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情感作文 >記憶作文 >

有關童年記憶作文4篇

有關童年記憶作文4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童年記憶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童年記憶作文4篇

童年記憶作文 篇1

童年是美好的,它像一張照片,照片裏有我們的歡笑與幸福;它像一朵七色花,有我們精彩的生活;它像一張鋼琴,彈出了我們幸福的人生

那是一個下着雪的夜晚,大風呼呼的掛着。我和弟弟在陽台上拿着一根龍鬚(一種煙火)舞來舞去,還一邊説:“看我的狂風掃落葉。”“唰”我像寫字一樣划着。火星不時落在我們的手上。真漂亮呀!

玩着玩着,我們越來越大膽。我又點了一根龍鬚,向弟弟大叫了一聲,“嘿”,龍鬚就在弟弟的周圍做了好幾個三百六十五度旋轉,弟弟也趕緊照我那樣,在我的身邊舞起了“龍鬚”,火星不時灑落,有一顆小火星,“啪”跳在了弟弟的衣服上,那根本不燙手的火星居然把衣服點着了,而且火勢越變越大,頓時烏煙籠罩、遮蓋四周。我看呆了,傻了眼。弟弟對這突如其來的“火災”,嚇得東逃西竄、號啕大哭。我回過了神,急忙脱下鞋,在弟弟後面追着打,“啊”弟弟殺豬似的嗷嗷直叫,就像貓捉老鼠一樣。火滅了,弟弟立刻瞪了我一眼,把我押到了媽媽面前,得到了一陣猛K,還賠上了我的衣服。這件事情中,我既有點搞笑又有點後悔,心裏不是什麼滋味。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童年就是這麼快樂的,這麼美好的,同是也是這麼難忘的。

童年記憶作文 篇2

九歲以前的我是在鄉下度過的,我的老家在河南省寶豐縣的一個鄉村。出了家門,走上大約200米就是鄉政府所在地,也是我們那裏的集市。因為地理位置方便,即便是在農村,逢集過節也是很熱鬧的。

小時候在農村,雖然沒有優越的生活條件,但是和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讓我和我的夥伴們躲過了一個快樂地童年。

春天來的時候,放學或者星期天,都會和夥伴們一起去地裏挖野菜。滿眼望去大片的青青的麥地,踩着鬆軟的泥土,心情很是歡快。挖的野菜有薺菜;玉米蒿;毛妮兒菜(俗名);還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不一會就裝滿了小竹籃。挖野菜的過程中一遍嬉鬧,一邊玩耍,高興極了。

爺爺活着的時候是有名的獸醫,在街上開了診所。那時候一般用中藥,自己還種了一些藥材。春天的時候,爺爺組織他的孫子孫女們(我的堂兄妹很多)去挖百蒿(中藥叫茵陳),然後論斤收購,每斤兩角。這對於小時候的我們來説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因為可以掙錢買自己想買的東西。百蒿不太好挖,堂姐和妹妹都挖的很努力,都挖的很多,我偷懶,挖了一會就休息了。回家的時候偷偷的往籃子裏放了幾塊小石頭,前幾次都矇混過關了,後來被爺爺發現,還捱了一頓訓。呵呵......

夏天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都喜歡去河裏玩,河邊有很多樹,很涼快。河水也很淺,不用害怕。外婆家的後河有一片小樹林,記得有一年下大暴雨,淋死了很多麻雀(我們管它叫小蟲兒)。村裏的人都聽着籃子往家裏拾,拾回去餵豬,好讓豬長的更壯。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收回家的玉米;黃豆;花生都堆在院子裏。我和妹妹在小山似的玉米堆上跑上跑下,幫着大人剝玉米,摘花生。我最怕摘黃豆了,因為黃豆瓤上有毛毛蟲,小時候就膽小。外婆和外公種了很多的煙葉,煙葉成熟的時候用架子車拉回家裏,在土炕里加工成熟的煙葉,然後拉到煙站上去賣。我最喜歡和他們一起去煙站賣煙葉了,以為那時候我大伯在那裏收購煙葉,每次去的時候都會給我幾顆糖(沒零錢的時候給糖代替)。小時候對吃的東西好像都很渴望的。

那時候沒有秸稈焚燒這一説法,以為家裏一般都喂得有牛或者羊。門口的土路上鋪的,院牆上靠的都是玉米稈。到了晚上,我和小夥伴們都會在這裏玩指星星和捉迷藏的遊戲,玩累了才回家睡覺。

我們的學校門口有一個很大的蓮藕塘,裏面長滿了蓮藕。荷花盛開的季節,滿池塘粉紅色的荷花,漂亮極了,荷葉下面還不時傳來青蛙的叫聲。

到了冬天,蓮藕塘凍上了一層厚厚的冰,老師交代了都不能上冰上玩耍,所以大家就在池塘邊上用石頭砸開冰塊,撈上來一塊,用繩子穿起來拿着玩,寒冬臘月天的也不怕冷。

在鄉村度過了一個快樂地童年,後來父母去城裏工作,我們和妹妹也都跟着來了城裏。爺爺奶奶後來都去世了,老家的房子也賣了。雖然還有伯母和堂姐們在老家,但回去的次數是很少了。

蓮藕塘的水早在很多年以前就乾涸了,村裏在那裏修建了健身娛樂中心,而我童年時的那些夥伴們因為時間和環境的緣故,基本上沒再見過。

童年那美好的.一切,都伴隨着村莊的變化和成長的腳步而永遠留在了記憶中。

童年記憶作文 篇3

在我的童年記憶中,一提起爸爸就不由得聯想到了釣魚一詞。老爸不好運動,卻對釣魚情有獨中,它可與魚別有一番交情:養魚不説,更常釣魚抓魚。於是在這種氣氛下,我也喜愛上了釣魚

我的童年已調過不下十次魚了,但記憶最深的,還是一家三口去郊區釣魚那次。魚池很大,劃分的類別也很多,但挑來挑去,還是選擇了更實惠一些得鯉魚池紮下營來。每次釣魚都是我與老爸的一次較量,於是,梢做準備之後,比賽開始了。我注視遠方,堅信自己絕對釣得比老爸多。於是,我使出吃奶得勁,用力一甩,“嗖”的一聲釣竿即以迅雷一般速度不及掩耳之勢串了出去,“撲通”一聲扎入水中,勢頭嚇也能嚇死一條魚了!慢慢的,浮漂升上來了,我心中想:哪條可憐的笨笨魚會衝上來呢?可是十分鐘過去了,連個氣泡也沒看見,垂頭喪氣的舉起釣竿——搞錯了吧!魚餌不見了!難道魚也有了先進武器,改良設備,比我還靈?或者是魚兒們也有道德敗壞的?坑蒙拐騙東干得出來的那種?哎!下回釣魚前還要先給魚門上堂思想教育課。老媽看出了我氣惱,在看看同樣兩手空空的老爸,啥時也不幹得她開始吹起來:“笨!這麼長時間了一條也調不上來,換了我這會這一湖魚全上鈎了!” 於是乎,或是老爸受了刺激,或是運氣好裝上了傻魚(總之不是實力),竟釣上了一條魚,還不小!於是媽媽表揚爸爸,不一會兒工夫又多了兩三條魚;,連魚長什麼樣都忘了還是一條也沒上鈎。媽媽的表一定有問題,兩小時怎麼比眨眼還快,這就要走了。撇一眼老爸的魚簍,五條!蒙的,這絕對是蒙出來的!(其實也不算什麼),在看看我的,半條都沒有。在老媽的催促下,爸爸開始收杆了。我還是不死心,吵着鬧着在下最後一干。於是,在老爸老媽眾目睽睽之下,我拋下了最後一干,根本不抱什麼希望。望着因湖面波動而時上時下的魚漂,我都快睡着了。一分鐘――水面一如既往;兩分鐘――水面一如既往;三分鐘――水面一如既――等等!突然間,浮漂以每秒三千光年的速度開始下沉,於是我提起精神,下意識的抓住託在架子上的魚竿,半秒過去了,魚漂依然在下沉,於是我斷定不是魚在試探真假。我用力一提:原以為是一條大魚,結果太用力了,直接把魚提出水面懸在半空中,是小鯽魚。定睛一看,我傻了“兩條!”我叫了出來(釣過魚的都知道手杆有兩個鈎的魚線)。一箭雙鵰!成雙的呆魚我還第一次看見。老爸老媽也驚呆了,史無前例前所未聞(在哦家)!老爸也驚呆了,這種情況實在不多見。

當時的我受寵若驚,不斷驚呼,然後仰天哈哈大笑,覺得自己太厲害了。雖然掉的總數不如爸爸,但絕對比爸爸釣精彩。於是一路上我不斷自誇天才,高興的忘乎所以了。 那次釣魚現在還記憶猶新,雖然曾經一次一口氣釣了22條鯽魚,但當時具體情景已漸漸淡忘了,而這次遭遇將永生難忘。童年的我喜愛釣魚,現在的我也喜愛釣魚,將來的我會更喜愛釣魚,看來魚和我家有深厚的友誼呀!

童年記憶作文 篇4

一個人可以沒有童年,但是不能沒有童心;可以任由童年的記憶蒼白,卻不能容忍那純真快樂的記憶被摧毀破壞。但無奈的是,我們趕上了一個連青春都無處安放的年代,在這樣的年代裏,想為所剩無幾的童年記憶撐起一小片天空也變得舉步維艱。

“穿過廣闊天地,啦啦啦潛入深深海洋,來吧!阿童木,愛科學的好少年;善良勇敢的,啦啦啦鐵臂阿童木,我們的好朋友啊,無私無畏的阿童木……”1980年12月,動畫片《鐵臂阿童木》被央視引進後,那個身世可憐、永遠長不大且揹負着拯救人類重任的小機器人就成了80後們的最愛。29年後,阿童木從熒屏飛上了大銀幕,本以為他的捲土重來能為我們容易受傷的心靈帶來一絲撫慰,卻不料他的出現帶來的沒有最雷,只有更雷。

好萊塢的傳統勵志模式為這部電影攢出了一個再俗套不過的劇情,以至於讓人看了開頭就預見了結局,所以不説也罷。重點要説的是影片的配音。據説國產明星們為這部影片奉獻了“繼《海底總動員》之後最好的配音”,為阿童木配音的徐嬌,還有為機器人配音的潘粵明和羽泉的表現確實也都不錯,但張鐵林老師代言的“天馬博士”和王剛老師配音的反派“哈馬”出現的時候,我總是不由自主地睜大雙眼,因為我怕我一不小心走了神兒,就會以為自己在看《鐵齒銅牙紀曉嵐》。

另外,《海底總動員》至今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依然是張國立老師扯着嗓子大喊大叫,相比之下,我倒是覺得之前被狂批的姜文老師在《超人總動員》中的配音效果聽起來更為舒服,不信你們再去聽聽看,扯着京腔兒透着大男子主義的超人大叔其實挺可愛的,至少比“皇阿瑪”版的天馬博士可愛得多。

“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説。”這句年度流行語被羽泉搬進了電影,確實好笑,因為沒有比這句話更適合為此類影片定性的了。聽説,繼忍者神龜、葫蘆兄弟和阿童木之後,藍精靈、丁丁、希瑞也都將被搬上大銀幕,結果究竟怎樣,目前還很難説,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電影產業盲目追求商業化的大環境下,有多少愛都註定無法重來,有多少哥都註定成為傳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qingganzuowen/jiyizuowen/yppxze9.html
專題