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鄉作文 >

【推薦】童年的故鄉作文三篇

【推薦】童年的故鄉作文三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童年的故鄉作文3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童年的故鄉作文三篇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1

岳陽縣公田鎮的熊山村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地方。我就生長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也把那不起眼的童年留在了那個地方,一直沒有去撿拾。直到幾十年後的今天,被城市的喧囂所浸泡、被城市的擁擠所擠壓,這才想起我那不起眼的童年!

風是童年裏一道深刻的記憶。春天的風就像個不安分的調皮孩子,不喜歡老是待在一個地方,到處遊蕩着,時南時北,忽東忽西的。田地裏綠油油的秧苗、原野上嫩憨憨的碧草,被這不安分的風吹得一忽兒向東,一忽兒向西,波浪般起起伏伏。

到了夏天,這調皮孩子總喜歡呼朋引伴,雨,就是它常邀的伴。在我的記憶中,風和雨就像是一對孿生兄弟,把整個世界攪得不得安分。

不信,你看!那山林、田野、荷塘,剛才還安安靜靜的,處子一般,嫻靜雅緻。可風雨一來,滿世界都亂了。大樹在不停地搖曳、小樹被壓得彎下了腰,那些纖弱的花草,葡伏在地上,滿身濕漉漉的,一副再也爬不起來的樣子,池塘中田田的荷葉被一道道撕開,而後又合攏。

可不知為什麼,我這個時候卻特別喜歡站在屋檐下看這風雨中的景象。只覺得這裏面有無窮的樂趣。現在想來,應該就是所謂的詩情畫意吧。只是那時不懂。

而秋天的風卻有着另外一種魔力。那些秋風中的樹木,原本蓊蓊鬱鬱的,可是經不住風的輕輕搖晃,三搖兩搖的,就只剩下一副骨骼了。隨着黃葉隨風飄逝,樹上那些平時看不見的鳥巢,一個一個都露了出來,遠遠看去,恰似一個個黑色的音符掛在枝柯上......

這個時候,我們就會用一個抓笆挑着一個籮筐去山上扒落葉,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最美的畫、最好的詩。直到後來在大學圖書館看到鄭板的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才突然想起童年的畫面。

我對風如此記憶深刻,還因為在風中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大約是八、九歲時的樣子,正是雙搶季節,有一天,生產隊長要我們六、七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到一個叫後底坡的地方扯秧。離開大人的身邊,讓我們獨自勞動,這正是我們心裏巴望着的事情。沒想到夏天的風雨説來就來,而且來得特別猛烈。沒有半點經驗的我們,面對突如其來的暴風雨,嚇得一個勁地往回跑。一路上,風雨灌得我們睜不開眼,喘不過氣。可我們還是不管不顧地跑。奔跑中的我們一點也不覺得累,時間一久,反而有一種樂趣似的,於是由奔跑躲雨,變成了在風雨中逗鬧。你推我一把,我搡你一下,加上風一推,人好像要飄起來一樣。就這樣,一路都是風聲、雨聲、逗鬧聲。直到我和另外兩個人不知被誰一推,又正好遇上一波大風,就這樣,我們掉到了兩米多高的路墈下的水田裏,我們才停止了逗鬧。代之而來的便是擔心捱罵。因為水田裏剛裁不久的禾被我們弄壞了一大片。

不過還好,回家後都沒捱罵,也沒受到生產隊長的批評。大概是他自己也覺得不該讓我們幾個孩子獨自扯秧吧。

故鄉的童年裏還有很多的記憶。比如照青蛙、捉黃蟮、鑽地窖。可讓我最不能忘懷的是聽蟬。

初夏時節,太陽的熱力已驟然而來。這時候,已然在樹的新蟬和着清風,伴着流水,開始了一年一度鳴唱。這時的蟬聲清脆而悦耳,活潑而純粹。

上學路上的我們,往往爬到樹上,捉兩隻蟬捏在手裏、放在書包裏、裝在瓶子裏。到了學校,坐在漏風的教室裏,望着從瓦縫中射進的陽光,聽着窗外的蟬鳴,那小小的心臟早已跑得無影無蹤,老師講的什麼一點也沒聽到。等到老師發現,自然是捱上一頓板子。

到了盛夏,蟬聲變得蒼老起來了。若布匹斷裂的撕扯、若滾油煎炸濺散的蟬聲,從晨光喧囂至晌午至黑夜,只要有一蟬亮開嗓門,便會攤開一耳蟬聲,無邊無際,此起彼伏。聽得人心隨之百囀千回,波瀾微動。

等到炎熱散去,秋風蕭索之後,蟬聲便無聲無息的消逝成滿架薔薇,接天的蓮葉,和壯闊的萬壑松濤。我們童稚的心是無論如何也感受不到蟬此時的落寞的。

如今,每當回到我那不起眼的山村,老遠就能聞出故鄉中風的味道,那裏面微微漾動着一種親切與甘醇!在風裏還能辨出當年初夏與盛夏不同的蟬鳴。在風裏找回逝去了的童真。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2

凋零的樹,露不出一點雜質。它度過了春的纏綿,夏的任性,深知抵擋不住冬的寒冷,方才收斂起來,享受着秋的安寧。秋天的小山丘,每一寸地都是我們曾經滾過、摸過,爬過的,兒時玩耍的天真爛漫,現在回想起來,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秋天的山丘上,平地上,野徑上,處處充滿童年的趣味和家鄉的野味。

秋的小山丘,楓葉綴滿在山丘的泥土上,飄揚在紅色的楓葉樹上。一陣秋風吹來,是誰吹響了號角?紅色流動着,宛如一攤熾熱烈紅的屏障,印在了小山丘上。我們鄉村的孩子很野,但並不是人們所説的`壞孩子。我們會在小丘上爬樹,樹的枝幹那麼粗,幾個孩子仰頭望着大樹,怎麼能爬得上去呢?我們一個接着一個,努力着,和樹枝一樣努力的向上生長。太陽烤着這片山丘,爬累了,爬熱了,我們這羣野孩子乾脆直接躺在楓葉鋪成的牀上入睡了……

秋天的平地上,有着一大片麥田。這是我們的避難所,每當遇到自認為天大的事,我們就會來到這裏,坐在兩根麥穗劍。一陣涼風吹來,吹乾了我的眼淚,卻吹不彎麥穗,麥穗在風中搖曳着,告訴我要像它一樣,心裏空空的,不要裝任何心事,這樣,任憑風怎麼吹都吹不倒。

秋天的野徑,兩旁鋪滿了落葉,這就是秋釋放出的信號——葉落歸根,該回家了。可是,樹葉們也許不知道,它要回歸的家不僅僅是那棵樹的根,這一片野徑都是它的家,只要有故鄉泥土的地方,都是它的歸宿,因為,這是它曾用生命滋養過的土地。就像我一樣,被我踩過的每一寸泥土,都有關於家鄉的回憶。

被秋雨沖刷過的記憶,已不能輪迴。兒時的我們與兒時的山丘、麥田、野徑結下了不解之緣。等我們長大成人,相約再次牽手來到這片土地。

童年的故鄉作文 篇3

總在童年吧?有些恍惚於那份朦朧的久遠了。還記得那口盛滿了鄉愁的古井,大塊青石疊砌成圓環形的井欄,一身苔痕,幽古而黯淡的色調,井裏藏了什麼?是停駐了長年歲月中風霜雨雪的模樣還是存貯了世間滄桑而現的一井叮噹?那自井壁深苔聚集的水珠,滴的那麼安詳,像是年邁而滿臉壽斑的祖母獨坐於春風柔軟的古宅裏光滑的青石坎上沐着滿院的暖陽臉上的表情。每逢明月交替的朔望,我常於夢境中見自己在裊裊炊煙中擔兩隻水桶而過井湄,醒來時只發現濕了枕蓆。

抬頭看看吧,那輪白着臉的——月。

我不是李白,未曾吟過“兒時不識月,呼作百玉盤”,只是愛月,即便只是清幽如水的月光。你該聽過搖起一野月華,傳自木樓檐角的風鈴聲罷?古宅的木樓曾當着街心,在古韻彌長的江南村落,即便是起自石基上的木樓,也是有氣派的華居了,那幽古勁兒,似曾在幼時習誦的唐詩版畫上見過。據説古屋是曾祖父在日建造的,我出生時,曾祖父已長眠在三裏外山野中了。木樓檐下有大扇撐起的窗,父親就常在此望月獨酌,父親登梯而上的喘息溢滿了這滿樓的清冷,那清冷穿透着數年的風月,一直定格在我記憶的帷幕上,興許是那月色與流逝的時光同屬一種流離的變體而相容於記憶中,不然,分屬於不同的時代遙隔了千百年的文人墨客們何以競相吟詠明月呢?

標籤: 故鄉 童年 三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xiangzuowen/epne2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