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家鄉作文 >

家鄉拜年風情的作文

家鄉拜年風情的作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拜年風情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拜年風情的作文

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家鄉的拜年風情。臘八醋不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壞。逛娘娘宮:臘月十五開始,各式各樣的年貨全都上市,以娘娘宮為軸心的宮南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宮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人到這裏,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來這裏多是洗娃娃的。從娘娘宮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這是節前婦女必須做完的事情。糖瓜祭灶: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裏12點祭灶王爺。待香燃盡後,請下灶王像,點火燒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灶王像,又叫灶王碼子換上,年復一年,都是這樣。

吊錢兒:吊錢兒是用彩紙剪刻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稜上,作為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那天損壞,否則就意味着一年不吉利。破五:天津人稱正月初五為破五。這一天,家家户户吃餃子,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順順當當,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災的意味。在天津人的心目中,鬧元宵也是過年,因此,要鬧得轟轟烈烈,要鬧出年味來。從正月十三到十七的每天晚上,城內繁華的街道,遊人如織,燈火輝煌,鑼鼓喧天,非常熱鬧。十五這天,平時分家單過或外出工作的,都要集中在家長的住處吃晚飯,因為正月十五是第一個月圓的日子,月圓家圓,象徵着家庭和睦、美滿幸福。湘中一帶流存着許多過年的風俗,不但古老、樸素,而且豐富多彩。特別是在遊藝娛樂方面,百藝競獻,異彩紛呈

。如舞龍燈,耍獅子,贊土地,舞春牛,送財神,打花鼓……長沙一帶,流行的大年初一風俗有:大清早起,開門炮後,擺好供品,由男子長者擇吉利方向奠酒三巡,作揖三次,謂之出天行;然後全家大小梳洗完畢,於堂屋齊向祖先禮拜,再依輩份高低,全家相互拜見,俗稱全家拜年,又謂之團拜。在湘潭一帶流存着許多過年的風俗,古老而樸素。從正月初一到十五,不論是農村或城鎮,到處可以看到舞龍燈。舞龍燈先要接龍。即挨家挨户發請帖,凡是接了請帖的人家就依次進屋去舞龍燈表示祝賀。接龍後,開始舞龍。龍隨鼓起,翻騰跳躍,大有騰雲駕霧之勢。歡快時,燈游龍卷,讓人目不暇接,。湘中一帶盛行舞龍燈,還傳承着不少的巫風楚俗,如接龍、收水、掛紅等,都表達了人們喜慶豐年的美好祝願。春節是中國人民普天同慶的日子。但中國地大物博,各地或多或少都形成了自己的節日習俗,湘潭也不例外。尤其在食俗方面,更是別具特色。

春節期間,湘潭人喜歡以海南檳榔敬客,甚至年節唱大戲,對演唱出眾的演員,也以檳榔作為獎賞。清人有《潭州竹枝詞》道:風流妙劇話情長,豔姿嬌容雅擅揚,一串珠喉歌宛轉,有人台下擲檳榔。廣州美稱花城,以種花為業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更成為廣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湧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湧動,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廣州新春風俗,在人際交往中,必備利是。當然,所謂利是,即為紅包,親朋相見,大人要給小孩利是。廣州市民中,市民階層十分講究,要給雙封,而內包多少紙幣則不拘,但沒有利是即為無禮,所以春節期間到廣州人家裏做客,要多帶幾個紅包為好,免得麻煩。甚至商場門口,也會在金桔樹上掛滿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合肥人過年有兩點與全國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達旦,節日氣氛非常熱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掃塵後,家家都要在屋內用醋澆紅木炭,剎時,濃煙滾滾,煙霧繚繞,這時閉上大門,以求淨化空氣,去邪避災。吃罷年飯後,開始燃放鞭炮,從晚上到次日早上,連續不斷,炮聲震耳欲聾,火光沖天,大有千軍萬馬攻城之勢。

如今,此風雖有所消退,但較全國而言,仍屬數一數二。孔府年節有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圍繞臘八粥,熬粥時安排很多人,燒火户這天專來燒火。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給當差喝的,一種是內宅、本族和上供用的,因對象的不同而佐料各異。除夕: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木,院裏搭綵棚,午後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後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壓歲錢,裝在紅紙袋裏,上寫長命百歲。每人都備一個景泰藍食盒,放米麪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以示來年吉祥。

端午節:端午節時用雄黃酒為孩子抹前額,在幼年衍聖公的額上寫一個王字。七月七:在前堂樓院子裏,桌上搭桌,疊好幾層,最上面一張擺香爐,供巧果,巧果用模子扣出,有各種七巧形,油炸而成。八月十五:和七月七一樣疊桌設供,供的月餅是孔府自制月餅。兩個節日疊桌設供,傳説是供品擺得高,離天近,嫦娥、玉兔,或牛郎織女看得見,就會下來吃。正月十五,山西各地都要舉行燈節,燈節裏最有情趣的就是轉九曲黃河陣。晉北一帶轉九曲的活動更盛。每年農曆正月十五、二十、二十五、二月二,都要舉行九曲黃河燈會,會期一般為3至5天,白天唱戲,晚上轉九曲。九曲,即用木杆或玉米杆紮成彎彎曲曲的道路,當地講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

標籤: 家鄉 拜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jiaxiangzuowen/en2v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