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希望作文 >

尋找希望作文

尋找希望作文

篇一:尋找希望

尋找希望作文

人生總有太多的十字路口,而每次都要做出艱難的選擇,到底哪裏才是我要去的方向?

我總會在那裏徘徊好久好久……綠燈亮了,我沒有前進,呆呆地就這樣站在那裏,整個人沒有一點力氣,直到汽車嗽叭的催促,於是,我前進了……

然而我卻不知道這是不是我要去的地方,我更不知道那是天堂還地域?

終於我迷路了……在一個十字路口,我該向左還是向右?向前還是向後?不,我是決不能往後走的,因為我相信這麼一句話:“前方是絕路,希望在轉角。”

可是,突然間又好失落,因為我不知道我的希望在哪?我哭了,卻沒有人為我遞上一張紙巾,哭累了,坐在街角,感覺好冷好冷……不僅是天氣的寒冷,我的心也冷了……

看着路邊的街燈,是那麼的絢麗多彩,看着燈一隻只熄滅,我知道,每一個温暖的家庭都將進入愛的夢鄉……

我到底在幹什麼?這是我嗎?我要永遠這樣失落嗎?這樣的日子我要過一輩子嗎?終於我拍掉衣服上的灰塵,因為我要開始我新的人生,我要去尋找我的希望,不然連它也會離我而去的。

屬於我的,怎能讓它就這樣離開,不屬於我的,我也只能揮手説拜拜,可希望屬於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有權擁有。

明天的太陽依舊從東方升起,而且依舊會那麼美麗,當陽光照在了你身上,同樣也照在了你的身上……

篇二:尋找希望

魚對水説,你看不見我的眼淚,因為你不在我的心裏;水對魚説,我看得見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裏。

——題記

我是一條生活在海里的魚,人家都説鹽是魚的眼淚,可那裏面卻不曾有我的眼淚。我是一條沒有眼淚的魚。

別人都叫我,灰。我生活在南沙羣島附近,那兒是最富饒的地方,擁有最明淨的天空。我最喜歡在臨近黃昏的時候,仰望天空,看太陽一點一點西沉,一點一點墜跌;看天空一點一點染上原本不屬於它的紅,一點一點失去原本屬於它的淺藍。然後,心中感到無限的絕望,黑色的絕望。

我對魚説,我的字典裏沒有希望這個詞。然後一搖尾鰭,瀟灑地遊開。希望,真的有希望嗎?我冷笑着。就算有,那麼屬於我的希望,又在哪兒?水的聲音模模糊糊傳入我耳際,找尋希望吧,或許它就在你身邊。希望,我反覆咀嚼着這個詞,心裏的弦彷彿被撥動了,聲音迴盪在空蕩蕩的海里。那我去尋找一下吧!我聽見自己空洞洞的聲音説。

我茫然的遊蕩在海中,身旁一條魚都沒有。水説,去海洋中吧,你會找到希望的。我閉上眼睛,對自己説,放棄吧,你找不到的。可是希望我嘗試着用這個詞,來填補心中的空缺,我説,即使絕望依然存在,但希望不會死亡,因為,我頓了一下,有我。

希望就在其中麼?温馨的家庭,温馨的父子、母女關係,温馨的這裏一切是那麼温馨,我真的能找尋屬於自己的希望嗎?我疑惑、我困擾,甚至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大哥哥,你吃糖嗎?我偷偷留下一點來。你吃嗎?忽然身旁有人拽着我説。我扭頭,是一條身長不過十釐米的小魚,它露出我從沒見過的笑容,天真、活潑,堪比太陽。我説,我吃。然後,我的眼淚留下來了。

我知道我找到了希望。

篇三:尋找希望

週一春遊,因為是春遊,所以班裏佈置了一個任務:春天是希望的季節,我們要在春遊的地方尋找希望。

這個任務一佈置下來,我就想到了點子,春天裏萬物復甦,紅花綠草趕趟似的萌發,綻發,那不是希望嗎?可是很快就被我否決了,我們是中學生了,不能一寫希望就只寫些花花草草的東西,既不能表現我們思想的成熟、深邃,寫出來的作品又與小學生的差不多,不能“登大雅之堂”。我陷入了糾結,到底寫什麼好呢?

週一到了春遊的地方,那是一片農業園,地方很廣大,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景色很美麗。參觀完了農業科技大棚,我們來到了一片靠湖的草地,開始午餐。我很快吃完了自帶的三明治,不忘任務,離開了草地,到了一片林子尋找希望。

林子裏似乎沒有人,很是幽靜,只有風過時樹葉沙沙作響的聲音。繼續向前走。樹下青翠欲滴的小草,一叢叢,一簇簇點綴在路邊。草中掩映,夾雜着許多小花,都是些不知名的野花,有紅有黃有藍,還在白白的絨球——那是薄公英。再向上看,粗壯蒼桑稜子那尖細的`枝條上有大片大片的綠色,那葉子,肥美而厚大,葉脈分明,彷彿讓人輕輕一捏就能流淌出油綠的汁液。這些花草樹林,很有生命力,是春的希望,可是我已打算定它們。與其寫一篇千篇一律,與其他同學多少相似的,不如寫一篇與眾不同,自己最滿意的。我繼續向前走。

遺憾的是,再向前,除了花草我也找不到別的了,無奈,我只好回到草地。

草地上,已經集合了。同學們收拾自己的垃圾。他們用餐布包住一組同學的垃圾,四個同學各抬住餐布一角,穩當地將垃圾報運到了垃圾箱中。因為在草地吃午飯的同學很多,草地的垃圾箱也少,垃圾箱自然裝不下那麼多垃圾。於是,一部分同學將自己的垃圾收入書包,打算回去再扔,而並非全部堆在垃圾箱邊。草地很乾淨,就好像從未有人來過。這種情景,讓我又想起了我經常看到的景象,馬路邊人行道上隨手扔的垃圾隨口吐痰,骯髒的街道使人不得不留意會不會腳下踩到“地雷”,這與同學們的行為形成了大對比,大反差。

這,這不就是希望嗎?我找到了。同學們主動收拾垃圾不污染環境,説明他們有素質,有公德,尊重社會與環境。更深的,就是同學們尊重自然。這種尊重自然的精神品質,不就是可以改變我國現狀的希望嗎?嫌首鋼污染大,就將首鋼遷出北京。我國的發展不能與環境不平衡,不能用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而應該從根本上改變,讓尊重環境、尊重自然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同學們,就是希望。

我在春遊中找到了希望,真正的希望。

標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xiwangzuowen/4jxkr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