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宮作文 >

【精選】瀋陽故宮作文彙總九篇

【精選】瀋陽故宮作文彙總九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瀋陽故宮作文9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瀋陽故宮作文彙總九篇

瀋陽故宮作文 篇1

星期天我和媽媽還有姥爺一起去了瀋陽故宮。去故宮之前媽媽給我講了故宮的歷史,我對故宮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可是到故宮聽講解員們的講解才知道故宮裏有這麼多鮮為人知的故事。我現就給大家講一講故宮裏的有趣故事。

第一個是“八字”的故事。故宮裏的建築最特別的要數它的門和柱子,他們都是下寬上窄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個亭子,一邊五個亭子,兩邊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滿族人為什麼喜歡八呢?因為滿族人是少不了八旗的,靠着八旗的力量贏得了天下。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清朝“清”字的來歷。原來清朝的“清”是這個“青”,代表着從草原來的民族。後來努爾哈赤跟明朝打仗的時候發現明朝的“明”是日月“明”,五行中代表“火”的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燒草,這怎麼能打敗明軍呢?努爾哈赤就非常聰明的“青”字邊上加了三點水,就成了後來的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宮鳳凰樓三層樓的故事,每一層代表一滴水,三層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滅火。

第三個是殿低宮高的故事。瀋陽故宮為什麼宮高殿低呢?第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的民族,努爾哈赤先打仗後有家。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有這樣一個習慣,他們長期草原上生活,為了防止野獸的襲擊,所以把住處修得很高。到故宮以後,他們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把宮建了高處,把殿建低處。而北京故宮正好相反。還有一件事就是努爾哈赤接見大臣的時候是坐炕上的而不是坐龍椅上的。

這就是遊瀋陽故宮帶給我的收穫。拉幕吧故事講完了。

瀋陽故宮作文 篇2

大家好!我是小吳,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瀋陽故宮。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這裏繼位,改元“順治”、並於當年入關,統治全中國。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築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佈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們計劃遊用三個小時時間去遊覽,現在我們已將到了,大家下車,先聽我説幾句。

首先,我告訴大家,注意事項。第一,大家要緊跟我身後,不要走丟了。第二,要在規定時間內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請撥打我手機。第三,不要亂扔東西,講衞生。第四,保持安靜,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發了。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最完整皇宮建築。在建築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傳統,集漢、滿、蒙族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歷史和藝術價值。

大家看,這座佔地六萬平方米古建築羣始建於625年,建成於1636年,全部建築90餘所,300餘間。清朝進關後對盛京皇宮又進行了保護和擴建,到乾隆時基本形成今日規模。

大家看,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清寧宮,古樸典雅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機富滿族情調“宮高殿低”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

瀋陽老城內大街號“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中心,佔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114座。主要建築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等。 大政殿是用來舉行諸如頒佈詔書、隊伍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於宮廷現象,體現了創業初期君臣平等歷史,也是從打天下到坐天下君臣平等延續。到了入關後,從北京故宮開始,這種平等被逐漸打破,最終形成了高高在上君王。

中間高聳建築是瀋陽故宮裏唯一煙囱。故宮裏每一個房間炕火都從地下通道匯聚到這個煙囱裏,這是他們一統天下思想象徵。這個煙囱共有11級,最上面一級只有三塊磚構成。導遊説,這個一統天下煙囱反而成了清朝讖語: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後宣統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塊磚預示。想當年努爾哈赤在修建這個一統天下煙囱時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會加多幾層吧?!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三個小時後在這裏準時集合。

瀋陽故宮作文 篇3

遊客朋友們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到來,我叫王格申,是你們導遊,大家可以叫我王導,年長遊客們也可以直接稱呼我小王,好了,先給大家講講我們行程,我們第一個要去地方就是我們瀋陽故宮。

説道故宮,大家肯低昂想到都是北京故宮,啟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宮,沒錯那就是瀋陽故宮,瀋陽故宮是我國僅存兩大宮殿建築羣之一,另外一個不用我多説大家應該都知道是哪一個了吧,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宮內建築物保存完好。

現在大家就在瀋陽故宮門口,大家都看到了它規模比佔地72萬平方米北京故宮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築上有自己特色,這些就需要有顆朋友們自己去體會品味了,這裏現在是瀋陽最重要遊覽點。

瀋陽故宮建於1625年,是後金第一代汗努爾哈赤開始修築。努爾哈赤死後,第二代汗皇太極繼續修建成功。瀋陽故宮建築佈局可以分為三路。東路為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建造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皇太極時期續建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睢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文溯閣、嘉蔭堂和仰熙齋等。乾隆時皇宮已在北京,但他有時也“東巡”回瀋陽看看。

現在我們來到了瀋陽故宮東路,這裏是很有特色。大政殿居中,兩旁分列十個亭子,稱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築,正門有兩根盤龍柱,以示莊嚴。大政殿是用來舉行大典,如頒佈詔書,宣佈隊伍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地方。從建築上看,大政殿也是一個亭子,不過它體量較大,裝飾比較華麗,因此,稱為宮殿。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開十座亭子。其建築格局乃脱胎於少數民族帳殿。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帳篷化身。帳篷是可以流動、遷移,而亭子就固定起來了。這也顯示了少數民族文化一個發展。 崇政殿是瀋陽故宮最重要建築,在中路,是皇太極日常臨朝地方。崇政殿北有一鳳凰樓,三層,是當時盛京城內最高建築物。瀋陽故宮博物館所陳列多半是舊皇宮遺留下來宮廷文物。如努爾哈赤用過劍,皇太極用過腰刀和鹿角椅等。瀋陽故宮博物館陳列藝術品也很豐富。在繪畫陳列室裏,有明、清兩代一些大師作品如清李鱒、金農、明文徵明書畫精品、陶瓷、雕刻、織鄉、漆器等工藝品。

我講解就差不多, 現在給大家一點時間自己去觀賞一下,半個小時候我們在這裏集合,謝謝大家配合。

瀋陽故宮作文 篇4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創建並使用的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我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和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極時期建造的,裏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的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的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的纏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華,貴麗和氣派。接下來,我們到了鳳凰樓,這裏是皇帝飲酒作樂的地方,三樓是觀景用的,據説鳳凰樓原來是瀋陽的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了當時所謂的“後宮”,原本想這裏很大,是富麗堂皇的,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裏有五間房子,正中間的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的地方,裏面雖然寬敞,但是和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裏拍的那麼華麗,並且做飯的也在裏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歎到。出了清寧宮,我們來到了莊妃住過的永福宮,裏面有一個木製的搖籃,是順治小時候的,十分精緻。在永福宮的對面,就是莊妃的姐姐海蘭珠的衍慶宮,裏面的陳設和永福宮的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我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原來上朝參政議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樓,裏面的空氣十分的潮濕,中間放的是鹿角椅,旁邊放着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歎到,這座關外的紫禁城,保存完好,有着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瀋陽故宮作文 篇5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羣之一。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民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檐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説:“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台,高台上設有一個雕刻着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鍍金層閃着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鋭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醖釀着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姐姐講解,很有意思哦!”妹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説地拉着我,帶我去聽導遊姐姐講解。“你們看,”導遊姐姐指着大殿內環繞着龍椅並支撐着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着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着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姐姐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説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台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還有一種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説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瀋陽故宮作文 篇6

今天,我和爸你一起坐着火車,來到了瀋陽,去參觀故宮,我們首先就來到皇帝上朝時的`地方然後我們又來到了皇宮,看到了皇帝坐的大龍椅,然後,我們又來到了後花園,裏面有一座小亭子,最後我們來到了皇帝的“圖書館”裏面有皇帝寫過看過的六萬五千多本書。其中我最喜歡大清宮,因為,它四周全是用金子做成的,裏面的大龍椅也是同樣是金子做的,十分壯觀,給人的感覺就是光彩奪目、金壁輝煌。看到這些,我覺得古代的皇帝真是特別的奢侈,而且會享受。同樣的也證實他的地位是多麼得高啊!我和爸爸一邊走,爸爸一邊給我灌輸一些歷史知識,讓我受益匪淺啊!

不知不覺中就到了中午,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故宮,我心裏想:“下一次我還來故宮玩。”

瀋陽故宮作文 篇7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羣之一。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民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檐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説:“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台,高台上設有一個雕刻着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鍍金層閃着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鋭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醖釀着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講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説地拉着我,帶我去聽導遊講解,“你們看,”導遊指着大殿內環繞着龍椅並支撐着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着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着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説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台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還有一種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説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瀋陽故宮作文 篇8

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創建並使用的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我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和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皇太極時期建造的,裏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的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的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的纏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華,貴麗和氣派。接下來,我們到了鳳凰樓,這裏是皇帝飲酒作樂的地方,三樓是觀景用的,據説鳳凰樓原來是瀋陽的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了當時所謂的“後宮”,原本想這裏很大,是富麗堂皇的,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裏只有五間房子,正中間的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的地方,裏面雖然寬敞,但是和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裏拍的那麼華麗,並且做飯的也裏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歎到。出了清寧宮,我們來到了莊妃住過的永福宮,裏面有一個木製的搖籃,是順治小時候的,十分精緻。永福宮的對面,就是莊妃的姐姐海蘭珠的衍慶宮,裏面的陳設和永福宮的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我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原來上朝參政議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樓,裏面的空氣十分的潮濕,中間放的是鹿角椅,旁邊放着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歎到,這座關外的紫禁城,保存完好,有着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瀋陽故宮作文 篇9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劉老師帶我們全班去故宮遊覽。

我們是從大清門走進故宮的。與其説這是門,不如説它是一個建築。因為它可不是一扇簡單的門,有樑柱,有飛檐,有彩繪,中間還很寬敞。 老師説這是過去文武羣臣早朝等候拜見皇上的地方。 站在大清門前抬頭向上看,看到一塊藍底金字的匾。右邊寫着三個大字:大清門,左邊奇形怪狀的 是什麼呀?我有點兒疑惑。於是我問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們,那中間一根棍兒,兩邊都是刺兒的是滿文。那幾個字就是滿文大清門三個字。我這才恍然大悟。

跟着劉老師我們繼續向前走,正前方是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老師説那是皇太極辦公的地方崇政殿,也就是通常所説的金鑾殿。我們走近一看在一塊長方形的匾上寫着正大光明四個字,扁下面的柱子上一共有八條龍,它們 以不同的姿態盤曲着,老師説再加上龍椅上坐着的皇上,一共是九條龍,是取吉祥如意之意。 我們都笑着説這很有趣!

離開了崇政殿,我們又向東路走去。 一個八角亭式建築就像蒙古包一樣矗立在藍天下。 老師告訴我們八角象徵着八面威風。 之所以建成像蒙古包一樣的形狀是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滿族是遊牧民族, 即使定都瀋陽也非常懷念他們的家鄉,所以把宮殿也建成了蒙古包形狀。在這個宮殿的兩側還有十座亭子,老師説他們是十王亭。並且告訴我們這是中國唯一的君臣一起辦公的建築羣。聽了老師的介紹,我們一個亭子一個亭子仔細地觀察, 瞭解了很多有關清朝和滿族的文化和知識。

後來我們又遊覽了後宮、御花園 、大戲台、藏書閣等地方, 直到傍晚才和同學們一起戀戀不捨的回到學校。

這次遊故宮我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為自己是瀋陽人而感到無比自豪。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gongzuowen/nlydd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