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的名人作文【薦】

家鄉的名人作文【薦】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名人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名人作文【薦】

家鄉的名人作文1

曹文軒,著名作家,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曹文軒是我們鹽城人。他的父親是個小學教員,受他父親的薰陶,他從小就愛上了文學。1974年某天,20歲的曹文軒接到一個電話,是北大法律系的老師王德義打來的。她要他進城來見個面,後來知道那是個面試。由於業餘創作,曹文軒在當地頗得名氣,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他幸運地進了北大。

鄉中子弟被北大錄取,這在當地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同時也是巨大的榮耀。進入北大,曹文軒刻苦學習,從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畢業後留校任教。

曹文軒認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苦難。我們這個時代,缺少了苦難教育,家長自己曾經經受的苦難,不願意讓孩子來承擔。“但我認為,這種苦難,是不能省略的”。“我的孩子高考的時候,總是叫苦。我説不要叫,你學到晚上11點,我們做家長的還來陪着你。我像你這樣大的時候,還在田裏割稻子呢,又有誰端着牛奶在一旁候着?”

曹文軒是新時期以來最出色的少年小説作家之一。“無處不在的美”是曹文軒的創作特徵,“既優秀,又暢銷”是曹文軒的創作成就。他的作品有多部走向世界。包括《草房子》、《青銅葵花》等在內的《曹文軒純美小説》系列幾乎囊括了曹文軒所有經典的作品,為當代兒童文學的巔峯之作,獲得了很多國內圖書大獎,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收藏價值。

他是我們鹽城的驕傲。

家鄉的名人作文2

説起浙江省的名人,你會想到誰呢?也許你會想到周總理;也許你會想到巴金或是矛盾。不過,我今天要寫的名人是---魯迅!

魯迅有着濃密的“一”字眉,長方形的臉和瘦削的身材。魯迅先生總是剃着小平頭,穿着一件素淨長衫。他穿着那麼樸素,據説是因為魯迅先生把錢都拿去買書了。

魯迅先生原名周樹人,是浙江紹興人,是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先後出版了《狂人日記》、《阿Q正傳》等一系列名著。魯迅先生的一生,為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魯迅先生不僅寫出了許多好書,而且説話很犀利。一天,魯迅先生到一家理髮店理髮。理髮師不認識魯迅,見他衣着簡樸,,料想他肯定沒幾個錢。理髮時便一點也不認真。魯迅先生卻不但沒有生氣,還隨意地掏出一大把錢給理髮師---遠遠超過應該付的錢。第二次,魯迅先生又來了。理髮師一看見魯迅先生,大喜過望。馬上使出看家本領,細緻,認真地理髮。理髮完後,魯迅先生卻不像上次一樣。而是隻付了應付的錢,連一個子兒都沒多給。理髮師大惑不解,魯迅先生説:“您馬馬虎虎地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您細緻地理,我就細緻地給。”理髮師聽了後大窘。

魯迅先生不僅是我家鄉的名人,還是我一生學習的對象!

家鄉的名人作文3

這是一篇我家鄉的名人450字作文,題目是朱芳雨,範文中講述了朱芳雨國家籃球隊隊員,從小訓練就很刻苦,經過自己的努力最後進入了國家隊,下面我們和作者一起來欣賞下這篇文章吧!

我的家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我家鄉的名人多得數不勝數。

今天,我要介紹的名人是國家籃球隊隊員——朱芳雨。

朱芳雨生於19xx年1月5日,漢族;身高201cm,體重100Kg。現服役於國家籃球隊,在對的位置是小前鋒。

19xx年9月被廣西省體校教練蘇國培看中了,之後進了體校。19xx年9月,年僅15歲的他進入了廣西男籃。同年底為了尋求更大的空間,經體校朋友牽線進入了廣東宏遠隊。12月份要隨隊去鄭州參加全國男籃冬訓,而被國家青年隊看中。19xx年,朱芳雨成為宏遠隊正式隊員。20xx年至20xx年的CBN賽場上代表宏遠隊出場,經過兩個多月,他成為CBA賽場上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20xx年6月中國男籃主教練王非將這顆新星召入了國家青年隊,司職小前鋒。那一年的8月,他隨國家隊去北京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奪得第二名。入選了NBA訓練營。這就是他的人生經歷。

朱芳雨獲得的戰績很多:20xx/20xx年獲得總決賽MVP、20xx年雅典奧運會第八名、20xx年男籃亞錦賽冠軍……

這就是我介紹的名人,怎麼樣?

家鄉的名人作文4

在大家的家鄉里有哪些家鄉名人呢?我要寫的家鄉名人,他曾經説過一句話:“我們一生中只做一道菜。”大家一聽,就知道我要寫的名人的職業是廚師,沒錯我要寫的名人就是阿恆老湯豬蹄第4代傳人姬志恆,認識他店裏做的視頻,我在網上看的時候説他做的飯令顧客吃一頓就流連忘返,為什麼會讓人吃了一頓就讓人流連忘返呢,那就要説到姫志恆的豬蹄的做法。

他是這麼做的先把豬蹄清洗幹次,然後加入老湯,必須是傳統的製作方法,最後保持成品的香料和新鮮的曾黃色就可以了,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姬志恆的讓真一點也不馬虎這很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光做法上非常的精密還不行,只有做法,但在食材上馬馬虎虎的挑選也會出亂子的,所以光做法好不行,還要選好食材,姬志恆在食材上嚴格把關,他為什麼要嚴格把關呢?因為食材挑選不好,不僅會危急顧客的生命安全,而且還有一個原因,那是自己家傳下來的牌子,不能砸在自己手裏了,而且姫志恆,從不在食品裏添加任何化工產品,就連使用的油都是無添加的大豆油。

那大家會問,會不會因為拖欠員工工資或其他一些原因,而導致員工不在這個公司幹了,去找別的工作,可以放心的説當然不會啦,姬志恆從來不欠員工一分錢,而且對顧客也是盡心盡力,所以他,做人做事、良心無悔。

在姬志恆的身上有很多閃光點,不用學習,他身上的閃光點,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比如他的認認真真,毫不馬虎。

這就是我家鄉里的家鄉名人。

家鄉的名人作文5

我的家鄉——南陽,可出過不少名人,諸葛亮、趙子龍、張良……而在這裏最令我自豪的,便是“醫聖”張仲景。史書上的張仲景長着柳眉小眼,一縷濃黑的鬍子使他又增添了一份莊重。

張仲景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醫學家,世界醫史偉人。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是中醫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藥具備的經典。

他一生勤求古訓,博採眾方,集前人之大成,攬四代之精華,寫出了不朽的醫學名著,開辯證論治之先河,形成了獨特的中國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我不禁對張仲景肅然起敬。當時政治黑暗,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災,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於是下定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制服這個瘟神。

建安年間,張仲景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目睹了瘟疫對百姓的危害。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終於寫出了一部最有影響力的光輝典籍。

張仲景還為後人樹立了淳樸無華,勤懇踏實,不驕不躁的學風。他診病和學習時遇到一絲一毫的問題絕不放過,紮紮實實地按照孔子的話去做,因為學習沒有止境,必須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

我從這位“醫聖”身上學到了對醫學的不懈鑽研和勤懇踏實的學風,令我受益匪淺。

這就是令我敬佩的家鄉名人——張仲景。

家鄉的名人作文6

他,家境貧寒,沒有上過學,年紀小小就以幹過很多雜活,他就是共和國的開國將軍——趙國泰。

1929年,14歲的趙國泰在崇陽城關的甜食店當僱工,紅軍來到崇陽招兵,趙國泰去報名。招兵的同志見他個子不高,手腳又短,拒絕了他的請求。第二天,趙國泰又來到招兵處,招兵的同志發現他比前一天長高了、壯了,同志們仔細地看看,哈哈大笑了起來。原來趙國泰在鞋子裏放了一疊廢紙,在身上綁了大量棉絮。招兵的同志被他的誠心感動,去請示首長。一番對話後,首長見他不怕吃苦,又聰明乖巧,便答應了他。趙國泰憑藉自己的聰明當上了紅軍。

剛入隊伍時,趙國泰被選為司號員,趙國泰知道自己學藝不精便勤加練習。每天清晨,大家還在夢鄉時,他就在遠處練習。練習時,渴了、就喝身邊的山泉水;嘴脣吹破了,血流了出來,用手擦掉,繼續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月後趙國泰學會了所有軍號的吹法。因為吹得好,很快就當上了司令員。

趙國泰那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的值得我們學習。

家鄉的名人作文7

趙雲,字子龍,初時跟隨公孫瓚征討,後投靠劑備。趙雲武力超羣,當陽長阪惡戰七進七出,殺得曹軍聞風喪膽。隨諸葛亮、張飛等人沿江而上作為援軍,為平定益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跟隨諸葛亮北伐,單騎退追兵,為蜀國立下了赫赫戰功。

有一次,趙雲被曹軍追上,他從黃昏殺到天明,殺退了一批雙一批的敵人,可又找不到劉備他們,趙雲下決心要找到甘夫人和阿斗公子。趙雲找到甘夫人後,才知道,糜夫人和阿斗不知去向。趙雲垢業在百姓的指點下找到了糜夫人和阿斗,糜夫人為了不連累趙雲,把阿斗放在趙雲面前,自己轉身跳入枯井中。趙雲從地上抱起阿斗,準備殺出一條血路,帶阿斗衝出突圍,回到了劉備那裏,劉備流着淚,誇趙雲:“一身都是膽。”我看了十分感動。

如今社會上,也存在着這樣的人,為骨肉同胞,甚至是素不相識的人損腎,損骨髓。我想,如果社會上多一些善良,少一些邪惡,世界會像一株含苞的花兒,在善良的澆灌下更美麗,更嬌嫩。好,今天趙雲就聊到這裏,若還想聽,請聽我的下回分解。謝謝!

家鄉的名人作文8

説起山東,。那可是一個人才眾多的地方,有著名的教育家孔子,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偉大的書法家王羲之,其中我最崇拜的就是諸葛亮了。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字孔明,人稱卧龍。他住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人。諸葛亮生於漢靈帝光和四年,在他出生的第四年爆發了黃巾起義,諸葛亮因此失去父母,跟住叔父一起生活,他看見劉表昏庸無能,不是命世之主,於是隱居山林。因徐遮介紹,劉備三顧茅廬請他,而出山。諸葛亮出山後為蜀國做出很大的貢獻。

諸葛亮才智過人,我記得在一本書上看見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周瑜很嫉妒諸葛亮的才能,於是要他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想以此陷害他。他利用他掌握得天文地理知識推算出十天後會有大霧,於是就向魯肅借了二十條草船,利用大霧向曹操借了十萬支箭,巧妙地完成了任務。

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還有常人的勇氣,你知道空城計的故事吧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率兵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着鎮定,大開城門,自己在城樓上彈琴唱曲。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雲趕回解圍,最終大勝司馬懿。

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諸葛亮,是一個智勇雙全的軍師,我們為他感到自豪。

家鄉的名人作文9

在我的家鄉,名人有很多,如屈殿義,屈俊好,馬雪霞,高小紅等。不過最有名的還是高小紅,她那黑中帶黃的頭髮,濃黑的眉毛,慈祥的眼睛,親切的笑容,令我很有親切感。

高小紅是我們村的婦女主任,她這個可不是‘’走後門”進來的,而是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得來的。

高主任小時候可勤奮了。有一天,高主任隨我媽媽到一個很遠的親戚家,回到家的時候一經是深夜了。一路上下着大雨,媽媽走得急忘記帶傘了,到家的時候,高主任還是堅持把今天的工作完成。我媽媽擔心她,因為已經走了已經走了那麼遠的路了,還下着那麼大的雨。媽媽來了一句﹕“快去休息吧,剩下的明天繼續做吧。”高主任連忙説﹕“當天的事情就要當天做完。”當高主任快寫完時,媽媽一把把筆奪了過來﹕“行了,快去睡覺吧"。高主任仔細看完蘸紙墨的檔案,愁着臉認真的説﹕“等一等,這兩個字寫歪了。”説着又把筆奪了過去,把那兩個字寫了好幾遍,直到滿意了為止。

還有一次,高主任看到村裏打掃衞生的在街上掃地,主任看到了連忙去把掃把拿過來,自己在哪裏掃地,讓清潔工人去那邊坐着歇息,之所以高主任是村裏的“名人”。就是因為村裏的人都覺得她善良,大方,樂於助人,也很温柔。所以我們都認為高主任才是村子裏的“名人”。

家鄉的名人作文10

大家對葉聖陶這位大作家爺爺一定不陌生吧。他可是我的家鄉——江蘇省蘇州人呀!他一生都淡泊寧靜,但卻為新中國誕生後的文學界增添上了華麗的一筆。

他童年時家境困苦,全家以幫當地的一個地主做賬房為生。但他六歲就進入私塾讀書,成績優異。1907年,葉聖陶考入了我們蘇州當時最好的一所公立中學——草橋中學。在校期間,他喜愛看外國的經典小説及新文學,也為之後的翻譯外國書本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後來因種種原因,他失業了。但是他毫不氣餒,而是把重心轉移到了文學創作上。在失業期間,他發表了許多反應人們在戰火中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的文章。

葉聖陶爺爺是現實社會主義者。他的作品如同一面鏡子,反映了社會陰暗面和人性,給當時冷漠的社會和自利的人們一些啟示。

他一生輕名利、榮譽,卻看重,關心國家的前途與教育。葉聖陶爺爺認為應當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而不是長期詳細地灌輸書本知識。這一觀點衝破了習慣強烈依賴記憶和灌輸的傳統語文觀念。

雖然葉聖陶爺爺已經過世了,但他那寧樸不華的創作精神和人生原則將影響着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我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位偉大的“世紀老人”!

家鄉的名人作文11

位於壽縣北門外,有位歷史名人,淮南王劉安,名聲在整個壽縣城但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了。劉安是漢高祖劉幫的孫子,前164年,文帝把淮南國分給劉安兄弟二人,而劉安即淮南王。

他的一生貢獻很多,著作《淮南子》。資料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經濟學、化學等。他的著作也集中了道家思想。

劉安還好黃白之術,常在八公山上煉丹。因偶成了豆腐,故劉安成了豆腐的創始人。於是同時,壽縣也因此得名。

又因仙丹內的謎團無法解開,眾人紛紛猜測,有了各種各樣的説法。把劉安描述的更加神祕。更富有傳奇色彩。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個成語也是從淮南王這個時期淬下來的。

淮南王的故事令壽縣多了一些古老,多了一些歷史,多了一些精彩——

在淮南五的啟發下,壽縣人開始研究出各種口味的豆腐,而壽縣也因豆腐之鄉美名。

劉安可能不會明白如今的豆腐,原是他手中的“仙丹之次品”。現如今已經聞名於世於全球,成了中國的特色菜。

家鄉的名人作文12

一雙炯炯有神的'小眼睛,一個小挺的鼻樑,一張薄而小的嘴巴,他就是我的爺爺。

爺爺在我們這兒可真算是個“名人”,他是我們這兒著名的“大廚”,他開的“鍾氏飯店”,每天總是人流如潮,他忙都忙不過來。

爺爺有一種嚴謹認真的精神。上次,他在親自做炸鮑魚時,才發現鍋裏的油已經用過了,他猶豫要不要重新換油做一份。因為炸鮑魚需要大量油汁,所以炸過一次的油,與沒炸過的油還是存在口感上很大的差異。這時,李大爺説:“老鍾,要不別換了,鮑魚和油都很貴呢!”“不!”爺爺嚴肅認真地説:“用過的油和沒用過的油做出來的鮑魚,味道可不一樣,我不能不負責任,這是對我職業的不尊重!”他二話不説就把油和鮑魚倒進了垃圾堆。

爺爺還是個樂於助人,善解人意的人。上次,張阿姨吃完大餐,爺爺收她錢時,她發現忘帶錢包了,其他廚師都説她吃霸王餐,可爺爺對她説:“要不你下次來這兒吃時再一塊兒給了,畢竟每個人都會粗心的嘛!”張阿姨聽後熱淚盈眶……

我的爺爺既嚴謹認真,又善解人意,怪不得是我們家鄉的“名人”,我真應該向他學習。

家鄉的名人作文13

還記得,在幾年前有一個身影從我正前方的電視上掠過。他看上去滿面春風、平易近人,絲毫沒有國際著名設計師身上的那種傲氣,卻以過人的智慧撐起了世界建築史上燦爛的旗幟,以靈巧的雙手設計出了令世人嘖嘖讚歎的作品……他就是我的家鄉美麗的蘇州的名人——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貝聿銘爺爺。

他設計出了許多很有名的中外作品,蘇州博物館就是他為自己家鄉設計的作品,20xx年—20xx年期間設計了結合傳統的蘇州建築風格,把博物館置於院落之間,使得建築物與其周圍環境相協調。博物館的主庭院等於是北面拙政園建築風格的延伸和現代版本的詮釋。不僅是古色古香,而且設計的理念與蘇州的特色韻味相吻合,滿足了蘇州人民大眾化的要求。當時他已經八十多歲了,還能如此細緻的刻畫出作品,我實在是佩服不已。

毫無疑問,在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旁的盧浮宮擴建才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建於十二世紀,後又經它的設計而重建。仍不失古典的高雅和優美。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的金碧輝煌的宮殿。它正門的玻璃金字塔就是貝聿銘爺爺設計的。

美國國家美術館、北京香山飯店等都是他主持的重要項目,多國都有他的設計作品,被人們稱為“現代派設計大師”、“建築設計界的奇才”,這就是我家鄉的名人——貝聿銘爺爺。

家鄉的名人作文14

我的家鄉在天長,一個美麗的小城,它東瀕高郵湖,南近長江,北枕淮河,西臨京滬鐵路,物華天寶。是皖東地區一顆明珠。它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歷史悠久,充滿了魅力。

天長人文薈萃,人才輩出。其中朱壽昌棄官千里尋母的事更是遍傳天下。朱壽昌籍貫天長秦欄人,字康叔,為民間流傳的二十四孝之一。其父乃仁宗年間工部侍郎,朱壽昌是其父庶子,母劉氏為其父劉巽之妾,後被遺棄,時朱壽昌尚年幼,從此母子分離。朱壽昌長大之後,襲其父功名,仕途頗順,卻一直未能與生母相聚,思念之心不絕於懷。分別五十年間朱壽昌四方打探母親下落,後來他聽我説母親流落陝西一帶,於是辭官尋母,千里迢迢來到陝西一帶,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朱壽昌終於找到了母親,當時老母已七旬有餘,又有子女數人,朱壽昌皆接回家中供養,孝名頓傳四方。朱壽昌將功名利祿視為塵土,卻千里迢迢不辭辛勞辭官尋母,如此孝心亦是感天動地,感天動地。

我的家鄉讓我驕傲,我愛我的腳下的熱土,因為它養了我們一方人,朋友們為家鄉自豪吧,更要奮發學習,為家鄉添光彩。

家鄉的名人作文15

他,一位衣着質樸的老人;他,一位忠於黨的老人;他,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他,就是我家鄉家喻户曉的愛心老人---姜達敖爺爺。

幾年前,有個叫杜水華的農民工在建築工地上不幸從高空墜落,摔斷了脊椎,成為了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姜爺爺知道後,便去杜水華的家中,坐在牀沿上,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語重心長道:“水華啊!千萬堅強啊!雖然你失去了雙腿,但是,有黨在,有政府在,有人民在,有那麼多關心你的人在,你一定會好起來的……”

為了幫助杜水華擺脱困難,姜爺爺聯合鄉親們為他開了一家商店,並拿出五千元作為小店的啟動資金。杜水華非常感激姜爺爺的大恩大德,便把商店命名為“愛心商店”。每過一段時間,姜爺爺就會用100元買口香糖與同事們分享,這樣一來,既照顧了杜水華的生意,又讓同事們歡喜,讓更多的人知道,有個“愛心商店”。

2008年汶川大地震當天,姜爺爺就到紅十字會捐款五千元。第二天,姜爺爺又率先交了特殊黨費1萬元。這麼一筆錢對於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恐怕是養老的錢!但是,他卻把所有的積蓄都捐給了災區!

這就是姜爺爺,他把大半輩子都給了世上最偉大的事業---慈善事業!有人問他:“你平常省吃儉用,為啥一説捐錢,你比誰都慷慨?”他總是激動的説:“沒有黨就沒有現在的我,我要感謝黨對我的關懷,我要和黨一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od2w4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