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其他話題作文 >道路作文 >

實用的道路作文合集6篇

實用的道路作文合集6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説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路作文6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道路作文合集6篇

道路作文 篇1

“加油!還差一點,我就能登上這座高山了。”我在心中暗暗給自己打氣。今天與朋友一起登山,達到半山腰便只有我一個人,其餘的人半路而廢,已經離去。但是我的心中卻有一道聲音在徘徊——不管遠處的道路有長,都要堅持走下去,不管多難,堅持走下去……

“阿平,快點,你父親已經快不行了。”手機裏傳來一個緊促的催促聲。我愣在原地,右手中的手機不自覺得脱落。啪~的摔落地面,四分五裂。父親不行了嗎?

一個人走在沒有燈光的街道,只有冷風的陪伴。望着遠處的走道,或許沒人更加清楚我與父親的感情。

“爸爸,這條街道好長,離醫院好遠啊!”稚嫩的聲音不耐煩的説着。留着長長的鼻涕,好像感冒了,時不時打了個噴嚏。趴在一個男人的寬背上,小手指了指前方。父親只是微微笑了笑,然後説:“兒子,遠處不管道路多長,你也要堅強走下去。你看,你老爸我呀!還揹着你呢,你倒是自己先累了。”而小男孩調皮的對父親吐了吐粉紅小舌頭,便沒有在説話,他也不理解這句話什麼意思。直到現在,父親所説那句話還在我的耳邊環繞。

遠處不管道路多長嗎?我堅持得了嗎?

自己呆呆的往前走着,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卻好像這條路沒有盡頭,盡頭兩個字離自己好遙遠。醫院的門口燈光微微亮着,我在考慮着,我當時也不清楚為什麼我要考慮不進去,可能我不能接受這個事實,可能我沒辦法面對一個親人的離去,可能是心中最後那個至親在心中盤旋。但是最後我還是踏步進入,每向前踏出一步,心中那份緊張便多了一份,重了一份。

“你是病人的親人吧!你去看看他吧,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進入醫院來到病房,一位醫生小聲對着我説。我輕輕點了點頭,便推門而入。

病房內很乾淨,沒有半點污穢塵埃。而一張不大的醫牀上此時躺着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滿臉無血色,大口大口的吐着氣,而眼睛卻沒有閉上,而是直勾勾的看着前方。

“爸,是我,你會沒事的。”我柔聲細語一聲。父親聽到我的聲音,便緩緩的轉過頭來,他好像用盡全身的力氣,使勁的轉過頭。我見着,立馬走過去,拉住父親那曾為家庭支撐的乾枯手掌。

“兒,你要,要照顧你,年邁的母親。你要,要照顧好弟弟妹妹,父親自己,清楚,自己已經要走了。”父親斷斷續續的話語,卻一字不漏的刻印在我心中。我點了點頭,便繼續聽父親説話:

“我知道,對不起,你,讓你一個人,揹負太多。你的道路多了一條崎嶇的山路,難走了。”父親説到着,便安靜下來,我便立馬説:

“遠處不管道路多長,我都會堅強的走下去,這是你教會我的。”我輕聲説道。

父親此時滿臉擠出笑容,滄桑的雙眼流露出一道淚痕,顫抖的雙手握住我,便緩緩閉上雙眼。這一閉,在也沒有睜開了。

“父親!父親!”我急忙叫喊着,可是怎麼叫都叫不醒父親了……

父親,在這世界上你是唯一教會我堅強的人,遠方的道路雖説崎嶇不平,但是我還是走過去了,你看,我站在這高峯之上,俯視大地。

此時我站在山地,太陽剛剛升起,那道耀眼的光芒,也許父親你在對我的這份堅強而感到欣慰吧!

人的一生,有太長太長的崎嶇道路行走,或許有人放棄了,或許有人走完了全程。但是我始終相信走完全程的人,會獲得別人所得不到的寶藏,就像父親給我的,那份最珍貴的“寶藏”一樣,謝謝你,我那最愛的父親!

點評:

小作者的故事似乎在提示我們“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再”,還沒有來得及感恩,父親卻已離去,小作者並沒有一味地沉浸在喪父的悲傷之中,卻是勇敢的用文字向我們表達了自己對於父親的懷念、感恩,並且在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愛,就要及時説出來,感恩,就要及時用行動來表示!

整個故事雖然結局令人悲傷,但是作者的文字並沒有太多悲傷的成分,令人欣慰。過去的已不再來,未來的才更加值得我們珍惜!

道路作文 篇2

陽光燦爛,和風拂面。春遊便在這樣的一天裏開始了。

學校長征隊伍在街上前行着,時而緩,時而急。每個班的前頭都直直地舉着一面鮮紅的旗幟,迎着風,它伸展開了自己的身體,能讓人清楚地看到上面所印的班級,它在風中輕輕的飄揚着,彷彿在吟着心中的喜悦。每個人的腳步都是輕盈的,每個人的笑臉都是燦爛的,每個人的揹包都是鼓鼓的。在興奮與喜悦中,我們過了街區,過了綠道,過了大橋,進入了一條鄉間小路。

一進入鄉間小路,清淨、悠閒的鄉間氣息便撲面而來。這條小路一面靠山,一面靠水。山上的樹木,生長得極為茂盛,到處是晃眼的綠,偶爾還能看到幾個野草莓,卻是不能吃的那種。靠水的那邊,則在斜坡上生長着幾棵參天的大樹,樹下是如鏡面般平靜的水,滿是幽靜、平和卻又深遠的氣息。小路雖窄,卻很平坦,想必是來來往往辛勤勞作人們將它踩實了,偶爾才會有一個積了昨夜雨水的小小水窪。小路邊緣的地方生長着各種雜草,似乎不甘於讓小路被沃土的深棕埋沒似的,硬是替它加上了綠色的點綴。

春天裏大自然的勃勃生機,便在這會兒表現得淋漓盡致。

很快,過了山,我們走進了田間,兩邊都是油菜花,綠色的,沒有花,因此也就沒有了蜂蝶飛舞的身影。我們在漫漫的田野間穿行着,籠罩在油菜花與沃土混合出的獨特清香中。雖無活力的躍動,卻也沉靜得美滿。在如此令人沉醉的享受中,我們的汗在奮步前行中悄悄流出,又在清涼的風中漸漸消散。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我們的熱情卻從未倦怠。也許我們會留下許多的淚與汗,可它也永遠無法讓堅強的人停下奔向快樂的腳步。在逐漸變得沉重的腳步聲中,我們終於到達了目的地——周村。

穿過河上水泥橋面,泥土橋墩的小橋,進入鬱鬱葱葱的樹林,我們的野餐,便在清涼的風和盤旋飛下的葉子中開始了。

春遊,是一次對自由的探索,更是對美好的追求,它包括着過程中最重要的堅強與快樂。

道路作文 篇3

記得二十多年前與一位梅蘭芳的幾十年老友談天,他告訴我,“你沒有看見梅先生盛年時的戲,真是可惜。”他還為我形容了二十多歲的梅蘭芳在台上的形象、聲音、風度,雖然他説了許多,但我依舊無法獲得一個完整的印象。不過我懂得他的意思。

我自己是在三十年代才開始偶爾看梅的戲的,當時梅已經四十歲左右了。能比較集中、大量地觀摩梅的舞台藝術,還是五十年代的事。和舊有的印象相比:就有很大的變化。這樣,我可以想像二十歲的梅的戲或將是怎樣一種樣子。幾十年的舞台實踐,他是怎樣走過來的,也是可以追尋的。雖然不夠準確,我想還是可以借用一句老話來加以概括:由絢爛歸於平淡。不只是梅,我想每一位有高度成就的表演藝術家都有相同的經歷。

對平淡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它是更加深入、凝鍊、自如的一種境界,這一切又都是在傳統的規範程式中出現的。它決不是簡化、枯乾,或通常所説的“偷工減料”。它有所刪節,但刪去的是多餘的繁枝剩葉;更多的則是豐富,而豐富的是內在的東西,不容易捕捉,卻更易為觀眾所接受。到了這個境界,演員就不再是用一招一式、一個身段、一句唱腔來打動觀眾;他用的是整個角色的人格力量,還有什麼比這更有力的藝術手段呢?沒有了。

我有一種奇特的經驗,每次看梅的《宇宙鋒》,在一句“小姐出堂”之後,趙女上場了,唸完“杜鵑枝頭注,血淚暗悲啼”的引子,走過來在趙高身邊坐下。這裏幾乎沒有任何特別的身段,也沒有特殊的表情,但只是這一坐,我覺得作為一個觀眾,就已經得到了最大的滿足。趙女的身份、氣度、精神狀態……這一切,都中人慾醉地傳達給了觀眾。這裏,從形式上學習是無效的,不論怎樣用功的學生,用筆記本記下了先生的全部舞台地位、步法、身段,都無效。同樣,“老爹爹……”四句唱也是地道的老腔老調,沒有任何花腔、賣弄,但同樣也是使人聽了如飲醇醪。這是很奇怪的經驗,看起來似乎頗為玄妙,但它使我時時記起,不易忘記。

《宇宙鋒》是梅最喜歡的劇目,琢磨了幾十年,改動了若干次。晚年的演出與早年是很不一樣了。但我想那出場、引子和四句唱是沒有多少變化的。變的是角色的份量,在他的晚年,這就已達到了無比醇厚的地步。

這就提醒人們,作為學生,向大師學習,不但有一個學習範本問題,還有個學習方法問題。

我們無法知道梅在二十歲前後的舞台面貌了,雖然還可以看到一些舊照片,聽到一些舊唱片。不過我們可以想像大師在最初起步以後的狀況。也許沒有後來那麼成熟,但自有一種青春的活力。就像我們賞鑑古色斑斕的周鼎商彝時必須懂得它原是金光閃爍的。只有如此,才能明白它曾經歷了怎樣的發展過程。與此相關,就是應該採用怎樣的學習方法,確是值得注意的。

從梅門弟子的'演出中,可以看出一種有意思的現象。她們都有不同的學習過程,不同的年歲、經歷與不同的表現。只要不是懶漢與低能,藝術修養總是與年俱進的,到了一定的“火候”,總會結合自己的條件、體會,顯示出某種自己的面貌,雖然她們演的都是梅派戲,也都遵循着先生的路子。從描紅、臨帖到有了自己的面貌,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每一位受到尊重的表演藝術家都要走過這樣的道路,誰都繞不過去。

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中有一首是:“梨園爨本募誰修,亦是風花一代愁。我替尊前深惋惜,文人珠玉女兒喉。”

龔自珍很不滿意胡亂纂改作家作品的人,深寄同情於劇作者與演員。雖然不免有點保寧的味道,但他的呼籲還是值得聽取的,也應當給以正確的理解。在這裏,象梅蘭芳這樣的藝術大師傾注畢生心力創造的表演藝術遺產,也應該像作家的名作一樣,必須尊重,不允許粗暴的竄改,同時也應該正確地學習、繼承、發展,不應採取教條主義的態度。

龔自珍在將近兩百年前所表現的觀點,對作家和演員給以同等的地位,也是十分難得的。

道路作文 篇4

我知道,在這茫茫人海中,需要不斷尋找一條屬於你的道路。我亦知道,或許你尋找的這條道路,並不是一條路。

可是,魯迅先生曾經説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或許在很久很久之前,地面平坦或坎坷不平,沒有生物的足跡,沒有一條路,可是多少年過去了,生物的足跡越來越多,最終,一條路,一條又一條的路,展現在我們面前……

萬事萬物皆有憑藉,如果沒有生物的足跡,儘管過了多少萬年,終究不會形成一條道路。

憑藉是前提,是基礎,而時間,便是條件,一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沒有這麼長時間,不管都多少生物,也終究不會形成一條道路。

一條道路形成的過程中,風吹雨打,曾經的它,蜿蜒曲折,曾經的它,泥濘不堪,它不過是一條小小的泥路,它多麼羨慕那些寬闊的水泥路,多麼羨慕那些平坦的柏油路,又多麼希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成為一條寬闊平坦的大道。可是,它不由歎息,這多麼遙遠啊,就要我和夜空中的繁星一樣遙遠,對,它們耀眼的的就像那明星一般,而我……

唉,它想起了那日。

那時,剛剛下過雨,天氣清爽,它正休息着,卻被一陣詛罵聲吵醒,原來是一個人漫不經心的走着,卻不小心踩進了泥窩,弄髒了自己的新鞋。

那人罵着髒話,還一臉急躁,“什麼破路,這可是我新買的鞋子,這樣的路,還稱什麼路,還能不能讓人過了,真是的,要不是這條路近,我才不走這呢,真是晦氣!”説完便走了。

那話,它可是一字不差的聽清楚了,破路……還稱什麼路……是啊,我既不平坦又不寬闊,怎麼能稱為路呢……

當時的它,第一時間真的是這麼想的,多麼消極的態度,可是現在的它明白了,它知道了,自己並不需要那些人的看法,不能因個別的人,做所有人的代表,有更多的人,需要我呢。

於是,它更加努力的抵抗風雨,後來,有人發現了它的重要性,將它鋪成了油柏路,比其他的路更寬闊,更平坦。

沒有付出,便沒有回報。

你要戰勝困難,更要戰勝自己。

人亦是如此,一個人,只有經了許多磨難,才會有堅定的信念,才能戰勝困難,戰勝自己!

道路作文 篇5

結合我村(和縣石楊鎮花園村)實際,結合當前“村民大管家”平台建立,我們要更加學習“塘約精神”,學左文學書記的那麼一股牛氣精神,深入羣眾、瞭解羣眾,真正做到權還於民。努力做到:

一、“村民大管家”平台建設,在機制創新上下功夫,在活動載體上下功夫,使之更貼心於民。

二、村級經濟發展,在深化村勞務公司推進和民生工程建設上下功夫,使之有活力、有動力;

三、為民服務上,在產業結構調整、改變兩委幹部服務意識上下功夫,使之能夠適應時代要求,與時俱進。

道路作文 篇6

“向前走,就這麼走,就算被給過什麼……”耳畔徘徊着《平凡之路》的旋律,思緒被帶向了遙遠的彼方——是的,我已經在路上了,自從那做過許多傻事的童年與年輕的母親,稚嫩的夢都被轟隆隆前奔的生命列車甩到後面時。

生命很長,年少時積蓄成長的成本,壘高自己。然而有跌倒後站起的勇氣,有一同並肩前行的夥伴相互扶持,有老師指點出富有智慧經驗的航標。走在一同前行的人羣中是幸福的。

“遠方”是個神祕未知的千萬種可能。浩浩蕩蕩進程前方的大軍,內心都有一盞燈——那是對遠方的定義與遐想渴望的藍圖。一但點燃,帶來就不再是疑惑,而是躊躇滿志的信念與步伐。我則願擇一條最明晰的道路,以最利落的行動,最簡單的心,向遠方走去。

然而,里程碑只是起點與終點的交匯處。這是一個讓自己得以小小驕傲一番的站台。前方仍是一片路。路以時間為單位來延伸它表面的長度。在這段有限的時間裏,卻可以把它走出超越極限的長度,因為,腳永遠比路長;也可以螺旋似的在原地附近徘徊,因為,路也可以被腳走絕。

做到了自己曾幾何時夢寐以求的事,但“赫赫功勛”早已化作了一條小溪,匯入了生命的長流。若是駐足久了,再一次品嚐卻味同嚼蠟,滿懷惆悵。必須走向遠方,迎接那道路前方的道路,才得以重拾成功的喜悦。

走向遠方是我對自己的信心。走向遠方或許會失去什麼,也會得到什麼,周遭的變化應接不暇。但惟有我內心的渴望決心描繪的生命本色不會變。所以,不怕沒有終點的永恆,因為不會迷失,因為感受遠方的動人傳奇。

雲山滄滄,江水泱泱,塵世滾滾,山高水長。這就是生命的形態——永恆的奔騰不息,前赴後繼向遠方,因為道路前方仍是道路。

“時間無言,如此這般,明天已在眼前。風吹過的,路依然遙遠,你的故事講到了哪兒……”

標籤: 道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tahuati/daoluzuowen/2w7xw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