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關於家鄉作文【推薦】

關於家鄉作文【推薦】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家鄉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家鄉作文【推薦】

關於家鄉作文1

我的家鄉在寧波,這裏沒有什麼秀美奇麗的風景,有的是肥沃的土地,純樸的民風民俗,還有我忘不了的美味......

説到過年的一些習俗,我更忘不了老家的打餈粑。説起餈粑,大家一定不陌生。

餈粑是用蒸熟的糯米放到石槽裏,用石錘搗成泥狀製成的,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那年冬天,我們村終於要打餈粑了,我們高興地不得了。勤勞的人們拿出了自家的工具,把用“臘水”泡了一星期的糯米拿了出來。(臘水是表示臘月的水。因為用臘水泡了一星期的糯米不僅口感爽滑,而且更是軟得不得了,彷彿用手輕輕一捏它就碎了。)臘月裏打餈粑可是一年中的大喜事,全家都很高興,親戚鄰居都來互相幫忙。年輕的村姑娘總是用較好的普通話向我們一遍又一遍地解釋着打餈粑的由來。外婆帶着大包小包的東西,帶領我們來到“比賽”現場。

來到打餈粑的現場,那是一片的人。只見舅舅,鄰居家的叔叔們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們脱下了厚厚的棉衣,高捲袖管,一同躍躍欲試的樣子。糯米飯倒進石頭中間的小缺裏,外婆説那叫石舀,爸爸,叔叔,舅舅們開始搗起來,每隔一會兒,外婆就要翻一下舀中的餈粑,直到當糯米餈粑打成膠狀時,外婆不停地往石舀裏倒進自己調製已久的祕方。還用手不住地揉着,咦?本來白色的餈粑怎麼變成綠色了呢?原來,外婆把綠豆磨成粉末,加上了蓮子芯中間的那點綠,再把它們一起加上了3:2的水,綠茶醬就調成了。不一會兒,綠油油的綠茶餈粑就做好了。看看別家的,也是形態各異啊!有的做的是紅糖餈粑,有的是棗泥餈粑,還有的......看不出來,大家為了這次比賽絞盡了腦汁呢!

大家把自己做的餈粑蒸了起來,到了夜晚,整個村子都被香味籠罩了起來,這時,就是我們的嘗餈粑會了。每一户人家都要拿出自己家做的餈粑,不論是路人還是城裏出來玩的,只要碰到這嘗餈粑會那可就要大飽口福了,十里的街,各式各樣的餈粑隨便嘗,不用交一分錢,令我最難忘的是香芋餈粑和椰香餈粑,真是又家鄉的美味香又脆,香芋軟得使我牙齒都不忍心咬上一口,太香了!椰子的絲滑讓我陶醉。“哇,真是美味極了,我聽到有路人讚歎。直到凌晨了,嘗餈粑會還沒有結束。大家歡笑着,收穫着美味,收穫着和諧的氣氛,真是樂不可支。

朋友,你説我家鄉的餈粑怎麼樣?快了嚐嚐吧。

關於家鄉作文2

大家一定都很熱愛自己的家鄉吧!我也不例外,對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我都很喜歡,不管春夏秋冬。我愛家鄉的春天春來了,帶着草綠,帶着花紅,帶着鶯歌,帶着燕舞來了。一陣陣暖暖的春風把草原吹綠了,把山花吹紅了。藍天上,一片片雲霞,像一簇簇盛開的花,像一條條鮮豔的絲帶,擁抱着紅太陽。和煦的陽光灑滿大地,照美草原、田野、山村,照美生機勃勃的山河……你看,田野上忙碌的農夫扶着犁耙,拉着牛兒,翻起層層泥浪,把種子撒在土地裏,把希望種在田野裏,培育着山村豐收的圖畫。

春燕飛來了,個個舒展着翅膀,飛翔在藍天裏,穿梭在田野上。它們在田地裏銜來泥土,在農舍內築巢,在美麗的山村落户。它們都説:“這裏的春天最美麗。”粉紅的桃花開了,遠遠望去像一片絢麗多彩的朝霞。梨花開了,雪白雪白的開滿了枝頭。金黃金黃的迎春花開了,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一陣微風吹過,頓時一股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細聽,蜜蜂們已在辛勤工作,“嗡嗡嗡”地飛來飛去。蝴蝶也不甘寂寞地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我愛家鄉的夏天夏天,一個熱鬧的名字,一個炎熱的季節。知了在樹上不停地叫着,昆蟲忙碌起來了。河水靜靜地流淌着,一羣小鴨子不停地在河水中嬉戲,時而張開翅膀在水面上飛跑,時而放開喉嚨大喊幾聲。

看,那邊的垂柳樹,柳枝又細又長,就像一個小姑娘把她那長長的頭髮垂在水中,仔細一看,才發現枝條是那麼的柔軟,微風拂過,飄動起來,就像一羣活潑的孩子在跳舞一樣,各顯嬌姿。我愛家鄉的秋天別小看秋天,它也是個美麗的季節。一進果園大門,滿眼都是五彩斑斕的景色。遠處的山林是一片黃、一片紅、一片綠,層層疊疊的,就像一幅油畫。地上鋪滿了各種各樣的樹葉,就像一條厚地毯,走在上面軟綿綿的。一陣風掃過,空中的樹葉紛紛飄落,猶如蝴蝶翩翩起舞,又像黃鶯展翅飛翔,還像舞蹈員輕盈地旋轉。田野裏一片片金色的海浪覆蓋着大地,稻穀黃了,農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呢!

一陣收割機的嘈雜聲,這時聽起來好像是在唱歌。金色的太陽照在他們臉上,一粒粒汗珠順着臉頰往下淌,像是一粒粒汗珠在為他們演奏。我家家鄉的冬天冬天,天氣十分冷時,就會下雪。香粉一般的白雪下得漫天遍地,整個天地都成了白色的了。它潔白無暇,翩翩起舞,匆匆撲入母親的懷抱。啊,故鄉,你是那麼可愛,那麼秀麗,那麼令人神往!

關於家鄉作文3

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 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説説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

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麪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户户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關於家鄉作文4

我的家鄉到處可以看到一種極為普通的樹木。它既沒有豔麗的花朵,也沒有婀娜的姿態,但它卻以無私的奉獻贏得了人們對它的讚譽,它就是柿子樹。

細雨如絲,柿子樹貪婪的吮吸着春天的甘露,當其他樹木還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未甦醒時,柿子樹上已泛起了綠意,你仔細觀察,一定會有種“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感覺。過不了多久,樹上就會長出一片片圓形的葉子,抽出許多嫩綠的枝條,枝條長高,葉片增綠,二十幾天後,花蕾頂端,便會綻放出一朵嫩黃的花,你若不注意,還很難發現呢

大約經過一週的時間,花兒凋謝了,一個個托盤里長出了一個個令人喜愛的柿子,柿子是淺綠色的,有碗底那麼大。你要是摸一摸會覺得很硬,咬上一口會覺得很澀,這就是沒成熟的柿子。烈日炎炎的夏日,柿子已變得有燈泡那麼大,果實也因季節的變化乘了半綠半黃的顏色。柿子樹用它高大的身軀,它的繁茂的枝條給大地撒上了偏偏濃蔭,當酷暑難熬時,你只要投身柿子樹的懷抱,頓時就會覺得暑氣大消,心中湧起一絲涼意,舒服的感覺,秋天到了,一個個大柿子從密葉中露出笑臉,那累累的碩果早已壓彎了枝頭。柿子也由淺綠到半黃半綠,再到橘黃便成熟了,那一個個熟透了的大柿子似掛在樹上的大燈籠。有的柿子三五成羣,好似在竊竊私語,有的獨自在一邊,好似有煩惱……你只要輕輕一捏,便會從裏面流出甜甜的汁水,吃上一口便會覺得香甜可口。別説吃,就連看上一眼也會讓你垂涎欲滴。

幾場霜後,樹葉一改往日風采,由碧綠變成橘紅,是那麼豔麗,那麼火熱。樹下,人們正忙着採收,一陣陣喜悦的笑語傳遍整個田野,柿子也可以吃,外面一層果皮可以做藥材。

我愛柿子樹,它無論生長在沃土裏,溝渠邊,還是生長在山坡上,巖石旁,或高大或矮小,或數棵成林,或孤巖獨立,都以其堅忍不拔的個性站酷暑,鬥嚴寒,悠悠數百載,它從不似人索取什麼,只把累累碩果無私的奉獻給人類,我愛家鄉的柿子樹。

這就是我家鄉的柿子樹,它樂於清貧,無私奉獻。

關於家鄉作文5

我的家鄉在天水,那裏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適合種很多蔬菜和水果。比如蘋果、蜜桃、板栗、辣椒等。

天水最有名的水果要數花牛蘋果了,它的樣子又大又圓,圓得像皮球一樣,味道又香又甜,非常有名。

春天,一朵朵白色的小花掛滿了枝頭,每朵小花好像都帶着快樂的微笑,芬芳的香味還吸引來了許多蜜蜂和蝴蝶玩耍。

秋天,一個個紅紅的蘋果掛在綠葉底下,就像一個個紅燈籠。農民伯伯的臉上洋溢着開心和快樂。還有許多外地人專程到天水來買花牛蘋果呢!

我愛天水,更愛天水的花牛蘋果!

天水市位於甘肅東南部,自古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境內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稱。 天水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史載人首蛇身的人類始祖伏羲和女媧,即出生於天水,故天水又稱為“羲皇故里”、“龍的故鄉”。

天水市歷史悠久,歷代人文薈萃,境內文物古蹟眾多,幾乎每平方公里就有一處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天水伏羲廟、卦台山,是海內外炎黃子孫朝宗拜祖的場所;秦安大地灣遺址,將5000年華夏文明延伸到8000年;武山水簾洞,洞內樓台、泉石、雕塑、畫像一應俱全;甘谷大象山,拔地而起,巍峨壯觀,山上有安詳、寧靜的大象山大佛;與麥積山毗鄰的仙人崖,羣峯對峙,是一處儒、釋、道三教合一的遊覽勝地……還有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崗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的麥積山石窟,因該山狀如堆積的麥垛而得名,並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險峻的洞窟著稱於世。麥積山石窟塑像的大小與真人相若,有的交頭接耳,有的低眉含嫣,有的俊俏活潑,形態栩栩如生,被譽為“東方塑像館”。

天水是甘肅少有的山青水綠的`地方,由麥積山石窟和小隴山植物園、仙人崖、石門與曲溪等景點組成的麥積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風景名勝區,區內重巒疊翠、山環水繞,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和北國山川的雄奇,是理想的旅遊勝地。

天水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適宜多種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長,為全國十大蘋果基地之一。天水特產主要有花牛蘋果、秦安水蜜桃、北道板栗、甘谷辣椒等。

天水還有很多好吃的小吃。比如麪皮、呱呱 和 涼 粉 等,特別是麪皮,幾乎每一個在天水生活或者説只呆過幾天的人都會愛上這種別有風味的小吃,十幾種美味調料和金黃的麪皮攪拌在一起,真是讓人垂涎欲滴。張川鍋盔也很有名。

天水,這方熾烈熱土,熱忱歡迎四海賓客、八方朋友的光臨!

關於家鄉作文6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些特產。人人都愛自己家鄉的特產,我肯定也是不例外的。

人們常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卻道:“寧波湯圓甲天下。”一説起湯圓,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把湯圓和寧波聯繫在一起,因為寧波湯圓的名氣的確又響又亮。

相傳,湯圓是起源於宋朝時的明州,也就是現在我的家鄉——寧波。因為湯圓的名稱與“團圓”字音非常相近,所以人們都喜歡在元宵佳節的時候吃湯圓,取它團團圓圓、和睦幸福的寓意。在我的記憶裏,逢年到了元宵節,媽媽總會端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湯圓給我們吃,而每個人也要吃個“雙數”想要求得好事成雙的好兆頭。

“身穿雪白外衣,心裏香甜如蜜。正月十五沿街賣,過了正月沒人提。”你們知道這個謎語説的是什麼嗎?對了,説的正是湯圓啊!你瞧,“身穿雪白外衣”,湯圓用白色的糯米粉做成,白白嫩嫩的,可不就像穿了一件白色的衣裳嘛!再看,“心裏香甜如蜜”,湯圓是用黑芝麻和豬板油,再加入少量綿白糖做成餡。包好的湯圓,整整齊齊地放在台板上,就像躺着一排排的白胖娃娃。低頭聞一聞,糯米味中帶有一絲甜甜的清香,那香氣似乎能把人吸引住似的。用手按一按,整個湯圓軟中帶硬,很有彈性。

剛出鍋的湯圓,調皮地在碗裏你推我擠,已經沒有了剛才圓乎乎的樣子,周身變得軟乎乎的,散發着陣陣的熱氣,看上去晶瑩透亮,彷彿餡料要衝破那層薄薄的皮,一湧而出,讓人垂涎欲滴。一口咬下去,芝麻豬油餡瞬間流了出來。那濃濃的芝麻香味在舌尖齒間瀰漫開來,真是油香四溢,又香又甜!再咬那糯米麪團,軟軟糯糯,特別有嚼勁,令人回味無窮,吃了一個還想多吃幾個。這時,還可以再喝上一口碗裏的糖水,保準那甜甜的糖水像一股暖流,從嘴裏流進心裏,甜絲絲的,久久不散,彷彿心情都變得甜蜜無比。怪不得寧波人無論走到哪裏,每到佳節,都會想起家鄉那一碗熱氣騰騰的甜到心裏的湯圓。

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寧波湯圓真的是一道人間美味。如果來寧波,可千萬別忘記去吃一碗正宗的寧波湯圓,一定讓你不虛此行。

關於家鄉作文7

總希望,可以定義春天。

我説,春天是善解人意得。它是江南寂寥時故人遙寄得一枝祝福,是相思紅豆採擷得佳期,是對去年花裏別後重逢得祝福。它知道,在忍耐了秋天得哀思與冬日得單調後,乾涸寂寥得心是多麼渴望春天得潤澤。於是它便藏在一陣風中,悄悄地來了。

你卻説,春天是不解風情得。任惜春常怕花早開,依舊落紅無數。一夜得雨 疏風驟,便綠肥紅瘦。空歎“枝上柳棉吹又少”,只是“多情卻被無情惱”。春天總是匆匆,太匆匆。等不及花褪殘紅,甚至未喚醒人們對於春天得全部記憶便飄走了。

我説,是詩成就了春天。隔着厚厚得窗簾和玻璃,如果不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人們如何讀得懂飄逸得春雨?沒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沒有“多少樓台煙雨中”,北國得我們如何能體味南朝春日得深邃迷離?

你卻説,是春天成就了詩。草長鶯飛,楊柳拂堤,紅杏出牆,春色滿園,春天本身得魅力是無與倫比得。才會惹得文人雅士勝日尋芳,柴扉久扣,才會有“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我説,春天是宣紙上塗抹得幾筆寫意。裊裊鵝黃着地輕垂,一泓鴨綠粼粼而起。濕潤得土壤上鋪滿了嫩綠得萌芽,茫茫碧草上點綴着星星繁花。蔚藍得天空上也會掛幾絲雲,陽光柔柔得像是為畫面撒上淡淡得金黃。

你卻説,春天是精心勾勒得工筆:在一座清幽空寂得山中,藏着一座清幽空寂得古寺。春雨洗刷過得夜晚,明月透過參差斑駁得松枝落下清輝,清泉淙淙地伴着古寺梵音流在石縫之間。春雨後得泥土特有得香味瀰漫於畫室之中,這才是春天。

我説,春天得美在於它得百花怒放、國色天香、雍容典雅、嬌俏玲瓏、馨香可人……,那萬紫千紅為東風而爭妍得畫面所展現得,是它得生命力之所在。

你卻説,春天得魂在於矜持得春雨。潤如酥得小雨是温順得,清明得小雨是斷魂得,煙花三月得細雨是多情得。最有味道得是黃梅時節家家雨,那時節“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才是真正得詩情畫意。

哦,原來春天在每個人得辭海中都有不同得解釋,原來春天是不可定義得。

關於家鄉作文8

我的家,是在崇州的一個農場裏。那個地方,叫凡樸。在那裏,輕輕走過,慢待時光。

鄉下很美,比城市要接近自然得多。那裏有久違的芳草茵茵,有久違的藍天白雲,還有沒被城市光污染破壞的滿天繁星。那裏有渠水嘩嘩流經整個基地,有油菜花開在漫山遍野,還有亭台水榭供休憩小歇。城裏沒有的,那裏幾乎都有。

我喜歡凡樸,因為它原始。那裏沒有化肥,沒有轉基因,我們的植物雖然可能被蟲咬過,但是健康。我們種植用的土地,是大自然本身給予我們的天然肥料,我們致力於返璞歸真。

我喜歡凡樸,因為它科學。我們的大棚裏有魚菜共生系統,魚、菜共生長共存活,一份付出兩份收穫,收益更高且更省時。別小看了它,它可是申請過專利的!

我喜歡凡樸,因為它樸實。鄉間小路上,經常能看見淳厚的農民操着一口四川話閒談,身邊的小土狗懶洋洋的趴在地上打盹兒。菜地裏有人摘菜,放養的雞鴨鵝在門口啄食,一片安靜祥和之態。

我喜歡凡樸,因為它安靜。品茗、談天、曬太陽,安寧祥和,不被打擾。在這裏安靜下來,捧起心愛的書,靜靜品味。午後,在草坪上逗逗狗,打打瞌睡,吃一頓熱騰騰的飯,日子挺好的,寧靜祥和。

我喜歡凡樸,因為它國際化。那裏有外國人居住,他們在農場開設英語班。我們一同過節,瞭解中國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在那裏,我們都是一家人,沒有國際之分。

雖塵世喧囂,卻返璞歸真。她天生淳樸,她自然永續。

這裏是世外桃源,擁有妙趣橫生的烘焙廚房、圓潤光滑的陶藝,汲天地精華的印染······夜晚,在此起彼伏的蛐蛐聲中陪土地睡去,早晨,在清冽的晨霧中與晨光同時醒來。滿天繁星中尋星座,草長鶯飛裏放風箏,這,就是凡樸人的生活。

凡樸有陶,這是泥土賦予我們的安寧。她能孕育出蔬果,更能生長出器皿。蒼穹下,碧野上,捏拉燒取,柴燒磚窯,自然和諧。取之於大地,還之於自然,循環往復,生生不息。這,是我們的陶藝。

凡樸有茶,那是舌尖上的精靈。茶香氤氲,歲月靜好。一杯茶,如同沙漠中的清泉,潤澤人們的心靈。累了,一盞温潤的茶水,裊裊焚香,不必多語,茶中自有真諦。

隨心選擇,自由自在,成為自己想要的模樣。在凡樸農場裏,輕輕走過,慢待時光。

關於家鄉作文9

我的家鄉在哈爾濱,我喜愛我的家鄉。

哈爾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她的名稱在滿語裏的意思是“曬漁網的地方”。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完全是用一塊塊石頭鋪成的,它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家鄉著名的大街還有尚志大街、一曼街、兆麟街和靖宇大街,它們是用東北抗聯烈士的名字命名的,所以説,哈爾濱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我的家鄉最美的季節是冬天和夏天。冬天,雪花滿天飛舞,整座城市都披上了銀裝。在這冰天雪地的世界裏,放學歸來的孩子們會在雪地裏打雪仗、堆雪人,會在冰上滑冰、抽冰尜、打爬犁。每年一月,哈爾濱都會舉行國際冰雪節,它是世界五大冰雪節之一。冰雪大世界裏的冰雕晶瑩剔透、栩栩如生,吸引了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夏天,哈爾濱的氣候涼爽宜人。我們都會去松花江邊游泳、釣魚,會去太陽島濕地划船、觀景。外地遊客也會來哈爾濱避暑、納涼。

我知道,家鄉有個別名叫“冰城”;爸爸告訴我,如今哈爾濱又有了一個新的美名叫“夏都”。歌頌家鄉的歌曲,冬天是那首著名的《我愛你塞北的雪》,夏天是這首膾灸人口的《太陽島上》。

家鄉哈爾濱是一個物產豐富的地方。以前我們有“東北三寶”:人蔘、貂皮、鹿茸角。現在我們更愛吃秋林的裏道斯紅腸、大列巴麪包和格瓦斯飲料。我的姥爺就是從秋林公司退休的,所以我們全家都對秋林食品格外的熟悉和喜愛。

秋林紅腸最大的特點是有一股濃濃的蒜香,它要連皮一起吃掉,因為經過果木燻烤,皮上會有一股淡淡的焦炭味。“大列巴”是俄語麪包的音譯,它的特點就是一個“大”字。它比半個籃球還大,一個大列巴足足有五斤重,真稱得上是“麪包之王”。格瓦斯最早起源於一千多年前的俄國,它是用啤灑花、麪包渣等發酵釀製而成,是小朋友們最愛喝的飲料。

哈爾濱以前的標誌性建築是防洪紀念塔,現在她又有了新地標:高高的龍塔和巍峨的索菲亞教堂。現在我的家鄉正在建設高架橋和地鐵,等到它們建好以後,我們的交通就會更加通暢、更加便捷。

展望未來,我期望我的家鄉越來越美麗,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

關於家鄉作文10

早已進入了冬天,但生活在家鄉的我卻沒有感覺到一絲絲寒意。北方早已經是冰天雪地了,那裏只有白色,沒有其它顏色了,家鄉的冬天是温暖的!

倘若沒有陽光,家鄉的冬天還能稱温暖嗎?

冬天的陽光和春、夏、秋、這三個季節的陽光可不同。春天的陽光是“柔”它代表着活力;夏天的眼光是“美”它代表着激情;秋天的陽光是“妙”它代表着豐收;冬天的陽光是“奇”它代表着温暖。冬天的陽光不像春天陽光那樣輕柔,不像夏天陽光那樣的嬌美,不像秋天那樣的驚妙。它灑在遠出的山坡上,給山坡的樹木們繫上了一條微黃色的頭帶;它射在近處的湖水上,給湖水上的水藻鑲上了一串黃色的的鑽石;它嵌在潔白的雲朵上,給雲朵化了粧,化了粧後的雲朵更加的嬌豔了,和湛藍的天空一搭配,讓純純的藍和燦爛的金黃融和在一起,那顏色是多麼奇異呀!它撲向那條幽靜的小道,給小道圍上了一條暗黃色的紗巾,使小道透出幾分秀氣;讓人看了心裏覺得暖和和的。

霧是最不尋常的。看,那霧跳動在樹杈間,給樹蒙上了一塊白色的頭巾;霧遊走在湖泊上,剎那間面上起了一層白白的煙,盪漾着,搖曳着,綠色的水和白色的煙相互交融,彷彿一塊翠綠的沒有瑕斑的翡翠被一塊白色的絲綢給蓋住了,從上往下看,淡淡的綠色中透出幾分神祕,霧越來越濃,把整個家v鄉罩起來了,除了白色別的顏色都沒有,霧中的家鄉像一塊白色的水晶,晶瑩剔透。霧把一切都變得那麼的美好,整個城市沉浸在一片安靜中。

北方的冬天是看不到綠色的,樹木的葉子被送秋的頑童帶走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樹杆、樹枝、樹杈。而家鄉的冬天綠色隨處可見,不論什麼樹都是那麼的青翠挺拔,送秋的頑童帶不走它們,因為它們永遠屬於這座城市。樹們像一個個堅強勇敢的衞士永遠保護着這座城市,讓這城市不受任何自然災難的侵略,它們永遠是我們的朋友,永遠、永遠,家鄉的冬天因它們而精彩而美麗。

家鄉的冬天是美麗的,是可愛的,也是温暖的。它永遠是那麼年輕,有活力,有魅力,有別處地方沒有的顏色,它永遠是温暖的,永遠、永遠……

關於家鄉作文11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東山,我的家鄉!一個物產富饒,景色優美且淡雅的海島,在我的心裏深藏着關於她的許多美好回憶。東山!我的故鄉!願您永遠絢麗多彩!

她,是一個海鮮物產豐富的地方,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有着一個象徵名叫“風動石”,她有着奇,險,懸的特點,也是全國60多塊風動石之最。她狀如七星拱月,形如栩栩如生的蝴蝶,又名“蝶島”。她還有着我們全家人的回憶!每當夏天,你可以在東山的某一個海灘上看到我與家人在海灘上嬉戲,談心……

東山的海似乎被天使用“防污染劑”給滴上過,從上往下看,可以看到淺藍色的海水下黃白色的細沙,可以看到被海水衝上來的小花蛤在拼命地鑽進沙子裏,回到那個温暖的家。“姐姐,快看,又有一波漂亮的‘扇子’被衝上來了!”這是我那天真無邪的呼喊聲。“來了,來了,再裝點,回家放到魚缸裏陪小魚作伴!”姐姐急匆匆地拿着塑料瓶跑過來,她那淺藍色的紗裙已經變成了“水晶裙。”藍色的天空已漸漸變成了紫粉色,和那兩個天真矮小的姑娘手牽着手走在家鄉那黃金色的沙灘上。海水沙沙地翻滾着,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湧起,她在對那些遲遲不回家,欣賞美景的人們説:“快回家吧,天色不早了。”家鄉的海風吹拂着,嘴邊留下了故鄉的海水,有點甜……

東山的海鮮是被上天親吻過的,不會腥,吃起來有種説不出來的美味。每年都有非常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品嚐東山島的海鮮,就是為了追求舌尖上一種獨特體驗,這是中國人情有獨鍾的味道——鮮。所以不僅僅是因為景色優美,她更是吃貨的“天堂!”但也因此波濤洶湧的海水被石沙埋上,改成交通通道……奶奶常常對我説:“要不是海被填上了,要不然我帶你們去抓螃蟹,抓章魚,那裏的海鮮可大了……”

這是我喜愛許久的地方,她是我永遠的依靠,她讓我在她的懷裏撒嬌……她是一位神奇的魔術師,打造着神奇的自然景觀“風動石”。難捨故鄉親,更難捨故鄉情。故鄉啊,故鄉,讓我魂牽夢繞的故鄉,何時我才能再次走進你的心房?

關於家鄉作文12

家鄉,讓我們感到安全。

家鄉,讓我們感到温馨。

家鄉,讓我們感受美麗。

家鄉,讓我們感到温暖。

二十年過去了,我帶着行李,踏着沉重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一邊走一邊回憶這以前那美麗熱鬧的家鄉……

二十年前

家鄉冬日早晨,霧濛濛的,那時的我站在陽台上,放眼望去,能看到一座座連綿起伏的羣山在大霧之中,搖身變成了一個個害羞的小姑娘,披着潔白的紗巾,一座座高樓大廈也在雲中。置身其中,彷彿來到了仙境。路上走着零星的幾人,小鳥那清脆的歌聲傳入耳朵,美妙極了。

家鄉夏日的烈日也是不得不提的。太陽火辣辣的照着大地,人們紛紛舉起了各色各樣的太陽傘,大樹也為我們撐開了綠傘。水面被太陽照着,變成了金黃色的。遠遠看去,就像是為河流披上了金色的外衣。

而夜幕降臨之時,大橋上的燈全都亮了,紅的、藍的、黃的、綠的······看得人眼花繚亂。飯店裏、地鐵裏、超市裏都十分熱鬧,辛苦了一天的人們都在忙着趕回家休息,橋上的車輛更是擠來擠去,互不相讓。各色的彩燈像是為建築披上了一件彩色的衣裳。

二十年後

我一邊回憶着曾經的家鄉,內心激動不已的想着:二十年後的今天,家鄉有是什麼樣子呢?好期待哦!隨着動車的前進,已經進入了重慶,我卻立刻傻眼了,眼前的家鄉完全變樣了,以前,家鄉許許多多碧綠的大樹,讓我們乘涼避雨。現在,已經沒有樹了,一棵棵大樹都被砍成了樹樁。,用來做傢俱、紙張、一次性筷子等。大路上沒有一個人,大家都躲在空調屋裏,街上冷冷清清的,失去了熱鬧。

緊接着映入眼簾的是江水。河面上漂浮着易拉罐、塑料袋等,以前的江面乾乾淨淨,現在卻漂浮着無數的垃圾。以前溪水清澈見底,連小石子、小魚也看得到,而現在,連小魚也看不到了,污水髒髒的,失去了往日的乾淨。再看看天空,佈滿烏雲,黑漆漆的。

人們還在砍伐,還在污染,還在浪費,“不,不,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家鄉這是怎麼了!”我在心裏暗暗歎息。“真希望小河、小溪能恢復清澈,街道恢復熱鬧,讓家鄉恢復快樂。”

看着眼前的景,我陷入了沉沉的夢境中。

在夢裏,家鄉,恢復了美麗。

在夢裏,家鄉,恢復了乾淨。

在夢裏,家鄉,恢復了歡樂。

在夢裏,家鄉,恢復了温暖。

關於家鄉作文13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年夜飯,説説離別時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餚,享受着團圓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祝福。走在小鎮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時刻。隨着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煙花不斷湧現,我們所看到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到來啊!

大年初一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麪條,這是我們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裏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裏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後,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景象。正月裏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並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户户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節日,是豐收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關於家鄉作文14

一座小山,草盛花茂,漫山的紅,遍野的綠,像是哪位畫家把各色顏料灑在這裏,令人賞心悦目。山下坡上是一個年代久遠的村子,名叫小李家山。

進村穿過一節隧道,一條彎彎曲曲的水泥村道,兩邊的田地春夏有花有麥,秋冬有稻有果,四季飄香。幼小的時候,每當走過隧道,我如風般的步履便變成“龜速”前進,不到百米的一段路,卻像到了另一個世界:坑坑窪窪的地面,滿是泥濘,稍不留神,就接了“地氣”,鞋子滿是泥濘,偶爾過一輛車,便塵土飛揚,我的頭髮、小臉、衣裳落滿灰塵。

村子中間的小樓是我心心念唸的地方,藍瓦白牆,炊煙裊裊而上,在村子上空詮釋着何為“百轉千回”,直到縹緲散盡。輕叩柴扉,紗窗門吱吱呀呀慢慢打開,從裏踱步而來一位老者:年近古稀,頭戴一頂棉麻鴨舌帽,眼角是歲月打磨的道道痕跡。見到來者,他眼波笑意盪漾,透着滿滿的慈愛和驚喜。“我的小花貓回來了!”

“爺爺。”我扎進爺爺的懷抱,他抱着我走進堂屋,坐在八仙桌右邊的木椅上,細細地端詳着我。中堂掛着山水畫,兩邊是爺爺書寫的卷軸,從中堂蜿蜒而下。父親和爺爺家長裏短之時,我推開後門捲簾,是一個四四方方的院落,裏面有一個葡萄架,一棵梨樹,一隴自由生長的月季,一方水泥作的棋盤桌,一切都那麼井然有序。爺爺泡壺茶,與父親來到後院,坐在棋盤喝茶聊天,也給我端上幾大包零食。

茶餘飯後,爺爺牽着我的小手,在村裏閒逛,村人都熱情地與他打招呼,他大聲地迴應介紹着:我孫女回來了。我早已掙脱他的手,奔向美麗的油菜花田。風輕揚,蜂蝶舞,油菜花擺動着花枝,散發着濃郁的香味,令我沉醉。爺爺遠遠地看着我,向我大聲喊道:“我孫女像個花仙子。”我咯咯地笑着,開心得像仙子般旋舞。

時間的罅隙很窄,十載之後,須叟的年華只剩下朦朧的記憶和荒敗的小樓。日新月異間,泥濘的村路鋪成柏油馬路,花田被分割成幢幢歐式的、中式的樓房,但我最美的記憶仍在幼時那灑落的調色板裏。

再叩柴扉,已是人去樓空。後院荒草叢叢,一片蕭瑟處,我的雙目早已淚始千行。

“爺爺,你的小花貓回來了。”我喃喃自語。

關於家鄉作文1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又是一年的好光景。作為一個杭州人,對杭州的年自然是有幾分瞭解。

貼春聯,是全國各地都有的習俗,杭州也不例外。每年這個時候,我都會來個除舊迎新,把舊的春聯用手撕下來,可那舊的春聯就像個淘氣的孩子,跟我對着幹,緊緊地貼住牆,就是撕不下來。要不就用水攻呢?這個主意不錯,我為我的好主意沾沾自喜。於是,我提來了一桶水,用抹布把舊的春聯抹濕,再用刷子將它弄下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新的問題出現了,究竟哪幅是上聯,哪幅是下聯呢?該貼哪邊呢?我拿着春聯,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不知該如何下手為妙。爸爸告訴我,春聯講究平仄,平是一、二聲,仄是三、四聲,一般上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仄聲,下聯的最後一個字一般是平聲,這樣我們讀起來順口。我把對聯交給爸爸去粘貼,我則站在一旁或幫忙或指導,在那時不時的“右一點,左一點”中度過。直到把上聯、下聯和橫批一一完好地粘貼到門邊的牆上為止。我們就這麼忙了一下午,這會兒總算大功告成。紅彤彤的對聯映在我們的臉上。我忍不住輕輕唸了出來,下聯是:“龍啟吉祥雲蒸霞蔚。”上聯是:“花開富貴人壽年豐。”橫批是:“龍騰瑞氣。”我突然想起王安石寫的那首詩-——《元日》,這雖是常見的春聯,但表達不都正是“興旺”嗎?

年味兒,自然也是有美食的一席之地,春捲,是其中的佼佼者。春捲的主要做法是用烙熟的圓形薄面皮卷裹餡心,成長條形,然後下油鍋炸至金黃色浮起而成,一口咬下去,噴香撲鼻。餡心可葷可素,可鹹可甜,品種有韭黃肉絲春捲、薺菜春捲、豆沙春捲等。年夜飯是一年中最豐盛的晚餐。這種豐盛的晚餐,只有在自己的家裏吃,才會倍感親切與温暖。年夜飯,代表了親人們團聚的激動,代表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團圓的重視。那時,在屋內,我和家人們圍坐一桌,有説有笑,欣賞着屋外的風景和屋內的春晚,品嚐着我們親手做的各種菜餚,突然覺得,所謂幸福,就不過如此吧。

杭州的春節很普通,但這就是我記憶中的春節,平凡中有着年味兒的春節。

標籤: 家鄉作文 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zqlez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