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1

大家都知道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這個歇後語吧,可你們知道呂洞賓的故事嗎?

相傳呂洞賓是山西人,為人善良,剛正不阿。八仙之中,呂洞賓名聲最響。因為他行蹤不定,經常在人間濟世度人,上到達官貴人,下到乞丐娼妓,都有受過他點化的。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萬貫家產散發給貧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民間傳説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鍾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飛昇後,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

北宋時,有一年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瘧疾流行,有位賣菜的老婆婆,子孫都染上了瘧疾。一天,有位道人過來,老婆婆招呼他喝茶,禮數周到,並歎息説:家中子孫都病,先生能否施治呢?道士説:明天早晨等我來。第二天清晨老婆婆便等在那裏,道士給他一個紗袋,包着一丸藥,説:發病時讓他拿着這藥,病自然會好。一丸可以治療百人,超過一百人,便沒有效驗了。老婆婆照他的話做,子孫病好之後,又拿來治療鄰居,共治好百人之多。超過百人,藥便沒有效驗。老婆婆將紗袋拆開,裏邊沒有藥,只有張紙條,寫着呂洞賓三個字。

湖北鄂城某鎮有一位貧窮的婦女,向來患有風癱症,每天爬着來到橋上乞討。一天,遇見一位道士經過,問起她來,貧婦回説:丈夫死了,還有位八十歲的婆婆,每天來這兒討些錢米供養婆婆。道人聽後,便將棕拂塵一頭遞過去,説:拉着拂塵起身試試看。婦人牽着拂塵,果然站了起來。又説:你且試着跟我走。婦人跟着走了幾步,癱病竟全部消失,恢復了行走能力,忙拜謝説:先生住在哪裏?我們可以登門道謝。道士説:我住在某人家的樓上。婦人回到家,婆婆十分驚異。問起緣故,知道遇上好人。第二天,找到那家人樓上,並沒有道士,一抬頭,見到呂洞賓畫像,與昨天碰到的道人一模一樣,才知是呂洞賓救治。

呂洞賓類似的故事極多。説法不一,但不論什麼版本,都説呂洞賓是一個好人,是一個好神仙。這就是我們山西的名人——呂洞賓。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2

名人不一定是一些什麼聞名遐邇的英雄模範,就是我們身邊的一些有着特殊本領、優良品質的人,也可以成為我們泰州的名人。而我心中也有着一位名人,她就是我們的班長。

我班長在其他人眼中可能並不是什麼名人,但在我眼中她確實是當之無愧的泰州名人。白天,她在學校認真學習,輔導同學,幫助老師做各種各樣的工作,是老師的左膀右臂,同學們的好幫手。我為我能有這樣的班長而自豪。

我班長在我眼中是一塊金子,而是金子就總會發光,發光的金子在生活中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用途。我們的班長本事可大啦!説她是孫悟空可一點兒也不為過。她是一位很棒的玩魔方好手,可以在短短一兩分鐘內將徹底打亂的魔方復原,速度是疾如閃電。那兩隻手轉動的那麼快讓人根本看不清楚,所能見到的就只有幻影。當你回過神來的時候,只見她手捧一個六面對的好好的魔方,正朝你笑呢!為此,大家對她非常崇拜。

有一次,我不服氣,想向她挑戰一下,證明誰才是班上的魔方之王。隨着裁判員的一聲令下,我倆同時飛快的轉起來。我轉得滿頭大汗,雙手儘自己所能的擺弄着。反觀班長,轉的是不慌不忙,手卻擺弄的飛快。當我做到最後的小魚時,她已經完成了比賽,正看着我手忙腳亂的做呢,我不得不認輸。看來,薑還是老的辣呀!班長的魔方之王的稱號可真不是浪得虛名的呀!這回,我可是崇拜的五體投地了!

我們班長不僅玩魔方厲害,出黑板報也是一把好手。她寫字工工整整,非常漂亮,讓人無可挑剔。她繪畫也同樣很棒。十幅畫畫出來,起碼有九幅會被老師打上優加五角星。所以每次輪到我們辦出黑板報,班長總是個必不可少的角色,而且還總是被委以重任,常常去完成最重要的版塊。要知道,如果你去吃飯,主人肯定會上一道能夠讓你回味無窮的大菜,而這道大菜就一定會讓主人家最優秀的廚師來做。而我們班黑板報也好比是一桌宴席,最重要的版塊也就可以當作是我們給其他參觀班級的一道大菜、我們班長每次都被分配去做這樣的一道大菜,她出黑板報的本事究竟有多高,可想而知了。

名人,不只侷限於一些偉人,普通人也同樣可以成為名人。像我們班長,本領又高,人品又好,難道不能算作是名人嗎?或許你們認為:這還能算名人?但在我心中,名人卻只有一個。她好比一顆閃爍的星星,將我的心照的亮堂堂的。誰是這顆星星?除了我們班長還能有誰!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3

説起我們家鄉的偉人,也就是雲南乃至昆明市的偉人,大家的第一反應便是鄭和、聶耳。但我介紹的這位偉人就是離我最近,在昆明的偉人,那便是我的舅舅——嶽維傳。

他文武雙全,其中武的成就有:中國官方首批跆拳道項目赴韓國訪問團成員之一;中國從事跆拳道運動和推廣最早的教練之一;世界職業跆拳道黑帶九段;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歷任雲南省跆拳道協會祕書長,昆明市跆拳道協會副主席,祕書長、總教練等11項重大成就,要説他練跆拳道,可是經歷了重重困難,其中最大的一個困難那就是得不到我公公,也就是舅舅的爸爸的支持,但經歷過九九八十一難的他終於將黑帶九段的段位帶佩戴在身上。他練跆拳道並不是為了欺負人,而是為了練跆拳道強身健體,同時更講究感化人的心靈,培養人的高尚情操和良好品德,不斷使人超越自我,追求卓越,他還學到了跆拳道的精神:“堅韌不拔、自強不息。”

後來他進入了昆明市公安局車輛管理所駕管科進行工作,正是跆拳道這種“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使舅舅成為嚴律克己,為人正直的人,工作起來一絲不苟,認認真真。這都要高些跆拳道這種精神。練過跆拳道的人都會產生這種共鳴:學習了跆拳道內向的人會變得開朗,小氣的人會變得大方,因為這就是跆拳道的精神所在。

記得舅舅説過一句話:“沒有文化的人是平庸的,沒有文化的團隊是軟弱渙散的,沒有文化的民族和國家是必要滅亡的!”

的確舅舅除了工作和總結經驗以外,還會用其餘的時間來寫書法,他還擔任雲南省詩學會,昆明是書協美協會會員,他的書法被廣東美術館收藏,西安碑林博物館收藏,在省級比賽中獲佳作獎,昆明青少年書畫大賽中獲三等獎等。先後參加書畫展等20多次,獲三等獎、二等獎、佳作獎、優秀獎。被許多家博物館收藏,編如過六次書中。他畫的畫在第二屆書畫“畫聖盃”大賽中獲“畫聖獎。”哦對了舅舅還有“嶽茅石、嶽毛石和嶽五嶽三個名字呢!舅舅還寫過字勉勵我:跆拳道,做人之道,勝人之道,願小旗旗學有所成,文武雙全,戰勝自我,勇爭第一!”

我為我有這樣的一個文武雙全的舅舅而自豪,而驕傲!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4

俗話説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的家鄉就是書香古韻的蘇州。

蘇州自古出過許多有名的文人墨客,我的竺伯伯就是其中的一位。

竺伯伯是個講禮貌、看起來十分的紳士的人,他的説書可謂是有聲有色,雖不能名譽天下,但是隻要是聽過他評彈的人,即使開始不喜歡,聽完也是嘖嘖稱讚。大家都樂稱他為“竺説書”

竺伯伯為大家評彈近30年,幾乎一次錯誤都沒有,字正腔圓,神情把握恰當,引人入勝,讓人身臨其境。只要有他的評彈會,座無空席,無論是多遠聽迷們都會趕過去,每次聽完,結束的時候,大家都還沉浸在故事裏,意猶未盡。每個週末準時準點,觀眾席擠滿了人,只見竺伯伯抱着二胡,打着扇子上場。大家圍坐一起,彷彿都認識一樣,聽着竺伯伯評彈十分愜意,氛圍其樂融融。很多時候大家被竺伯伯的口才所着迷,嚷着:“再來一回!再來一回!”

不過,竺伯伯可不是順利的坐上“説書王”的`位子,在他光鮮的背後,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艱苦歷程。

竺伯伯自打第一次聽完説書起就喜歡上了説書,夢想成為一名評彈達人。可在那個時候中國還是個貧窮落後的國家,竺伯伯家裏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沒錢讀書,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可是他並不想放棄他的夢想,偷偷的騎着父親的自行車去了説書場,説書場的管理員瞧他一身髒兮兮的衣服,以為是來搗亂的,就被硬生生的趕了出去,竺伯伯只好墊着石頭,往窗户裏瞄着看,遇到聽不懂的字,就去替別人幹活,好不容易才買了本字典。可樂器怎麼辦?幹活的錢都不夠買幾根弦呢!可是這並沒有讓竺伯伯放棄他的夢想,他得知大城市裏面有專門賣二胡的店鋪,就千里迢迢來到了一家二胡店,幫人家打雜,趁老闆不在時,他就偷偷看着教書自己學。如今看着那雙佈滿了老繭的雙手就知道他付出了多少,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了下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竺伯伯終於出人頭地了,現在每每提起艱難往事,也是一笑而過,在我心裏竺伯伯真是個了不起的“竺説書”。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5

有一位老人,手拄枴杖,身軀佝僂,滿目深情的守望者一片鬱鬱葱葱的樹林。二十二年如一日,他就像照看孩子一樣精心呵護這些樹木,今天,他將要把這片與自己相伴二十二個春秋的森林無償捐給國家,他是誰?他就是一為民的楊善洲。

楊善洲為了脱險自己當初立下的承諾:“為當地羣眾做一點實事不要任何報酬。”在他退休以後就不斷幫助別人,不停的植樹造林,他把他的一生都貢獻給人民,貢獻給國家,貢獻給荒山。有一次,他聽説保山縣大官市大隊成立了個茶葉專業組,但沒有生產資到處借錢,他立刻送去800元,大家都在想:“楊善洲這樣埋頭苦幹和無私奉獻為了啥?”為了人民!為了國家!

楊善洲不僅為民造福,還對老百姓是非親切。一次,楊善洲和祕書在保山散步,他走進一户人家親切地問着老婆婆家裏的情況,老婆婆躲躲閃閃的説一切正常,楊善洲先進廚房看看,可老婆婆不讓,和楊善洲繞開話題,楊善洲一再要求,老婆婆只好讓他們進去,他們走進廚房,看到一位走路一瘸一拐的女子正在做飯,楊善洲問老婆婆:“這是怎麼回事?”老婆婆回答道:“我兒媳婦的腿摔傷了。”楊善洲平平拉開女子的褲腳斬釘截鐵地説:“她的腿化膿了,得上醫院。“並叫祕書被女子上醫院,老婆婆和女子都反對,可以設置強行讓祕書被女子,並對老婆婆説:“您放心,治好了就送她回來。”他把祕書和女子送上車,給了祕書20元,目送着車子離開,自己走到另一户人家查看情況。

楊善洲是老百姓的貼心人,退休後,他看到滿山荒蕪的大涼山,毅然決定到大涼山種樹。從此以後,他都在大涼山上找果核、育苗種樹,不論嚴寒酷暑,他總是頂風冒雪,風餐露宿在山上,一個斗笠,一領蓑衣,一張草鋪,一把鋤頭陪伴着他,一干就是二十二年。“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付出換來了大連山的滿山蒼翠,他把這價值3億元的林場無償捐給國家。

楊善洲雖然走了,可他的一片深情留在人們心間。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6

在我的家鄉——安徽,有許多名人。古有英布、周瑜,今有陳延年,蔣光慈。但今天我要説的不是這些聲名顯赫的人,而是一位對先秦時期文化和文學極有研究的學者,他就是鮑鵬山。

想必大家還不怎麼了解鮑鵬山,我來介紹一下吧:鮑鵬山一九六三年三月一日出生,畢業於安徽師大學中文系,現任上海電視大學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但這些並不是他成為六安名人的原因,他在《百家講壇》上的講課吸引了無數觀眾,大家無不被他獨特的見地,風趣的語言,和深入淺出的講解所征服。鮑鵬山講授的課題有《新説水滸》、《孔子是怎樣練成的》。我十分喜歡聽他課,而且認為他的《新説水滸》與劉心武的《揭祕紅樓夢》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鮑鵬山對人物的刻畫形象、生動。他曾這樣形容屈原: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終究是蒼蠅。屈原不僅僅只是愛國、忠君之人,他説過“舉世之中唯我清”的話語中展現出憤世嫉俗的一面。同樣,鮑教授描寫莊子也別具一格,他眼中的莊子不只是一個高深莫測聖賢,更是一個富有詩意、率性隨心的文人。

《新説水滸》是鮑鵬山的代表作,讓人讀後很有感觸,他筆下的林沖栩栩如生。林沖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當時宋朝面對北方遼金的軍事威脅政權岌岌可危。彼時林沖武藝高強,是國家十分需要的人才,他本應顯現英雄本色,一展滿腔抱負之志。但林沖面對高太尉多次迫害,忍氣吞聲;甚至親筆寫下休妻書,把愛妻推向高衙內。林沖是當時社會典型的順民、良民,如果不是被高太尉逼得淪為囚犯、發配充軍的情況下,也不可能被逼上梁山。鮑鵬山深刻的分析了迫害林沖的兩把刀:錢和權,説明了封建社會的醜惡與不堪,雖時隔千年,卻發人深省。林沖雖然是小説家虛構的人物,但在鮑的分析下卻猶如是個有血有肉,情感豐富的真人。

鮑鵬山是我們六安人的驕傲,我想要和他一樣,做一位博覽羣書,通曉古今的人!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7

我的家鄉,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祖祖輩輩湧現出許多的知名人物,像季羨林、孔繁森、張自忠等,都是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大人物。但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身邊也會“潛伏”着各行各業的名人。我身邊就有這麼一位小身材、大智慧的名人。

説起新概念教育的劉坤校長,恐怕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一米五的身高,乾淨利落的短髮,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總是透着智慧的光芒。就是這樣一個走在大街上都會成為路人甲的再普通不過的人物,卻在做着陽光下最光輝的事——教育。

她是新概念教育的校長,也是新概念教育的老師,但更確切的應該説她是一位教育家。新概念教育創辦九年以來,劉校長一直都是秉着用愛澆灌孩子的心靈這一理念,慢慢的把學校從幾個孩子擴大到現在的幾千個孩子。孩子們喜歡她,家長們信服她不僅是因為她對待教學的認真,更是因為她用愛感化着每一個孩子。每個學期劉校長都會為孩子和家長準備至少一場感恩教育講座,曾經有次我親眼見到一位來參加感恩教育講座的家長激動地握着劉校長的手説:“太感謝你了,你的講座讓我們跟孩子之間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希望你能舉行更多這樣的感恩教育講座,真是受益匪淺。”

就是這樣一位教育家也同樣在做着慈善事業。只要看到還沒有吃飯就來上課的孩子,她會毫不猶豫的去給孩子們買飯,讓他們吃飽了再上課。看到有手頭緊的家長,她會笑着説:“沒問題,先讓孩子在這學着就行。”看到有孩子要離開,她都會痛哭得不能自已。曾經有兩個孩子的離開讓她久久不能釋懷,她曾喃喃自語道:“難道是因為錢嗎?我可以不收你們學費的。”就是這樣一位被別人看作是“大款”的老師卻會經常備課到凌晨,卻會拖着帶病的身體為學生們講課。她也會像其他的普通人一樣,穿着二三十塊錢的衣服去逛菜市場。

她是同事眼中無所不能的大姐大,她是家長心中無所不曉的的啟明燈,她是孩子們眼中的最和藹可親的老師。她就是我家鄉的名人——新概念教育的劉坤。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8

“我們像鮮花在開放,我們像小樹在成長,我們是聶帥故鄉的少年,把先輩遺志記心上……”每當星期一的升旗儀式上同學們唱起這首振奮人心的校歌時,我就不由得想起了我們家鄉的名人——可親可敬的聶榮臻爺爺。

聶榮臻爺爺生在我的家鄉——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鎮郎家村,和我是很近的老鄉。

記得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曾經組織我們去聶榮臻舊居去參觀。當時,我們看見那個身着筆挺的西裝,衣冠楚楚的叔叔時,都天真地問:“這個帥叔叔是誰?”老師笑着告訴我們:“這就是聶榮臻爺爺》”那時,懵懂的我在我的頭腦裏有了對聶爺爺初步的印象。只覺得這位叔叔長得很帥、很有精神!隨後,我們進入了舊居,參觀了各間陳列室,似懂非懂地聽着老師給我們講了聶爺爺的打仗事蹟和人生閲歷,看了聶榮臻爺爺的舊居陳列的物品、圖片,幼小的我還認為:哇,聶爺爺打仗很厲害啊!是個了不起的人物!

花開花謝,春去冬來。我進入了小學,隨着識字量的增多,在老師的指導和媽媽的督促下,閲讀的許多課外書籍,從書中,我再一次認識聶爺爺。當我讀到戰火紛飛的抗日年代時,面對美穗子這兩個襁褓中的日本小姑娘,聶爺爺不但對他們問寒問暖,還親自安排還給日軍時,我不禁對聶爺爺高尚的人道主義精神所深深折服!面對兇殘的日軍,聶帥不僅沒有冤冤相報,以殘害的方式對待同是日本人的兒童,反而以德報怨,這寬大的容人之量,不是一個普通人能做到的!

去年,中央電視台上演了《聶榮臻》,隨着每天的觀看,我更加了解了聶爺爺的一生,我明白了偉大不是天生的,而是艱苦打拼出來的。聶帥自幼便勤奮好學,發奮求索。“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就是他這種苦學精神的寫照。

聶爺爺的一生是光輝的,是高尚的,他不僅胸懷大志,更能用堅定信仰和崇高理想鞭策自己,他那為祖國,為人民嘔心瀝血,奮鬥終身的事蹟,時刻激勵着我們!我們一定能做到歌中所唱:愛祖國,愛人民,學好知識,練好本領,時刻準備把革命接班人當!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9

説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那些戰鬥英雄、作家、畫家·我的家鄉在南陽,那裏也有許多名人。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家應該都知道的。

諸葛亮誕生於三國時期。他聰慧過人,也有許多人有些嫉妒。周瑜臨終時説:“既生瑜,何生亮。”因為周瑜認為,自己已經夠聰明瞭,可是為什麼還要生出比他更聰明的諸葛亮呢!

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亡於公元234年,享年54歲。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諸葛亮·孔明”。東漢末年的南陽人士。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他給後人留下了“智慧” 、“品質高尚”的光輝形象。也是東亞地區家喻户曉的歷史人物。

關於諸葛亮的歷史故事也有許多,比如説:三顧茅廬、出師表我印象最深的是:草船借箭這個故事。股市的大概內容是:周瑜提出讓諸葛亮在10日之內趕製10萬枝箭的要求,諸葛亮卻出人意外地説:“操軍即日將至,若候10日,必誤大事。”他表示:“只須3天的時間,就可以辦完覆命。周瑜當即與諸葛亮立下了軍令狀。周瑜讓魯肅到諸葛亮處打探虛實。諸葛亮一見魯肅就借20只船,每船配置30名軍卒,船隻全用青布為幔,各束草把千餘個,分別豎在船的兩舷。並囑咐千萬不能讓周瑜知道。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夜裏四更時分凌晨,浩浩江面霧氣佈滿大地,漆黑一片。諸葛亮遂命用將20只船連在一起,向北岸曹軍進發。曹操聞報後,果然擔心重霧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輕易出戰。他急調6000人趕到江邊,會同水軍射手,一齊向江中亂射。霎時,箭如飛蝗,紛紛射在江心船上的草把和布幔之上。等到日出霧散之時,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滿了箭枝。此時,諸葛亮才下令船隊調頭返回。他還命令所有士卒一齊高聲大喊:”謝謝曹丞相賜箭!“當曹操得知實情時,諸葛亮的取箭船隊已經離去20餘里,曹軍追之不及,曹操為此懊悔不已。船隊返營後,共得箭10餘萬枝,為時不過3天。魯肅目睹其事,極稱諸葛亮為”神人“。諸葛亮不僅通天文,識地利,而且也知奇門,曉陰陽。更擅長行軍作戰中的佈陣和兵勢,在3天之前已料定必有大霧可以利用。當週瑜得知這一切以後,大驚失色,自歎不如。這個小故事足以説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了!!

諸葛亮的隨機應變、智慧和對天文地理的瞭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也要努力像諸葛亮一樣聰慧。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10

搖曳的燈光下,有一白髮蒼蒼的老叟,而在他的心裏,有一日新月異的南通,他就是南通一人,輕工業的巨人張謇。

張謇自幼聰穎好學,不論何時何地,都帶上一本書。有一年夏天,蚊蟲滋盛,小張謇一心想要讀書,可沒多久腿上就佈滿了紅包,怎麼辦呢?他就讓家人取來兩個盛滿水的大甕,將腳插入其中,蚊蟲就無法干擾他了。只見他撫平書頁,仔細閲讀,那紅撲撲的小臉上露出了笑容,好像比吃了蜜還要快樂,竟連晚飯都忘記吃了,經過書香的薰陶,小張謇的才華突飛猛進,並在科舉考試中鋒芒畢露,高中狀元。

高中狀元不久後,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了,張謇與老師翁同龢之間書信來往頻繁。在信中,他堅定地説:抵抗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並親自在戰後赴日本,經過七十餘天的考察,他充分體會到日本明治維新帶來的社會發展,呼籲清政府進行效仿,不幸失敗。

仕途走不通,張謇便回到家鄉,施展他的政治抱負。那裏要新建學校,那裏要疏通江水,哪裏要開墾種田,哪裏要安置流民,他都親力親為。白天他跑地方,瞭解民情;夜晚,他鋪開地圖,進行規劃,並安排第二天一天的工作。在他的努力之下,南通形成了一城三鎮格局,達到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殘有所學的理想狀態。

在做講解服務的過程中,有人曾這樣問我:張謇為什麼要這樣為南通賣力?我説:張謇追求的不是名與利,而是百姓安居樂業;他所希望的也不是錢和財,而是國家繁榮昌盛。濠南別業二樓大廳懸掛的《荷鋤圖》就是最好的證明:退出政壇的張謇甘當一名農夫,在江海大地上經營他的實業救國事業,想要探索出一條救國救民的可行道路,以此示範全國。所以懷有如此抱負的張謇,怎能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呢!

是啊!張謇的一生為民着想,為國分憂。面對國難,他義無反顧地在南通試點,躬身實踐,以便讓全國效仿。他是南通的農民,是人民的衣食父母,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座豐碑,更是我的榜樣。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11

他,一位衣着樸素的老人;他,一位忠於共黨的老人;他,一位充滿愛心的老人。他,就是家喻户曉的愛心老人——姜達敖爺爺。

姜達敖爺爺是一位長相平凡卻又充滿創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一位衣着樸素、腳下總是穿着一雙舊布鞋的普通農村老人。要説他的傳奇經歷,三天三夜都説不完那年那年,宜興高塍邱新村的一位名叫杜水華的農民伯伯,在一次做瓦工活時不慎從高空墜落,成了一位高位截癱的殘疾人。姜達敖得知這起悲慘的事故後,立刻帶着3600元錢和慰問品,來到杜水華的家裏。

他坐在杜水華的牀頭邊,含着眼淚牽住杜水華的手,撫慰道:“水華啊,我知道你心裏苦,可你千萬別往壞處想啊!有共產黨在,有人民政府在,有那麼多關心你的人在,你一定要振作起來呀!”

為了幫助助杜水華擺脱貧窮之苦,姜達敖還幫杜水華辦起了一個小商店,毫不猶豫拿出5000元作為小商店的啟動資金。杜水華對姜達敖爺爺感激不盡,還特意把小商店命名為“愛心商店”。店面開張後,姜達敖爺爺只要一有空,就會到“愛心商店”去坐坐。每次去,他都會花上100塊錢買口香糖,與同事們分享。這不僅讓同事們開心,也讓杜水華伯伯有更多的收入年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姜達敖爺爺就第一時間到達紅十字會,捐了1萬元。事後,他還沒停止他的捐款行動,又率先交特殊黨費5120元。

有人看到姜達敖捐錢這麼大方,便氣憤地説:“錢又不咬你,何必白送給別人用!”有些沒心沒肺的人認為:“想出名吧,花錢讓媒體關注你?”也有好心人勸告他:“捐少點,鈔票捐光了,萬一以後不發退休金了,今後的生活怎麼辦?”對於人們的勸阻和不解,他卻依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他堅定地説:“沒有黨的幫助,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回報黨對我的恩惠,我要和黨一起幫助貧困的人們。”

家鄉的名人數不勝數,丁俊暉,徐悲鴻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姜達敖的愛心事蹟也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12

每個人的家鄉都有自己的名人,如:浙江的魯迅,安陽的岳飛,而我的家鄉鄭州有一位名人,他與杜牧合稱小李杜,又與李白,李賀合稱三李,他就是唐朝詩人李商隱。

李商隱一生共創作了600多首詩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錦瑟》《登樂遊原》《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在《唐詩三百首》中,他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四。李商隱在837年也就是文宗開成二年,考取了進士。在這之前,他也失敗過很多次。他初次應舉的年份是828年,也就是文宗太和二年。從那時起李商隱開始了漫長的應舉之路,直到837年他終於考上了進士。開成3年(也就是838年)春,應博學宏闢試不取,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失後不久,李商隱應涇源節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去涇州作了王的幕僚。839年,他再次參加授官考試,順利通過,得到了祕書省校書郎的職位。不久,被調任弘農縣尉。842年,李商隱以書判拔萃復入祕書省為正字。李商隱早年的貧苦生活對他性格和觀念的形成影響很大。一方面,他渴望早日為官,以光宗耀祖。另一方面,早年的經歷使他養成猶豫、敏感、清高的性格,這些特徵即大量地從他的詩文中流露出來,也表現在他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一些外派官員的幕下供職。他的政治生涯結束於宣宗大中十二年(856),在回到家鄉後不久就病故了。

李商隱一生所創作的詩類型有永史詩,詠物詩,無題詩,拼體文等。傳世名句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等等。只有具有赤子之心,熱愛生活,關心現實與人生,具有高尚品格的作家才能創作出至情至性的作品。我們從他的詩文中便可以讀出他的人品來。

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名人,而我的家鄉——鄭州就有一位創作出了反映社會主流與本質的至情至性作品的詩人李商隱。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13

我的家鄉位於河南省南陽市裏的一個小縣城。那裏雖小,但風景非常優美,還有不少的偉人出生於南陽呢!

“智聖”諸葛亮;“科聖”張衡;“商聖”范蠡和政治家范仲淹等等。今天我就先來介紹介紹“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

范仲淹從小讀書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長山的富户,但他為了勵志,常去附近長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讀書。晨夕之間,便就讀諷誦,給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他的生活極其艱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涼了以後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拌幾根醃菜,調拌於醋汁,吃完繼續讀書。後世便有了劃粥割齏的美譽,但他對這種清苦生活卻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書中尋找着自己的樂趣。

他酷愛念書,比如:《詩經》、《尚書》、《易經》、《禮記》、《春秋》等,早已讀的滾瓜爛熟。經過他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014年秋天和1015年春天,他通過科舉考試,中榜成為進士。在崇政殿參加御試時,他第一次看見年近五旬的真宗皇帝。後來還榮赴了御賜的宴席。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不過他的成就還不止這些呢!

范仲淹文學水平很高,著名的《岳陽樓記》就出自他手。這篇文章語句優美,節奏感很強。其中流傳千古的名句也不少,比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詞作,如《漁家傲》《蘇幕遮》,蒼涼豪放、感情強烈,為歷代傳誦。歐陽修曾稱《漁家傲》為“窮塞主詞”。他的著作是《范文正公集》。範純仁是他的次子,父子都當過宰相。范仲淹在散文、詩、詞均有名篇傳世。比如“彼希聲之鳳皇,亦見譏於楚狂;彼不世之麒麟,亦見傷於魯人。鳳豈以譏而不靈,麟豈以傷而不仁?故割而可卷,孰為神兵;焚而可變,孰為英瓊。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這樣一個才華橫溢、學富五車的偉人竟然跟我是老鄉,看來以後我要向他多多學習,像他那樣把學習當成樂趣,這樣學習就既快樂,效率也高了。好了,這就是我家鄉的偉人了,怎麼樣,牛嗎?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14

説起名人,同學們一定會想到有着眾多“粉絲”的歌星、影星、球星等。然而,今天我要讚頌的卻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一個堪稱我精神楷模的人,一個我心目中的名人——我的爺爺。

也許你會不以為然,會説你爺爺那麼平凡能稱得上名人嗎?我可以驕傲地告訴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爺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他不僅吃苦耐老,而且還是“養羊高手”呢!”

雖然我不曾目睹爺爺前半生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但60歲的他依然有一股不怕輸向前衝的幹勁。他到了花甲之年,還要堅持買羊,放羊。要知道放羊是一件多麼辛苦的事情,他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寒冬酷暑,都趕着羊羣堅持行走在山坡的崎嶇小道上,也不知道跌倒過多少次,受過多少傷,但他每次都能從容地站起。一次次勇敢地面對山洪雷電,一次次堅強地戰勝猛烈的狂風暴雨。山野的風將他吹得更加挺拔、更加堅毅!

夜幕降臨,依然看不到他回家的身影;朦朧中醒來,總是聽到他還在羊圈給小羊飲水、添草的聲音……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勤勞作,任勞任怨,從不抱怨生活的艱辛。

每日裏東方剛亮,爺爺就樂呵呵地甩着鞭子唱着信天游出門了。上百隻羊“咩咩咩”地叫着,寂靜的小山村頓時熱鬧起來。上百隻羊彷彿能聽懂他的話一樣,像訓練有素的士兵,沿着鞭子的方向,向山谷走去……羊兒什麼時候該剪毛,什麼時候該吃什麼草,什麼時候該防疫喂藥……爺爺能講得頭頭是道。他把羊養得腰圓體壯,羊羣從幾十只發展為幾百只,是遠近聞名的養羊專家,前來拜訪取經的人絡繹不絕。所以我認為他是我們家鄉的名人。

爸爸幾次勸他別再操勞了,他説為了我們姐弟三人能安心讀書,他還要再幹幾年!記憶中我是否沒看見爺爺享受過節假日,他所付出的心血與汗水讓我們刻骨銘心,永生難忘。

我要學習他幹什麼事情都持之以恆,吃苦耐勞的精神。姐姐説:“爺爺真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我愛我心目中的名人——我的爺爺。

家鄉的名人作文750字15

我的家鄉——鄭州歷史悠悠上至千年,當你進入鄭州,歲月的風聲夾雜着詩的雅美傳入你耳中,映入眼簾的是當年明月詩所漫過的步步足跡,詩人杜甫,這一愛國詩人一生心繫國家,雖然他顛覆流離,但可貴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論怎樣困頓不堪,也不論漂泊到什麼地方,他總是心繫着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時光追溯到兩千年前,正直黃梅時節,詩人杜甫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從小聰明過人,深的人喜愛,但不幸,早年家道中落,屢受打擊,一生仕途不順卻並未使詩人杜甫一蹴而就,早年的他曾在玄宗科考中應試,卻因李林甫怕因“狀元”而使得他地位不保而向玄宗撒了一個謊,至此,詩人杜甫落榜。早年的顛覆琉璃一直持續到中年,流放到長安後,他過着貧窮愁苦的生活,幾曾親眼看到權貴的豪華奢侈和窮人受凍捱餓的悽慘情景,按捺不住心裏的憤慨,就用詩歌控訴這種不平的現象。“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他對農貧民與富貴人家的不等生活的憤概……詩人杜甫在長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剛剛封他一個官職,安史之亂爆發了。長安一帶的百姓紛紛逃難。詩人杜甫的一家,也擠在難民的行列裏,吃盡了千辛萬苦,好容易找到一個農村,把家安頓下來。正在這時候,他聽到唐肅宗在靈武即位的消息,就離開家投奔肅宗,哪得知剛出關便遇到叛軍挾持,叛軍在農民百姓家人户燒殺奪搶,後見詩人杜甫不像是一位高官就將他放了。

逃離出來的詩人杜甫可謂是一貧如洗,身無半分,衣冠簡陋,得知玄宗已到鳳翔,便欲想見玄宗,玄宗對詩人杜甫不遠萬里前來投奔,忠貞不渝感到感慨,便封他為一個小官

過了不久,宰相房琯被唐肅宗撤了,詩人杜甫認為房琯很有才能,不該把他罷免,就上了奏章向肅宗進諫。這一來,得罪了肅宗,虧得有人在唐肅宗面前説了好話,才把他放回家去。唐軍收復長安以後,詩人杜甫也跟着許多官員一起回到長安,玄宗派他到華安去做個小官,此時正直戰火綿延,雖華安已被官軍收復但叛軍卻沒有被消滅。

他辭去了官職,正當乾旱,詩人杜甫是窮的一身貧,隨着當地農民逃亡,在院寺旁建了一個廟,從此隱居。此後朋友去世,詩人杜甫也無所依賴,最終也逃不過病魔的掌心,病死船頭……

一生的顛沛流離也使得詩人杜甫唯有對祖國的無限真情這一依戀,詩人杜甫的愛國之心與他對追隨淡泊的人生,永遠的銘刻在了人們的心中……

標籤: 家鄉 名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q42gr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