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的特色美食作文3篇

家鄉的特色美食作文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特色美食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家鄉的特色美食作文3篇

家鄉的特色美食作文1

樊川小肚,是我家鄉的特色美食。

樊川小肚俗稱蒲包肉。用一個三寸來長直徑寸半的蒲包,裏面襯上豆腐皮,塞滿了加了粉子的碎肉,封了口,攔腰用一道麻繩繫緊,成了一個葫蘆形。小肚的主料是精肉和板膘,配料為豆腐皮與澱粉,調料有姜、葱、酒、糖、鹽和香料。樊川小肚得用陳年老滷湯煨,煨時要把握好火候,這樣才能入味,成為香味撲鼻的蒲包肉。

你別小瞧了樊川小肚,它個頭雖小,可歷史悠久。樊川小肚最早出現在清代早期,距今約有300餘年之久。相傳,樊川古鎮上有一位名叫陸高儉的廚師,擅長製作“小肚”。一日,陸高儉外出,無意中撿到“八仙”之一的鐵枴李丟棄的破蒲席,帶回家後在蒸“小肚”時當做雜物扔進灶膛燒了。哪知,破蒲席點火燒着之後,滿屋生香,那灶上正在蒸着的“小肚”也有了股奇異的香味,食之令人滿口生津,不忍停箸。此後,樊川小肚的名聲也就傳開了,後來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斷加工、改進,如今,“樊川小肚”聲名遠播。而用蒲包包成的這種美食便有了蒲包肉這個名字,而其肉嘟嘟的外形,更讓它得了“小肚”這一美稱。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是揚州早茶和沐浴文化的體現,樊川也是如此。

每天早上,鎮上的人都會來到麪店,坐下來,點上一碗麪,再要一個蒲包肉。店員會將一個個蒲包肉切成片,擺在盤中,小巧精緻,惹人喜愛。夾起一塊蒲包肉,細抿一口,肉質肥瘦相宜,軟糯筋道,肥而不膩,妙不可言。那是恰到好處的鹹與甜,慢慢品嚐,口齒留香。

蒲草、豬肉、香料,這些複合的香,相互融合襯托,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小城最原生態、最本色的滋味。它遠離了大都市瞬息萬變、跳躍而繁複的氣息。所以,每至清明,都會有大批外出打拼的本地人回來帶走一大包小肚。小肚寄託着樊川人的鄉愁,它是招待客人、饋贈親友的佳品。

小時候,我和爺爺上街,每至熟食攤面前,總要纏着爺爺給我買小肚,單個買的小肚通常是不切的,我便用肉嘟嘟的小手將這“小葫蘆”一掰兩半,抓在手上像兩個小球,我坐在車後面,就這樣一路啃回家。這便是陪伴我成長的家鄉美食。

樊川小肚,陪伴了一代代人的成長,他們有的一直守着家鄉,有的早早走出了家門,不管走得有多久,都不會忘記這一口家的味道。

無論幾載變遷,樊川小肚將永遠是樊川人,也是我內心深處的美好故事,永遠……

家鄉的特色美食作文2

初學的小孩,在打工的青年,滿頭銀髮的老人,提到粽子,誰不是嘴裏就立時生出一種清香呢。你看,那清翠的槲葉,透着一種清秀之美。那圓鼓鼓的樣子,讓人垂誕三尺。剝開葉子,一陣清香撲面而來,那可愛的身姿立刻映入眼簾:白色的糯米,蠟黃的蛋黃,淡紅的蝦米,半黑半白的香菇……輕咬一口,鹹中帶着幽幽淡香,讓人回味無窮

“未吃五月粽,破襖不敢放”。每到端午前夕,媽媽忙着包粽子。在端午節祭祖祭神。傳説,粽子是用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因不忍見到國家滅亡,投江而死,人們悲痛萬分,把飯糰等用葉子包裹,投入江中,不讓魚等吞食屈原。端午節前,我興奮地看看她在灶前忙活。將蝦米去殼,炒熟,將它放入其他食物中一齊拌,粽子的餡料調好了。糯米則泡得胖嘟嘟的。那餡料香得勾起了我的饞蟲,忍不住偷吃幾口。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起槲葉,將它捲成漏斗狀,再輕輕撈起幾勺糯米,再加入餡料,輕輕顛了顛“漏勺”,糯米和餡料就攪和在一起了,再將口封住,用繩子七擰八折地纏好,又快又利索,粽子顯得又圓又鼓,有趣又可愛。“哇!”我佩服地看着媽媽將棕子一個又一個地纏好,它們就像一羣小戰士,挺立在桌子上。

“看你這麼喜歡,來,一起包吧。”媽媽遞給我幾條槲葉,我立刻坐在旁邊,學着她的樣子把葉子捲成漏斗狀,拿起勺子,舀起一勺糯米,倒在“漏斗”中,又舀起一勺餡料,倒下。“嗒”一聲,幾粒蝦米從漏斗裏落下來,我立刻接住,塞進嘴巴里。又拿槲葉封住口,胡亂地纏起來,與媽媽的放在一起它顯得又小又矮。我又包了幾個,手法越來越嫻熟。

終於下鍋了!看看那口大鍋,想着吃棕的樣子,口水就要流了……

“粽子熟啦!”聽到聲音,我飛奔出去,看着那又圓又香的粽子,嚥了咽口水,不顧燙,拿起棕子大咬一口,一陣清香在嘴裏瀰漫開來又糯又鹹,“好香!”一口咬下去,蝦米鮮脆,香菇細嫩的感覺在嘴裏化開,每一口都脣齒留香。一個粽子很快下肚,我還不忘舔嘴,想把那些幽幽的淡香一齊留在肚中……

五月五,粽子香。

家鄉的特色美食作文3

説起各地特色名吃,那真是數不勝數。有北京烤鴨、雲南的過橋米線、長沙的臭豆腐、西安的羊肉泡饃、山西的刀削麪、河南的燴麪、內蒙古的小肥羊等等。可我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的鍋盔。

鍋盔原是產於陝西的一種美食,個兒大,餅厚。後經過天門人不斷創新、改進,變成了現如今種類繁多的辣椒鍋盔、香葱鍋盔、糖鍋盔、鹹菜鍋盔、豬油鍋盔等等。啊,想一想都覺得回味無窮。

在我老家的旁邊,就有一個賣鍋盔的攤點,以前每天早上起牀,我就會聞到鍋盔的香味,聽到菜刀在木板上切面團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我起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幾塊錢,到做鍋盔的師傅那買幾個鍋盔,他腰上圍着一個藍色的.灶裙,但被面粉染成白色了。他總是樂呵呵地,我每次去時,他都對我説:“這些個鍋盔都冷了,我再給你做幾個熱的,熱的才好吃。你想要什麼味的呀?”“我想要辣椒味的。”我回答説。

他開始做鍋盔了,只見他拿起一團麪糰,雙手拉開,麪糰像跳繩似的在桌子上彈來彈去,發出“啪啪”的響聲,接着他一手拿着菜刀,把那長條似的麪糰切成了一個個小圓柱體。我問:“麪糰這麼小,怎麼做成那麼大個兒的鍋盔呢?”“小朋友,這你就不懂了,你好好看着吧!”只見他拿着刀,把麪糰拍成平平的,拿在手上,放一點大葱和辣椒醬,包起來,雙手一捏一拉,即變成長方形了,再撒上一點芝麻,抹上點兒水,把它貼在特製的爐子裏面。過了大約三分多鐘,那位師傅拿出了幾個冒着熱氣的香噴噴的鍋盔。我當場就拿起一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小心點,別燙着了。”聽了這話,我感覺普通的鍋盔更好吃了。剛咬一口的時候還沒有辣椒醬,只感到香香的,脆脆的。再咬一口,辣椒醬從裏面流了出來,但又不是很辣,麪糰和醬結合在了一起,軟軟的。那醬不是從鍋盔內部流出來的,而是從麪糰裏流出來的,還時不時會吃到香香的大葱。雖然鍋盔的外表不怎麼好看,但真是太好吃了!它的美味無法形容!

儘管我已經很久沒有吃到那兒的鍋盔了,但我卻時常會想起那位做鍋盔的師傅,和他的鍋盔……

標籤: 特色美食 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r4px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