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生活作文 >

精神生活的魅力作文

精神生活的魅力作文

導語:在我們的精神生活中需要更多的魅力來支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的精神生活作文內容,歡迎大家閲讀與借鑑!

精神生活的魅力作文

精神生活的魅力作文一

當今社會,物質財富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然而,人們的精神相對顯得貧乏:學生為學業忙:幼兒園、小學、中學要上重點,大學要上名牌,就業要找國家機關或外資、合資企業;,大人為工作忙,為家庭忙,為名忙,為利忙。不少人常常眉宇緊鎖,步履匆匆,甚至輾轉難眠,成日生活在壓力之中,普遍感到活得累。君不見,年年有高考落榜生走上奈何橋,就是在名牌大學,每年踏上不歸路的也不乏其人;至於社會上因工作、職稱、感情糾葛、人際關係而輕生,甚至仇視他人危害社會的事情也屢屢見諸報端。究其原因,社會轉型時期,不公正和醜惡現象屢見不鮮,不少人的價值觀、審美觀發生了扭曲,究其原因,物慾主宰着這些人的生活,精神世界一片荒蕪。一旦遇到挫折,遇到打擊,缺少了美好精神的支撐,人生的大廈就會坍塌。因此,我們必須構建堅強的人生支柱,經常給精神注入營養,使之生機盎然。本次作文訓練,旨在引導學生正確看待物質和精神相互依存的關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學會辨證的分析。

然後讓大家就其中的錯誤觀點之一“寧願坐在勞斯萊斯里哭,也不願擠在公共汽車上笑”展開討論。課上大家暢所欲言,通過討論明確,精神生活是與物質生活相對而言的,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豐富的物質是生活的基礎,能夠幫助我們走向成功;美好的精神則是生活的色彩和動力;雖然我們希望坐上勞斯萊斯,但絕不欣賞以犧牲自由、快樂為代價的做法:譬如,世界煙草大王朵麗斯12歲繼承了其父一億美元的資產,但她一生卻鬱鬱寡歡,歷經三次痛苦的婚姻,最後寂寞地死去:金錢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台灣作家三毛,在其作品風靡東南亞幾十年之後,卻以一隻絲襪結束自己的生命:功名沒有給她帶來幸福。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辨證的看問題。

接着,我及時將討論引向深入,啟發大家明確,精神生活有高下之分,優劣之別。我們需要的是符合人性順應自然的精神。君不見真誠、善良的雨露不是滋潤了多少乾涸的靈魂嗎?君不見真摯的友情、親情、愛情的陽光驅散了多少人心田的陰影嗎?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不是給多少人樹起了希望的燈塔嗎?體育休閒,藝術欣賞、創造不是給人們帶來了多少快樂和輕鬆嗎?這些美好的精神生活,能使人積極進取,能使人戰勝挫折;能使人看清世界,看清自己,擺脱名利的糾纏,能使生活更輕鬆、快樂,使人生道路更加寬廣。

那麼,美好的精神從哪裏來?來自我們心靈的深處。但這心田上的嫩苗,需要雨露的滋潤,需要陽光的照耀,心靈的陽光雨露就是知識,就是自然,就是人與人情感的溝通。我們應該儘量吸取知識營養,親近自然,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精神生活的魅力作文二

兩千多年前,就有了《論語》、《道德經》,數百年前,《資本論》問世。而兩千年後的今天,這些傳統的東西,並沒有被人們所放棄,而是被人們認為是精神上的陶冶。的確,人需要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骨骼,人不可能沒有精神生活,更不可以忽略傳統。人活一世很不容易,選擇各種活法都無可厚非。追求物質享受的人,為了達到應有目的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有時還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有的名聲掃地,有的鋃鐺入獄。我更欣賞敬佩那些追求精神生活的古仁人,他們精神生活的“清風明月”是魅力無窮的。 物質繽紛的世界,人們有了喜新厭舊的惡習;經濟效益的社會,人們選擇了利益放棄真情;花季雨季的年代,人們把自己當作是言情小説的主角。時代是在進步,可人們的思想是在進步麼?傳統文化一點點失去,傳統精神一步步流失,人們不在談起“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取而代之的是染髮,穿耳,滿臉濃粧,也不會有人説起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悦乎”,更多的是一條簡訊傳情達意。其精神生活,是如何的乾枯啊。

不可否認,社會在變化,社會被注入“前衞”的思想,人們都想走在社會的前頭,可是,這個“前”有多前?不是讓你“改頭換面”見人,也不是讓你坐在家裏和別人發簡訊當拜年。而是讓你有更深刻的社會認識,去彌補你僅有的時間。這就需要精神生活了,而精神生活,更多的是來自傳統的東西。四合院裏不僅看到了佈局的優美,還看到了羣居的和諧,針線活裏不僅看到了花布的精緻,還看到了穿針者的細心與冷靜,見面問禮不再是純粹的.問好,而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觸,孝順父母不再是純粹的行孝,而是體現一個人的人格修養。這都是被很多人稱為很土很傳統的東西,但是,卻是這些東西滋潤了人的精神生活。

從戰亂裏逃生的大詩人杜甫,顛沛流離到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住在破舊的茅屋裏,風來了把茅草卷飛,小孩子都來欺負他老而無力,這天晚上,房子裏雨腳如麻,詩人徹夜難眠,過着這樣的清苦生活,他還在想着天下的百姓,吟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美妙詩句。這是何等的胸懷,他的精神生活是何等的富有。被貶遠方的蘇子瞻,一個人孤苦伶仃,空有遠大的志向不能施展才華,在邊遠的地方,只做一個小官,在任上過中秋,喝得大醉,醒來想起遠方的親人,揮筆寫出“水調歌頭”,詞裏面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句,至今熠熠生輝。我們世代吟詠這美妙的詩句,體味詩人的美好願望。大家敬佩詩人在失意的時候,還是這樣的曠達。

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物質生活很不盡人意,可以説是清苦一生,失意一生,可是他們的精神生活是多麼的富有和高尚,人們世代傳誦他們,歌詠他們詩篇,這就是他們精神生活的魅力。也許我們這些人達不到他們的境界,就向他們學一點點吧,就一點點,這樣我們就不會怨天尤人,面對各種挫折就會永遠喜洋洋者矣。 老子以“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鄙”發出他返樸歸真樂於精神生活的心願;屈原之所以跳灕江,是他信仰於傳統的一臣不忠二君,他選擇精神生活的陶冶放棄物質生活的刺激;陶潛的一句不為五斗米折腰展示出他厭惡官場的爾虞我詐,想還心靈的一片淨土;魯迅蔑視的錢財,流着橫眉冷對千夫指的血液,是因為他需要精神生活來充實自己。古人有着傳統的思想,卻同樣鍾情於精神生活,而現在的人還需要傳統的思想和精神生活麼? 沒有傳統的思想,人就會選擇捷徑,忽視了精神生活。

傳統教會人一步一個腳印,而當代教人一步登天,如果兩者協調的不好,就會既一步登不了天也失去那攀登的滋潤;傳統教會人“公亦公,私亦私”,而當代的貪官污吏卻不少,物質生活何其霸氣,精神生活何其無力!沒有傳統的文化,人就會失去模仿,精神生活得不到發揮。長城、故宮、兵馬俑包括麗江山水秦淮兩岸這些祖先留下的文化,不正給了現在許多設計師以靈感,考古家以活力,地質家以資料,老百姓以精神上的享受麼?精神生活是每個人所必須具備的。當你無助時精神生活給你希望,當你左右逢源時精神生活教你處世之道,當你失落時精神生活扶你一把,當你得意忘形時精神生活為你敲響警鐘。 從公元前到公元后,精神生活並沒有被人忽視,傳統的東西依然燦發出它的光芒。尋求那一片屬於自己心靈的空間,滋潤一顆茁壯成長的心靈大樹。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shenghuozuowen/2d2oz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