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發現作文 >

我的新發現作文通用10篇

我的新發現作文通用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新發現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新發現作文通用10篇

我的新發現作文1

小霞是去年從外地轉到我班的學生。她個子不高,一雙不大的眼睛總是盯着自己的鞋尖。由於她學習成績不好,穿得又土裏氣,我一直沒正眼過她。

好幾次,當她遇到難題請教我時,我總是不屑一顧地瞥她一眼,然後大聲嚷嚷:“你自己不會想嗎,幹嗎每次都來問我?”而後,便看到她無奈離去的身影。從此,小霞再也沒來問過我總問題。

但我發現她比以前更勤奮了。上課時,只見她一會兒在書上批批畫畫,一會兒託着下巴在思考問題,遇到不懂的就直接向老師請教,期中考試時,小霞的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老師在班上表揚了她,但我還是沒把她放在眼裏,心想:不就是提高一點點嗎,有什麼了不起,有本事就和我比一比啊!

直到我十三歲生日那天,我才發現她是一個多麼難得的朋友。那天早上,一直被我冷嘲熱諷的小霞送給我一個價值十幾塊錢的小晶球,她説:“謝謝你!是你的話一直激勵着我,我才能不斷進步。”

原來,她不僅沒有怪我,還在心裏一直感激我。頓時,我感到無比的愧疚,同時又覺得自己是那麼的自私和渺小。(我的心裏很難過)後來我才知道,她家非常困難,父母剛農村到這裏打工,目前還居無定所。這十幾元錢在別人看來雖然不多,但卻需要小多少天省儉用才能節省下來呀。我小心翼翼地把小晶球擦得晶瑩剔透,並把它放在房間裏最顯眼的地方,對我來説,這是件多麼珍貴的禮物啊!

從那以後,小霞的身影在我的眼前就陡然高大起來,尤其是她那雙美麗的眼睛,猶如兩眼晶瑩的清泉,總是一閃一閃的,彷彿在説:“真正的友誼是不分貧富的”。

我的新發現作文2

説到宋易航,那可是我們班最臭名昭着的學生了。每次成績幾乎都是倒數的。他還有着一雙小小的眼睛,還經常穿着一身黑衣服,跑的也不慢,如果再拎一個大包,哈哈,整一個賊。別看他這麼多缺點,但是人就有優點也有缺點,我就發現了他的一個優點。

有一天下午,第一節是信息課,我很開心,因為我又可以去改善我那做了半學期的作業了,接着,我開始漫不經心的的找鞋套,我從書底抽出一隻灰色鞋套,我又繼續找另一支鞋套,可我找來找去,也找不到那隻鞋套,我疑惑的低下頭去,在桌樘裏來回尋覓,可還是不見那隻鞋套,我又再次仔仔細細得找了一遍,可還是沒有,我的臉上閃過一絲驚恐,但很快消失了,我想:時不時地掉在地上了。於是,我低下頭去,把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都找了個遍,可是還是沒有,我開始緊張起來。又抬起頭來把書包的所有兜都掏了個遍,可是那隻灰色的鞋套仍然不見蹤跡。我抬起頭來,對一邊的張彤説:“看見一隻灰色的鞋套了嗎?”張彤連看都不看我一眼,裝的很帥似的説:“沒看見。”我説:“得瑟。”接着又問董琦:“看見一隻灰色的鞋套了嗎?”他和胡明澤一起回過頭來對我説:“上週看見了,都不是我倆的,我就給放地上了,現在應當在垃圾焚燒爐裏了。”我失望至極,一步步走向信息教室。

進了信息教室,我想跟木頭一樣戳在牆邊,看着同學們都帶着鞋套,我更加羞愧了。只見上次值周的宋易航走了過來,説:“我的鞋套給你吧,反正我要值周。”我十分驚訝,不是驚訝有人借我鞋套,而是驚訝借我鞋套的人是宋易航,我緩緩接過鞋套,穿上後走到了座位上,心裏十分感激宋易航。

其實每個人都有優缺點,關鍵在於你怎麼看他。

我的新發現作文3

羅丹説過:“對於我們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是啊,我們每人都有一雙眼睛,只要你留心觀察,就一定會有新的發現。我也有過新發現,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這樣一件事:

那年暑假,我到外婆家玩。一天早上,我一起牀就發現外婆愁眉苦臉的。我便問:“外婆,您怎麼了?”外婆傷心地説:“我養的小雞仔生病了,恐怕都活不成了。”聽了外婆的話,我也為她難過,這可是外婆辛辛苦苦飼養的小雞啊!我到雞圈一看,果然小雞一個個都無精打采的,有的還緊閉着眼睛打瞌睡。我很想挽救它們的生命。正在我苦思冥想之際,發現雞圈上有一盆青青的仙人掌,我眼前一亮,既然仙人掌可以治好腮腺炎,應該也能治好雞的病吧?於是,我便小心地剪下幾片仙人掌,輕輕地削去表面的小刺,再把它們切成細細的碎粒,拌在雞食裏給雞吃,又用一片搗成汁放在水裏讓雞喝。第二天,我又來看小雞,發現它們似乎都有了一點精神,我很高興,心裏想:我一定能把小雞的病治好。於是,又給它們吃了幾天的仙人掌,病重的小雞,我就讓外婆硬喂。過了幾天,小雞完全康復了,我一蹦三尺高,外婆也連聲誇我:“我的乖孫子,真聰明。”

我想:為什麼仙人掌能治好雞的病呢?於是,我便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仙人掌有清涼解毒的功效,它不緊能給雞治病,還能給豬退燒。”聽了媽媽的話,我恍然大悟。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一個道理:只有留心觀察,才能有新的發現。

我的新發現作文4

【小雞為什麼吃石子

星期天,陽光燦爛、萬里無雲,我們一家三口開開心心地去鄉下看外婆。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外婆家所在的小村莊,周圍都是又高又大的樹木,就像一個個站崗放哨的士兵,守護着這個美麗的村莊。到了村子裏,我一下車就看到了有一羣小雞在覓食。只見它們渾身毛茸茸的,有的白色,有的灰色,有的黃色,漂亮極了!

它們用尖尖的小嘴巴在草叢中、石縫裏一啄一啄地抓蟲子吃,不時發出“嘰嘰嘰”的聲音。看着看着,突然,我發現一隻小雞在吃石子。“媽媽,媽媽,你快來看!”我大聲叫道,媽媽聽到聲音趕緊跑過來,“怎麼了,兒子?”我告訴媽媽小雞在吃石子的事,媽媽笑着對我説“沒關係,小雞吃石子自然是有原因的”。我問道:“小雞為什麼要吃石子呢?它吃石子不會死嗎?”媽媽遞給我一本《十萬個為什麼》,讓我自己從書中去尋找答案。

我十分好奇地翻看着這本書,找到“小雞為什麼吃石子”的內容,仔細看了好幾遍才知道:原來小雞吃石子是因為它沒有牙齒,把石子吃到肚子裏是幫助消化。石子吃進去後不會總停留在肚子裏,而是隨着排泄物自然排出體外。

知道了小雞吃小石子的原因後,我心裏比吃了巧克力還高興,我懂得的知識不斷豐富,也更加喜歡觀察小動物了。

只要我們認真觀察身邊的事物,就一定能發現生活中許多有趣的現象。

我的新發現作文5

大千世界真是無所不有,有時侯解決問題的辦法會很奇妙,往往這些奧妙會被一些有心人所發現。就用我來打個比方吧,最近我就發現了一個新原理,踩扁了的乒乓球遇到熱水就會恢復原狀。

上週日,我和媽媽來到體育館打乒乓球。我們剛打到興頭上,可是不幸降臨在我的頭上,我發了一個高球,媽媽一個扣殺把球打到了球桌外,於是我去撿球,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扁了。完了,完了,這可是我用積攢一週的零用錢買的“紅雙喜”三星球啊,再買一個又要攢一個禮拜了。媽媽走過來,看到我狼狽的樣子,笑了笑説:“沒事,沒事,我可以把它再變圓”。我絕望地説:“怎麼可能呢?都扁成這個樣子了,肯定是沒什麼辦法了!”媽媽開玩笑似地説:“你看着吧!我馬上用魔法將它變回來。”説着擰開了裝開水的杯子,將乒乓球放了進去,又説:“過一會兒你再看。”我將信將疑,但只有耐心地等待了。過了大概5分鐘的的時間,媽媽把乒乓球從杯子裏取出來,我目瞪口呆,剛剛踩扁的乒乓球奇蹟般得變圓了。“這怎麼可能?”我驚奇地問:“到底怎麼回事,踩扁的乒乓球怎麼會復園呢?”媽媽笑着告訴我原因。原來空氣是會熱脹冷縮的,水是熱的,乒乓球裏的空氣受熱一膨脹,固然會把乒乓球變回原形。

這就是科學的力量!

科學真是無處不在,它在生活中,它也在學習中,只要你善於觀察,善於發現,只要你有一顆留心發現的心,在生活中當一個有心人,科學往往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行動起來吧!從身邊的每一個小細節做起,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就讓科學造福於我們人類吧!

我的新發現作文6

下了幾天的大雨,天終於放晴了。我和弟弟到花園裏去玩,花兒芳香撲鼻、美麗迷人。

我在欣賞一朵小紫花的時候,看見了一條暗紅色貌似小蛇一樣的東西正往潮濕的泥土裏鑽,嚇得尖叫了一聲。正在玩泥巴的弟弟聽見了,趕快跑過來一看:“哎呀,姐,這不是蚯蚓嗎?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弟弟高興極了,把蚯蚓拽了出來。淘氣的弟弟用一塊小石頭,來回擺弄着蚯蚓,突然,弟弟一不小心弄斷了蚯蚓的身體,看着蚯蚓扭動的軀體,我急忙用一根樹枝把這兩截蚯蚓弄回了泥土裏。

過了幾天,我和弟弟又去花園裏玩。我想起上次讓弟弟弄“死”的那條蚯蚓,就來到了放蚯蚓的泥土旁,發現了一條上半身顏色深,下半身顏色淺的蚯蚓,清楚的記得上次弟弟把蚯蚓的身體弄成兩截了,一個沒尾,一個沒頭了,難道蚯蚓有再生功能?為了證實自己的判斷,我決定把一條蚯蚓帶回了家。

我把蚯蚓弄成兩截,然後把它放到潮濕泥土的花盆裏。以後,我每隔三四天都會噴點水,保持土壤的濕潤,蚯蚓起先沒什麼變化,只是被切開的傷口處慢慢癒合了,上面還留下了一點黏液。等到傷口完全癒合了,蚯蚓就開始長。最初長了兩毫米;等過了幾天後,蚯蚓又長了5毫米;接着是7毫米,再接着是10毫米。這新長出的部分顏色淺一些,原來的部分顏色深一些,很容易看出來。

生活處處有驚喜,只要留心觀察,認真研究,就像我發現蚯蚓有再生功能一樣發現世界的奧妙了。

我的新發現作文7

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領,常常引起人們的濃厚興趣。這次,烏龜就引起了我們的興趣。

我家養了一隻烏龜,是一隻調皮的黑頸烏龜。看着烏龜那伸縮自如的脖子,我不禁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麼烏龜的脖子能伸縮呢?我對烏龜進行了觀察,原來,烏龜的皮粘在龜殼上,烏龜的皮特別多,像圍了一條特別寬大的圍脖,似乎圍了好久,顯得皺巴巴的。當烏龜伸長脖子時,它的“圍脖“就伸長了,不那麼皺了,當烏龜把頭縮回殼時,”圍脖“也就跟着又縮了回去。我通過查資料,終於揭開了烏龜能自由伸縮的祕密,原來,烏龜的構造很特殊,它的體內有很大的'皮,烏龜的頸部連接的骨頭具有伸縮性,同時,龜殼包住了伸縮的最裏層,因而可以伸縮自如。通過烏龜的脖子,我受到啟發,如果我們人也能這樣隨心所欲地伸縮脖子,那該多好呀,由此,我想發明一種伸縮脖子膠囊,人吃了以後,能伸縮脖子,還能長出像烏龜一樣的”圍脖“感到温暖。這樣一舉兩得。不要擔心,不會難看,長出以後會變成你心裏所想的樣子,好看極樂,就像戴了花環。真是一箭三雕啊!

在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發明出這樣的膠囊,為人類的發明創造作出貢獻,造福人類。雖然這個烏龜膠囊也有缺點,但是我會改進,或是由你來改進這些缺點哦!希望你開動自己的腦筋,努力改進這些缺點。

我的新發現作文8

前不久,爸爸給我佈置一道常識題,內容是運用你所學的自然之世界是一個實際問題,並特別指出,不能應用書上已經做過的必須自己動腦筋。天哪!爸爸真是沒事找事。可是如果不做這個實驗,爸爸可是會打人的。

日子一天天過去,可我一點眉目也沒有。

説也巧,那是一個星期三的下午,媽媽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買了7斤雞蛋。晚飯後煮了十幾個。當媽媽把煮熟的雞蛋放在冷水裏浸泡的時候。想到這是人所共知的熱脹冷縮原理。目地是想使蛋殼和雞蛋分離,這樣,剝雞蛋殼就會容易些。這給我啟發可不小,當時,高興極了禁不住地説:媽媽真好!您可幫了一臉譜圖片個大忙啦!實驗就這樣開始了

先從冰箱裏取出存放的熟雞蛋,放在碗裏,然後在碗裏倒入熱水,浸沒雞蛋。經過兩分鐘後,試了試,剝雞蛋果然容易多了這時因為蛋殼先受熱,與雞蛋分離的緣故。

可是煮雞蛋時,同一鍋裏的雞蛋,有的爆破,可有的完好,這是什麼原因呢?通過實驗,認為爆破的原因是生雞蛋是由液體和蛋殼組成,受熱急時,液體膨脹比固體快,超過了蛋殼的承受力,就發生蛋殼爆破,而且,温度升得快,爆破的就會越多。發現這種現象,改用了用微火慢慢來煮,果然不出我意料,雞蛋一個也沒破。當時,高興極了連忙跑到爸爸身邊講述了實驗結果。爸爸知道後,很高興,説:能在一個星期內認真觀察,親自做試驗,獨立思考獲得答案,爸爸很高興。這也表明了新一代兒童熱愛科學,辦事認真,渴求知識,追求真理積極向上的精神。不過,可不要驕傲,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爸爸的話一直深深刻在心裏,記得老師説:熱脹冷縮的原理應用很廣泛。做的這個熱脹冷縮的實驗,不知你否做過,不過對我來説確實是個新發現,心理有種説不出來的喜悦。

我的新發現作文9

聽説蚯蚓有再生的功能,我半信半疑,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做了一次試驗。

星期六,我捉了一條又肥又大的蚯蚓,用小刀分成了兩節,只見蚯蚓被切開的地方流出一些黃色的黏液,接着,就一動不動了,我以為它死了,可心想難着書中寫錯了?不,不可能。過了一會兒,蚯蚓竟然動了起來。並由原來的一條,變成了兩條。我高興極了,可一個巨大的問號在我腦海中產生了,把蚯蚓分成三節,四節或五節呢?於是我又做了一個試驗:我又找來三條蚯蚓,把一條切成三截、一條切成四截、一條切成五截,然後用A、B、C三個容器分別養起來。三個星期後,挖出土壤,我發現A、B容器中各有兩條蚯蚓,C容器中沒有蚯蚓。為什麼把蚯蚓切成兩段它能長成兩條,把它切成三段、四段、五段它也只能長成兩條呢?後來,我查找了很多資料,又問了老師才知道。原來蚯蚓和壁虎一樣,身體中有再生器官,它的再生器官在一起不分離,有九節到十五節。這一種器官能使蚯蚓在被分解後再生,缺少頭的一截的切面上,會長出一個新的頭來;缺少尾巴的一截切面上,會長出一條尾巴來,一條蚯蚓就變成兩條完整的蚯蚓。如果這個器官被破壞了,也許蚯蚓就不能夠再生。

由此,我想要是我們也能找到人類的再生器官那該多好啊!相信再過幾年、幾十年之後,科學研究如果成功,人體的殘缺肢體也可以重新地長出來。這將會大大地造福人類,造福世界。世界上也就不會有任何一個殘疾人,我們的生活也將會變得多姿多彩,富有情趣!

我的新發現作文10

螞蟻的團隊精神是出了名的,今天我也想見識見識。可是,卻讓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黑螞蟻部落中,有部分成員卻表現出自私。

下午,我和爸爸帶着月餅的香料來到太陽城,在一塊草坪旁,我們把最香、最甜的一小塊月餅碎料放到了地上,很快月餅香料吸引了一隻黑螞蟻光顧。這隻黑螞蟻圍着這塊美食嗅了一圈後,然後叼走了一小塊,就徑直地往回跑了。

不一會兒,草叢裏似乎出現了一條通道,黑螞蟻似千軍萬馬地往這條通道趕過來,月餅碎料上立刻就聚集了很多螞蟻。按照慣例,這塊香甜的美食應該很快被一羣的螞蟻給拖走。但是,我們發現的是一大部分螞蟻正趴在香料上吃的津津有味。我想,它們肯定是想把香料吃地體積小點再搬回去吧。時間大約過了半個小時,這些黑螞蟻還是沒有要搬東西的行動,大概是它們太貪吃了吧。

在一大部分黑螞蟻吃得正香的同時,有幾隻黑螞蟻卻抵制住香味的誘惑,一直在四周進行巡邏和“站風放哨”,防止敵人搶走它們的美食。

我想,當初最先發現這塊美食的那隻黑螞蟻可能還在路上或為蟻后餵食,可能當“哨兵”的螞蟻們肚子正餓得咕咕叫呢,可得到好消息的那幫黑螞蟻們卻全然不顧大家,管着自己享受着,未免太自私了吧。想着想着,我覺得這樣太不公平,於是把這塊香料給移走了。

標籤: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faxianzuowen/78nqe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