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快樂作文 >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通用21篇)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通用21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快樂的過小年作文(通用21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通用21篇)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

今天是農曆臘月廿三,是過小年、祭灶神的日子,這一天灶王爺要返回天庭彙報民情。

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下凡間掌管人間頭等大事——吃喝的,俗話説:天大地大吃飯,所以灶王爺是一位很重要的神仙,被人們尊稱為“一家之主”,他還負責保佑平安、觀察民情。到了年末,他就要把人們一年的工作、生活、表現向玉皇大帝祥細彙報,訴説這家的悲歡離合,讓玉帝決定來年對人們進行賞罰。

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祭灶的民謠和諺語,如:“廿三祭灶官、廿四掃房子、廿五做豆腐、廿六蒸饅頭、廿七殺只雞、廿八殺只鴨、廿九喝喜酒、三十包餃子”。灶王爺會“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祭灶祭灶,全家都到”,在祭灶時,全家要團聚。在祭灶時每個人都要吃一顆芝麻糖,預示下一年甜甜蜜蜜,還要把糖煮化摸在灶神的嘴上,這樣他就會為我們多言好話,下一年我們將大富大貴、平平安安。

瞧!夜幕降臨,在爆竹聲中祭灶的活動慢慢拉開了序幕,爸爸先把舊的灶神像揭下來,虔誠的用火焚燒,送灶王爺升到天庭。又把新灶神像粘在神位處,給灶王準備好下一年的新衣。爸爸又把糖餅、芝麻糖等早已預備的供品供上,燒了三柱香,我們每個人都默默的許下了自己的願望,然後,每人吃一根芝麻糖。甜甜的芝麻糖吃進嘴裏,芝麻的香味和糖的甜味直沁肺腑,從嘴裏甜到了心裏……

今年的小年過的甜甜蜜蜜、快快樂樂,明年我家肯定會紅紅火火。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2

在這個爆竹聲聲的日子,我們迎來了美好的春節。我別提有多開心了!因為我又能看到美麗的煙花拉!

夜幕漸漸降臨了,月亮冉冉升起。大地籠罩在一片黑暗之中,漆黑的天空跳出了幾顆小星星,它們像頑皮的孩子一樣,在一閃一閃地眨着眼睛,正在貪婪地觀看着人們閤家團圓的熱鬧場面。

吃完飯後,我和夥伴們去向大人要壓歲錢,然後就去玩兒小煙火拉。我們來到院子裏請出一大堆煙花哥哥姐姐們,讓它們陪我們一起玩兒。我看看它們,:“哇塞,這裏種類真多:有“開心果”。有“嚇一跳”。有“飛上天”。有“旋轉”等。但是由於我的膽小,儘管種類再多,我也不會玩的。唉!我只能看着他們玩拉!

我們的小煙花放完了,接下來大人們要放煙花了。“耶!放煙花咯!”我站在院子裏看着冒出來的煙花,“哇!好漂亮哦!”大地和天空頓時像炸開了鍋似的,沸騰不已。那各種各樣的喜慶連成一片,好似響徹雲霄的交響樂。真是動聽極了!那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大地,映紅了天空,這絢麗的色彩,不象徵着我們祖國的錦繡前程嗎?

“煙花,希望我在新的一年裏,學習就像你一樣一衝而上;同時我也希望你能把我的煩惱帶到天上去,讓我重新做一個嶄新的我!”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説到我們的小年習俗,那可真多呀!讓我給你細細説道。

我們這裏的小年,大多都在臘月二十三就開始了。這一天,晚上要吃餃子。大人們都忙着發麪,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頓。由於臘月二十三是過小年,所以這一天也會有些過年的氣氛。

過了二十三,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几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於是早上,我們全家進行了“除污總動員,”把家裏掃的乾乾淨淨。

“二十八,貼花花。”在臘月二十八這一天,家家都要貼春聯,剪窗花。在學校,我們美術老師也教過我們剪窗花,所以我剪了許多窗花小兔子,大老虎。裝飾的家裏漂漂亮亮。而且,還要蒸很多饅頭。吃個十天半個月。小年也意味着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氣象。於是,上午媽媽去市場買來了許多年貨。有麥芽糖,春聯,還有我們男孩子最喜歡玩的炮竹。

晚上,媽媽做了豐盛的晚餐,還有必須要吃的餃子。今天我非常快樂!

這就是我家的小年,在這裏我祝大家人氣超越聖母,財氣敢當比爾蓋茨之母,英氣勝過薩達姆,帥氣直追貝克漢姆,國際超人非你莫屬!小年快樂!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4

今天是小年,爸爸從學校接我回來去上寫作課,我興奮的走時了教室。我坐下的時候,心想:“今天老師發灶糖,真開心。”上課了,教師給我們講了小年的來歷,傳説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除此之外,還有吃灶糖的習俗。

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傳説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只畫灶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灶王奶奶”。這大概是模仿人間夫婦的形象。灶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命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

有的地方,還將糖塗在灶王爺嘴的四周,邊塗邊説:“好話多説,不好話別説。”這是用糖塞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別説壞話。老師給我們講完了小年吃灶糖的習俗之後給我們每人發了一根灶糖,可是劉禹延拿了兩根粘在一起的,我很羨慕。灶糖上有粘滿了白芝麻,密密麻麻的。灶糖粘粘的,是乳白色的,聞起來香香的。我心想,要是現在能吃的話該多好呀。沒想到老師讓我們先吃,看到同學們有的細嚼慢嚥、有的狼吞虎嚥,不一會就都吃完了,同學們的手都很粘,就去洗手,因為人很多,所以只能排隊。過小年真開心。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5

今天是小年,我和爸爸媽媽準備一起回老家。總算又可以見到想念已久的大黃貓和村裏的小夥伴們,我真的好激動,好期待啊!

我們吃了早餐就立馬奔去超市採購了年貨,之後我們就踏上了回老家的路。也許是回家過年的人太多,車子開得實在太慢了,也許是我想念家裏的大黃貓的心情太急切了,總感覺時間過得好慢。一個半小時後,我們終於到家了。

老家過小年是很隆重的。午飯後,爸爸媽媽就開始忙着準備今晚過小年的晚飯了,因為爸爸是北方的,在他們那裏過小年要吃餃子,所以我媽媽又要準備南方的美味菜餚還要準備北方的餃子,在廚房有好久好忙了。而我也開始幫外公打理雜物,幫外婆打掃衞生,也是忙的不可開交啊!經過我們一番熱火朝天的打掃整理,整個家看上去整潔乾淨、煥然一新了!這時看見外公拿出一卷貼畫,我想:“是不是要貼春聯了”?我趕緊把帶回來的福字拿出來準備貼上窗户,外公説:“現在還不能貼,今天是灶王爺昇天的日子,過小年就是要請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帶吉祥。到除夕那天灶王爺回來,把所有的福帶給我們,那時才可以貼哦!”這時我才知道,原來貼福是灶王爺要把上天賜的福放在我們身邊,讓我們平平安安幸福一生啊!

打掃完後我走進廚房,加入了包餃子的行列中,別看我爸爸笨手笨腳的,那擀起餃子皮來可麻溜了,一會兒功夫就攢下了一大堆,我才包了幾個,看見皮都要粘在一起了,着急地喊媽媽來幫忙,媽媽真是萬能的,三下五除二餃子皮就所剩無幾了,一個個餃子擺在面板上像元寶一樣,可愛極了。

到了晚上,一桌子豐盛的晚宴,各式各樣都是我愛吃的,我們一家人開心的坐下來享用。這時外面響起了鞭炮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聾。五顏六色的光環照亮了山村的整個天空像天女散花一般,好看極了。

鄉村的節日如此簡單、温馨。這就是老家一個平平常常的小年,一個讓我無比快樂的小年。願我們大家永遠過着紅紅火火、幸福美滿的生活。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6

每年春節之前,我們都會先過上一個小年。小年這天,雖然沒有過大年那般的喜慶與熱鬧,但是也是一個開心的節日。

在我家過小年,家裏人會在前一個晚上包好各種餡兒的餃子,等的就是第二天過小年時吃上代表着家人團圓的餃子。

小年一早,爺爺在天才微微亮的時候就起牀了。爺爺進了家裏的廚房,早早的就閒不住的在廚房裏忙活起來。餃子的配料在爺爺的忙活中一一放置在了餐桌上,蒸籠裏的餃子在氤氲的霧氣中白白胖胖的,瞧着就極為的誘人。

等到家裏的人陸陸續續的起牀了,爺爺這才將在蒸籠裏保温的餃子端上了桌。小年這天的早餐,雖然餃子是主食,但是,爺爺做了很多種類的餃子,有前文所説的蒸餃,還有煎餃,更有我最愛吃的水煮餃。爺爺的廚藝一絕,這些不同做法的餃子,各有其味,其味都非常誘人。

我起牀後,洗漱一番就能吃到美味的早餐,這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雖然每年過小年的時候,大都是這種情形,但是每一年裏帶給我的感受都不一樣。

因為隨着每一年走過,我都在成長。記得從前每年過小年時,我都得家裏人來叫我起牀,否則我可以賴牀到半上午。但是一年一年過去了,我每日裏起牀也都變得極為規律與準時起來。就如今年過小年來説,爺爺起牀後不久,我就起牀了。值得一説的是,今年小年的早餐,還一部分是來自我的功勞呢。

好啦,此時我一家人正坐在一起,每個人的面前都放置着各自喜歡吃的餃子的口味。擺放在妹妹眼前的是蒸餃,爸爸媽媽眼前的是蒸餃,我與爺爺面前都是水餃。“小年快樂!”我高興的朝着家裏人説道,接着我一家人就在温馨的氣氛裏開始了今年小年的一天。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7

小年那就免不了去購買一些年貨,這不我和媽媽就一起出去購買過年需要的東西。我們首先去了桂林路,在那兒有一個商場,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東西。那裏充滿着過年的味道,大紅燈籠掛在商場入口的上面,兩邊還有一副大紅的對聯,上面寫着吉利話。兩旁還有許多賣灶糖的,“買點灶糖吧,讓灶王爺上天向玉帝説點好話!”這純樸的叫賣聲,讓人心中暖暖的,當然除了這些外也少不了那些令人心動的鞭炮聲哦!我想這就是過年的滋味吧。

在那裏媽媽買了幾個碗和盤子,那些碗上有着幾朵黑色的花,有些典雅。媽媽又買了一副對聯,賣對聯的人説,這副對聯是專給家中有學生的人賣的呢。對聯上聯是:福門代代前程好;下聯是:寶地年年財運高;橫批是:前程錦繡。這幅對聯的寓意我感覺也很好。然後媽媽還買了幾雙新拖鞋,最後給我買了一個手機掛鏈,名叫“祝福天使”,就是一休媽媽送給一休的那個小娃娃,現在我一看到它,心中的幸福就不斷蔓延,好像全世界的祝福都投向了我。

爸爸下班後,就開車帶着我和媽媽去了歐亞商都。爸爸首先給媽媽買了一條金項鍊,説媽媽辛苦一年了也該有個回報吧!那條項鍊的掛墜是個臉譜,裏面鑲着一塊黑玉石,售貨員説那種玉石是辟邪用的哦。然後爸爸又給我買了一個我夢寐以求的PM5做我的新年禮物,接着又給姥姥買了一套衣服。説真的,我們一家人好久都沒有聚在一起好好地購物了。

回家的路上,我發現樹上都掛上了一串串的彩燈,街上的路燈還掛上紅燈籠,街上的人們也一改以前匆忙的面孔,臉上滿是開心與幸福。他們很多都是手牽着手,我想也正是大家團員在一起才讓人們感覺到過年的快了吧!

晚上躺在牀上,看着窗外頻頻綻放的禮花,心想,小年都如此温馨、熱鬧,大年應該更讓人期待了吧!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8

不知怎的,那一天的情景始終都縈繞在我的腦海中。

那天是臘月二十四,一大早起來,我們就趕回了老家甘垛,因為今天是傳統節日——送灶日,又叫小年夜,據説春節就是從這一天拉開序幕的。下車後,我立刻忘記了煩惱,只記得這幾個字——自由,輕鬆。我纏着爺爺奶奶給我準備了一大堆的乾草跟蘆葦,只盼着天快點黑,好讓我早點點燃它們,盡情地玩個夠。

盼呀盼呀,終於等到天黑了,我飛快地吃完飯,就迫不及待地點起了火,並不停地往火堆里加乾草,院子被火照得通明,爺爺先將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請出神龕,放到火上焚燒。嘴裏還大聲禱告着:“今年又到二十四,敬送灶君上西天。供的糖瓜甜又甜,請對玉皇進好言。”爸爸、媽媽、二爺爺、二奶奶跟姑媽、姑父一起圍着火堆説説笑笑。這時,我一拍腦門,飛也似的奔向家裏。把小狗來來抱了出來,因為我怕它凍着,我要讓它跟我們一起烤烤火,暖暖身子。二爺爺看着我那調皮樣,笑嘻嘻地對我説;“曈曈,你能抱着小來從這火上跳過去嗎?”我轉頭用眼神詢問媽媽可不可以,媽媽含笑點了點頭,於是我抱起小來後退了幾步,起跑,騰空,啊!我抱着小來跳過來了!我們一家人笑得前俯後仰,這時候,爸爸笑着對我説:“跳火堆就代表着來年不管做什麼都會像這火堆一樣的旺!”我問媽媽是真的嗎?媽媽笑着點了點頭,並向全家發出了號召:“來,讓我們大家一起跳,讓我們全家來年紅紅火火!”……

大火燒完後,我們意猶未盡地又放起了焰火“哧”只見許多顆火珠飛上了天,然後“啪”的一聲,綻開了無數的焰花,藍的、紅的、黃的……美麗無比。看得我眼花繚亂,不停地拍手叫好。

我本以為可以在鄉下待上一晚,但我這個如意算盤打錯了,任我説盡了好話,還是被老媽一手拉回了高郵,不過我還是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9

過小年,到處都有放煙花的,但是要問哪裏的煙花最美,那當然要數市政府放的煙花了。

所以我、姐姐、表弟、爸爸、媽媽、妗妗和舅舅一起去東區看煙花。到了東區,還沒開始放煙花。但路上、樓上已經擠滿了人,挨挨擠擠,人山人海,萬頭攢動,人們都仰着頭等待煙花的開始,可是隻能看見一排排的孔明燈升上天空,好像一個個紅色的小星星。突然,只聽“咚”的一聲,一個美麗的煙花驚醒了黑暗的夜空,接着,從地上又躥出十幾條“青龍”在空中扭動着白綠相間的身體,漸漸消失在夜空中。“青龍”剛剛銷聲匿跡,笑臉、銅錢、圓圈陸續升上天空,把漆黑的夜空照得“火樹銀花不夜天”。這一個個美麗的煙花好像一朵朵五顏六色的大花在空中開放,顏色各異,有黃的,有紅的,有紫的,有綠的,有白的;形色不一,有的像菊花,有點像百合,有的像五星,有的像閃電,有的像水草,有的像花蛇;有的是圓形的,有的是橢圓形的,有的是四角星形的,有的是五角星形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寬,有的扁,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美麗的禮花引來了人們一陣陣的驚歎——“哇塞”“太美了”“好漂亮”……歡呼聲,讚歎聲伴着發射禮花的“咚咚”聲衝上雲霄,和着硝煙漸漸的散開,向遠方的夜空飄去。

我最喜歡的是那個像毛毛蟲一樣的禮花,它一開始和普通的禮花並沒有什麼兩樣,也是像一朵朵大菊花一樣,是鮮豔的綠色,當它的光亮漸漸消失的時候,便會“哧啦、哧啦”的像小蜜蜂一樣出現一團黃色和白色的小星星,星星漸漸變暗,一條條紅色的光點卻越來越亮,襯着禮花的煙霧,好像一棵灰色的樹上吊着一條條紅色的亮晶晶的毛毛蟲。

煙花可真美啊!我喜歡過小年,我喜歡看煙花。

過小年煙花在新的一年裏一定可以為你帶來更多的幸福!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0

臘月二十三。人們稱為“過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結束。

過去,過小年是“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就是説凡是家有秀才以上的功名的都在臘月二十三日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日,道士和尚是二十五日。如今北方地區多在二十三日過小年。

過小年的主要民俗活動是“辭灶”,就是“祭灶王”。灶王也叫“灶君”,民間稱“灶王爺”。

相傳灶王原來是一個叫張單的富家子弟,曾娶一賢慧女子郭丁香為妻,後又休棄續娶李海棠。李氏好吃懶做,不久就把張家財產揮霍一空,改嫁他人。張單家境敗落,又遭火災,雙目失明。淪為乞丐。一天,他乞討到一户人家,主人給了他熱湯熱飯,後發現施飯者就是他休棄的妻子郭丁香,羞愧難當,碰死灶前,被姜太公封為灶王。柳腔戲《張郎休妻》、茂腔戲《火龍記》都是説灶王爺這段故事。

灶王最初只管火,後來受天帝委派為掌管一家的監護神,被封為一家之主。他權力很大,卻連個土地廟大小的廟宇也沒有,只有一張畫像(木板印製的年畫)貼在灶牆上。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東廚司命主,南方火帝君”的對聯,橫批是“一家之主”。

祭灶時要擺上棗和糖瓜等果品,糖瓜是用大麥發酵糖化而成的食品,據説是讓灶王吃了嘴甜,也有的説為了欺住他的嘴,叫他上天光説好話不説壞話。焚香祭拜後,將舊灶君像揭下焚化。換上新像,就算送灶王爺上天找王皇大帝彙報去了。

祭灶時還要供上碗麪湯(麪條),俗話説:“灶王爺本姓張,一年一頓雜麪場。”雜麪湯是用白麪、豆麪、地瓜面混合製成,可見灶王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灶王臘月二十三上天,初一五更回來,就算完成彙報任務,帶着吉祥保佑一家過平安日子了。

如今,祭灶王的人越來越少了,但過小年吃糖瓜的習俗仍在民間盛行。

臘月二十三日以後,人們開始打掃庭院、居室,清除積垢,置辦年貨,製作節日食品,一直要忙到除夕。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1

每年聽到妹妹銀鈴般的笑聲出現在我家門口時,我知道我們小年的活動又要開始了。每年過小年,妹妹,還有哥哥姐姐都會被大人們送到我家裏過小年,我們四個小孩可以在我家盡情的玩兒,不會受到大人們的限制。

“哥哥,今天我們放花炮嗎?”我那可愛的傻妹妹用她稚嫩的聲音在問我,我的哥哥姐姐則在旁邊哈哈大笑,笑完了,姐姐會牽着妹妹的手,哥哥和我則跑去陽台上搬出大人們為我們準備好的花炮,讓我們家最小的妹妹看看我們小年可以玩的花炮有多少。

不過我們大白天的時候不玩花炮,我們會在屋裏裏玩一些別的。我們最愛玩的就是角色扮演了!我們會各自選擇一個角色來扮演,不用顧忌我扮演的角色和其他人扮演的角色是不是一部影視劇裏面的角色,只需要各自扮演各自想扮演的就好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我們各自扮演的角色產生了時空的互動,像我扮演的孫悟空就和哥哥扮演的蜘蛛俠以及姐姐扮演的白雪公子產生了聯繫,最搞笑的部分應該算是妹妹的扮演,因為她還太小,不會説那些角色的台詞,她總是扮演着一條從樹上掉落的毛毛蟲,被我們每一個人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踢到。

等我們玩了一天,吃完了晚飯後,我們放花炮的時間也就到了。這時候妹妹就變成了我們每一個人都呵護的妹妹,我們會把適合她玩的可以轉出花的煙火點燃地給她,還會把那些大的放到天上抱着妹妹讓她看。這時候她銀鈴般的笑聲又會重新在我們的耳邊響起,讓我們明白過小年少不了我們家最小的妹妹這脆耳的歡笑,更少不了她開開心心總結的那句“明天我還要和哥哥姐姐一起過小年”!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2

昨天,是我們大家都非常夢誅以求想過的節日小年。當然,我和大家也是一樣的心情都非常想過小年。

這天早晨,天氣非常晴朗,陽光明媚,一看就像是個好天氣。爸爸告訴我,過了小年之後就意味着再過七天之後的大年,聽了爸爸的話,我的心情無比的激動,和高興。除了説這個事情,爸爸還告訴我今天早上可以不用學習去跟媽媽買新年衣服,但是,下午就要學一下午的習,到了晚上,就可以放煙花了。今天的這個打算和安排,可是給我放鬆了又放鬆了,你可知道,爸爸給我訂寒假生活作息表可從來不會這樣安排的,今天這樣給我安排,我真是興奮的不得了。

我和媽媽吃完早飯之後,就先和媽媽去了百貨大樓去買我的內衣內褲和褲頭。我們來到了百貨大樓之後,媽媽帶着我左轉轉,右轉轉,繞了一個大圈卻還是找不到買這些東西的地方。我們都非常焦急,恨不得一下子就找到。但是,焦急也沒用呀,於是,我們就問了一個過路的服務員。服務員説就在這個地方,媽媽一看,大吃一驚,那可是我們剛剛經過的地方呀!我們買完之後,又去看了看衣服,結果百貨大樓的衣服都不適合我,我和媽媽只好有去了百姓鞋城。

到了百姓鞋城的二樓,媽媽讓我試了那裏所有的衣服結果都不合適,我們失望急了,我都差點哭出來。就在我們要走的時候,媽媽突然看到那裏還有賣娃娃的地方,就想給我買一個大娃娃。於是,我們又回到了那個地方,經過我挑了又挑,終於挑出了一隻漂亮的小兔子,媽媽也覺得挺好看,所以,就給我買了。晚上,我還放了漂亮的煙花,還買了一雙高筒的靴子,高興死了!

今天雖然沒有買到新年衣服,但是我還是覺得很高興!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3

小年是臘月二十三,又稱祭灶關,也就是走進年的關口。所以説,想進入年的氛圍,必須要經過小年這扇門。也只有到了小年這天,年的氣息才算是真正到來了。

農村的小年是令人嚮往的,好多住在城裏的人,那天也要儘量趕回去,與父母團聚,一家子高高興興地圍坐一起吃祭灶的貢品。核桃、大棗、花生、糖果,最饞人的是灶糖,又粗又長,還扭着麻花腰身。

也就是打這天開始,才依稀聽見噼裏啪啦的鞭炮聲,空中才會依稀出現煙花曼妙的身影。我們老家這邊,小年的晚上要吃麪條,而且是那種綠豆雜麪,看上去灰灰的、土土的,但是吃起來卻很香,別有一番風味。母親常説的話是,吃了這道面,就算是聞見年的味兒了。

小年的味兒是令人興奮的,尤其是孩子們。因為自這天起,家裏就會不時地蹦出很多好吃的年貨,父母也會放下農田的活,趕年集,買年貨,殺公雞,殺年豬,打掃家裏衞生等。家裏的院落裏,每天除了喜慶的氣氛,還會飄着蒸肉、黏豆包的香氣,油炸麻團、油炸魚肉的噴香來。

醉醺醺的年很快就要來了。從小年這天起,我們也開始心裏默默掰着手指,數着日子,還會按照習俗,念着俗語,歡快地等待着新年的到來:“二十三祭灶關,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

這美妙的年俗,打開了一幅幅優美的畫卷,也打開了人們淳樸的心靈。年的魔力,似一個精靈,又似一張巨大的網,將四面八方的人們都圈了回來。他們跋山涉水,不遠萬里也要趕回家裏,不為別的,只為那相聚的美妙時刻,哪怕時光很短暫。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4

今天是陰曆二十三,過小年。

聽説今天過小年,我特別興奮。一大早,我就起了牀,隨後,媽媽也起了牀。我們刷了牙,洗了臉,然後掂着我的作業和爸爸昨天從信陽捎回來的零食,高高興興的到了奶奶家。

媽媽和奶奶説了一會兒話,就帶着我到單位加班。雖説今天是星期天,又是過小年,她也不得休息。每年的這時候她都忙得很,白天忙,有時夜裏在家也加班。這幾天,每天回去都六七點了,也不知道咋有這麼多的工作。

到了辦公室,媽媽把空調開開,讓我坐她對面寫作業,不要多説話,別影響她工作。只見她從抽屜裏掏出一堆票據,亂糟糟的,經過她的歸類整理,疊得整整齊齊,像一本本書,算盤噼裏啪啦的響個不停。媽媽幹工作真認真,不抬頭看我,也不管我,十二點半我們才回去。

到了家,小弟弟神祕地拉我到他屋裏,哇,好多炮呀!他給了我兩板,我和他一起興奮!爸爸回來又給我倆買了零食,隔着袋子,我口水直想流,美食的誘惑太大了!

吃了午飯,我也沒得玩,又被媽媽帶到單位加班,她的工作沒幹完,到三點多,我們才離開。老媽呀!你的局長真狠心啊!過年了,你也不得休息!

晚上,奶奶做了一桌豐盛的菜,色香味俱全,其中幾道是奶奶新拿手的。我問奶奶從哪裏學的,她説是從電視裏學的。叔叔和爸爸放鞭炮,我和小弟弟樂得直叫。奶奶讓我們先吃,吃着奶奶做的飯,心裏美滋滋的!等把所有的`菜都做完,奶奶才坐下吃,而有的菜已經涼了!

這個小年過得即快樂又感動!看到媽媽過年還在加班,奶奶辛苦一天為我們做飯,我感受到了媽媽的勞累,奶奶的愛!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5

你知道幸福的味道嘛?是甜的?鹹的?告訴你,我在今年過年的時候“嘗”到了,它躲在一個小小的糰子裏,真的好“香”,好“美味”!

小年夜上午,我們一家四口興高采烈地去奶奶家包糰子。一到奶奶家,我便看到奶奶早就準備好了材料等着我們,我見了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由於我還不會包糰子,所以先從簡單的做起:墊蒸籠,先把泡好的粽葉按順序排好,再在小的地方用剪刀修一修,而且不能有空,就好了。

不一會兒,要開始做了,我洗乾淨了手。奶奶説:“這糰子呀,要包就必須要力氣。”我握握拳頭,鼓起勇氣説:“沒事。”奶奶見我有勇氣,便説:“先把糰子搓成圓,再用手在圓上戳一個孔,在孔裏撒點麪粉,在把大拇指塞近孔裏,其他拇指放在外面捏,捏成小碗形 ,再把餡料放進“小碗”裏,用虎口在“小碗”的口裏慢慢捏,漸漸地就變成了尖尖頭,這樣一個糰子就做好了。”奶奶邊説邊做了一個給我做示範。

我先把糰子在手心裏搓搓圓,然後把它全部壓平。可是,在壓的時候,我不小心把中間壓破了,沒辦法,我只能把沒用的麪粉貼在上面,説:“只能給它帖‘雲南白藥創口貼’了。”我這話可把奶奶逗樂了,一不小心,也把糰子給壓壞了,奶奶也只能用“雲南白藥創口貼”了。然後,我又在裏面放了點肉,最後把它搓搓圓。哈,一個糰子“出世”了,我一蹦三尺高。

就這樣,我們又做了許多糰子,樂得奶奶直誇我能幹。她趕緊把我們的勞動成果拿到灶上去燒。等糰子蒸出來後,嗬,好傢伙,個個白白胖胖,像個粉嫩的娃娃,好玩極了,光看幾眼我就口水直流清澈見底了,咬一口,滑膩爽口香甜無比。一家人其樂融融,圍着蒸好的糰子,大吃特吃,這還沒等過年,年的氣氛就已經很濃烈了。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6

每年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媽媽都會帶我去外婆家過,這天,最讓我期待的就是吃送灶粑粑。

外婆先準備好了陷料,豆腐乾,肉沫和一些香料,把它們混和在一起拌均勻,外公這時將糯米粉用熱水燙好後揉成一個大面團,再把大面團分成一個一個小麪糰遞給外婆,放入陷料,做好的成品就叫送灶粑粑了。外婆將粑粑放入鍋內,燒一小會兒後,又灑了一些水進去,只見一陣陣水氣上升,這時外婆就説:請灶神上天,保佑我們五穀豐登,來年還是好年頭。説完之後又蓋上鍋蓋,這樣表示歡送灶神了。我和哥哥,弟弟在外面放鞭炮等着吃粑粑。

我們也忍不住不停到廚房裏催問外婆,粑粑好了沒,外婆説等一下,因為送灶粑粑要用小火燒,多燒幾次悶透了才好吃。望眼欲穿,終於聽到外婆説:好了,來吃粑粑吧,外公這時會放一掛鞭炮。我們看到一個個送灶粑粑都早已饞涎欲滴,顧不得衞生,抓一個熱氣騰騰的粑粑就吃了起來,外婆就會笑着説:慢點,慢點,別燙着,噎着呀。吃送灶粑粑還有一種含意,就是吃一次表示你又長了一歲。這可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

送灶粑粑長的像包子又不同於包子,味道像湯包又不同於湯包,它有包子的香又有湯包的鮮,極為好吃,這可是一年只能吃一次的美食,外焦,裏嫩,陷香,底酥,陷中的豆腐膩而不油,而肉卻油而不膩,陣陣餘香留在口中,讓人久久難以忘懷,吃了還想再吃,能達到這種境界的美食也只有送灶粑粑了,聽説,送灶粑粑還上了《舌尖上的中國》呢!

這麼快樂,真希望天天都過小年呀!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7

傳説農曆臘月二十三晚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人間的善惡疾苦,臘月二十四日再回到凡界。因此,這兩天家家都要向灶王爺獻上飯菜或糕點、酒食,形成了傳統的“祭灶日”。

祭灶日起於何時,難以細考。從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詩》可知當時祭灶活動的場面非常隆重。“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粉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酌酒燒錢灶君喜。”這樣認真對待灶王爺只是有錢人家的事,窮苦老百姓吃穿都十分困難,只得湊合着對付,獻上簡單的糖果、茶點,正象古代民謠所説:“灶糖一盤茶一盞,打發灶君上青天。天宮見了玉帝面,不當説的且莫言。”這句話正好應了灶神兩旁的一副對聯:“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當然這是老百姓嚮往美好生活、祈求平安富裕的一種期盼。在一些文人學士眼裏,早已看穿祭灶只不過老百姓因期盼而產生的良苦用心。他們寫詩或以嘲諷,或以感歎。元代詩人程文海有一首祭灶詩:“何年呼得灶為君?鼻是煙囱耳是鐺。深府乞靈餘不會,但令分我膠牙餳。”直接嘲諷灶王爺只不過是一座灶台。宋代詩人呂蒙正也有一首祭灶詩:“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亂世文章不值錢。”全詩真有一種“把酒問青天”的感慨氣味,也留下了“亂世文章不值錢”的名句。

古時祭灶與撣掃同時進行,故有“張王李趙,二十三日祭灶。”“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之説。撣塵,即有“掃塵”(去陳)之意,也有迎歸灶王爺“下地降吉祥”之意。今日帶有迷信色彩的祭灶現象已不多見,而春節前灑掃庭院、撣拂塵垢、拆洗衣被的優良傳統已被現代的清洗手段和衞生習慣所代替。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8

大家知道小年都有哪些習俗嗎?如果不清楚的話,就請往下看吧!

農曆十二月,也稱為臘月,臘月二十三也稱為小年,據説,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彙報每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進行賞罰。

這一天的習俗可不少,有掃塵、剪窗花、貼春聯……讓我來給你們説説吧!早上,我和爸媽早早地起了牀,吃好早飯後,我們開始“掃塵”了!我們分工合作,我理書桌和我的“祕密基地”,爸爸理“吧枱”和書櫃,媽媽理客廳和房間。爸爸把廢紙扔掉,把一本本書放好;媽媽把客廳和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窗明几淨;我把自己的東西分類放好。花了一整天的時間,我們終於把家裏理乾淨了。吃過晚飯後,我們又開始剪窗花、貼窗花了。我們把剪好的窗花貼上門一看,感覺有點奇怪,於是全家一致決定還是去超市買一個“福”字貼到大門上。我們還在門的兩邊貼上了春聯,這樣,就給人一種過大年的氣氛和喜氣洋洋的感覺。

在我奶奶的家鄉——海寧,還有這樣一種習俗:吃“廿三糯米飯”和祭拜“灶王爺”。據説,在這天吃糯米飯,來年會身體健康,財源廣進,萬事如意。而祭拜灶王爺,就是希望灶王爺保佑我們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全家平安。這一天,奶奶一大早就開始忙碌了,她在桌上準備了兩碗糯米飯和“三葷三素”六個菜,預示了“六六大順”。另外還放了兩盤水果,想讓灶王爺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然後開開心心地到天上去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年的“工作”。

我喜歡這一天,因為這一天不僅僅是小年,而且正好還是我爸爸的生日呢!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19

小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其重要程度僅次於大年。當然了,小年也和端午節吃棕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也有很多的風俗。

小年那一天,我早早就起了牀,想看看到底有哪些風俗。

我先來到廚房,只見媽媽在灶台上擺了許多供品,供品中還有一盤昨天買回的麻糖。為什麼要供麻糖呢?因為在中國人的腦子裏,認為每一個灶台都住着一個灶王爺,到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去天上向玉皇大帝做報告,彙報他在這户人家這一年來所觀察到的事,俗話説:“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軟。”人們擺供品是為了讓灶王爺吃了供品以後,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特意供一盤麻糖,是因為自己一年來,免不了做一些灶王爺看不慣的事情,所以乾脆讓他吃些麻糖,把嘴粘住,好話、壞話都別説了。我就想:這灶王爺是多愛吃麻糖啊,居然因為貪吃而在關鍵時刻説不出話來?再説了您這樣因為自己的個人愛好而耽誤了工作,您的領導不批評您嗎?叫我説,撤了您的職,也有可能啊!您老可得小心啊!

到了中午,我去奶奶家吃飯。吃過飯後,我看見奶奶在和泥,和泥的時候還在泥裏放了點麥杆,為了讓泥更有粘性,然後用泥把灶台裏裏外外重新抹了一遍,這也是小年的習俗之一,主要是為了給灶王爺留下個乾淨、整潔、勤快的印象。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有好多傳統習俗被人們省略了,我希望人們重拾以前的傳統習俗,讓我們的中華文化永遠流傳下去。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20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北方的小年,也是我家的小年。

像往常的新年一樣,又是人們準備年貨、清掃房屋,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日子。我們家也一樣,一大早媽媽就開始打掃房間了,一會兒擦玻璃,一會兒抹桌子,忙的不可開交,我也幫媽媽掃掃地,拖拖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媽媽,將掃把和竹竿用布條綁在一起,這樣稍微一舉就能夠到房頂,沿着房子的一週來回輕掃一遍,積攢在屋頂的灰塵像是鵝毛細雨般飄落而下,我欣喜地在房間中旋轉跳躍,媽媽卻大聲呵斥我躲開,待房間恢復平靜後,牆壁上留下一道又一道掃帚刮過地痕跡,這應該就是一年的印記吧,我想就像樹木的年輪一般吧。

一到下午,媽媽去買來了柿餅、山楂、大棗,還有香香甜甜的糖果,就等着晚上辭灶了。夜幕降臨時,我和媽媽去廚房,在菜板上擺上了五個嶄新的碗,每個碗裏都擺滿了媽媽下午買來的東西,但是有一個碗裏的東西比較特別,“咦,這碗米水是幹什麼的?”我問媽媽。“灶王爺是騎着馬上天的。”媽媽説到,“這個就是餵給馬的。”“哦,原來是這樣啊!”我回答道。我看着媽媽點燃了香,插在香爐裏,磕過頭之後,我們回到客廳,媽媽告訴我:“等着香燒完,就可以吃灶果了。”經過漫長的等待香終於燒完了,我立刻抓起了一顆糖,剝開糖紙,塞進嘴裏,又香又甜的汁水灌滿了我的嘴巴。

開心的一天就在快樂的氣氛中結束了!

快樂的過小年作文 篇21

快要過小年了,爸爸和我商量商量去老家過小年。真是太好了,又可以見到爺爺奶奶,爺爺肯定給我買了小孩玩的炮。不過老師説過不能玩炮,於是,我決定尊重老師的意見,誰讓我是個好學生的呢,我現在有一點覺得做個好學生有點壞。

到了小年的早晨,我很早就起了牀。大概是我太高興了吧,感覺天更藍了,眼前的一切感覺更清晰了。我急忙叫醒還在睡夢中的爸爸,媽媽和哥哥,讓他們現在就出發。

我們坐上了爸爸新買的小汽車,就出發了。我的心裏彷彿看見了我們回去時,爺爺奶奶的笑容。

過了一會兒,爸爸對我説:到嘍!我扒在汽車的的玻璃窗上一看,果然不假,我急忙下車撲到了爺爺的懷裏。爺爺説:我的好孫子呀,回來啦!我送給了爺爺一個招牌式的笑臉,就説:我想死你們啦!爺爺連忙把我們請到屋裏讓我們坐下。媽媽跑到廚房裏幫助奶奶做飯。

爺爺又對我説:今天是什麼節日嗎?咋回來啦?

我答道:今天可是小年呀!

不是明天才是小年嗎?

今天就是呀!我想爺爺一定是糊塗了吧。

今天就是小年,我得去準備一下了。爺爺説完就騎着電動車去趕集了。

過了大約20分鐘,爺爺回來了,只見他手裏提了兩個大袋子,揹着一個大袋子。我把袋子扒開一看,有我最愛吃的巧克力、紅燒肉、豬舌頭、牛大骨和一大串炮。我開心極了。

到了晚上,我們開始放炮了,爺爺在炮口上點了火,炮不一會兒就開始響起來了,聲音震耳欲聾。天上五顏六色的煙花圍繞着我們,好像在祝福我們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生活下去

標籤: 過小年 通用 快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kuailezuowen/pndz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