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故宮作文 >

【必備】瀋陽故宮作文九篇

【必備】瀋陽故宮作文九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瀋陽故宮作文9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必備】瀋陽故宮作文九篇

瀋陽故宮作文 篇1

今天,我和爸你一起坐着火車,來到了瀋陽,去參觀故宮,我們首先就來到皇帝上朝時的地方然後我們又來到了皇宮,看到了皇帝坐的大龍椅,然後,我們又來到了後花園,裏面有一座小亭子,最後我們來到了皇帝的“圖書館”裏面有皇帝寫過看過的六萬五千多本書。其中我最喜歡大清宮,因為,它四周全是用金子做成的,裏面的大龍椅也是同樣是金子做的,十分壯觀,給人的感覺就是光彩奪目、金壁輝煌。

不知不覺中就到了中午,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故宮,我心裏想:“下一次我還來故宮玩。”

瀋陽故宮作文 篇2

今天下午,陽光明媚,劉老師帶我們全班去故宮遊覽。

我們是從大清門走進故宮的。與其説這是門,不如説它是一個建築。因為它可不是一扇簡單的門,有樑柱,有飛檐,有彩繪,中間還很寬敞。 老師説這是過去文武羣臣早朝等候拜見皇上的地方。 站在大清門前抬頭向上看,看到一塊藍底金字的匾。右邊寫着三個大字:大清門,左邊奇形怪狀的 是什麼呀?我有點兒疑惑。於是我問了老師,老師告訴我們,那中間一根棍兒,兩邊都是刺兒的是滿文。那幾個字就是滿文大清門三個字。我這才恍然大悟。

跟着劉老師我們繼續向前走,正前方是一座高大雄偉的建築,老師説那是皇太極辦公的地方崇政殿,也就是通常所説的金鑾殿。我們走近一看在一塊長方形的匾上寫着正大光明四個字,扁下面的柱子上一共有八條龍,它們 以不同的姿態盤曲着,老師説再加上龍椅上坐着的皇上,一共是九條龍,是取吉祥如意之意。 我們都笑着説這很有趣

離開了崇政殿,我們又向東路走去。 一個八角亭式建築就像蒙古包一樣矗立在藍天下。 老師告訴我們八角象徵着八面威風。 之所以建成像蒙古包一樣的形狀是因為清朝是滿族人建立的`。滿族是遊牧民族, 即使定都瀋陽也非常懷念他們的家鄉,所以把宮殿也建成了蒙古包形狀。在這個宮殿的兩側還有十座亭子,老師説他們是十王亭。並且告訴我們這是中國唯一的君臣一起辦公的建築羣。聽了老師的介紹,我們一個亭子一個亭子仔細地觀察, 瞭解了很多有關清朝和滿族的文化和知識。

後來我們又遊覽了後宮、御花園 、大戲台、藏書閣等地方, 直到傍晚才和同學們一起戀戀不捨的回到學校。

這次遊故宮我們不僅增長了知識,還為自己是瀋陽人而感到無比自豪。

瀋陽故宮作文 篇3

星期天我和媽媽還有姥爺一起去了瀋陽故宮。去故宮之前媽媽給我講了故宮歷史,我對故宮已經有了初步瞭解。可是到故宮聽講解員們講解才知道故宮裏有這麼多鮮為人知故事。我現在就給大家講一講故宮裏有趣故事。

第一個是“八字”故事。故宮裏建築最特別要數它門和柱子,他們都是下寬上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個亭子,一邊五個亭子,兩邊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滿族人為什麼喜歡八呢?因為滿族人是少不了八旗,靠着八旗力量贏得了天下。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清朝“清”字來歷。原來清朝“清”是這個“青”,代表着從草原來民族。後來努爾哈赤在跟明朝打仗時候發現明朝“明”是日月“明”,在五行中代表“火”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燒草,這怎麼能打敗明軍呢?努爾哈赤就非常聰明在“青”字邊上加了三點水,就成了後來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宮鳳凰樓三層樓故事,每一層代表一滴水,三層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滅火。

第三個是殿低宮高故事。瀋陽故宮為什麼宮高殿低呢?第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民族,努爾哈赤先打仗後有家。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有這樣一個習慣,他們長期在草原上生活,為了防止野獸襲擊,所以把住處修得很高。到故宮以後,他們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把宮建在了高處,把殿建在低處。而北京故宮正好相反。還有一件事就是努爾哈赤在接見大臣時候是坐在炕上而不是坐在龍椅上。

這就是遊瀋陽故宮帶給我收穫。拉幕吧故事講完了。

瀋陽故宮作文 篇4

20xx年8月7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東北最大的城市之一瀋陽。我們冒着炎熱酷暑的天氣去了瀋陽故宮參觀遊玩。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兩座帝王宮殿建築羣之一,建於1631年,是清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順治也在這裏繼位,並於當年八關,建築統治全中國。

瀋陽故宮保留了當年建築風貌,十分壯觀,金碧輝煌,還保留着許多文物及皇宮起居用品,給人以光彩奪目的感覺,是一座巨大的文化歷史寶庫,也是世界遺產。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3點,我們來到宮內的後花園,我挑了一件清朝格格的衣服,還有頭飾,感覺穿越到了古代,我笑哈哈的坐在大龍椅上,漫步在花園的花叢裏拍照留念。最後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瀋陽故宮!發誓下次還要來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作文 篇5

瀋陽,也許對你的印象並不深刻,但是對於我來説,瀋陽故宮是祖國的一個名勝古蹟,也是一個風水寶地。

瀋陽故宮始建於公元1625年,是清朝入關前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又稱盛京皇宮。清世祖福臨在此即位稱帝。瀋陽故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羣之一,現已闢為瀋陽故宮博物院。北京、瀋陽兩座故宮構成了中國僅存的兩大完整的明清皇宮建築羣。20xx年7月1日。在中國蘇州召開的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批准中國的瀋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它以獨特的歷史、地理條件和濃郁的滿族特色而迥異於北京故宮。

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大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字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極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這座佔地6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羣始建於1625年(後金天命十年),建成於1636年(清崇德元年)。全部建築90餘所,300餘間。瀋陽老城內的大街呈“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佔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114座,瀋陽故宮按照建築佈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3個部分: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啟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整座皇宮樓閣林立,殿宇巍峨,雕樑畫棟,富麗堂皇。

瀋陽,有了故宮,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是如果沒有故宮會顯得那裏是一個古國。

瀋陽故宮作文 篇6

今日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到瀋陽旅遊的我們有幸參觀了這座工業城市中的“中國第二故宮”。

瀋陽的故宮實際上是清朝入關前由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建造的皇宮,是中國現存完整的兩座宮殿建築羣之一。瀋陽故宮佔地6萬平方米,與北京故宮72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簡直是天差地遠。但比起北京故宮的殿宇巍峨,富麗堂皇,瀋陽故宮則更顯玲瓏有致,風格獨特,結構緊湊,比北京故宮千篇一律的雕樑畫棟更具特色。

瀋陽故宮最獨一無二的宮殿就是大政殿。這個宮殿是一個融和了四種族元素的建築。它的屋頂是八角攢尖頂,屋頂和屋檐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頭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開玩笑地説:“如果我們去和這個大政殿合張影,就相當於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帶回家啦!”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隨後,我們進入大政殿內部參觀,只風宮殿正中央有一個金碧輝煌的高台,高台上設有一個雕刻着龍鳳、祥雲等圖案的精美龍椅,龍椅在陽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鍍金層閃着金光,異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坐在龍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鋭利的眼神如同刀鋒一般,他遙望京城,彷彿又在醖釀着一個新的作戰計劃……

“喂,我剛才聽了導遊講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聲“呼喚”把我從無限沉思中拉回現實世界,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不由分説地拉着我,帶我去聽導遊講解。“你們看,”導遊指着大殿內環繞着龍椅並支撐着大殿屋頂的幾根琉璃柱。“這幾根裝飾着精細、華美且具有象徵性圖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滿族風格。”隨後,她又領着我們來到大殿門前,“大家知道這座宮殿的哪個地方是按漢族的建築風格來建造的呢?”於是,眾人冥思苦想,卻得不到答案。導遊見狀,便揭開謎底:“答案就是大殿門前的兩根高大、刻有巨龍的紅漆木柱。中國古代有‘以龍為天’的説法,所以在兩根擎天柱上分別刻上一條巨龍。大家注意門前漢白玉台階和欄杆上的花紋,這就是藏傳佛教的圖案了。”“還有一種族元素呢?”我不禁提問。“大家仔細觀察,會不會覺得大政殿的結構有點像蒙古包嗎?”説罷,我們都恍然大悟。“原來大政殿既有滿漢之風,又有藏式花紋,還有蒙古式結構,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沒想到古代的人們所掌握的技術已如此高超,並應用(得)如此純熟,真是難得!”我不禁暗自讚歎。

瀋陽故宮,真是瀋陽市一顆燦爛的明珠,藝術的瑰寶!

瀋陽故宮作文 篇7

大家好!我是小吳,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瀋陽故宮。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於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這裏繼位,改元“順治”、並於當年入關,統治全中國。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築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佈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們計劃遊用三個小時時間去遊覽,現在我們已將到了,大家下車,先聽我説幾句。

首先,我告訴大家,注意事項。第一,大家要緊跟我身後,不要走丟了。第二,要在規定時間內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請撥打我手機。第三,不要亂扔東西,講衞生。第四,保持安靜,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發了。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故宮最完整皇宮建築。在建築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築傳統,集漢、滿、蒙族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歷史和藝術價值。

大家看,這座佔地六萬平方米古建築羣始建於625年,建成於1636年,全部建築90餘所,300餘間。清朝進關後對盛京皇宮又進行了保護和擴建,到乾隆時基本形成今日規模。

大家看,瀋陽故宮那金龍蟠柱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清寧宮,古樸典雅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台建築。在中國宮殿建築史上,絕無僅有;那機富滿族情調“宮高殿低”建築風格,更是“別無分號”。

瀋陽老城內大街號“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中心,佔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築114座。主要建築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等。 大政殿是用來舉行諸如頒佈詔書、隊伍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於宮廷現象,體現了創業初期君臣平等歷史,也是從打天下到坐天下君臣平等延續。到了入關後,從北京故宮開始,這種平等被逐漸打破,最終形成了高高在上君王。

中間高聳建築是瀋陽故宮裏唯一煙囱。故宮裏每一個房間炕火都從地下通道匯聚到這個煙囱裏,這是他們一統天下思想象徵。這個煙囱共有11級,最上面一級只有三塊磚構成。導遊説,這個一統天下煙囱反而成了清朝讖語: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後宣統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塊磚預示。想當年努爾哈赤在修建這個一統天下煙囱時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會加多幾層吧?!

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三個小時後在這裏準時集合。

瀋陽故宮作文 篇8

20xx年8月7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東北最大城市之一瀋陽,我們冒着炎熱酷暑天氣去了瀋陽故宮參觀遊玩。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兩座帝王宮殿建築羣之一,建於1631年,是清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宮殿,清世祖“福臨”順治也在這裏繼位,並於當年八關,建築統治全中國。

瀋陽故宮保留了當年建築風貌,十分壯觀,金碧輝煌,還保留着許多文物及皇宮起居用品,給人以光彩奪目感覺,是一座巨大文化歷史寶庫,也是世界遺產。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3點,我們來到宮內後花園,我挑了一件清朝格格衣服,還有頭飾,感覺穿越到了古代,我笑哈哈坐在大龍椅上,漫步在花園花叢裏拍照留念,最後依依不捨離開了瀋陽故宮!發誓下次還要來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作文 篇9

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遷都之際草創,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極建成。1644年,大清遷都北京,“瀋陽故宮”從此成為“陪都宮殿”。“瀋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修建並使用過的宮殿,距今巳有360餘年的歷史。在全國現存宮殿建築羣中,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於北京故宮居全國第二位。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的發祥重地,也是清統一中國後東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

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台殿閣各式建築70餘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佈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羣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降清後,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這處建築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順着大清門北面的御路拾階而上的,台正中便是氣勢宏偉被稱作“金鑾殿”的政殿。它建於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築,南北闢有隔扇門,前後是石雕欄杆。殿頂蓋為黃琉璃,十分壯觀的。殿內掾間繪滿飛雲流水,樑架上全部是“和璽” 彩繪,給人以高潔典雅之感。殿內明堂有堂陛的,前是金龍蟠柱,柱後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和金龍寶座,寶座兩側有鼎式香爐、軒轅鏡和太平有象等裝飾之物的。殿前有大月台的,月台東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還設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水災。古代稱它是“門海”,來象徵缸中水多似海可撲滅火災,所以又被稱作是“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點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會議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極的稱帝大典及清天聰十年四月“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典禮就在這裏舉行。1644年清遷都北京後,歷代皇帝東巡時,都在這裏臨朝聽政。

標籤: 瀋陽 故宮 九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gugongzuowen/3wqj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