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思鄉作文 >

【推薦】思鄉作文錦集十篇

【推薦】思鄉作文錦集十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思鄉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思鄉作文錦集十篇

思鄉作文 篇1

我思念着的故鄉,如果我的心是故鄉放飛的一隻鴿子,那我温暖的窩一定是你----我的故鄉。秋色如水,春光明媚,冬夜裏的星空,夏日裏的熾熱,都是我深深的思念。故鄉的一棵樹、一片土、一朵雲、一團霧、一陣風、一滴雨、都在我的眼前浮現。經過彎曲的小路,來到河邊的林子,我撿起了落在地上的一片黃葉。看着這片落葉,我把它順手藏在了歲月的抽屜裏,等待新生的機會。

城市的高樓裏藏不住歲月的痕跡,它遲早會走向別處,而我故鄉的抽屜裏深藏着的那片落葉,就有着歲月滑過的痕跡,它一直藏在我心靈的深處。

多少年已沒有看見過雪花飛舞的場面,深圳的天是不會下雪的。

大雪紛飛的日子,故鄉里一片潔白。白了的屋頂,白了的樹枝,白了的山,白了地。

站在白茫茫的世界裏,心裏也純潔了許多。風乍起,吹起門前放着的柴火,那隨風飄動的細枝,在寒風顯得瘦瘦。看門的大黃狗也懶得出窩,只探着腦袋,堅起尖尖的耳朵聽着門外的動靜。村子裏的人們不再做農活了,只在家裏悠閒地呆着。三三兩兩的莊稼漢子,約在一起打撲克。新媳婦們則聚在一起手裏拿着毛線編織毛衣或者繡着鞋墊,繡着鴛鴦枕套。頑皮的孩子在地下支一個竹筐,等待麻雀進去,好抓它。

思鄉作文 篇2

今晚的月亮出奇的圓

一輪明月

幾多愁感

桂樹下廣寒宮的寂寥

嫦娥無奈的梳洗打扮

地下琴聲悠揚

酒香飄散

我獨自對月

想起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夜風涼兮兮

故鄉久別無音

又見中秋

懷念故鄉的雲

故鄉的水

離別是多麼無奈

石榴樹下

遠眺他方

十五月兒十六圓

何處是歸

又見明月

看是圓

心似缺

懷念故鄉老人

親情永不忘

幾時歸家

喝上一口故鄉水

思鄉作文 篇3

忘不了,忘不了那風景秀麗的華清池;忘不了,忘不了那雄壯挺拔的驪山;忘不了,忘不了那舉世聞名的兵馬俑。依稀記得那位女班主任的故事;依稀記得,太爺那件襯衣的風波;依稀記得,那條咬人小狗的命運……

我的故鄉,位於西安以東的臨潼區。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人情味兒十足。

那年夏天,村裏來了位女教師,二十來歲的樣子,就像一朵茉莉花含苞欲放,温柔,美麗,善良,常常散發出內心淡淡的清香。四年間,她與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當她準備回家為父親辦喪事的時候,我的朋友也就是她最愛的學生星在花園前搖動着手中的那朵茉莉花,微笑着,準備送給她。她淡淡的微笑着,突然,她看到遠處一個人騎着自行車搖搖晃晃地向星駛來,她臉色蒼白,淡淡地微笑頓時無影無蹤,她飛奔過去推開了星,而自己卻被撞倒在地,胳膊和腿都擦傷了皮。可她看了看星,臉上又掛着淡淡的微笑。

茉莉花,淡淡清香,填充了整個有愛心的世界;茉莉花淡淡清香,撒遍了故鄉的每一個角落;茉莉花淡淡清香,佔據了每個高尚的靈魂。我難忘茉莉花散發的淡淡清香,更難忘那清香背後的情。

太爺人忠厚老實,是土生土長的莊稼人,一輩子不講究吃穿。樸素,勤儉。那年剛參加工作的爺爺給太爺買了件白色的襯衣。因為價錢很昂貴,所以太爺倍兒珍惜。可惜天有不測風雲,一次,太爺下地回來正準備穿它去參加孫女的婚禮。打開箱子,他愣了一下,然後笑了笑,便穿了件自己非常破舊但卻非常乾淨的外套走出門去。婚禮上,太爺看到鄰村的小夥子穿着那件衣服,讓笑了笑,沒有説什麼。過了許久,仍無一點動靜,小夥子便沉不住氣,自己跑去,問道:“大爺,我穿了你的衣服,你咋不生氣呢?”大爺笑了笑説:“你喜歡就穿去吧,我衣服還多着呢。”小夥子低下頭,説:“我和永強(大爺的小孫子)打賭,説您一定會生氣的,看來我輸了。”“哈哈“大爺笑道。”咱一村就是一家,二村就是鄰居,拆了這堵牆,咱不就是一家人嘛!“大爺的寬容,妙解尷尬;大爺的寬容,温暖人心;大爺的寬容,增進感情。

那天晚上,對面家的小狗咬了我的腿,連夜主人就跑到家裏來,用偏方為我醫治,等我好一點才摸黑回家。第二天,又拿着禮品來看我,當面,主人殺了自己家的狗。

主人的真誠,令我感動;主人的真誠,人人敬佩;主人的真誠,流傳世間。

美景,我永生難忘;故鄉的動物,我永生難忘;故鄉的村民,我永生難忘。故鄉啊故鄉,我真的忘不了,你那身上流着的,比血還濃的情———鄉情。

思鄉作文 篇4

鄉情是一首悠遠的歌,總在有月的時候響起;鄉情是一幅深遠的畫,總在遊子思鄉的時候展現出來。

——題記

故鄉,是古往今來被詩人作家寫入作品的材料之一。提到故鄉,我們都有着共同的話題,那裏有我們熟悉的風土人情;那裏有我們熟悉的新鮮空氣;那裏有我們熟悉的人和物……

舉頭望明月,低頭望故鄉

一縷縷的月光照進屋子,好像地上形成的霜一樣,抬起頭來看那一輪明月,心中有一種感歎,於是低下頭來,思念故鄉。這首詩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是啊,這是唐代詩人李白心中的思鄉之情,每個人都會離開家鄉,而在離開家鄉的同時,便有一種非常強烈的感情--思鄉情。我在市裏讀書,來為我的未來尋找方向,不得不離開家鄉,而那種濃濃的思鄉情,時常使我流下眼淚,去思念家鄉。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枯藤纏繞着的老樹上棲息着黃昏歸巢的烏鴉,潺潺流水的小橋旁住這幾户人家,迎着西風,騎着瘦馬,一個人在那古道上獨行。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斷腸的遊子還在漂泊。想必這首詩大家也不陌生,這是馬致遠筆下的思鄉之情,那幾種景物好像是故鄉熟悉的啊。思念故鄉,是每一個在外遊子的獨有情感,那一年,去外地參加一個比賽,我在那看到的一切,彷彿都是家鄉里的,這也許就是觸景生情吧。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次過節,我都會想到遠在外地的姐姐,這時我便會想到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多麼符合我當時的心情啊。想念姐姐,想念親人,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

不管是李白的靜夜思,還是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還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都是對自己家鄉的思念,對自己親人的思念,以及對家鄉的熱愛。

遠在異地的親人們,你們一定不要忘了自己的家鄉,因為那是生你養你的地方。濃濃的思鄉情,濃濃的念鄉味。

思鄉作文 篇5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別稱月夕、仲秋節,與端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節日。每逢中秋,奔波在外的遊子便匆匆的趕路,奔赴那一場期待許久的團聚。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這已經是我在常州過得第六個中秋。晚上,我不覺抬起來,望着窗外皎潔的明月,不覺便出了神。腦海浮現出小時候在老家過中秋時的情景。在老家時,中秋的前一晚,我便按耐不住地催促着爸爸、媽媽帶着我驅車來到姥姥的農村小院。這時,小舅會在院子裏架起一張桌子,然後把早早就準備好的飯菜端上桌子。還會放上一個圓圓的盤子,中間擺上大家愛吃的各色各味的月餅。等大家都聚齊時,天色也漸漸黑了下來,幾盆吊蘭中傳出秋蟬奮力的鳴叫聲,遠處的樹枝枝椏上,不知是什麼的鳥兒正發出“吱吱”的響聲,那叫聲劃破了寂靜的夜空,像是陪着我們一起歡慶。

大人們坐着馬紮,一邊吃着飯,一邊談笑風生,我和表弟在院子裏嬉戲玩耍,好不一派熱鬧的光景。院子裏的那棵石榴樹被尚未成熟的果實壓低了枝頭,月亮也漸漸爬到樹梢,屋門前的幾株桂花在夜中綻放,桂花、飯菜、月餅的香味融合在一起,瀰漫在空氣中,家人的嬉戲聲迴盪在小院裏,一輪玉盤似的明月掛在夜空中,此刻真像一幅美不勝收的工筆畫!

當月亮升到小院東面時,姥姥扶着門框對我們擺了擺手説:“不早了,夜路不好走,你們離這遠的趁着這份亮兒趕緊回家吧!”月光傾瀉在姥姥的臉上,她臉上的皺紋被映襯的更加清晰,但我知道這些皺紋不僅是歲月留在姥姥臉上的痕跡,更是姥姥對孩子們牽腸掛肚的那份真心……

“瑋傑?”媽媽看出我在發呆,便把我叫醒了,思緒被拉回了現實。我來到窗前,看着那一輪明月,心裏暗想:“此刻的姥姥會不會也在窗前想我呢?”

此時,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思鄉作文 篇6

六年前我隨父母來到了廣州。其實我的第一故鄉在福建。每年春節我都要回去看看,我的出身地位於福建省中部,素有“閩中明珠”之美稱。始建於唐開元29年也就是公元741年,有着悠久的歷史,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的誕生地,《觀書有感》是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詩的內容是“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表面是寫景其中藴含了深厚的哲理.

氣候、地理條件的優越,使得福建成為了茶鄉、花鄉、果鄉,福建飲食獨具特色,特產豐富。以福州菜和閩南菜為代表的閩菜,是全國八大名菜之一。福建臨海,所以有令人不能忘懷的鼓浪嶼、湄洲島,有海上絲路名城--泉州。我們福建多山,有武夷山的丹山碧水,秀甲東南;太姥山、清源山的勝境引人入勝;福建不但有山川之勝,還有寺、塔、橋、土樓等古代建築,福建永定土樓,成為我國古鎮古民居的一枝奇葩。閩南古剎開元寺,金碧輝煌,氣勢恢宏;媽祖廟也聲名遠播,福建在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重要文化發源地,體現了福建航海文化和多種宗教遺存豐富的事實。

福建至今保留了不少古代傳統文化:福建木偶戲頗負盛名,以漳州“布袋木偶戲”和泉州“提線木偶戲”為最;福建南音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樂種,被海外同胞稱為“鄉音”;閩劇、梨園戲、高甲戲是福建傳統的戲劇;同時著名的崇武惠安女,更是閩南獨特風俗的代表。

聽了我的介紹,你動心了嗎?來吧,請到我的家鄉來,我和家鄉會張開雙臂歡迎您的到來!

思鄉作文 篇7

時間如流水,轉眼間暑假就過去了一半。而我們哪兒都還沒去。大人們好像在專等八月,這不!八月的頭一天我們就出發了,爸爸説要帶我到山西蟒河風景區遊玩。

路程似乎有點遠,路上我們一共花費了五個多小時。剛到景區的時候,天灰濛濛的,只見幾朵烏雲漸漸壓過來,越來越厚,天空也變越來越暗。

我們只好待在賓館裏,幾個小孩子顯得很無聊,我就從揹包裏拿出一盒牌,“《三國殺》呀!”小王晃見後馬上就有些等不及了,迫不及待地從我手中搶過來。高手就是高手,見到《三國殺》就像狼見到了羊似的。而我知道他想什麼,我和小成可是個新手。小成也好勝,怕在打牌中輸,趕緊先跑進了廁所,不一會兒就發出了舒服的叫聲。

我和小王先進房間準備分牌,不料門一打開,我倆不由自主的齊喊了一聲:“媽呀!這麼大的蜘蛛!”地上的這隻蜘蛛至少也有雞蛋大小,黑黑的,它不停地張牙舞爪,好像在説:“這是我的地盤,快滾!不然我咬你!”看起來真實噁心極了。

我和小王天生討厭這類昆蟲,即使不説害怕,也覺得很噁心,誰也不願意出手趕走它。正在着急的時候,小救星突然出現了,“怎麼了?”小成拿個蒼蠅拍匆匆跑過來。我們一起指着蜘蛛,躲到小成的身後。

小成二話不説拿着拍子就擊向蜘蛛,這一拍不要緊,拍子把蜘蛛其中的一條腿拍下來了。蜘蛛受了驚嚇,使出全身力氣,瘋狂地向牆上爬去,小成再次揮動拍子把蜘蛛又一次打了下來。好機會!小成乘勝追擊,用拍子再次猛擊,蜘蛛終於不動了,小王和小成都鬆了一口氣,用衞生紙抓起蜘蛛的屍體扔進了垃圾桶,快速跑出房間,只留下我卻還呆呆地站在那裏。

雨停了,山裏起了霧,蜘蛛的那條腿正對着山的方向,我不由得升起一片憐憫之心,因為那裏好像是它出生的地方……

思鄉作文 篇8

眼看着中秋節要到了,我的心一天比一天地緊張和不安,我這個漂泊異鄉的遊子,自從來到油城後,就沒有和家人一起過中秋節了。

前幾天母親又在電話中告訴我,門前的那棵老桂花樹又開花了,滿院清香,站在門口看着開放的桂花,母親説,就像是看到了兒子的笑臉。

我知道母親想我了。每年中秋,母親都提前來電話問我是否回來,而我往往都用工作忙、請不到假的理由推諉了。母親最後總寬慰我説:沒關係,新疆的月兒會和家裏的一樣圓。

最近一次回家鄉,是兩年前的春節。天很冷,我告訴母親,我們全家買的臘月二十七的飛機票,下飛機後從青島坐車,當晚就能到家。誰知剛過臘月二十三,母親就來電話,説父親每天一大早就到離家一公里遠的三岔路口等候,誰也勸不回來,天天如此。

我的靈魂又一次遭到了無聲的撞擊,真是痛楚黯然。父母給了孩子生命,含辛茹苦地把他們養大成人,可一次又一次的守望,卻成了他們心底揮不去的寄託。父親在路口終於守望到我們,竟一時無言,只是笑語相接,回到家,所有曾經的失望都化作了幸福的安慰和愉快的興奮。我看見,父親在接過行李的一剎那,他的手在抖動……

中秋是親人最相思的節日,雖然身在異鄉,卻會被家人牽掛;即使走到天涯,也走不出父母的心裏。

今年的中秋又不能回家,孩子要升學了,我像父母當年對待我一樣,精心照顧着我的孩子,孩子的前途又成了我不能回家鄉看望父母的一個理由。

我到郵局,想寄點錢給父母,櫃枱前已排起了扭扭曲曲的長隊。他們也是和我一樣不能回家團圓的人嗎 他們也和我一樣來寄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嗎?去年中秋的後半夜,天空落下了綿綿細雨,不知今年的中秋夜是否會明月如鏡。那樣,我會執杯邀月,向着遠方,向着親人,道一聲珍重。

思鄉作文 篇9

我離開故鄉,已有5年之久了,每當我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之類的句子,常讓我想起我那親愛的故鄉——四川。

我的家鄉在一個偏僻的山區裏,那兒有山有水,可謂是“夢的天堂”那兒的羣山可險了,如果你站在山頂上,望着美麗風景,你一定會高歌一曲……我常常一個人爬上山頂去冒險;去體驗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感受祖國的氣勢磅礴!那時的家鄉像一幅鋪在綠地的畫,晶瑩而又美麗,只看見天邊遙遠的雲霞,就像:人在畫中走,猶如天邊遊。

中秋之夜,望着皎潔的月光,一股濃濃的思鄉情籠罩着我,我又回憶起了我的故鄉,閉上眼睛,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在家鄉那些快樂的日子……

春天我和我的夥伴一塊兒去草地裏玩,遊戲多種多樣,“捉迷藏”、“丟手絹”、“添嘴巴”這些都是家常便飯,就是累了,躺在草地裏,也是感覺那麼愜意、舒服。

思鄉作文 篇10

漂泊了多年,才真正明白故鄉是什麼。

故鄉是姐姐手中彎彎的鐮刀,是母親的嘮叨和炊煙,是父親的嚴厲和莊稼,是披着塵土的老屋,是頑童的麥秸垛,是端着碗蹲在村口的鄉鄰們的笑語,是牆角卧而突起的黃狗的吠聲,是臨行前縫滿行囊的叮囑和牽掛……

小時候,覺得故鄉很大,很大,大得沒有盡頭,翻過一個坡,還有一個坳。現在,漂泊在外,方覺得故鄉其實很小,很小,裝在心裏,可以帶着走,只是覺得沉重,那麼多的大山和石頭,壘着太多太重的病根和鄉愁。

故鄉啊,你永遠是我胸口捂緊的37度體温,是我舌尖尖上一句滾燙的姓氏和母語,是我體內一湧奔突燃燒的血液。

故鄉啊,請允許我邀來今夜的月光,在燭照八千里黃土時,也燭照我巴掌大的村莊,把隔世的糧食,種進荒蕪已久的來路。

颳風了,下雨了,就想回家,家裏暖和。過年了,過節了,就想回家,家裏有紅紅火火的燈籠、團團圓圓的日子。

真想回故鄉喲,作為流浪他鄉的歌者,我卻一直只能把所有的思念寫成虔誠的文字,裝進信封,讓枯萎的靈魂和親近而又遙遠的故鄉對談。

當歲月的滄桑一次次吹響歸家的號角,我時常會問自己,夢兮何時,思念的最後一滴眼淚才能飄落?

多年來,我一直在渴望,在一個飄雪的冬日,穿上母親納的千層底兒,駕上一輛牛車,載滿曾經的年華和貧窮,踏上回家的歸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sixiangzuowen/82myn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