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我的家鄉菜作文(通用11篇)

我的家鄉菜作文(通用11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家鄉菜作文(通用11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家鄉菜作文(通用11篇)

我的家鄉菜作文1

我的家在古城嘉禾縣。

嘉禾遠近聞名的菜餚中,狗肉算得上是極品了。俗話説:“聞得嘉禾狗肉香,神仙也跳牆。”它是依照傳統祕方製作的。一般選用十來斤重的童子狗為原料,烹飪時先將狗肉的水分炒幹,放水燜煮,成膠質狀後,再放入調料。出鍋時,淋上少量的白酒和生茶油。紅燒出來的狗肉酥爛噴香,不腥不羶,“狗肉味”十足,確實是神仙也擋不住的美味。

嘉禾人做菜除用油上乘、選料精細外,在製作上也特別講究。如“油炸肉”這道菜,是嘉禾人家家户户都會做的一道主菜。選的是農家養的土豬肉,切成塊,在油鍋中炸成棕褐色,再經多道工序製作而成。這種肉不油不膩,香氣四溢。誰去做客,主人都想展現一下自己的廚藝,把它當成“代表作”,要你先品嚐一塊。如你不主動,主人會趁你不備夾着大塊油炸肉往你碗裏放,逼得你不吃也得吃。

“走遍四水和三湘,嘉禾美食最難忘。”這話一點不假。嘉禾人不僅烹飪講究技藝,取菜名也新穎別緻:龍鳳呈祥(雞肉和蛇湯)、山道彎彎(豬崽腸)、高腳木耳(紅薯葉)、仙女下凡(南瓜藤)等等,都具有詩情畫意。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家鄉菜。

我的家鄉菜作文2

臨海,是我的家鄉,她美麗、樸素、歷史悠久。自打我出生起,我就離開了她。因此,對於臨海的記憶,我知道的實在是很少。我只記得那裏有雄偉的江南長城,有令人無不讚歎的東湖,有可口的黃巖蜜橘,有令人流連忘返的山水美景……

要説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什麼,那就是臨海最有特色的小吃——麥餅了。為什麼麥餅這麼吸引我呢?下面讓我來一一介紹一下吧!

首先,是麥餅的工藝。麥餅看起來像普通的煎餅,但往往難以做好,關鍵就在和麪的軟硬上,沒一點功夫可是掌握不好的哦!先抓一團面,包入陷,再擀成餅,上鍋煎。然後用筷子挑一個洞,如果面和得太軟,挑不起來;太硬,有合不回去。嘿!可真是有點麻煩啊!

其次,是麥餅的味道。剛出鍋的麥餅滑嫩爽口,葱香四溢。輕輕嘗一口,鹹鹹的,香香的,令人越吃越想吃!夏天,沏一壺茶,搖着扇子,嘗着麥餅,可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呀!

其實,這些都不是麥餅最讓我喜歡的地方呢!麥餅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因為它像臨海的人民一樣質樸無華。它不像過油肉一樣有名,它也不像蟹黃小籠包般的高貴。它只是臨海人民的看家小吃,它雖然沒有名氣,但卻是臨海人民最喜歡、最喜愛的小吃呢!

麥餅是我的家鄉菜,臨海是我的家鄉,我為自己是一個臨海人而感到驕傲!

我的家鄉菜作文3

“油爆河蝦”、“杭州牛柳”、“糖醋排骨”……哪一樣不是深入人心,讓人難以忘卻的?可是,在那麼多的美味佳餚中,我最愛的,最難忘的還是家鄉那碗清香撲鼻的梅乾菜燒肉/

梅乾菜燒肉不是高級餐廳中的掌勺大廚才能燒出來的。在家鄉慈溪,會燒菜的人都會做這碗梅乾菜燒肉。

梅乾菜燒肉是媽媽的拿手好菜。吃過一次,便難以忘卻。這菜的味道很不錯,能夠常常地留在品嚐的人的記憶深處,難以抹去。

梅乾菜燒肉一般都燉得很爛,香香酥酥的,且不説味道,看媽媽端來一大碗梅乾菜燒肉,便垂涎欲滴了。肉有些紅褐色,色彩很深,鬆鬆胯胯的;梅乾菜也是褐色的,比肉的顏色更深,還油油的閃着金色的,亮閃閃的光澤,襯着那誘人的燒肉……聞一聞,香噴噴,熱騰騰,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美,一種難以形容的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我不禁責怪鼻子:你怎麼這麼小,才吸入那麼一點兒香味……

“吃飯了!”媽媽喊我們。我和爸爸爭先恐後地衝向餐桌,那速度!我猜想,要是在奧運賽場的終點放上一大碗肉,説不定人人都會破世界紀錄呢!我還沒衝到座位上,就以比孫悟空還快的速度操起筷子和勺子,夾起一片肉和許多梅乾菜向嘴裏送。真好吃,這肉七分油,三分瘦,滑而不膩,酥爛酥爛的,梅乾菜更是美味,有菜的清淡、自然,又不乏肉的柔滑、富貴,真是極品啊……

不一會兒,飯已就着內被我們席捲一空了,肚子雖已經撐飽,但仍貪婪的,意由未盡地看着那梅乾菜燒肉……擦盡脣邊的油,似乎還很餓,但已完全飽了,再吃一塊……

家鄉的梅乾菜燒肉,是不能讓有忘卻的。OK!家鄉菜!

我的家鄉菜作文4

每每有值得慶祝的事,爸爸和媽媽一定會帶我們去酒家大吃一頓。因為對我們來説,酒家的東西乾淨,並且色香味俱全。

今天,為了給奶奶祝壽,我們全家要到一家名叫“堅嫂”的大排檔裏吃飯。我來到後,一點兒也不高興,嘴蹶得老高。因為這裏又窄又骯髒。姐姐見我這樣,對我説:“奶奶愛吃這裏的家鄉菜,這裏的廚師全是咱們家鄉的。”為了讓奶奶高興,我就沒説什麼,老老實實地坐在了餐桌上。

第一道菜是“全家福”。這道菜很合適我們,菜是用一個罐子裝的,而且罐子上還有一張紅紙,上面寫了個倒轉的“福”字,揭掉“福”吃到裏面的菜。整個菜不僅外觀吸引、味道還很鮮甜,而且內容非常豐富,有白蘿蔔、茄子、生菜、粉絲等很多菜混在一起。我想了想,這就是”蔬菜王國”吧!

第二道“白菜排骨肉”。這道菜的排骨是蒸出來的,盤子上用大白菜做鋪墊,把蒸好的排骨中的汁倒進白菜上,再把排骨放上去這就完成了。吃下去白菜有那種排骨的味道,排骨也保留這裏的鮮味。

“葱拌豆花,炒青筍”等,每一樣都很特別,色香味俱全。奇怪,我以前怎麼就沒注意到呢?

晚飯後,姐姐對我説:“以後,我們不要老吃酒家了,我們家鄉菜也非常有名。”我們也應該改改口味了。

我的家鄉菜作文5

我的家鄉在湖南綏寧,那是一塊富饒的寶地,家鄉有一種特色風味的菜,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我的家鄉菜,俗稱臘肉。逢年過節,我都會到爺爺家裏去,每次爺爺都會炒我喜歡的臘肉。製作臘肉,先要用小刀把肉穿個洞,用繩子穿好,掛在樑上,下面是個火爐,爐子裏的火燒的旺旺的,讓煙去燻肉,過幾個月,肉色轉黑的時候,臘肉就做好了。炒臘肉,先要把臘肉放在火裏面燒,在唰乾淨,炒幾分鐘,再放鹽,辣椒,肉就炒好了。

一口咬下去,肉中的油便飛濺出來,肉質細膩、潤滑,有如仙境般,再嚼幾下,肉中富含辣味也出來了,混着那油,又辣又香,吞下肚中,口中的餘味讓人回味無窮。外婆説:“可別只看味好,也要想一想,其中的道理。”

我想:是啊,臘肉外表不好看,而如此美味,不正是説不要以貌取人嗎?它飽受烈火煎熬,飽受煙火每時每刻的折磨,才有瞭如此好的味道。我們人生呢?一路走過,有多少困難,是它——臘肉,給了我繼續前進的勇氣,他告訴我,陽光總在風雨後,要不怕困難,不畏艱險,要在困難中鍛鍊自己,而當你突破重重困難之後,必會綻放屬於自己獨特的光彩。

我的家鄉菜作文6

那只是一道再普通不過的農家菜,如今,卻觸摸不到它的味道。

那裏依舊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家鄉的一切,我都一景不漏地記在腦中。翻開八歲的記憶錄,當時我與奶奶生活在那“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園中。我不能忘卻:夏天的清晨伴隨着蟬的鳴叫聲,踩着路邊的青草踏上了上學的道路,家鄉的清晨是那樣的神清氣爽。我還會經過那一片綠油油的菜地,總會見到那些埋在土下卻不甘示弱向上生長的植物,後來我從奶奶口中得知那是芋頭。晚上,我在門前那葡萄架下“坐看牛郎織女星”,傾聽奶奶講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微風吹起耳邊的髮絲,感到靜謐在心中滋生!

那道家鄉菜——芋頭扣肉令我回味無窮,也是我得到的第一次獎賞。

作為莘莘學子的我經過不斷努力,終於,興高采烈地拿着那份滿分的試卷回家。奶奶的嘴角猶如花朵綻放時的弧度,豎起大拇指,“咱家的孫女是最棒的!對呀,我得獎勵你,做一道正正宗宗的家鄉菜——芋頭扣肉給你嚐嚐。”我使勁地點點頭,心理樂滋滋的。然後埋頭苦幹地做作業,偶爾抬頭看看在廚房裏忙碌的奶奶。

過了許久,奶奶小心翼翼地把菜端上,説那是給我的獎勵。哇,淡紫色的芋頭夾雜着金黃色的扣肉,濃濃的香味直逼鼻子處,簡直令我垂涎三尺。奶奶夾了一塊最大的放進我的碗裏,笑眯眯地説:“快趁熱吃,着芋頭要與扣肉夾在一起吃,方能吃出它的本味!”儘管很熱,我還是咬了一大口,芋頭那何等的粉與滑在嘴裏上顎迴盪,而扣肉的柔軟以至到舌頭就一下子把它捲到喉嚨處,就連喉嚨也有它的甘香,肥而不膩。兩者的結合簡直天衣無縫,天下絕配,那種感覺很奇特,似乎把我帶到了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奶奶在身旁側着一隻手用那深情的眼神看着我,我天真爛漫地笑了一下。突然,奶奶用她那壘滿老繭的手擦了一下我的嘴角,原來是我吃得狼吞虎嚥以至於不小心沾到嘴邊,這也是一種愛的傳遞。“好吃嗎?”奶奶帶着些焦急的語氣問,“簡直是世上最好吃的東西!”“愛吃就多吃一點吧!”奶奶答道,於是又往我碗裏夾了一塊。飯後,我倆沉浸在笑聲中……

至今,我還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天晚上奶奶説的那番話,“記住,千萬不要驕傲,努力去讀書,將來為建設家鄉貢獻一份力量。”是的,雖然我現在學習不太好,但我不會放棄,我會不斷地向前奔跑着。因為遠方的呼喚使我信念愈堅。也許就像那道菜,只有細細品嚐才能品出它的本味。

在屋頂上,凝視着“夕陽無限好”那一番美景,又因為“只是近黃昏”總令人留戀,惆悵。追隨着蒲公英的飛舞,在那憂傷的一刻,我居然聞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作文

我的家鄉菜作文7

今天,我來到外婆家,看着桌上擺着一盆盆香噴噴的菜,不禁垂涎三尺,而其中有一盆菜,最不引人注目,外婆告訴我,那是我們家鄉最有特色的菜——芋頭。

聽外婆説,她最喜歡的菜就是芋頭了。我對此很不解,那麼多好吃的菜中,外婆為什麼就單愛這芋頭了呢?一問才知道,原來芋頭中含有的營養價值很高,它既可當糧食,又可做蔬菜,是老幼皆宜的滋補品,秋補素食一寶。怪不得外婆單愛這芋頭了。

聽着外婆講,我打開了電腦,上網查了下關於芋頭的介紹,我才知道芋頭不僅有着豐富的營養,還有着一段非凡的經歷。

那是清朝道光十九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在廣州的英美俄德等國的領使,用西餐來招待林則徐,在飯後上了一道冰淇淋,林則徐因不知冰淇淋為何美食,看到有氣冒出,以為是熱的,便用嘴吹之,好讓這道菜涼了再食。領使們看的大笑,把林則徐氣得吹鬍子瞪眼睛。但林則徐也不動聲色,過了許久,林則徐宴請那些領使們吃飯。他請吃的菜餚,都是涼菜,之後上了一道芋泥,顏色灰白,表面閃着油光,看上去沒有一絲熱氣。那些個領使以為那也是一道涼菜,用湯匙舀了就往嘴巴里送。哈哈!上當了,領使都被燙得哇哇亂叫,林則徐心裏暗笑,嘴裏則不停地抱歉,説沒想到他們原來不知道這“芋泥”外冷裏燙啊!

細細品味着這外冷裏燙的芋頭,想着芋頭的這一段非凡的經歷,不禁為芋頭的特色所折服,一個小小的芋頭,不僅捍衞了祖國的尊嚴,還爭回了林則徐的面子。

大家想知道更多關於芋頭的介紹嗎?想親自品嚐下我家鄉的芋頭嗎?那就來我的家鄉——福建吧!

相信你們會喜歡的!

我的家鄉菜作文8

我的家鄉宜興是一個臨近太湖的美麗小鎮,家鄉的太湖三白馳名中外,但我卻獨愛家鄉的馬蘭。

馬蘭是一種野菜,生長在路邊看起來卻灰頭土臉,但一上餐桌卻變得清麗淡雅。在宜興,一般的酒店都有賣,可我還是覺得外婆做得最好吃。碰巧,今天鄰居阿姨送來一包新鮮的馬蘭,我一見臉上就笑開了花,哈哈,又到外婆大展廚藝的時候了。只見外婆拿着剪刀咔嚓幾下,彷彿是過鏡頭似的,馬蘭的老根就被剪掉了。快速地衝好後,就該煮了。外婆升好火,蓋上鍋蓋,過了一會兒,蒸汽溢了出來,我的眼睛隨着蒸汽一點點升高,一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瀰漫開來,我貪婪地嗅着,像一隻聞到了肉骨頭味的小狗,香味把妹妹吊了過來,看得出,雖然她不會説話,但也覺得非常香。終於煮好了,外婆打開了鍋蓋,馬蘭看起來更綠了。霧氣繚繞中,馬蘭竟然縮小了許多,在水中舒展開來,像一朵朵翠綠的`小花。外婆熟練地撈起馬蘭,用一雙蒼老的手攥幹,就這樣,原來看起來挺多的馬蘭緊密地纏在一起,像一隻綠色的拳頭。外婆又把“拳頭”放到碗裏,撒上少許鹽,撒上又一樣家鄉的特產——早已切成丁的龍泉豆腐乾,再澆上一勺香油,拌幾下,人間美味——涼拌馬蘭就出爐了。

剛端上桌,一雙筷子和一隻勺子迫不及待地伸進了碗裏,我和妹妹都等了半天了。我細細地品嚐着,沒有西安羊肉泡饃的滄桑,沒有蘇州松鼠桂魚的酸甜,也沒有烤肉的異域風味,有的只是一陣一陣清香纏繞在脣齒間,是那樣的淳樸,嘴裏的每一顆味蕾都在愜意地深呼吸,好像吃到嘴裏就會看到明麗的田園風光,聽到春天悦耳的鳥啼。並不止我一個人陶醉在這樣的美味中,妹妹吃得滿臉馬蘭,正在幸福地敲着碗邊,外婆看着我們的一臉饞樣,開心地笑了。

如果你到我的家鄉宜興來,一定要品嚐我的家鄉菜——馬蘭。

我的家鄉菜作文9

我的家鄉是一個山好水也好的地方,我們這裏的家鄉菜也是很有特色的,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我家鄉的人會熱情的款待你,拿我家鄉的菜你吃,如果你吃過一次就一天都很有精神。如果你一天不吃家鄉菜你就會覺得沒有力氣幹活。

我家鄉最有特色的菜是酸湯菜。酸湯是辣椒榨成汁,煮菜的時候先把水燒開,放一點辣椒汁,然後放各種各樣的蔬菜,並且起鍋的時候放一點西紅柿、葱、蒜等香料。吃的時候,按照自己的喜好,可以做一點蘸水。

我們當地人一到夏天就習慣吃酸湯菜,酸湯菜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地方人們的家常菜。據説,酸湯還可以延年益壽,所以,我們都愛吃酸湯菜。

除了酸湯,還有些特色菜。小孩子去山上放牛,會捉螞蚱回家來炒着吃。我媽媽炒着晾乾的螞蚱,聞起來真香啊!吃起來味道更好,又香又脆,真爽!飯後,特色菜的香味讓你回味無窮。

我的家鄉菜還有很多很多……

快,快來我的家鄉吧,我們會盡情的款待你,讓你大飽口福。

我的家鄉菜作文10

家鄉的魚面已經好久沒有嘗試了,但是愛的回憶卻始終在心底銘記。我知道,它一直都在我身旁守護着我。隱隱地,我嚐到了温暖的味道……

回首兒時,一幕幕往事宛如昨天發生。

記得小時侯,我是寄居在外婆家的。那時父母急於出外創業,於是就將正值七歲的我安置在外婆家。外婆很是疼愛我,總會弄一些可口的東西給嘴饞的我吃,在記憶的篇章裏,她做的最多的似乎就是那牽動着我的家鄉魚面了。

那年冬天,大雪紛飛了幾乎整個冬季,家家户户都緊閉家門。我和外婆每天都窩在火爐邊,到了用餐時候,外婆總是端來一碗熱騰騰的魚面,即使每日如此,但我並不感到厭煩。只是心裏有幾分疑惑。“阿婆,這魚面在媽媽那邊也有嗎?”外婆總會慈祥地微笑着,輕輕地撫着我稚嫩的小手慢慢地講道:“你媽媽在很遠很遠的地方工作,這魚面只在我們這兒才有呢?這啊,還有特別的含義哩。”於是,我總會嘟起迷惑小嘴。帶着幾分稚氣卻又十分認真地聽她繼續講道:“魚面是我們這兒的地道菜,它一層一層地捲曲着,散開來,是條的形狀,就像一根線,一方牽住我們的家鄉,另一頭拴住離鄉他處親人的心。”看着眼前這一根根不普通的魚面,我的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股敬意。仔細品味過後,舌齒之間還殘留漸隱漸退的餘味,叫人難以忘懷。雖然它並沒有絢麗的外衣,但米黃的色彩也着實讓人倍感温馨,怪不得是我們魚米之鄉的地道菜呢?原來它是用魚作為原料,加上少許肉沫和澱粉,經過一系列加工從而製成類似條狀的魚面。

不知為何,我對這品嚐了多年但從未在意過的東西,在這一刻,卻充滿了渴望和欣意。對外婆的話雖然是懵懂的。於是,總吵着讓外婆隔三差五地做一些魚面,以滿足我探求的慾望。

冬的變化真是讓人捉摸不透,一連的雪天瞬間就變成了大雨連綿,田野的小路都被雨水浸沒,原本光禿的曠野此時只剩下冰的沉寂。我獨自走在放學回家的小路上,空切的心靈被孤涼的氛圍包圍着,變得惶恐不安。鞋子都被雨水打濕了,但我沒有理會。因為我知道,回家的路還很長,再悲切,也始終要靠我自己一個人去走。

一步,兩步,三步,向前的步伐真的好艱難。路好滑,我的心也格外沉重,前方的視線似乎捕捉到了一個身影,隱隱約約,搖搖擺擺,慢慢的,越來越近了,那個身影如此熟悉,我不敢確定。更近了,原來是外婆。她的嘴脣微微有些顫動,風舞動着她兩鬃的亂髮,掠過通紅的耳際。她微微卷曲着身子,明明步履蹣跚,卻還不停地交替着愴惶的步子,看着寒風吞噬着瘦弱的外婆,泥土附合着雨水跟隨在她的鞋子上,愛的雨水混合着心疼的淚水流進我的嘴裏,一直甜到我熾熱的心裏,我知道,那是愛。

風雨中,我和外婆依偎着走到一個小屋檐下躲雨。這時我才發現,外婆深黑色的大衣下包裹着一個小小的保温瓶,外婆拿過它打開來,一陣陣温暖的魚面香味沖鼻而來,外婆展開了緊鎖的雙眉。高興地説:“幸好還沒涼,你趕緊吃,這雨可真大啊!”接着便用粗糙的手理了理零亂的頭髮,用她深黑色的大衣為我擋住昏暗的前方漂落的雨點。捧着手裏熱氣騰騰的魚面,還沒嚥下,眼角再次溢出了愛的淚水。外婆看到我遲遲沒有動口,一邊用手為我拭去眼角的淚滴,一邊還不忘叫我趁熱吃,我忍住心的悸動,狼吞虎嚥地吃起和着淚水的魚面,這一刻,在我心中除了甜和感動已經容不下任何雜質。

終於在學校的門口送走了外婆的背影,在我回到教室的那一剎那,我的腦海裏突地閃現了一些什麼。在回家必須經過的那條小橋小,雨水會把橋頭的粘泥侵噬透,水會浸上橋來,根本不能行走……

我飛快地奔出教室,丟掉了雨傘,任漫天飛舞的雨水抽打着我疼痛的心靈,不顧一切地奔向那條有外婆的路途……

如今的我已是一個散發着書香的成熟女孩,回首往事,點點觸動人心。

好久都沒有嘗試家鄉有魚面了,但那愛的味道似乎一直停留在心裏,我似乎懂得了外婆的話,因為我已感到那魚面正緊拴着我思念的心。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與她躲過雨的那個愛的屋檐。回憶的畫面,無奈我只能用記憶將它放演一遍又一遍。她已經離開了,遠遠地離開了,但愛的滋味始終沒有隱退。

而每當下雨的時候,我都會坐在窗前,遠方飄來的雨點落在我的身上,只是此時,已無人為我遮擋。我知道,我要勇敢的,要一個人去面對人生的無數雨點。我不知道她是否聽得到我堅強心靈的呼喊,但我想,她一定感受得到我滿懷的愛。因為曾經是她用愛感動着我,讓我懂得如何去愛。

或許,她一直都在天的另一邊為我默默祈禱。或許,她一直都在我身邊陪伴着我,或許她還在説:“多嚐嚐家鄉的魚面啊!”

是啊,我是該回家鄉,嚐嚐那讓我回味一輩子的魚面了。

我的家鄉菜作文11

我來自美麗富饒的太湖之濱,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宜興。

宜興菜是宜興本地菜,宜興頭菜,是當地一道世代相傳的名菜。宜興頭菜也叫“全家福”,據説這道菜還是有來歷的。相傳,宜興人任小園是清乾隆年間宮內御廚,廚藝高超,所制菜餚深受皇帝喜愛,被封為光祿大夫。那一日,皇帝出巡回宮,飢腸轆轆,吩咐用膳。皇帝用膳,可是一件大工程,每用一次膳,都要準備好長時間。皇帝那頭催得急,一時間,御廚內慌了手腳。任小園靈機一動,用廚內現成的材料,各樣抓一點,燒成一盤大雜燴。只用很短的時間,菜就送到了皇帝面前。皇帝正餓呢,沒細看,就吃了起來。嘿,你別説,味道還挺好!這一餐啊,皇帝吃得特別香,還特別多。吃完了,一看,這菜以前怎麼沒吃過呀?趕緊吩咐人去問菜的名字。也巧,前一天,任小園正好帶了全家去寺廟上香,就脱口而出:“全家福”。皇帝一聽,蠻好啊,菜的味道好,名也好。據説,自那以後,“全家福”這道菜就成了清皇宮一道御用菜。任小園回鄉,把這道皇宮名菜帶回了宜興。

這道菜很快被宜興人認同、稱道、推崇,成了婚慶喜事、節日宴慶賓朋的當家菜餚,而且總是頭一道上。民間,習慣把宴席上的第一道菜叫做“頭菜”,叫得多了,“全家福”就叫成了“宜興頭菜”,成了一道世代相傳的當地名菜。

“全家福”這道菜從它的菜餚的用料簡單易備,不需任何加工,雖簡單,但味美。從菜中展現了宜興人的聰明、靈性和包容的個性特徵。從這告訴我們每個簡單的人都會成功,但要有仔細耐心與希望,勇敢﹑堅定地走好每一步,才會見到成功的花兒綻放。

“全家福”,我的最愛!

“全家福”,我的最愛家鄉菜!

標籤: 通用 家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kxkez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