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尊嚴作文 >

【必備】尊嚴作文五篇

【必備】尊嚴作文五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尊嚴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尊嚴作文五篇

尊嚴作文 篇1

正月裏,我和爸爸準備去海底世界。去的路上,我看到旁邊好多人都在圍着一個乞丐,我便把目光轉移到了那個乞丐的身上。

個乞丐很可憐,他的左眼看不見,腿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必須在人的攙扶下行走,我便有了同情之心。

可是,這個乞丐一邊跪在地上,一邊大哭大喊,我好半天才明白,原來這個乞丐在乞討時,一位叔叔把一枚一分錢的硬幣扔給他,説:“喂,給你吧,我原來不想給你,看你實在太可憐了,想了好一會兒,才做出這個決定。”接着,這位叔叔把那枚一分錢的硬幣扔出水缸外。

這時,乞丐大聲説:“你怎麼能這樣,我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乞丐,可我也是有尊嚴的,你怎能這樣侮辱我!”

此時,我對這位乞丐肅然起敬,因為我想,並不是所有的乞丐都沒有尊嚴的,尊嚴是一種很可貴的道德風尚,因此,我們不能侮辱別人,侮辱別人也同時侮辱了自己。正向席勒所説:“不會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不會尊重他。”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別人也同時會尊重他。

尊嚴作文 篇2

每個人都有尊嚴,但有的人卻卑躬屈膝去求人,這樣的人失去了人生最寶貴的東西。其實我們就算再窮也要保住我們的尊嚴!

一大早我就聽見外面鬧哄哄,有個老闆穿著名牌西裝,戴着磚石戒指一看就是個有錢人,他的祕書在台上拿着喇叭説:“誰要是在台上爬一圈在學狗叫3聲,就給3 千”3千在農民心目中已經是個大數目可是大家幾十個月拼命賺錢的工資。可是怎能這樣賺錢,就算賺了也不光彩。有些人正在猶豫,但是還是沒有人上去。

老闆見沒人上去就叫祕書加錢,又用喇叭向大家説:“對不起,3千太少了,我們老闆要加錢,5千”這一出口大家心都癢癢的了讓人蠢蠢欲動,5千啊許多人辛苦一 年未必不能賺到5千。就在大家紛紛議論的時候一個聲音在人羣中響起:“我們是人,而不是狗,是人的話就要活得有尊嚴,不可以為了錢,而出賣了自己的尊嚴” 一個撿破爛的老太太的話,這句話像鎖一樣把一些見錢流口水的人給鎖住了,但並沒有人離去,反而越來越多人。還是沒人肯上去,這次老闆又把錢提升到8千。8 千大概是大家1年多的工資,突然有個小夥子説:“只要給我1萬我就肯上去做”他的話得到了老闆的應許,他在台上爬了一圈,學着狗汪汪汪的叫了3聲。大傢伙 都吐口水在這小夥子身上,有的罵:“不要臉的人”也有人説:“這人簡直就不是人”這個小夥子馬上搶走那個喇叭説:“你們沒有資格説我,因為你們每個人都是 衝着錢來的,只是看到我拿到錢眼紅罷了,我不做,也會有人來做的”這話一箭穿心其實來這的人大部分都是為了錢來的,1萬啊不知要工作多少年才有的,要做牛 做馬多長時間才能得到啊,這一下子大傢伙沒話可説了。

就這個時候一個穿得破破難難的人走到台上對小夥子説我並沒有向這錢打主意,大家都非常 驚訝那麼大的數目他竟然沒打主意。他胸有成竹的説:“現在就只有我有資格説你,我們中國人一直都是有一個有尊嚴的心,都説男人的膝下有黃金,一但跪下去就 失去了最寶貴的東西,葉挺他渴望自由但是他深深的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像狗一樣爬呢!我們不可以做沒有尊嚴的事情,要靠的自己的雙手去掙錢,這樣才是箇中國 人”這人的一句話感動了許多人,有許多人落淚了。

許多人為了金錢失去了尊嚴,其實尊嚴才是我們最寶貴的……

尊嚴作文 篇3

我覺得,用這樣一個詞來形容它,再合適不過,高貴。那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氣勢。你看不見,摸不着,但就是可以那麼真切的感受得到。當你正義凜然時,你看到的是他的面孔,當你蠅營狗苟時,你得到的是他的背影。像你所料到的一樣,我形容的是尊嚴。

尊嚴,不是面子。所謂的面子,是物質上的掩飾,虛偽與欲蓋彌彰。可尊嚴是人格的獨立與精神的高潔。簡愛追求的人格平等是種尊嚴,朱自清不食嗟來之食是種尊嚴,蘇東坡詩退金兵是一種尊嚴,就連稽康臨刑前的那曲《廣陵散》也是種尊嚴!也許你已看見了尊嚴的輪廊,不是功名,不是美酒,不是佳人,不是豪宅,是一種比一切都寶貴,失去了再也回不來的東西。

我也不知道,如何闡述,才會得到一個有關尊嚴的清晰概念。那真的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信念與力量。你要知道,因清貧而受人奚落不是沒有尊嚴,因正義而遭人排斥不是沒有尊嚴,因才華而被人嫉妒也不是沒有尊嚴,世人不曾嘲笑過韓信的胯下之辱,不曾鄙棄過李白的不得皇恩,更不曾批判過蘇軾的文化突圍。那是因為人們感受得到他們所具有的那份尊嚴。所以,就有了韓信漂泊時的千金一飯,就有了李白潦倒時的汪倫、美酒,有了蘇軾坐監時的萬人默唸。

尊嚴作文 篇4

這不是我偶然想到的命題,而是我幾十年來一直思索的命題。它起源於我的老家一位“著名”的人物身上,到現在,我仍為那“著名”人物的行為所困擾,一直找不到答案。這著名人物——恕我冒昧,沒能記住他的名字,因為根本就沒人告訴過我他的名字,只記得他有一個不俗的外號——“崔大先生”,也有一個不雅的外號——“崔大吭哧”。

我認識“崔大先生”是一九八三年的深秋,那時我任公社農業助理。一連幾天的低温之後,公社黨委崔書記有些着急,他要我陪他去飲馬河沿岸的甸子地走一走,看看莊稼的成色,來到了西孟家。當從國堤上下來走到西孟家後屯的時候,崔書記指着兩間低矮的草房對我説:“這住着一位‘大先生’。走,咱們到‘大先生’這看看,跟他嘮嘮今年的災情。”崔書記一向是我敬仰的長者,是位有知識有修養的老教員。他偶然提起什麼“先生”之類的話,讓我一頭霧水。

跟着崔書記走進低矮的茅草房,只見裏屋炕上坐着一位能有六十多歲的老者,這老者長得瘦小,只有一顆長長的門牙與“大”字沾邊。不用崔書記介紹,我知道他就是崔書記要拜訪的“大先生”。大先生與崔書記很熟,他們很快攀談起來。“崔大先生”拿來他觀測到的星象圖來給崔書記和我講,他講的'頭頭是道,這更讓我不知他的深淺。最後,他告訴崔書記:“今年是個大豐收年,歷史上沒有。明年是個災年,歷史上也少有。”崔書記一聽明年是災年,不無擔心地問道:“明年是什麼災?”“崔大先生”斷斷續續地回答道:“什麼災説不準,到明年正月了(lǎo),就能看出來。”

“崔大先生”的話我不信。但後來的實際情況告訴我,“崔大先生”的預測一點都沒錯。一九八三年大豐收,包產到户來個開門紅;一九八四年先是春旱,後是早霜,糧食大減產。從此我對“崔大先生”關注起來,直到他離開這個世界。

聽崔書記説,“崔大先生”是個土知識分子,自小念過私塾,後在偽滿洲前期續讀了幾年高小,尤喜古文,最善天象。“崔大先生”終生沒娶,自己一個人生活着。侄兒們要接他去住,他百般不肯,也不要侄兒們的一分一文,靠生產隊給的“五保户”待遇過活。零花錢靠自己在生產隊打零工來掙。

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被家鄉人傳誦的奇事,有四件讓我永遠也不能忘卻。

第一件是到德惠縣城賣柴火。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城裏缺柴燒,縣城周邊的人們便在秋日裏打些柴火到城裏來賣。西孟家雖然距縣城五十多裏,但也有人不辭辛苦擔柴來賣,“崔大先生”便是其中的一個。一天,“大先生”起大早把柴擔到德惠的集市上,找來一塊木板寫上“一角二分一捆”,賣起柴來。“大先生”辦事認真,他的柴當然是集市中最好的柴,所以比別人賣的柴高出二分錢。當買主來問:“老頭兒,這柴火多少錢一捆?”“大先生”不分男女老少一概回答:“牌上有字!”買主皆囁嚅而去。柴當然沒有賣成。在“大先生”的經營策略里根本沒有減價處理這一説,他對自己的勞動充滿着肯定,不難想像,他一定認為減價是對他的勞動成果的莫大的否定。太陽要落山前,“大先生”順着原路把柴往家擔。當他走到四平川時,西孟家生產隊的馬車從後邊趕來,車老闆兒一看是“大先生”就把車停下,讓他把柴放到車上,想給他捎回去。沒想到“大先生”從口中蹦出一句話:“你給我捎回去,那還算是我擔來的嗎?我不能佔生產隊的便宜!”於是,他自己挑着柴繼續往前走。車老闆兒沒辦法只好打馬前行,把“大先生”自然拉在了後邊。當“大先生”把柴擔到靠山屯前大溝子的時候,“大先生”實在擔不動了,他掏出火柴把柴點着,讓其化成灰燼。

第二件事是爭“工分”。“大先生”體弱幹不了重活,在生產隊只能打些零工,幹些像看看麥田的活。開始,生產隊隊長認為這活輕悄,就只給“大先生”記4分的“工分”,“大先生”嫌少便和隊長理論起來,非要5分“工分”不可。他説:“我不頂整個人,頂個半拉人還行。”過段時間,隊長見他兢兢業業,又考慮他是“五保户”,反正得生產隊照顧就讓記工員給他的“工分”長到和壯勞力相同的10分。“大先生”急了,找到了生產隊隊長,他説隊長不尊重人家壯勞力!“給我記10分你們這不是埋汰人家壯勞力嗎?這不公平,我個糟老頭子怎麼能與人家壯勞力比呢?”隊長沒辦法只好仍然給他記5分。

第三件事是關於他撿破爛的事。“崔大先生”喜酒,一天三頓不離酒,但每頓不超過三盅,這盅不得大於七錢,也不能小於七錢。對常人來説,這不算開銷,但對他來説是一筆很大的支出。生產隊解體後,“大先生”便失去了經濟來源,他開始撿破爛,用撿來的廢品換些零花錢。左屯右村的人們都知道“大先生”這狀況,就把家中不用的舊物想送給他,讓他去換錢。但人們知道“大先生”好臉,就假裝把東西丟在大門口,等“大先生”來拿。“大先生”見着這些物件一件不取,連一本書都不動。他對人説:“我是撿破爛的,不是要飯的。靠勞動,不靠施捨活命。”逼得人們只好把整件的東西砸個稀吧爛,東丟一塊西丟一塊等“大先生”來撿。

第四件事是“大先生”的遺囑。在農村,一般的老人都希望自己在百年之後有一口好的棺槨,可“大先生”不然。他在臨終前,讓人把村支書叫到跟前,説:“讓村民攤錢,就別‘煉’了,別給村民增加負擔,用炕蓆一卷埋到東嶺上就行。不用村民攤錢該‘煉’得‘煉’,別搞特殊。但一定要把骨灰撒到東嶺上,那地方高。我要看着全村人過上好日子。千萬別把我往窪地埋,那不是人呆的地方。人要站在高處,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呀。”最後,村民們把“大先生”的骨灰撒到了東嶺上。隨“大先生”一起走的,還有“大先生”寫就的人們看不懂的“天書”。

“崔大先生”一介草民,他的為人為事有些離奇古怪,但骨子裏不乏尊嚴、倔強,還有些許的執拗。這與國人中的“佼佼者”大相徑庭,國人中的“佼佼者”走得是“圓滑”的中庸路線,凡事都可卑躬屈膝“曲線救國”,他們為達到自身的需求目的,什麼原則,什麼社會標準都可以盡情地放棄,甚或委曲求全不惜犧牲自己的人格。

有人説“尊嚴是無價的”,但我不知道倔強是否有價;我更不知道像“崔大先生”這樣的人,該歸於尊嚴呢,還是該歸於倔強。這倔強與尊嚴到底是個什麼關係?誰能把它們截然地分開?

尊嚴作文 篇5

《尊嚴》是一篇關於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發生的事情的文章。在沃爾遜小鎮上,來了一羣逃難的人,善良而又樸實的沃爾遜人家家都燒菜來款待他們,它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沒有説,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個人就是哈默,他骨瘦如柴,傑克遜大叔將食物端到他面前,他抬起頭:“有什麼活要我做嗎?”傑克遜心想,給一個人留口飯吃,每個善良的人都會做。與是否定地搖了搖頭……

這篇文章讓我懂得了,一個人要有尊嚴。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自己的尊嚴,得到了傑克遜大叔的信任。

在生活中,那些在路邊不用勞動而獲得財物的乞丐,我想對他們説:“如果你們不勞而獲,那你們一輩子一定是窮人,因為你們是去了尊嚴。”

説到這裏,讓我想起了一件事:在科學教室排隊,當時我和羅子涵站在一起,當他的東西掉了下來,我不但不幫他撿起來,反而把他推了一下,當時我感到非常開心。此時,我學習了《尊嚴》這篇文章,才知道我當時的行為是錯誤的,這讓我感到十分內疚,至今還如此深刻地印在我的腦海裏,真讓人難忘!

這篇文章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對人要尊重,要維護自己的尊嚴,才能讓人信任。

《尊嚴》這篇文章,對我真是一個提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zunyanzuowen/9977y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