在心中浮動。一次大型考試的前夕,我聽見鋼琴一反往日寧靜,原來有位學長在演奏《克羅地亞狂想曲》,應是在為考試自我激勵——一曲終了,我未待前往,他轉身離去。那次考試我竟也超常發揮了水平。初三離校之際,一曲眾人皆知的琴曲響徹心底。初三幾位學長合作演奏《致愛麗絲》,思念與回憶交織在一起。那個午休很安靜,動人的旋律縈繞在將不再有他們的校園。

一日放學後,我將喜愛的曲譜默記在心底,終於來到了二樓鋼琴旁,倏然叩響琴鍵——抑或是心絃。曲罷,我不甚滿意地起身欲去,卻見一雙澄澈的眸子望着我,恰似舊時的自己。

“你要彈嗎?”我把位置讓出。

“我?我可以嗎?”她問,初來乍到的緊張,讓我莫名熟悉。

“你當然可以。”我告訴她,那份緊張隨之呼嘯而過,於是音符流淌在她的思想和指尖。

是同我一樣的《童年的回憶》那支曲,卻更有了悠然的旋律。以前曾躲在琴邊偷聽的少年中亦有她吧?以後從容遊走琴邊的少年中亦有她吧。

還應是,無數個她呢。

此後在晨光熹微抑或肆意夕暉下經過,都在此聆得清風弄竹、泉水激石般清脆聲響。

聽,那少年們經久的夢。

聽,那動人的聲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shengyinzuowen/n8mv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